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接种 将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 上的过程 恒温培养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 个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中,B是________ 接种 过程,完成步骤C 温度 下进行。 需要在适宜的________ ( 2 )若 D 中的 菌落 为 细 菌 菌 落 , 其 形 态 特 点 是 菌落比较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 菌和真菌?
实验一: 提出问题:手上有没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和手上的细菌哪里更多? 作出假设: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比手上的细菌多 制定计划: 1. 两套相同且灭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 13 和 2; 1.三套相同且灭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 1 、2、 ; 2. 1 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 2.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 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 1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 盖。将硬币在 2号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3号不处理。 盖上盖。2号不做处理。 3. 将三个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果。 3.将两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 果。 1号和2号培养皿均有菌落且2号更多些,3号 实验结果:1 号培养皿有菌落;2号没有 没有菌落 实验结论: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比手上的细菌多
大小
细菌 菌落 真菌 菌落
形状 大多数光 滑粘稠或 干燥粗糙
颜色
小
白或黄
大
绒毛状 , 絮 红 , 褐 , 状 或 蜘 蛛 绿,黑,黄 网状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
配制培养基
培养皿 培养基 牛 肉 汁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理解它们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意识,理解保持环境清洁和防止病菌传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理解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示意图、实验视频等)。
•实验材料:培养基、无菌棉签、标签纸、培养皿、显微镜(可选)等。
•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介绍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
•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面包、牛奶、土壤、空气等),提问:“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哪些微生物?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引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话题。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及探究方法。
2. 新课教学•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示意图,包括水体、土壤、空气、动植物体内外等环境。
•讲解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适应性特征。
•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共25张ppt)

室外环境
室外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主 要来源于空气中的有机物分解、动植 物的排泄物等。
03 真菌的分布
陆地环境中的真菌分布
01
02
03
土壤中
土壤是真菌的主要栖息地 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腐 殖质和有机物,为真菌提 供了丰富的营养。
3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细菌和真 菌在各种环境中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态保护 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跨学科合作,促进交叉融合
加强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环境科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细菌和 真菌的生态学研究。
促进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和意义。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等。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 营养物质和能量。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细菌和真菌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们可 以作为食物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有 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其他生物的感染和疾病。
分布研究的重要性
01
生态平衡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参与有机物的分解,有
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02 03
人类健康
人类与细菌和真菌的关系密切,一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如益生菌; 而有些可能对人体有害,如引起疾病的病原菌。了解它们的分布有助于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工业应用
某些细菌和真菌可用于工业生产,如发酵、生物农药等,了解其分布有 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ppt课件

表达交流
探究真菌和细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 水分
生存基本条件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特殊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 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3.(2020•贵港)下列环境中可能不存在细菌的是( D )
A.空气中
B.土壤中
C.动植物体内 D.高温处理过的罐头
探究真菌和细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3.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
4.应考虑好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 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为什么?
两套培养皿都需要在恒温箱中培养,或者在室内 温暖的地方培养。为控制单一变量。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5.设计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请你帮幼儿园老师想办法: 如何让孩子们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探究真菌和细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 洗手前和洗手后哪种环境下细菌和真菌多?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探究真菌和细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 洗手前和洗手后哪种环境下细菌和真菌多? 作出假设 洗手前比洗手后的细菌和真菌要多。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现代化养鸡场的饲养员为什么要像 医生一样穿白大褂呢?给散养的鸡 喂食时不用穿白大褂,这是为什么?
防止细菌感染,传播疾病。 散养的鸡抵抗力强。
真菌
蘑菇 木耳
灵芝
பைடு நூலகம் 真菌
发霉的橘子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D 达标训练
10.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对此方 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D) A.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 中的微生物进入 B.对食物加热后再保存的目的 是杀死食物中原有的微生物 C.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微生物进入食品的机会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达标训练
11.(读图理解)观察微生物的菌落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菌落名称: ①是_细__菌__菌落,②是_真__菌__菌落。 (2)菌落是由__一__个__细__菌__或__真__菌__繁__殖__后__ ___________形__成__的__肉__眼__可__见__的__集__合__体_。 (3)培养菌落前,要配制__培__养__基__,并对其进行 _高__温__灭__菌__和_冷__却__接__种__;然后进行_恒__温__培__养__。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01
第1课时
-.
X 学习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2. 尝试采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K 课前导学
1.观察老师课前培养好的菌落,对照八年级上册 P67图5-40,认识并分辨哪些是细菌的菌落,哪些 是真菌的菌落,并根据观察进行列表比较。 概念: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__肉__眼__ __可__见__的集合体。
D 达标训练
4.真菌菌落的特点是( C) A.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 B.菌落比较小,表面粗糙干燥 C.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小几倍到几十倍
5.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 是( A) A.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B.牛奶与琼脂混合 C.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牛肉汁与琼脂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以及概念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以及概念真菌和细菌是生物界中两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并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圈的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分布和概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真菌和细菌。
1.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真菌分布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体等各种环境中。
陆地上的真菌多分布在土壤中,特别是在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常能找到大量真菌。
另外,真菌还可以在各种植物体上寄生,如腐生真菌通过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来获取养分,而寄生真菌以其他生物体为寄主,从中获取养分。
同时,真菌也存在于空气中,风抬起的尘埃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方。
细菌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包括陆地和水体等各种环境。
细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很多,尤其在富含有机质和湿润的土壤中,如农田和森林土壤。
此外,细菌还存在于不同生物体表面,如人体、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微生物体的表面。
细菌可以存在于海洋、淡水和地下水等水体中,它们在水循环和食物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细菌还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极地、高温、高压等。
2. 真菌和细菌的概念: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通常是一细胞或多细胞形式存在的,与植物和动物有着相似的特征,但在进化和生理特性上与它们有所不同。
真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外源性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真菌体形态多样,可以是丝状菌丝体、酵母菌体或子囊菌体等,其中菌丝体是真菌最基本的结构,它对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是微生物界最为广泛的类群之一,它们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但也有一些细菌可以以聚集形式生活。
细菌形态多样,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杆菌和球菌。
细菌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有些可以进行发酵代谢,有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有些可以进行呼吸作用等。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质、固氮、产生酶等。
总而言之,真菌和细菌作为两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分布广泛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
对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培养基中可以不加入有机物 B.培养基最好采用液态培养基有利于观察 C.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D.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4.一位同学在牛奶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 同时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在恒温培养箱中 培养几天后,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只有乙细菌生长,
白或黄
大
真菌菌落
绒毛状,絮状 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 黑、黄等不同 的颜色
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天天同学发现培养基上 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下列为细菌菌落
的是( A )
A.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菌落小,呈绒毛状,絮状 C.菌落大,呈现出红、褐等颜色 D.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
二、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
牛肉汁——提供营养物质 琼脂 ——煮沸冷却后胶化为固态物质
水
牛肉汁 琼脂
培养皿
冷却 胶化
配制好的培养基
菌落培养的一般方法:一配二灭三接四培
1.配制培养基 ——提供有机物和水 2.高温灭菌 ——避免杂菌干扰 3.冷却接种 冷却: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4.恒温培养 为细菌真菌生活提供适应的温度
甲细菌没有生长。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
A.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一样的 B.这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样的 C.甲、乙细菌都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D.甲、乙细菌都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5.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 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 在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中叫( B ) A.配制培养基 B.接种 C.高温灭菌 D.恒温培养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4.应考虑好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 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两套培养皿都需要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5.设计好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合作电话: 客服电话:/6/7 传 真:
发霉桔子
酸牛奶
• 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绿色斑点等— —霉菌(真菌)
• 伤口会发炎——细菌
• 牛奶放久了会变质发酸——乳酸菌(细菌)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呢?
• 显微镜(光学高倍或电子显微镜):一般个体很 小,可以看清 单个细胞和内部结构
• 肉眼: 1.大型的真菌 ( 多个细胞) 2.菌落
形态 大小 颜色
细菌菌落
光滑粘稠 粗糙干燥
小
白色,少数其他颜 色
真菌菌落
绒毛状、絮状 蜘蛛网状
大
红、褐、绿黑、黄 色等
三、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牛肉汁+琼脂 2. 高温灭菌 3. 冷却 4. 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 5.恒温培养. 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
讨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答:可以杀死其中的细菌;无菌棉棒是为了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培 养基. 2、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答: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3、汇总全班各组的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是怎 样的? 答:细菌和真菌是无处不在的。
C 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什么是菌落?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 B)
2、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
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B )
A.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3、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 D)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4、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听觉形成于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