【合格考】合格考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八)

【合格考】合格考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八)
【合格考】合格考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八)

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八)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染色质,A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是真核细胞,其细胞具有细胞壁、染色质和2种核酸(DNA和RNA),无叶绿体,B正确;蛙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其细胞无细胞壁和叶绿体,有染色质和2种核酸(DNA和RNA),C错误;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其个体没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染色质),有1种核酸(DNA),D错误。

2.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边长不到10-5 m,其意义是( A )

A.有利于物质交换

B.代谢旺盛

C.生活力强

D.分裂更快

解析:较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A正确。

3.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C )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解析:①、②、③、④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前期、间期和中期。

4.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 )

A.生殖细胞

B.神经细胞

C.血细胞

D.受精卵

解析:父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母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所以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

5.下列哪种方式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C )

A.细胞分裂

B.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C.细胞渗透吸水

D.肌肉收缩

解析:水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

6.已知Y、y和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中YyRr基因型的个体占总数的比值是( C )

A.3/16

B.1/2

C.1/4

D.9/16

解析:Yy×Yy,后代中Yy所占的比例是1/2,Rr×Rr,后代中Rr所占的比例是1/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中YyRr基因型的个体占总数的比值是1/2×1/2=1/4。

7.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 D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交叉互换

C.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相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而非发生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这不会导致同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的差异。

8.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D )

A.1/2

B.2/3

C.1/4

D.1/6

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所以男方的父亲患病,所以男方是携带者Aa,女方的弟弟是白化病,双亲正常,所以她是Aa的概率为2/3,所以生出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

9.如图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速度与浓度的关系。该物质最可能是( C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钠离子

解析:由图可知,浓度梯度与物质转运速度成正比例,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氨基酸、钠离子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B、D错误;甘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浓度差,符合曲线图,C正确。

1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分子应该选用的放射性元素为( C )

A.C

B.P

C.S

D.N

解析:由于DNA中不含有S元素,而在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所以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分子应该选用的放射性元素为S元素。

11.某小麦种群中TT个体占20%,Tt个体占60%,tt个体占20%,由于某种病害导致tt个体全部死亡,则病害发生后该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是( B )

A.20%

B.62.5%

C.50%

D.100%

解析:由题意可知,病害发生前的各种基因型频率是;TT=20%,Tt=60%,tt=20%,所以病害发生前T的基因频率=20%+1/2×60%=50%;病害发生后,tt全部死亡,TT的基因型频率=20%÷(20%+60%)=25%,Tt的基因型频率=60%÷(20%+60%)=75%,所以病害发生后T的基因频率=25%+1/2×75%=62.5%。

1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B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

2

浓度

解析:Na+主要存在细胞外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Na+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等,这样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K+主要存在细胞内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K+浓度明显高

于组织液;O

2从组织液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故组织液中O

2

浓度高于组织细

胞的细胞内液。

13.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膝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

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解析: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膝反射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14.人在抽血时能有意识地控制不让手缩回,控制不让手缩回的神经中枢位于( D )

A.小脑

B.下丘脑

C.脊髓

D.大脑皮层

解析: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但其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 D )

A.大量喷洒农药杀虫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D.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解析:大量喷洒农药杀虫会造成环境污染;引入外来物种不慎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反而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应该退耕还湖,而不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16.下列关于人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体温恒定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B.热量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产热

C.热量散出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D.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解析:体温平衡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主要的产热器官为骨骼肌和肝脏,主要散热途径为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

17.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特殊的抗肺组织的“自身抗体”,可见,SARS病毒引起了机体的( B )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解析:由题意可知,SARS病毒感染后产生的“自身抗体”会导致自身肺组织被破坏,即引发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由于接触过敏原而引起;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因免疫功能过低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为艾滋病。

18.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接种后,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静置几分钟后再吸取

C.营养条件不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解析:接种前,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接种后,培养液不能再进行灭菌处理;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再吸取;营养条件不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19.甲为甘蔗叶肉细胞内某结构,乙为该结构中某部位的局部放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乙图是甲图中①②部位的局部放大

B.乙图中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结构③消耗ATP,结构④中产生ATP

D.甘蔗根尖细胞中无甲图所示结构,不具有细胞全能性

解析:乙图含有色素,是③类囊体薄膜的放大图,A错误;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原理

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正确;结构③是类囊体薄膜,能够生成ATP和[H],结构④是叶绿体基质,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C错误;甘蔗根尖细胞中无甲图所示叶绿体结构,但是具有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能,D错误。

20.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为了解子女的基因型,下列哪种情况下

家庭类型患者胎儿性别

①妻子女性

②妻子男性或女性

③妻子男性

④丈夫男性或女性

解析:根据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当妻子患病时,双亲基因型(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分别为X b X b、X B Y,后代男性一定为患者,女性一定为携带者,所以不需基因检测。当丈夫为患者时,妻子有可能是携带者,所以后代无论男女均有可能为患者。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如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与①相比,细胞②的表面积/体积的值较,因此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

(2)c过程称作,造成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3)正常的骨骼肌常呈现红色,是因为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肌红蛋白。请推测上皮细胞中(填“能”或“不能”)合成肌红蛋白, (填“含有”或“不含有”)肌红蛋白基因。

(4)上皮细胞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时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紫外线属于

致癌因子,在紫外线作用下,上皮细胞中的和发生了突变。细胞癌变后核糖体数目增多,其原因是

。(5)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根据细胞核的哪些特征判断出衰老的细胞?

解析:(1)与①相比,细胞②的表面积/体积的值较小,因此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弱。

(2)c过程称作细胞分化,造成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正常的骨骼肌常呈现红色,是因为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肌红蛋白。上皮细胞由于不能合成肌红蛋白,所以不呈现红色,但上皮细胞含有肌红蛋白基因,只是不表达。

(4)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在紫外线作用下,上皮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细胞癌变后核糖体数目增多,其原因是癌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旺盛。

(5)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根据细胞核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特征判断细胞是否衰老。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小弱

(2)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不能含有

(4)物理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癌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旺盛(2分)

(5)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22.(14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3)结合图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4)大自然中,猎物可以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

容: 、、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X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Y是自然选择、Z 是隔离。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叫种群;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基因库。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大自然中,猎物可以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2)种群基因库

(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共同进化基因多样性(1分) 物种多样性(1分)

23.(14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食物网中各个生物种群的数量能基本上维持相对稳定,这与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有关。

(2)假设该食物网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均等分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则鹰和狼同化的能量分别

为、。

(3)标志重捕法应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若被标记的鼠更容易被蛇捕食,则调查的鼠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

解析:(1)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食物网中各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2)若生产者的固定量是a,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均等分配,则鹰的

同化量是:×a×10%×10%×10%+×a×10%××10%×10%+×a×10%××10%=;狼的同化量是:×a×10%××10%+×a×10%×10%=。

(3)为了减小误差,标志重捕法应该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设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量为n,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为M,其中带标记数是m,

则种群数量N=n×,若被标记的鼠更容易被蛇捕食,则m会偏小,则调查的鼠的种

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5 负反馈(2)

(3)减少产生误差(3分) 偏大(3分)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使用说明:本调查表共有100题,回答每一个问题时按照以后三个步骤: (a)请评估每一个问题是否适用于所评审的系统。如果不适用,跳到下一题。如果适用,请继续回答。 (b)对于所评估的系统,请评价该问题的重要性(1是最不重要的,3是最重要的) (c)评价系统在该问题上的表现(1是非常糟糕,7是非常好),如果不存在,请选择不存在项 1.兼容性 1)光标的控制是否符合光标的移动? 2)用户控制的结果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 3)所提供的控制是否符合用户的技能水平? 4)界面的编码(例如,颜色、形状等)是否为用户所熟悉? 5)用词是否为用户所熟悉? 2.一致性 6)界面颜色的编码是否符合常规? 7)编码是否在不同的显示及菜单上都保持一致? 8)光标的位置是否一致? 9)显示的格式是否一致? 10)反馈信息是否一致?

11)数据字段的格式是否一致? 12)标号的格式是否一致? 13)标号的位置是否一致? 14)标号本身是否一致? 15)显示的方向是否一致?(漫游或卷动) 16)系统要求的用户动作是否一致? 17)在不同的显示中用词是否一致? 18)数据显示和数据输入的要求是否一致? 19)数据显示是否符合用户的常规? 20)图形数据的符号是否符合标准? 21)菜单的用词和命令语言是否一致? 22)用词是否符合用户指导的原则? 3. 灵活性 23)是否可以使用命令语言而绕过菜单的选择? 24)系统是否有直接操作的功能? 25)数据输入的设计是否灵活? 26)用户是否可以灵活地控制显示? 27)系统是否提供了灵活的流程控制? 28)系统是否提供了灵活的用户指导? 29)菜单选项是否前后相关? 30)用户是否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来命名显示和界面单元? 31)系统是否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好的训练?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标志性事件集锦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标志类事件汇编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 2.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4.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5.清朝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的标志——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6.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事件——金田起义 7.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建立政权组织的事件——永安封王 8.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 9.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天京事变 1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 11.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12.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1895年威海卫战役 13.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14.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标志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5.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辛丑条约》 16.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7.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事件——洋务运动 1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19.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0.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戊戌政变 21.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辛亥革命 22.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的事件——宣统帝下诏退位 23.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4.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事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5.辛亥革命的两大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6.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组阁成功,孙中山宣布解职 二次革命1913 反袁 27.护国战争爆发的标志——云南宣告独立1915 2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五四运动 30.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3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32.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标志——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6月中共三大 35.国共两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6.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7.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1927年8月7日“枪杆子里出政权”八七会议,毛泽东 38.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标志——三湾改编1927年9月23-10.3江西三湾村 党指挥枪、党建在连上、官兵平等 39.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事件——1931年中华苏维埃一大的召开 40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 4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军队开始的标志——1927年南昌起义 42.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43.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4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九一八”事变 45.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46.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48.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49.淞沪会战结束的标志——上海失陷

DELL 信赖性测试标准(译文)

4.0 Finish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最终表面要求 4.1 Color (ASTM D1729) 颜色(ASTM D1729) Color specifications will be defined by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m (or its approved agent). Color tolerances will be specified in the Dell Color document (example in addendum). Finish color shall be determined from the piece 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s, and conform to the following spec: Dell Corporate Cosmetic Specification, P/N 6724U, “SPEC,DELL,COSMETIC,CORP-STD”. 颜色规格将由工业设计团队(或其认可的代理机构)定义。色彩公差将在戴尔色彩文件(如附录)中指定。最终颜色应由零件图纸或其他适用的文件确定,并符合以下规格:戴尔公司外观标准,P /N 6724U,“戴尔外观企业标准”。 Applicator shall measure L*, a* and b* at the locations specified on the piece-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 as stipulated in the Dell Corporate Cosmetic Specification, 6724U. If the location is not specified, the locations shall be approved by Dell Mechanical Engineer. 检验员应按零件图或戴尔公司外观标准6724U中规定的其他适用指定位置的文件,测量L *、a *和b *。如果文件未指定,则应由戴尔机械工程师批准。 4.2 Gloss (ASTM D523) 光泽度(ASTM D523) Gloss specifications will be defined by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m (or its approved agent). Gloss tolerance will be specified in the Dell Color document (example in addendum). Finish gloss shall be determined from the piece 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s, and conform to the following spec: Dell Corporate Cosmetic Specification, P/N 6724U, “SPEC,DELL,COSMETIC,CORP-STD”. 光泽度规格由工业设计团队(或其认可的代理机构)定义。戴尔的颜色文件中(如附录)中指定了光泽度公差。最终光泽度应由零件图纸或其他适用文件确定,并符合以下规格:戴尔公司外观标准,P /N 6724U,“戴尔外观企业标准”。 Applicator shall measure the gloss at the locations specified on the piece-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 If the location is not specified, the locations shall be approved by Dell Mechanical Engineer. 检验员应测量在零件图或其他适用文件上注明的光泽度。如果位置未指定,则位置应由戴尔机械工程师批准。 4.3 Texture or Roughness, (R a, R z, R pc) 纹理或粗糙度(Ra,Rz,Rpc) Texture or roughness will be defined by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m (or its approved agent). Applicator shall measure the texture or roughness at the locations specified on the piece-part drawing. If the location is not specified, the locations shall be approved by Dell Mechanical Engineer. R a, R z, & R pc must all be reported. 纹理或粗糙度由工业设计团队(或其认可的代理机构)定义。检验员应测量在零件图上指定位置的纹理或粗糙度。如果位置未指定,则应由戴尔机械工程师批准。Ra,Rz,和Rpc都必须报告。 4.4 Oxide, (ASTM B244), or Dry Film Thickness 氧化物(ASTM B244),或干膜厚度

【合格考】2019-2020年高中化学合格考测试(合格性)合格演练测评(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解析版

合格演练测评(一)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姓名:班级:正确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答案:C 2.现有五种玻璃仪器:(1)试管;(2)烧杯;(3)量筒;(4)滴管;(5)漏斗。其中不能做反应容器的有() A.(1)(4)(5) B.(3)(4)(5) C.(1)(2) D.(2)(3)(5) 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常用作反应器,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滴管用于滴加液体,漏斗用于分液或过滤。 答案:B 3.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节日期间,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C.煤矿矿井,必须通风、严禁烟火 D.将点燃的火柴放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解析:A中节日期间,尽量少放烟花爆竹,要放应该在指定位置燃放;B中应

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D中易发生爆炸。 答案:C 4.(2018·广州学考模拟)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B.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 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闭保存 D.药品只要分类摆放即可,不用作出特别规定 答案:D 5.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答案:B 6.(2018·惠州学考模拟)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NaCl和BaSO 4 B.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C.硝酸钠和氯化钾 D.水和醋酸 解析:NaCl和BaSO 4先加水溶解,BaSO 4 不溶,过滤除去BaSO 4 ,再蒸发让NaCl 结晶析出。 答案:A 7.做化学实验时,当需取用90 g蒸馏水配制溶液时,取用90 g蒸馏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A.100 mL量筒 B.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50 mL量筒 解析:量取液体体积时,所用量筒规格应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较为接近,避免多次量取而造成较大误差或使用较大量筒量取较小体积液体造成较大误差。 答案:A 8.(2018·佛山学考模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历史标志性事件讲解

历史标志性事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4.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5.标志着揭开尼德兰革命序幕的事件: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该运动斗争目标首先指向了天主教会,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第一次行动。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11.农本思想向工商皆本思想转变的标志: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该政策主要内容是: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主张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流人而不流出,加紧殖民掠夺等,其核心是大力拓展海外贸易。 1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英国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3)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 13.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标志着荷兰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丧失。 14.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英国打败法国,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国地位。从此,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1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该事件说明法国人民在资产阶级的号召下开始用暴力向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发起进攻,而巴士底狱恰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物。

合格性测试记录

长沙合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格性测试记录

版本修订

1 范围 (3) 1.1 标识 (3) 1.2 系统概述 (3) 1.3 文档概述 (3) 1.4 与其他计划之间的关系 (4) 2 引用文档 (4) 3 合格性测试 (4)

1.1 标识 本文档适用于睿联信项目,为系统合格性测试记录。 文档标志号:HJ-RLX-20160301-HGXCSJL 名称:合格性测试记录 版本号:V1.0 1.2 系统概述 睿联信(II Link)是市面上先进、全面的数据访问、集成、分析及报告系统。通过对数据字段的组合处理,建立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对象,利用对象之间的共性,建立关联关系,这也是E-R(实体-联系)图的宗旨内容,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 通过该方法,睿联信系统完成了数据到信息的转换,利用人的业务经验和思考逻辑,建立合适的模型,完成数据、信息、知识的结合,以达到智能分析数据的目的。 项目建设一套先进强大的集数据管理、分析、挖掘和模式发现技术于一体的大数据软件系统。 系统主要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包含数据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建模与模型管理等;客户端包含搜索、关联搜索、视图、报表等内容。 1.3 文档概述 本文档对系统合格性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记录说明,并提供给项目需求分析人员、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以及最终用户使用。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不得提供给上述规定对象以外的人员阅读或使用。 1.4 与其他计划之间的关系 本文档作为项目的测试结论文档之一,主要为测试过程中各级关系作必要说明。 2 引用文档 《软件技术要求》 《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说明》

中外历史标志性事件汇总(紧密复杂版)

中外历史标志性事件汇总 一、中国史标志性事件 (一)奴隶社会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①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②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三)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四)中国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学日本)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学美国)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 二、政治史标志性事件 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3、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4、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9、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 19、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

合格性测试分析报告

长沙合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格性测试分析报告

版本修订

目录 1 范围 (4) 1.1 标识 (4) 1.2 系统概述 (4) 1.3 文档概述 (4) 1.4 与其他计划之间的关系 (4) 2 引用文档 (4) 3 概述 (5) 3.1 测试方案 (5) 3.1.1测试环境 (5) 3.1.2 测试数据 (6) 3.1.3 测试策略 (6) 3.1.4 测试实施阶段 (8) 3.1.5 软件测试的通用标准 (8)

1 范围 1.1 标识 本文档适用于睿联信项目,为系统合格性测试分析报告。 文档标志号:HJ-RLX-20160301-HGXCSFXBG 名称:合格性测试分析报告 版本号:V1.0 1.2 系统概述 睿联信(II Link)是市面上先进、全面的数据访问、集成、分析及报告系统。通过对数据字段的组合处理,建立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对象,利用对象之间的共性,建立关联关系,这也是E-R (实体-联系)图的宗旨内容,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 通过该方法,睿联信系统完成了数据到信息的转换,利用人的业务经验和思考逻辑,建立合适的模型,完成数据、信息、知识的结合,以达到智能分析数据的目的。 项目建设一套先进强大的集数据管理、分析、挖掘和模式发现技术于一体的大数据软件系统。 系统主要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包含数据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建模与模型管理等;客户端包含搜索、关联搜索、视图、报表等内容。 1.3 文档概述 本文档对系统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报告说明,并提供给项目需求分析人员、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以及最终用户使用。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不得提供给上述规定对象以外的人员阅读或使用。 1.4 与其他计划之间的关系 无 2 引用文档 《软件技术要求》 《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说明》 《软件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规范》

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_0

2016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 总结 高中历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怎样快速有效地记住高中历史书中的事件呢?不妨以各阶段历史标志性的事件为节点,上下串联,延伸记忆。以下是高中历史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汇编。 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 (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 (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①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 (前770年前476年)②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 (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5、辽宋夏金元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21年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1 测试标准框架 1.1 整体框架 1.2 测试样品数 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2 外观等级面划分 2.1 外观等级面定义 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3.1 距离 3.2 时间 3.3 位置 3.4 照明 3.5 环境 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4.1 膜厚测试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条件 4.1.3 合格判据 4.2 抗MEK(丁酮)测试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条件 4.2.3 程序 4.2.4 合格判据 4.3 附着力测试 4.3.1 试验目的 4.3.2 试验条件 4.3.3 程序 4.3.4 合格判据 4.3.5 等级描述说明 4.3.6 测试工具 4.4 RCA纸带耐磨测试 4.4.1 试验目的 4.4.2 试验条件 4.4.3 程序 4.4.4 合格判据 4.5 酒精摩擦测试 4.5.1 试验目的 4.5.2 试验条件 4.5.3 程序 4.5.4 合格判据 4.6 橡皮摩擦测试 4.6.1 试验目的 4.6.2 试验条件 4.6.3 程序 4.6.4 合格判据 4.7 振动摩擦测试 4.7.1 试验目的 4.7.2 试验条件 4.7.3 程序 4.7.4 合格判据 4.7.5 说明 4.8 铅笔硬度测试

4.8.1 试验目的4.8.2 试验条件4.8.3 程序 4.8.4 合格判据4.8.5 测试工具4.9 抗脏污测试 4.9.1 试验目的4.9.2 试验条件4.9.3 程序 4.9.4 合格判据4.10 牛顿笔测试 4.10.1 试验目的4.10.2 试验条件4.10.3 程序 4.10.4 合格判据4.10.5 说明 4.1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4.11.1 试验目的4.11.2 试验条件4.11.3 程序 4.11.4 合格判据4.12 耐化妆品测试 4.12.1 试验目的4.12.2 试验条件4.12.3 程序 4.12.4 合格判据4.13 耐手汗测试 4.13.1 试验目的4.13.2 试验条件4.13.3 程序 4.13.4 合格判据4.13.5 说明 4.14 低温存储 4.14.1 试验目的4.14.2 试验条件4.14.3 程序 4.14.4 合格判据4.15 高温存储 4.1 5.1 试验目的4.15.2 试验条件4.15.3 程序 4.1 5.4 合格判据4.16 交变湿热 4.16.1 试验目的4.16.2 试验条件4.16.3 程序 4.16.4 合格判据4.17 温度冲击 4.17.1 试验目的4.17.2 试验条件4.17.3 程序

合格性测试(1)(2018)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练习(一)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5题。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苏子愀然 ..愀然: ②山川相缪.缪: ③.酾酒 ..临江酾酒: ④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哀吾生之.须臾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可用性评估的方法

一、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测试者邀请用户使用设计原型或产品完成操作任务,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用户行为和相关数据,对界面可用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用性测试能够对界面的可用性进行全面的评估,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产品界面和界面设计中后期界面原型的评估。可用性测试通常在一个备有摄像和监视装置的专门实验室内进行。 可用性测试中,测试者无法也毋需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以免改变测试性质,降低测试效度。 可用性测试主要包括5个步骤:确定测试计划;准备评估对象和测试设备;招募用户;正式测试;分析结果并撰写报告。 测试过程中,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收集用户的行为反应数据,其中包括:直接观察法;大声思维法;访谈法;问卷法;录像记录法。 可用性测试的参与人员包括多名测试人员和用户。测试人员中,一人为主测试者,负责引导用户完成测试并直接观察用户操作,其它为观察者,仅通过监视装置观察和记录用户的行为反应。用户通常分别单独完成测试。 参与可用性测试的用户应当具有代表性,是产品的目标用户或具有相同性质,以免影响测试准确性和效度。 可用性测试的评估对象是产品或设计原型。 二、启发式评估 启发式评估,它是一种邀请可用性评估专家或软件工程师了解或使用交互界面,并根据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对交互界面进行评估的方法。启发式评估简便易行,但缺乏精度,适用于交互界面设计的中前期。 启发试评估过程主要包括4个步骤:观察者解释评估对象;评估者了解或使用评估对象;评估者评估;集体讨论。 启发式评估的参与人员包括一名观察者和3~5名评估者。 启发式评估的对象可以是产品界面或原型,甚至纸上原型。 三、认知过程浏览 认知过程浏览是指当设计者具备了原型或设计的详细说明后,邀请其它设计者和用户共同浏览并分析典型任务的完成步骤,从而发现可用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界面设计的早期阶段。 认知浏览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准备阶段;评估阶段。 认知过程浏览的评估对象是产品界面、原型或界面设计的详细说明。 四、行为分析

初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汇总(初中全部)

初中历史总复习标志性事件 七年级上册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 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10、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11、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2、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 13、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4、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7、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8、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者) 21、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3、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4、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25、“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张骞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功臣) 26、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西汉。 27、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前期的麻纸。 28、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9、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 3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31、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平民毕升),比欧洲早约400年。 3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的“司南”。 33、指南针最早制成于:北宋时期,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34、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南宋时。 35、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 36、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宋元时期。 37、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制成的“麻沸散”。 38、“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9、佛教最早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西汉末年(公元前后) 40、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东汉明帝建造的洛阳白马寺(东汉时,佛教得以传播)。 4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 4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4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叙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44、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45、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46、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 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47、江南的开发最主要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48、我国历史第一个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七年级下册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著名的是:唐三彩。 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9、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 10、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1、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3、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4、北宋之后最著名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5、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舍) 1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7、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8、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9、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20、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21、台湾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当时台湾叫“琉球”)、澎湖列岛。 22、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3、元朝的最大港口:泉州。 24、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6、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7、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8、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非洲东海岸。 29、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30、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31、台湾历史上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32、1662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3、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4、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5、我国现在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6、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 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八年级上册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标志:鸦片战争(1840─1842)。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5、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中俄《瑗珲条约》。 1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手机播放器可用性测试报告

手机播放器可用性测试报告

目录 手机播放器可用性测试报告 (1) 测试概述: (3) 调研方法: (3) 被调研人: (3) 主要发现: (3) 1:播放时间: (3) 2:播放器整体问题: (3) 3:播放器各个功能主要发现: (4) 改进建议 (5) 备注 (6)

测试概述: 调研的目的:发现目前乐视网手机端视频播放器的整体问题及每个功能点的使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功能点包括:返回、视频标题、视频进度条、时间进度显示、清晰度选择、暂定前进后退、音量调节、下载、收藏、分享、选集、详情、浮窗模式切换 调研方法: 路径1:测试人员提出需求,要求被测人员自己找方法完成任务。 路径2:追问已有反馈,验证被测人需求。 被调研人: 此次调研人数共6人,无产品设计人员及技术人员。 主要发现: 1:播放时间: 下班回家至睡觉前 2:播放器整体问题: (1):播放器触发迟钝,需多次点击才触发; (2):播放器停留时间短,未操作就消失了; (3):播放器功能多,一次看不完全;

3:播放器各个功能主要发现: (1)6人在看视频过程中一般不会看标题,原因在打开视频前就看了。 (2)5人视频用进度条;1人用智能手势操作,全不用前进后退键。 4人不用前进后退,因为不知道进退多少;2人不理解按钮意思不敢点击;2人希望进度条有节点显示 (3)4人认为暂停键偏小或距离前进后退键太近,点击要小心翼翼; 3人认为暂停键太小;1人认为间距太小;2人希望点击画面暂停;1人希望点击后在视频中间放大显示暂停键; (4)音量调节倾向纵向操作。 4人倾向纵向操作,2人用手机硬件调节音量(不做参考)。 (5)6人认为视频浮框切换没用,几乎不知道有此功能。 浮框问题:1人希望双击返回主界面;1人希望关闭到主界面关闭;1人认为关闭用x更容易理解。 (6)6人中3人在播放过程中几乎不看详情,在视频播放前看了,3人认为此功能没必要。1人说若为每一集的详情可能会看。建议省去。 (7)5人不用收藏,1人使用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