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一统计表阅读理解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

请根据“新城市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新城市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年级二三四五六近视率13%19%31%42%48%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答: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两个方面尝试)答:阅读二体质统计图表阅读理解下面是某地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升降趋势监测项目升降趋势身高↑肺活量↓体重↑视力↓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觉得这是原因造成的答:①②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答:阅读三止咳灵药物说明书阅读理解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

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答:请告诉家里8岁的小弟弟怎样吃这种药,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答:阅读四火车票面信息阅读1、请根据这张车票填空:乘车时间出发地目的地车次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根据票面上的信息,做一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间):答:阅读五地铁路线图信息阅读1、图中有几条地铁线路答:2、请简述从沙河高教园到回龙观东大街的乘车经过。

答:阅读六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阅读理解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一、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一、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一、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美林药品说明书【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

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毫升)次数1-310-154 4-616-215 7-922-278 10-1228-3210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美林不良反应】(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美林药物相互作用】(1)美林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1.【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

”可以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林清玄《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林清玄《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林清玄?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①驱车从岳阳返回长沙,秋意已经笼罩了洞庭湖周围的田园。

②水田里的稻子早已收成,田地显得荒芜了。

在连到天边的平原上,错落着一些草屋与垣房。

③小屋子上都立着烟囱,建筑还是依循古制,素朴而简单,有一种天然的、大气的美,特别是在秋天的午后,感觉爽净安宁。

我想到在我们奔行的这条路两旁,正是诗人屈原一生活动的地区,那秋天的意味就更迷离凄清了。

④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⑤屈原的?九歌?就是写这一片美丽的景致呀!⑥秋日的田原是美丽的。

大地一片金黄,田地里所有的小房,金顶上飞散着炊烟。

金橙,略带紫红的夕阳,垂挂在田野的边上。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夕阳,光灿灿兮袭我,令我深深震动。

⑦我们把车子停在靠近汨罗江跨江大桥的前方,走到田埂上,欣赏那正在奔向天涯的落日。

时光的交叠,我想到两千三百多年前,屈原一定也这样看着落日,而当时他所见到的田原应该也类似今天呀!他投江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凄凉而美丽的黄昏吧?黄昏的夕阳总是引人驻足、令人遐想的,因为那片刻中无比的美丽,是那么无常、那么不可捉摸!一直到夕阳完全沉落,我们还是依依坐在汨罗江畔,看着血红的晚霞染着天空,夕阳的来去都是无言的,但它要说的话却弥布在天地间,它说:如果你看不见我的美,其余的就不必说了。

⑧大陆朋友突然感慨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李商隐的诗,传唱到今天。

生病不舒服的诗人看到无限美好的夕阳,感到无常、流变,才会生起这样的感慨。

我对朋友说:这两句诗如果改成“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就更贴近我们此刻的心情了!在黄昏最后的那一刻,使我们珍惜、感动、已留下无限美好的记忆,因为我们“向晚心意舒,怀古看江水;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⑨同一个夕阳,看的人不同,感受完全不同;即使是同样的人,不同时候看了夕阳,感触也不一样。

⑩屈原在?离骚?中不也唱过: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交翱翔之翼翼。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是()A.王昌龄B.王维C.李白D.李商隐2.在《行路难》(其一)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3.下列词作中,以良辰美景抒写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的是()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C.《声声慢·寻寻觅觅》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4.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韩愈B.李白C.杜甫D.李商隐5.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获得()A.茅盾文学奖B.普利策小说奖C.诺贝尔文学奖D.但丁文学奖6.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小说体式的是()A.章回小说B.话本小说C.传奇小说D.笔记小说7.北宋词人中第一个专事写词的人是()A.苏轼B.苏辙C.柳永D.李清照8.汉代四家诗指()A.齐、鲁、郑、毛B.齐、鲁、韩、毛C.齐、郑、韩、毛D.齐、鲁、韩、郑9.《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新乐府诗D.乐府旧题10.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A.春花秋月B.东风明月C.雕阑玉砌D.一江春水11.下列不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B.心肌梗死C.高血压引起脑梗死D.疖12.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D.感物是人非之伤痛13.下列不属于《诗经》艺术特征的是()A.重章叠句B.赋、比、兴的手法C.香草美人体D.以四言为主14.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

词开豪放一派的是()A.辛弃疾B.柳永C.苏轼D.王安石15.下列诗人生活在晚唐的是()A.王昌龄B.白居易C.李商隐D.岑参16.《诗经·蒹葭》一诗中,蒹葭萋萋和蒹葭采采的下半句分别是()A.白露未晞和白露未已B.白露为霜和道阻且跻C.白露未已和白露为霜D.白露为霜和白露未晞17.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出自秦观的()A.《鹊桥仙》B.《八声甘州》C.《醉花阴》D.《蜀道难》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句子()A.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C.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D.杜牧的《江南春》19.《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选自()A.《论语》B.《诗经》C.《左传》D.《乐府诗集》20.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是()A.论据B.论题C.论点D.论证2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五代史》属于()A.纪传体通史B.国别史C.编年体通史D.断代史22.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A.姚纳B.吉姆C.德拉D.奥士高纳23.天下为公一语出自()A.《孟子》B.《论语》C.《礼记》D.《老子》24.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一部()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25.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体裁属于()A.七言古诗B.七言绝句C.七言歌行D.七言律诗26.《乐府诗集》的编者是()A.郭子仪B.刘禹锡C.郭茂倩D.苏轼27.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是()A.莫言B.余华C.苏童D.王蒙28.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伶官B.天命C.人事D.人才29.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A.叙事诗B.抒情诗C.讽喻诗D.归隐诗30.()的诗题材广阔,现实性强,洋溢着浓烈的战斗激情和悲愤情绪,是古代作家中最多产的诗人A.白居易B.李白C.陆游D.辛弃疾二、填空题(20题)3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____32.高适《燕歌行》:身当恩遇常轻敌,____33.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34.____,歌窈窕之章35.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完整)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完整)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一统计表阅读理解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

请根据“新城市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新城市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1、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答: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两个方面尝试)?答:阅读二体质统计图表阅读理解下面是某地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觉得这是原因造成的?答:①②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答:阅读三止咳灵药物说明书阅读理解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

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答:2、请告诉家里8岁的小弟弟怎样吃这种药,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答:阅读四火车票面信息阅读1、请根据这张车票填空:乘车时间出发地目的地车次2、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根据票面上的信息,做一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间):答:阅读五地铁路线图信息阅读1、图中有几条地铁线路?答:2、请简述从沙河高教园到回龙观东大街的乘车经过。

答:阅读六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阅读理解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木鱼馄饨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木鱼馄饨阅读练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人物扫描)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前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作者访谈)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

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

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

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

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

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

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

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

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答案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

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

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

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

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

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

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
而是一门深入。

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

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

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

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
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

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1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C)(5分)
A.林清玄引用“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古诗意在说明天赋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读书都不会有大的效果。

B.林清玄引用张潮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说出了他的成长环境与他的创作的关系,也说出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C.林清玄举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倾斜,人们失去了对事物真实价值的判断能力。

D.林清玄认为,要达到仙与俗的平衡,需要心灵的寄托,因此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E.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个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会美起来。

(答出一项给3分,A项,作者意在说明学无止境,读多少书都是不够的。

所以应该勤于读书,形成逐渐厚重的积累。

D项,作者意思是说文学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并非必不可少。

E项中“积极乐观”理解狭隘且无根据,作者的意思是说人的内在修
养可以使人对世界的感受认识丰富起来,发现更多的趣味。

)
15.这篇访谈共涉及了哪几个主要话题?请分条概述。

(6分)
访谈共涉及到三方面的话题:林清玄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拜金拜物的光怪陆离的现实中怎样活得优雅;在价值多元的时代中青年应如何对待文学。

(每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
16.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6分)
从小就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1分)热爱读书,手不释卷,一门深入,坚持积累;(2分)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使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1分)生活的大书使他获得了丰厚的人生阅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1分)不被欲望捆绑,心灵充实。

(1分)
17.怎样理解“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文学对你的影响。

(8分)
“第一流的文章”说的就是文学,“生命的化妆”是说文学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美丽和丰富。

这句话说出了文学对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气质,加深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等等。

(4分)考生在答个人的读书经历时把握住两点即可得分,一是读的必须是文学作品,二是谈对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

(4分)
19.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结合文章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4分)
(1)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21.根据文意,请谈谈怎样做才能达到“真正的优雅”。

(4分)
22.这篇访谈主要谈了林清玄文学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标题却是“心美一切皆美”,你觉得切合全文主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
19.(1)文思泉涌,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2)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3)勤奋读书,坚持积累;(4)对欲望不敏感。

(4分,每点1分)
20.(1)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极言读书积累的重要性,给人以读书的紧迫感(1分)。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的心灵比作天平(1分),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克制欲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1分)。

21.克制欲望,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实(2分);把握(不迷失)自我,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2分)。

22.切合全文主旨。

(1)这是作者的原话,能表达作者对文学
和人生的思考;(2)文中谈到积累的快乐、克制欲望等,这也说明了“心美一切皆美”;(3)文学是心美情深容易进入的途径。

(6分,每点2分)(答不切合,言之成理,理由充分也可)
1.林清玄作为一位知名作家,成功的“诀窍”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欲望”与“满足”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林清玄说:“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请结合文意及你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进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在读书与写作方面坚持积累,且认为“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②小时候的艰苦生活使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心思单纯,欲望不多。

③从小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虽非“学富五车”,但却“一门深入”。

④用“文学”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有着“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的优雅情怀。

2.示例:①“欲望”与“满足”之间总是充满张力,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砝码来使它们之间保持平衡。

②这个使“欲望”与“满足”保持平衡的砝码,就是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充实的东西,比如文学。

③人处于“欲望”与“满足”的中间,处于“俗”与“仙”之间,每一个人都应力求做一个“平正”的人。

3.示例:当今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以文学为伴。

①文学是心灵与情感的艺术,可以帮助青年们塑造美丽的心灵,培养真挚的情感。

②如果心灵美丽,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会很美。

③如果情感深厚,我们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

④作为青年学生,如果要使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就应让文学陪伴我们成长。

(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