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接种 将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 上的过程 恒温培养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 个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中,B是________ 接种 过程,完成步骤C 温度 下进行。 需要在适宜的________ ( 2 )若 D 中的 菌落 为 细 菌 菌 落 , 其 形 态 特 点 是 菌落比较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 菌和真菌?
实验一: 提出问题:手上有没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和手上的细菌哪里更多? 作出假设: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比手上的细菌多 制定计划: 1. 两套相同且灭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 13 和 2; 1.三套相同且灭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 1 、2、 ; 2. 1 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 2.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 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 1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 盖。将硬币在 2号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3号不处理。 盖上盖。2号不做处理。 3. 将三个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果。 3.将两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 果。 1号和2号培养皿均有菌落且2号更多些,3号 实验结果:1 号培养皿有菌落;2号没有 没有菌落 实验结论: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比手上的细菌多
大小
细菌 菌落 真菌 菌落
形状 大多数光 滑粘稠或 干燥粗糙
颜色
小
白或黄
大
绒毛状 , 絮 红 , 褐 , 状 或 蜘 蛛 绿,黑,黄 网状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
配制培养基
培养皿 培养基 牛 肉 汁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共25张ppt)

室外环境
室外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主 要来源于空气中的有机物分解、动植 物的排泄物等。
03 真菌的分布
陆地环境中的真菌分布
01
02
03
土壤中
土壤是真菌的主要栖息地 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腐 殖质和有机物,为真菌提 供了丰富的营养。
3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细菌和真 菌在各种环境中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态保护 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跨学科合作,促进交叉融合
加强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环境科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细菌和 真菌的生态学研究。
促进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和意义。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等。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 营养物质和能量。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细菌和真菌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们可 以作为食物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有 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其他生物的感染和疾病。
分布研究的重要性
01
生态平衡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参与有机物的分解,有
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02 03
人类健康
人类与细菌和真菌的关系密切,一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如益生菌; 而有些可能对人体有害,如引起疾病的病原菌。了解它们的分布有助于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工业应用
某些细菌和真菌可用于工业生产,如发酵、生物农药等,了解其分布有 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A
C
5、关于菌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形态不同 B、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 C、不同的霉菌菌落有不同的颜色 D、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或真菌
6、用细菌或真菌填空:
D
◆水果变质后,水果上长的“毛毛”是___________ 真菌(霉菌); 真菌(酵母菌) ◆用酒曲酿酒,酒曲里的菌种属于_____________ ; 细菌(乳酸杆菌) ◆能产生乳酸的微小生物是______________ ;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 形态 大小 颜色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区别:
大小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形状
大多数光滑粘 稠或干燥粗糙 绒毛状,絮状 或蜘蛛网状
颜色
白或黄
小
大
红,褐,绿, 黑 ,黄
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方法
第一步:制作培养基 (为细菌或真菌的生 ↓ 第二步:高温灭菌、冷却 (去除其他杂菌) ↓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 第三步: 接种 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 第四步:恒温培养
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长提供营养物质)
探究实验: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 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在具有丰 富有机物、适宜的温度和一定水分 的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会多 一些。
1. 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
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2. 3.
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 步骤? 汇总全部各组的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情况怎样? 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吗?为什么?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以及概念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以及概念真菌和细菌是生物界中两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并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圈的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分布和概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真菌和细菌。
1.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真菌分布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体等各种环境中。
陆地上的真菌多分布在土壤中,特别是在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常能找到大量真菌。
另外,真菌还可以在各种植物体上寄生,如腐生真菌通过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来获取养分,而寄生真菌以其他生物体为寄主,从中获取养分。
同时,真菌也存在于空气中,风抬起的尘埃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方。
细菌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包括陆地和水体等各种环境。
细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很多,尤其在富含有机质和湿润的土壤中,如农田和森林土壤。
此外,细菌还存在于不同生物体表面,如人体、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微生物体的表面。
细菌可以存在于海洋、淡水和地下水等水体中,它们在水循环和食物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细菌还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极地、高温、高压等。
2. 真菌和细菌的概念: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通常是一细胞或多细胞形式存在的,与植物和动物有着相似的特征,但在进化和生理特性上与它们有所不同。
真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外源性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真菌体形态多样,可以是丝状菌丝体、酵母菌体或子囊菌体等,其中菌丝体是真菌最基本的结构,它对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是微生物界最为广泛的类群之一,它们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但也有一些细菌可以以聚集形式生活。
细菌形态多样,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杆菌和球菌。
细菌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有些可以进行发酵代谢,有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有些可以进行呼吸作用等。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质、固氮、产生酶等。
总而言之,真菌和细菌作为两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分布广泛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
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3
4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
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
(2
(3
(4
(5
(6
(7)
(8
3、
4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1(2)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
(3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1、食品的制作:
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
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及分布特点。
2.探索实践: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态度责任:①、感受科学工作者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科学态度。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③、积极参与本小组实验,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细菌和大多数真菌个体微小,它们在自然界是广泛分布的”生物学概念。
【教学方法】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合作式学习、讨论法、分析法【课前准备】培养基、培养皿、放大镜、标签纸、透明胶带、无菌棉棒、蘑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录制的生物调查员视频导入。
你注意过食品上长出的“毛”的吗?这些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那么细菌和真菌分布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寻找细菌和真菌(一)观察菌落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细菌和真菌吗?师:细菌和真菌一般都很小,不容易观察到。
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要把它们在培养基上培养成菌落。
什么是菌落呢?生: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师:让我们来认识几种菌落。
(展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你知道菌落是如何培养的吗?阅读教材P67页“科学方法”,试着总结菌落的培养过程。
活动一、精心制菌生: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师:(同时出示图片)那么配制培养基时用什么物质来配?为什么?生:(思考回答)琼脂。
因为琼脂加热冷却后到变为固态,这样便于我们观察、操作。
师:回答的不错。
如果没有牛肉汁,可以用水果汁代替吗?生:可以。
因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加牛肉汁是提供营养,只要是有营养的物质都可以。
师:第二步是什么?生:高温灭菌师:我们要把培养皿和装有培养基的的锥形瓶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01知识管理1.观察菌落菌落定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注意:一个菌落不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真菌形成,因为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与真菌菌落的区别: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四个步骤: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分布: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条件: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注意: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
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就容易患肠胃炎。
夏天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脏鞋就容易长霉是因为洗净晾干的衣服干燥、缺乏营养物质,这种环境不适合细菌、真菌的繁殖,所以不会长霉;反之,脏衣脏鞋给细菌、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容易长霉。
02例题解读【例】如图所示,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为黑色且呈绒毛状,B处较小且表面光滑,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B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B.B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C.A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D.A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解析】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干燥粗糙的是细菌的菌落,体积较小;体积较大的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的是真菌的菌落。
由图示A处较大且呈绒毛状;B处较小且表面光滑;故B为细菌菌落,A为真菌菌落。
【答案】 A03当堂训练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被称为(C)A.真菌B.细菌C.菌落D.菌痕2.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的培养方法中叫(A)A.接种B.种植C.培养D.接合3.细菌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最容易出现(B)A.潮湿的沙土地B.潮湿的粮食C.干燥的衣物D.煮沸的牛肉汁4.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B)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B.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D.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5.真菌和细菌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A)A.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B.水分、适宜的温度、无机物C.水分、较高的温度、充足的食物D.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6.(乐山中考)如果我们要在实验室培养细菌或真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D)①接种②配制培养基③高温灭菌④恒温培养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培养细菌、真菌菌落的一般步骤中,A配制的培养基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需要的物质,这一步最常用的配制材料是琼脂,而要等培养基冷却的原因是温度太高可能杀死细菌;(2)B是接种过程;(3)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准备培养基、培养皿、无菌棉棒、无菌水、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等材料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香菇、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的图片,讲解: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都是植物或动物,偶尔还会看见蘑菇,它属于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那是真菌中的霉菌。
至于细菌,肉眼就看不见了。
其实,在你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现代化养鸡场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养鸡场又不是医院,饲养员为什么要像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呢?2.给散养的鸡喂食时不用穿白大褂,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新知探究一、观察菌落【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应该如何观察和检测它们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有菌落的培养皿图片,讲解:在培养皿中加入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菌落呢?【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得出答案: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再次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进行总结:细菌的菌落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顺德一中德胜学校满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能力目标: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小结和反思
这节课为实验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同学们非常感兴趣,检测地点的选择非常多。
但是在探究实验设计环节,对所给两个培养皿的用途把握不是很好,忽略了对照条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