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公式100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训练学案:第十四章:05乘法公式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训练学案:第十四章:05乘法公式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直接使用:22))((b a b a b a -=-+ 位置变化:22))((b a a b a b -=+-+符号变化:2222)())((a b a b b a b a -=--=--- 系数变化:22)3()2()32)(32(b a b a b a -=-+曾因式变化:))(())()()((2222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曾项变化:2)())((c b a c b a c b a --=+--- 公式连用变化:222222)()())()((b a b a b a b a -=++-公式逆用变化:))(()()(22d c b a d c b a d c b a --++++=+-+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变形:2222)(b ab a b a +±=± ab b a b a 2)(222-+=+ )(2)()(2222b a b a b a +=-++ ab b a b a 4)(-)(22=-+bc ac ab c b a c b a 222)(2222+++++=++【经典例题】题型一:平方差公式(★★★)1、(23)(23)x x +-2、()1(12)(12)a a -+--3、()2(41)(41)a a ---+4、()()n n n n a b a b +-5、()()()2422y y y ++- 6、2(21)(21)(41)a a a -++7、()()x y z x y z +-++ 8、(2)(2)a b a b ++-+9、(23)(32)(32)(32)y x x y x y x y ---++-+题型二:完全平方公式(★★★)首平方,尾平方,加上首尾乘积的2倍。

简单递进训练:(1)=+2)(y x (2) =2)-(y x(3)=+2)2(y x (4)=2)-2(y x(5)=+2)32(y x (6)=2)3-2(y x(7)=+-2)21(y x (8)=2)32-21(y x计算题型:中等偏难:(1)(-21ab 2-32c )2; (2)(x -3y -2)(x +3y -2);(3)(x -2y )(x 2-4y 2)(x +2y ); (4)(a -2b +3c -1)(a +2b -3c -1);(5)若k x x ++22是完全平方式,则k =(6)若x 2-7xy +M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是(8)如果4a 2-N ·ab +81b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9)公式逆用:49a 2-________+81b 2=(________+9b )2(10)配方:0136422=+-++y x y x ,求y x =_____________.(11)已知 2()16,4,a b ab +==求223a b +与2()a b -的值。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3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3

2
平方差公式:
同樣的,我們也用代數的方式來證明一次
(a+b)(a-b) = a - ab + ba - b = a -b
現在我們四種 乘法公式都學 過啦, 一起複習一下 吧!
2
2
2
2
二項式乘積公式:
(a+b)(c+d)= ac + ad + bc + bd 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a+b) = a + 2ab +b 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2 2 2 (a-b) = a - 2ab +b 平方差公式:
(a-b) = a - 2ab +b 2 2 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呢? a -ab +b -ab 讓我們用以下的圖形來說明: 2 2 2 (請注意看圖形中淺黃色部分的面積變化 =a -2ab )+b (a-b)
ab
2
2
b
2
a
b
ab
2
b
2
b
2
(a-b) = a - 2ab +b
2
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a+b)= a +2ab +b
ab
2
222b来自讓我們用左邊的 圖形來說明
b
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我們可以用代數的方式得到同樣的結果
(a+b)(a+b) = a + ab + ba + b = a + 2ab + b
ab
2 b
2
2
2
2
a2 ab
=
a2
+
ab
ba
+

【精品讲义】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 乘法公式与因数分解 知识点讲解+练习题

【精品讲义】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 乘法公式与因数分解    知识点讲解+练习题

讲 义(a+b)(a-b)=a 2-b 2 (a+b)2=a 2+2ab+b 2 (a-b)2=a 2-2ab+b 2 归纳小结公式的变式,准确灵活运用公式:① 位置变化,(x +y )(-y +x )=x 2-y 2② 符号变化,(-x +y )(-x -y )=(-x )2-y 2= x 2-y 2 ③ 指数变化,(x 2+y 2)(x 2-y 2)=x 4-y 4④ 系数变化,(2a +b )(2a -b )=4a 2-b 2 ⑤ 换式变化,[xy +(z +m )][xy -(z +m )]=(xy )2-(z +m )2=x 2y 2-(z +m )(z +m )=x 2y 2-(z 2+zm +zm +m 2)=x 2y 2-z 2-2zm -m 2⑥ 连用公式变化,(x +y )(x -y )(x 2+y 2)=(x 2-y 2)(x 2+y 2)=x 4-y 4 1、计算下列各式:(1)[(x +y)3]4 ; (2) (a 4n )n -1 ;(3) (-a 3)2+(-a 2)3-(-a 2)·(-a)4 ;(4) x 3·x 2·x 4+(-x 4)2+4(-x 2)4例. 计算:()()53532222x y x y +-(二)、连用:连续使用同一公式或连用两个以上公式解题。

例. 计算:()()()()111124-+++a a a a例. 计算:()()57857822a b c a b c +---+例.(1)已知a b ab -==45,,求a b 22+的值。

(2) 已知2=+b a ,1=ab ,求22b a +的值。

(3) 已知8=+b a ,2=ab ,求2)(b a -的值。

(4) 已知x-y=2,y-z=2,x+z=14。

求x 2-z 2的值。

例:计算19992-2000×1998 例.已知13x x-=,求441x x +的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公式》
=m2+m•(-2)+(-2)•m+(-2)×(-2)=m2-4m+4 (5)(a+b)2=(a+b)(a+b)=a2+ab+ba+b2=a2+2ab+b2 (6)(a-b)2=(a-b)(a-b)=a2-ab-ab+b2=a2-2ab+b2
二、探求新知
通过上面的研究,你能用语言叙述完全平方公式吗?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乘法公式
活动1 知识复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 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 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a+b)(m+n)=am+an+bm+bn.
活动2 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x+1)(x-1); (3) (3-x)(3+x) ;
大家谈收获
(a+b)(a-b)=a2-b2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 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平方差公式中字母 a、b可代表一个数、一 个单项式或多项式。
拓展探究
再谢 谢见!!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上)
乘法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一、情景引入
请同学们探究下列问题: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 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 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 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1)第一天有a 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 些孩子多少块糖?(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 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4)这 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 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12.3乘法公式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12.3乘法公式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1 2 2 1 1 xy- 4 自我诊断 3. 计算:(-xy+ )(-xy- )= 2 2
.
.
1.(孝感中考)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B ) A.b3· b3=2b3 B.(a+2)(a-2)=a2-4 C.(ab2)3=ab8 D.(8a-7b)-(4a-5b)=4a-12b 2.计算:(x-y)(-y-x)的结果是( A ) A.-x2+y2 C.x2-y2 B.-x2-y2 D.x2+y2
解:原式=9;
(2)(4m-3n)(4m+3n);
解:原式=16m2-9n2;
1 1 (3)(-2x2+ )(-2x2- ); 2 2 1 4 解:原式=4x - ; 4 2 3 2 3 (4)( x- y)(- x- y). 3 4 3 4 4 9 解:原式=- x2+ y2. 9 16
7.边长为 acm 的正方形(a>1),一组对边的边长增加 1cm,另一组对边的 边长减少 1cm,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正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发生 变化?说明你的理由.
14.(青海中考)观察下列各式规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8 x 可得到(x-1)(x +x +x +x +x +x +x+1)= -1
7
6
5
4
3
2
; .
n+1 一般地(x-1)(xn+xn-1+x5+…x2+x+1)= x -1
10.(x+2)(x-2)(x2+4)的计算结果是( C ) A.x4+16 C.x4-16 B.-x4-16 D.16-x4
11.已知 m2-n2=4.那么(m+n)2(m-n)2 的结果是( C ) A.4 C.16 B.8 D.32

数学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数学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a-b-c= a-(b+c)
添括号时, 1.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2.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练习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 a + b + c = a + ( b + c ); (2) a – b – c = a – ( b + c ) ; (3) a - b + c = a – ( b - c ); (4) a + b + c = a - ( -b - c ).
例3 计算:
(1) 102×98;
(2) (y+2) (y-2) – (y-1) (y+5) .
解: (1) 102×98 =(100+2)(100-2) = 1002-22 =1000 – 4 =9996 (2)(y+2)(y-2)- (y-1)(y+5) = y2-22-(y2+4y-5) = y2-4-y2-4y+5 = - 4y + 1.
a2-b2
(a+b)2= a2 +b2 +2ab (a-b)2= a2 +b2 - 2ab
头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在中间。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4a2 - b2 )2 2= a2 -2ab +b2 (a-b) 分析: a 4a2 b2 b
解:( 4a2 - b2)2
=( 4a2 )2-2( 4a2 )·( b2 )+( b2 )2 =16a4-8a2b2+b4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
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做一做: 将图甲中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变换到图乙位置,你 能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直观地说明平方差公 式吗? a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2 乘法公式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2 乘法公式 课件
应选用“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即( − + 3)2 = (3 − )2 = (3)2 −2 ∙ 3 ∙ + 2 ;
第(3)题( − − )2 = [−( + )]2 = ( + )2 ,
应选择“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 − − )2 = [−( + )]2 = ( + ( + 1)( − 1) =
(2)( + 2)2 =
(3)( − 1)2 = ( − 1)( − 1) =
(4)( − 2)2 =
教学新知
上面的几个运算都是形如( ∓ )2 的多项式相乘,由于
【结论】也就是说,两
(a b)2 (a b)(a b) a 2 ab ab b 2 a 2 2ab b 2
y 2 22 y 2 4 y 5
y 4 y 4 y 5 4 y 1;
(2) 102 98 (100 2)(100 2)
2
2
100 2 10000 4 9996.
2
2
教学新知
探究2: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 + 2 ; 第(4)题中的 − 2 − 3 = −(2 + 3),原式可变形为 −
(2 + 3)2 ,选择“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2 + 3)( − 2 − 3) =
− (2 + 3)2 = −(4 2 + 12 + 9) = −4 2 − 12 − 9.
知识梳理
(4) (2a +3b) (2a -3b) ; (5) (-2a -3b) (2a -3b); (6) (2a +3b) (-2a -3b).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八年级的学生想提高数学成绩,第一步就要将书上的重要公式弄懂,经常复习,做到熟练运用。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一、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