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桃源县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④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⑤,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⑥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后》)⑦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⑧,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2)默写杜牧《泊秦淮》。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铁山宾馆,坐落在安徽芜湖市赭山的南麓。

1954年兴建,占地公顷。

宾馆里,花木扶疏,岗丘相拱。

一池睡莲,两岸翠竹。

荷塘碧波,松涛竹韵。

曲径通幽,环廊回绕。

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

铁山宾馆,六幢客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诸如梅苑、松苑、竹苑、桂苑、晴岚阁、烟雨楼等。

liú璃瓦当,绿荫掩映。

站在铁山宾馆颠峰的梅苑,放眼望去,长江如带,镜湖如玉,江城美景,一览无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liú( )璃赭.( ) 山晴岚.( )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岗丘相拱”中的“拱”的意思是,“依山就势”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两句类似的诗句(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虎妞死后,祥子接着到家去拉包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是给。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

4.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欢乐实践园动,活动中有一些任务,请你参与解决。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附参考答案(七下)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附参考答案(七下)

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七下)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七下)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七下)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嗥呜(há) 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召唤(zhà)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èi) 炽痛(chì) 硬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2、下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宛转操炼祈祷雄健 B、惩罚肃静泛烂巅c、缠绕蚱蜢体魄戎机 D、视查懊悔澎湃哺育3、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4分)A、表解释说明 B、表话题转换 c、表声音的断断续续 D、表递进(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3)、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这儿传出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

()(4)、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4、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

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

(请填写人名)(2分)6、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4年6月8日,我国观测到了“金星凌日”的天奇观。

请根据下面示意图,运用你所学习的说明方法简要说明这一现象。

(3分)7、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3分)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仿二、现代阅读(29分)(一)(14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试卷与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试卷与答案

_ _ _ _ _ _ _ _ _ _号考_ _ _ _ _ _ _ _ _ _名姓班_ _ _ _ _ _ _ _ _级年_ _ _ _ _ _ _ _校学_ _ _ _ _ _ _ _,,,,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七年级语文科试卷,,,,座位号得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3 分),线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气魄(p?)污秽(huì)澎湃(bài)哽住( gěng),....,B.哺育( pǔ)惩罚( chéng)浊流 (zhu ?)胡骑(j ì),,....,C.屏障( píng)可汗(hán)滋长( zī)炽痛( zhì),....,D.燕山( yān)泛滥( f àn)镐头( gǎo)逼狭(xi á),,....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封),,A.狂澜哽住嗥鸣污秽,,B.崎岖,阻抑亘古耻辱,,C 炽痛哺育懊诲磅礴,,D.澎湃,山巅怪诞默契,密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

”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这几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视野,增强了能力。

,,,第1页(共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光未然作词 , 聂耳谱曲 .B.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是李大钊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所作.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D、《木兰诗》选自唐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从军的故事 .6.根据提示默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2分)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qí() qū()险阻的道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至。

①qí qū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2.按要求填空。

(4分)(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

(2)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3. 口语交际(2分)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

”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

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4.名著阅读(2分)“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

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这段内容选自世界名著,作者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的乳名。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5分)第 1 页共 6 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附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气魄.p?污秽.huì澎湃.bài 哽.gěng住B.哺.pǔ育惩.chéng罚懊.ào悔胡骑.jì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炽.zhì痛D.燕.yān山泛.fàn滥镐.gǎo头逼狭.xiá2.下列词组短语有错误的一组是()A.狂澜哽住亦复如是木兰当户织 B.崎岖阻抑亘古出郭相扶将C 炽痛哺育但辞爷娘去关山度若飞D.澎湃山巅怪诞愿为市鞍马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B.《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是李在钊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所作。

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唐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6.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7. 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1分)A 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部编版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部编版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部编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 ( 2分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坚韧.(rèn)淳.朴(chūn)覆.灭(fù)B. .谦逊.(xùn)豁.亮(huò)犁耙.(pá)C. 聚歼.(jiān)迸.裂(pēng)摁.倒(èn)D. 掰开(bāi)憋.闷(biē)过瘾.(yǐn)【答案】 D【解析】【分析】A 淳朴(chún); B 犁耙( bà); C 迸裂(bèng)注音正确。

D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 ( 2分 )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B.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C. 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D. 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答案】 B【解析】【分析】“高梁”应为“高粱”。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字形积累。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 ( 2分 ) 下列词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战略决战中,我军以高屋建瓴....之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B.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令人回肠荡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单元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呜咽(yè)胸膛(táng)____________ 九曲连环(qǔ)B. 丰饶(ráo)____________ 哺育(f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蜷起来(quán)C. 骨碌(gū)____________ 矗立(chù)____________ 咀嚼(jué)D. 掰断(bāi)____________ 挚痛(zhì)____________ 碾谷子(li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气魄屏嶂钥匙攀谈B. 狂澜俏壁酣然督促C. 默契斑斓罐输挚痛D. 丰饶污秽亘古泛滥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调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 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 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____________ 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各地援鄂医疗队逆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____________ 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族担当高贵品格之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桃源县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7七下·龙华期中)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

(1)“jū ɡōnɡ jìn cuì________,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2)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zì tiè________。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________。

(4)叶圣陶老先生能学而不厌,huì rén bù juàn________,确是人之师表。

二、默写 (共1题;共11分)2. (11分) (2016八下·兰山期末) 填空。

①________ ,望峰息心,________ ,窥谷忘反。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⑥________ ,欲上青天览明月。

⑦海内存知己,________。

⑧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

⑨《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朝文学家________。

⑩《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_。

三、选择题 (共2题;共4分)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 . 春节晚会上,这对姐妹花的舞蹈表演婀娜多姿,尽态极妍,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C . 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对他曾多次劝告,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真是让人刮目相待。

D . 当娓娓动听的乐曲从音乐教室传出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4. (2分) (2020七下·襄阳月考) 下列句子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 .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副词。

B . 介词跟名词或者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例如,把书送去,沿河边跑步,但有时介词也可以单独使用。

C . 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此句没有语病)D . 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此句没有语病)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某学习小组利用课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向语文老师提交了如下的结果:(1)从上面这个结果中,你发现哪些现象?(2)请帮助这个学习小组写出“这次活动给我们的思考”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甲】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乙】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

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1)选文【甲】和选文【乙】画线处分别描写的是哪个人物?(2)请任选一个人物说出其主要性格特征,并结合一个情节简单说明。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7. (20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雨的四季刘湛秋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甲】文的第③小节写到:“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其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内容?(2)【甲】文第⑤段和【乙】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3)【甲】文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文章的最后说“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4)【甲】【乙】两文所描写的雨的特征及其所表达的中心有什么不同。

(100字左右)8. (16分) (2017九下·陇西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叶子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

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子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

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重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

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捡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寻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