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操作常规
无痛胃肠镜诊疗流程

无痛胃肠镜诊疗流程1,麻醉前评估患者病情及麻醉风险,如无禁忌证向患者和(或)患者委托人解释麻醉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2,正确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消化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
(2)对消化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操作时间长、操作复杂的镜诊疗技术,如ERCP、EUS、EMR、ESD、POEM、小肠镜等。
(4)一般情况良好,ASA I级或II级患者。
(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 III级或IV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禁忌证(1)有常规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
(2)ASA V级的患者。
(3)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及呼吸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期等。
(4)肝功能障碍(Child-Pugh 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失代偿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为容物潴留。
(5)无陪同或监护人者。
(6)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相对禁忌证(1)预计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口度过小、小下颌、颈部活动严重受限、鼾症患者等。
(2)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卒中、癫痫、惊厥等)。
(3)有药物滥用史、年率过高或过小、病态肥胖及气管食管瘘的患者。
3,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必要的体格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受力及麻醉分级作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主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无呼吸道急性感染、严重的鼾症、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哮喘急性发作及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
4,术前准备(1)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6h,术前禁水至少2h,特殊需要服用药物患者可服用小于20毫升清水,适当推后检查至少1h。
(2)如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者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护气道。
deng无痛胃肠镜麻醉常规

无痛胃肠镜麻醉常规一临床治疗方案及原则为减少或消除检查病人在检查期间的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痛苦、憋气,并取得配合,检查前的积极准备和说服解释工作十分重要,否则可使检查或治疗以失败告终。
1、对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争取病人配合,消除或减少对内镜检查的顾虑和恐惧;2、检查当天需禁食至少5h,如病人有胃排空延迟、饱食后、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时间需要更长,如遇幽门梗阻病人须提前禁食2~3天,必要时需洗胃后才能进行。
3、咽喉部表面麻醉目的是减少咽喉部反应,使进镜顺利,常用的方法有:(1)咽喉部喷雾法:于术前10~15分钟用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喷雾,间隔数分钟后再喷1~2次;(2)麻醉糊剂吞服法:于术前吞服麻醉糊剂一勺,约10ml,常同时服一勺去泡剂。
麻醉糊剂的成分为:地卡因0.5g,甲基纤维素1.7g,尼泊金0.03g,甘油10.0ml,枸橼酸0.1g,香精0.5g,蒸馏水100ml,研磨混匀备用。
麻醉糊剂为胶体,除麻醉作用外,并有润滑作用,使用权进镜顺利。
但有些病人对咽喉部刺激不敏感,不行麻醉也能耐受检查。
遇对多种药物过敏的病人,为避免过敏反应,可以不用麻醉。
4、解痉剂目的为减少胃肠蠕动及痉挛,既减少病人痛苦,又便于观察,常用药物有:①654-2 0.2~0.4mg, im;②阿托品0.01mg/kg,im;③解痉灵(丁溴东茛菪碱) 0.4~0.8mg/kg,im。
除个别病人有蠕动过多或胃痉挛表现、及在息肉切除或十二指肠检查时应用外,一般不用解痉剂,绝大部分病人皆能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且可避免解痉药引起的心率加快、尿潴留、瞳孔散大等副作用。
对青光眼、心动过速等病人则不用解痉剂更为安全。
5、镇静剂目的是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常用方法有:①安定0.2mg/kg,im;②安定0.1~0.2mg/kg,iv;③咪唑安定0.1~0.2mg/kg,im;④咪唑安定0.05~0.10mg/kg,iv;⑤异丙酚:负荷量1~1.5mg/kg,维持量1~2mg/kg/h。
无痛胃肠镜检查操作规范

无痛胃肠镜检查操作规范(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无痛胃镜检查流程无痛胃镜注意事项注:1、在挂号看门诊医生或主治医生后决定要做无痛胃镜检查。
2、是否预约打电话或当面咨询内镜中心。
3、麻醉前评估决定是否做无痛或改为其他检查,同意书是为无痛胃镜检查中要进行活检的标本取出。
在做无痛胃镜检查前需签麻醉同意书方可进行检查。
4、无痛胃镜术前准备:(1).术前禁食8h,禁饮4h,高血压者可用少量水服药;(2).检查需有成年亲友陪同5、为降低检查的漏病率不要进食、饮水,胃镜检查前15到30分钟服用消泡剂(健亨)和润滑剂(1%丁卡因)(服用消泡剂和润滑剂后不要吞口水等)再注射全麻醉然后检查。
6、无痛肠镜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1h后才能饮水,饮水无呛咳后可进食(2).术后3h需有人陪护(3).术后24h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以防意外7、检查结束后,在等候室等待10分钟左右就可领取检查结果报告并告知检查后的注意事项;若有活检需缴活检费后领取,并通知您取活检报告时间并告知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报告领取后可找门诊医生察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无痛肠镜检查流程无痛肠镜检查流程图注:1、在挂号看门诊医生或主治医生后决定要做无痛肠镜检查。
2、是否预约打电话或当面咨询内镜中心。
3、麻醉前评估决定是否做无痛或改为其他检查,同意书是为无痛肠镜检查中要进行活检的标本取出。
在做无痛肠镜检查前需签麻醉同意书方可进行检查。
4、无痛肠镜术前准备(1).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牛奶及乳制品;(2).肠道准备方法:一般于检查前4~6小时口服泻药(检查时间若为上午,建议前一日晚8时左右口服泻药;检查时间若为下午,建议当日上午8时左右口服泻药)。
服用泻药后禁止服用食物,检查前4小时禁水及其他液体。
(3).泻药使用方法:“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2盒(共6小包),配2L (2000ml)温水,混匀后2小时内服完,第1L(1000ml)温水尽快喝完。
无痛胃肠镜检查流程

无痛胃镜检查流程图无痛胃镜注意事项注:1、在挂号看门诊医生或主治医生后决定要做无痛胃镜检查。
2、是否预约打电话或当面咨询内镜中心。
3、麻醉前评估决定是否做无痛或改为其他检查,同意书是为无痛胃镜检查中要进行活检的标本取出。
在做无痛胃镜检查前需签麻醉同意书方可进行检查。
4、无痛胃镜术前准备:(1).术前禁食8h,禁饮4h,高血压者可用少量水服药;(2).检查需有成年亲友陪同5、为降低检查的漏病率不要进食、饮水,胃镜检查前15到30分钟服用消泡剂(健亨)和润滑剂(1%丁卡因)(服用消泡剂和润滑剂后不要吞口水等)再注射全麻醉然后检查。
6、无痛肠镜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1h后才能饮水,饮水无呛咳后可进食(2).术后3h需有人陪护(3).术后24h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以防意外7、检查结束后,在等候室等待10分钟左右就可领取检查结果报告并告知检查后的注意事项;若有活检需缴活检费后领取,并通知您取活检报告时间并告知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报告领取后可找门诊医生察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无痛肠镜检查流程无痛肠镜检查流程图注:1、在挂号看门诊医生或主治医生后决定要做无痛肠镜检查。
2、是否预约打电话或当面咨询内镜中心。
3、麻醉前评估决定是否做无痛或改为其他检查,同意书是为无痛肠镜检查中要进行活检的标本取出。
在做无痛肠镜检查前需签麻醉同意书方可进行检查。
4、无痛肠镜术前准备(1).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牛奶及乳制品;(2).肠道准备方法:一般于检查前4~6小时口服泻药(检查时间若为上午,建议前一日晚8时左右口服泻药;检查时间若为下午,建议当日上午8时左右口服泻药)。
服用泻药后禁止服用食物,检查前4小时禁水及其他液体。
(3).泻药使用方法:“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2盒(共6小包),配2L(2000ml)温水,混匀后2小时内服完,第1L(1000ml)温水尽快喝完。
服药后多喝水,总饮水量需达3L(3000ml),直至排出清水便为止;(4).检查需有成年亲友陪同(5).妇女月经期间不能检查。
无痛胃肠镜

无痛胃肠镜是采用一种新的无痛技术,使病人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
整个过程胃镜检查只需5分钟,结肠镜只需10至15分钟。
检查和治疗后,一般只需休息5分钟左右即可回家。
无痛胃肠镜与传统胃肠镜检查对比观察,无痛胃肠镜的优点是:高清晰度、高分辨率;胃镜内检查无死角,无损伤,高诊断率。
无痛性胃肠镜检查与治疗安全、无任何痛苦、时间短、诊断率高、效果好、无需住院,只要是胃肠道疾病都可通过此检查明确诊断,并可通过此技术直接进行镜下治疗。
提起无痛胃镜,人们往往会想起胃镜检查医师,却不知无痛胃镜技术由麻醉医师,胃镜检查医师及其助手共同完成,而且对麻醉医师的经验、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
麻药剂量的配备是麻醉医师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情况来定的,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会苏醒。
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燥动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屏气、血压、心率改变等带来的机体影响。
无痛胃镜的麻醉工作应由高年资专业的麻醉医师进行,选择短效、快速、安全的静脉麻醉药物,使患者术中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
为了减少麻醉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麻醉医师应在实施麻醉之前详细地询问病史,包括既往史、现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吸烟饮酒史、术前禁食情况、注意个体差异、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签署知情同意书。
必备齐全的监测仪器和抢救药品如:氧气、多功能监护仪、面罩、简易呼吸囊、气管插管器械、各种抢救药品。
检查过程中麻醉医师和胃镜检查医生共同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出现及时给以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术毕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嘱患者不宜立即进食、饮水、驾车等方可由家人陪同离院。
经过我们的观察,表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在麻醉医师和胃镜操作医师的良好配合下,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检查方式。
华西医院的做法,常规的麻醉药联合:舒芬太尼0.1微克/千克、咪唑1mg、异丙酚先是1mg/kg 缓慢推注,如果镇静不佳酌情追加异丙酚。
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档

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胃肠镜的操作:胃镜:最常用的是左侧卧位,头稍向前,含胸,取出活动性假牙,咬住牙垫,放置一弯盘接收口腔流出的分泌物将胃镜慢慢放入口腔至舌根部胃镜进人食道后由上向下循腔检查,观察食道粘膜的颜色、有无溃疡及糜烂、有无肿瘤。
胃镜深入大约距门齿40厘米左右,即到达了食管与胃的交界处,称为贲门。
临床上常说的贲门癌即发生在此处。
胃镜通过贲门后即进入胃内,可依次观察胃底及粘液池、胃体至胃窦部,一般身进人胃内距门齿60厘米左右即到达胃窦部。
在胃的小弯侧胃体与胃窦交界之处称为胃角,此处是胃溃疡的多发部位,胃角溃疡即是指此处的溃疡。
当镜身进入距门齿约70厘米时,即抵达幽门口。
此处是胃内容物向十二指肠排空的门户。
当它开放时食物才可排入十二指肠。
同样道理,幽门开放时胃镜才能进入十二指肠并观察有无溃疡。
有幽门梗阻时,胃镜是难以插进幽门的,从胃镜下即可判断有无幽门梗阻,以及是完全性梗阻还是不完全性梗阻.胃镜通过幽门之后即进入到十二指肠球部。
球部呈圆形,如有溃疡、糜烂即清晰可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即发生在此处的溃疡。
有时根据需要将胃镜插至十立指肠降部,并观察十二指肠乳头,此处是胰胆管的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癌即发生在此。
退镜时,从十二指肠再沿进入的路线重复观察一次,以防漏诊。
依次是十二指肠球部、幽门丁胃窦、胃角、胃体、胃底、贲门、食道。
由咽部进食道是胃镜检查过程中感觉最明显之处,也是人们所说的最难接受的痛苦之处.结肠镜是纤维内窥镜家族中的普通一员。
它通过肛门插入逆行向下可检查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以及与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回盲末端)。
在肠子的弯曲处乙状结肠和肝曲(,患者会觉得疼痛而吹气时肠子会胀痛这也是患者难以忍受之处.传统胃肠镜检查时间长、痛苦多、恶心、呕吐、腹痛往往导致操作困难;病人恐惧拒绝检查,“做胃镜”=“痛苦+恶心+厌恶”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已接受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人中,约半数人不愿意再接受检查,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有恐惧心理相对于一般胃镜而言,无痛胃镜就是指在胃镜检查时通过应用镇静剂及(或)镇痛剂,使病人处于浅睡眠的麻醉状态,在舒适无痛苦的过程中完成整个检查,这样既可缩短检查时间,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无痛胃肠镜检查流程

无痛胃肠镜检查流程
1、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门诊医生开具无痛胃肠镜检查单。
2、门诊医生开具无痛检查单后,开具化验室检查单:血常
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3、门诊医生应告知患者等拿到检查报告后,去疼痛门诊进
行麻醉会诊。
4、麻醉医生接诊患者后,详细询问病情,做出病情评估,
适合做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医生开出麻醉药物并收取相
关治疗费用、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麻醉前后
注意事项。
5、经麻醉医生评估后患者去预约分诊台进行预约检查日
期。
6、到达检查日期、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
7、检查结束后,患者送人复苏室进行麻醉复苏,患者苏醒
后至少卧床留院观察半小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后,方可
离院。
附:关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的解决方案,麻醉后恶心呕吐,是全身麻醉最常见并发症,麻醉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目前,我院使用的是阿片类激动-拮抗剂地佐辛,优点是呼吸抑制轻微,使用起来相对安全,缺点是阿片类药物通病恶心呕吐。
解决方案:1、
麻醉前常规使用镇吐类药物+地塞米松以预防麻醉后恶心呕吐。
2、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停用阿片类药物,以嗯噻类药物替代,但目前医院没有可用于静脉注射的嗯噻类药物,需药剂科新进。
无痛胃肠镜诊疗流程

无痛胃肠镜诊疗流程1,麻醉前评估患者病情及麻醉风险,如无禁忌证向患者和(或)患者委托人解释麻醉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2,正确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
(2)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操作时间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ERCP、EUS、EMR、ESD、POEM、小肠镜等。
(4)一般情况良好,ASA I级或II级患者。
(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 III级或IV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禁忌证(1)有常规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
(2)ASA V级的患者。
(3)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及呼吸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期等。
(4)肝功能障碍(Child-Pugh 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失代偿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为内容物潴留。
(5)无陪同或监护人者。
(6)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相对禁忌证(1)预计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张口度过小、小下颌、颈部活动严重受限、鼾症患者等。
(2)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卒中、癫痫、惊厥等)。
(3)有药物滥用史、年率过高或过小、病态肥胖及气管食管瘘的患者。
3,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必要的体格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受力及麻醉分级作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主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无呼吸道急性感染、严重的鼾症、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哮喘急性发作及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
4,术前准备(1)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6h,术前禁水至少2h,特殊需要服用药物患者可服用小于20毫升清水,适当推后检查至少1h。
(2)如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者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护气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操作流程
(-)镇静/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在进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访视,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麻醉前评估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重点判别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恶性高热易感;
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为手术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肥胖、
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手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的情况;是否有胃肠道潴留、
活动性出血、反流或梗阻等可能导致反流误吸的情况。
2、患者知情告知
应告知患者和(或)患者受托人镇静/麻醉的操作方案,并向患者和(或)受托人解释
镇静/麻醉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受托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准备
1、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镜术前基本相同。
2、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6h,术前禁水至少2h ;可按需服用小于50ml的黏膜清洁剂。
3、如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必要时进行气管内插管以保护气
道。
4、口咽部表面麻醉:轻度与中度镇静下,口咽部表面麻醉可以增强患者耐受性,抑制咽反射,利于内镜操
作;深度镇静及全麻状态下,可不使用口咽部表面麻醉。
5、当日实施麻醉的主管医师应当对镇静/麻醉评估与准备记录进行确认,并且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将要
进行的操作。
(三)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
患者入室,根据检查类别摆放好体位,连接监护设备,自主呼吸下充分给氧去氮
(8〜10L/min , 3~5min),开放静脉通道,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根据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麻醉深度的需求,可采用下列不同的麻醉或镇静方法。
1、咪达口坐仑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镇静时,成人初始负荷剂量为1-2mg (或小于0.03mg/kg ), 1-2min
内静脉给药。
可每隔2min重复给药1mg (或0.02-0.03mg/kg、滴定到理想的轻、中度镇静水平。
静脉注射咪达卩坐仑具有“顺行性遗忘”的有点,即患者对后续检查过程有所“知晓”,且可配合意识,但待完全清醒后对检查无记忆。
2、芬太尼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镇静时,成人初始负荷剂量50-1 OOug ,«2-5min追加25ug ;应用舒
芬太尼时,成人初始负荷剂量5-1 Oug,每2-5min追加2-3ug ;直至达到理想的轻、中度镇静水平。
3、对于镇痛要求不高的诊疗如诊断性胃肠镜检查或胃肠镜下简单治疗如肠息肉摘除等,一
般单用丙泊酚即可满足要求,即缓慢静脉注射初始负荷剂量 1.5-2.5mg/kg。
患者呼吸略
缓慢但平稳、睫毛反射消失、全是肌肉松弛即可开始内镜操作。
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患
者呼吸和循环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气道支持(如托下颌、鼻咽通气管甚至辅助和控制呼吸)和循环药物支持(如麻黄碱、阿托品)。
如果诊疗时间稍长或操作刺激较强,根据
患者体征如呼吸加深、心率增快,甚至体动等,可每次静脉追加0.2・0.5mg/kg,也可以
持续泵注6-1 Omg/ (kg*h)。
诊疗过程中应维持良好的镇静/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无知觉和体动,直至
检查结束。
4、成人可预先静注咪达哩仑1 mg和(或)芬太尼30-50ug或舒芬太尼3-5ug,然后根据患者情况缓慢静脉
注射初始负荷剂量的丙泊酚1・2mg/kg或依托咪酯0.2・0.3mg/kg ;如果选
用依托咪酯,宜在应用咪达口坐仑和(或)芬太尼或舒芬太尼 1.5・2.0min后给予,以预防
肌震颤。
5、1 ~5岁的小儿消化内镜诊疗可选用氯胺酮,肌肉注射3-4mg/kg后开放静脉,待患儿入睡后进行检查;
必要时可持续泵入2-3mg/kg (kg*h)维持。
如果患儿配合且有条件情况下,可以七氟烷吸入诱导后开放静脉,再以丙泊酚维持。
6、对于消化内镜诊疗时间长、内镜操作或体位不影响呼吸循环的患者,右美托咪定也是一
个较好的选择,可使患者安静地处于睡眠状态,呼之能应,循环温度且无明显呼吸抑制。
一般建议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1ug/kg ( 10-15min )后,以0.2-0.8ug/9kg*h )维持;可复合瑞芬太尼0.1-0.2ug/ ( kg*min),以加强镇痛作用。
7、对消化内镜操作要求的体位明显影响呼吸或消化内镜诊疗过程可能明显影响呼吸时,宜选用
常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应用镇静药与麻醉性镇痛药时,宜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并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循环抑制。
(四)镇静/麻醉中及恢复期的监护
镇静/麻醉中及恢复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是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中的重要环节。
常规监测应包括:心电图、呼吸、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条件者可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气管插管(包括喉罩)全身麻醉宜常规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1、心电图监护
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和异常,必要时及时处理。
约90%的心搏骤停前会发生心动
过缓,若无连续动态的心电监护则很难及时发现。
因此,在镇静/麻醉期间必须严密监
护心电图。
2、呼吸监测
应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与呼吸幅度,并注意有无气道梗阻。
呼吸变慢变浅,提示镇静
/麻醉较深;呼吸变快变深,提示镇静/麻醉较浅。
如出现反常呼吸,往往提示有气道梗
阻,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其次是喉痉挛。
托下颌往往即可解除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必要时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
3、血压监测
一般患者无创动脉血压监测(间隔3-5min)即可,但特殊患者(严重心肺疾病,循环不
稳)可能还需有创动脉压监测。
一般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土30%,高危患
者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土20%,即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干预并及时调整镇静/
麻醉深度。
4、脉搏血氧饱和度
在实施镇静/麻醉前即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并持续至完全清醒后。
值得注意的是,脉搏血氧饱和度主要代表肺换气功能,其反映低通气早期不敏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通气功能已明显下降。
因此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状态。
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可利用鼻面罩或鼻导管或经气管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显示其图形的动态变
化。
该方法可在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前发现低通气状态。
研究表明,通过二氧化碳波形发现患者肺泡低通气比视觉更为敏感,因此对于深度镇静或无法直接观察通气状态的患
者宜考虑采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五)镇静/麻醉后恢复
1、麻醉回复是是镇静/麻醉结束后继续观察病情、防治镇静/麻醉后近期并发症、保障患者
安全的重要场所。
凡镇静/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含嗜睡)、或虽已清醒但肌张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应配备专业的麻醉科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护与记录以及处理。
2、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和神志状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3、严密监护,确保不发生坠床。
4、离室标准门诊接受一般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患者可以用评分量表来评价患者是否可以离院
(表1 )。
一般情况下,如果评分超过9分,患者可由亲友陪同离院。
如为住院患者,则按麻醉恢复常规管理。
5、告知患者饮食、活动、用药和随访时间等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当日不可以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并给予
文字指导,提供紧急情况联系电话。
表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量表
生命体征(血压和心率)疼痛
2=术刖数值变化20%范围内2=轻微
仁术前数值变化21%-40% 1 ■中等
0=变化超出术前值的41 %以上0二严重
运动功能手术出血
2=步态稳定/没有头晕2=轻微
仁需要帮助 1 •中等
0=不能行走/头晕0=严重
恶性呕吐
养轻微
1 •中等
0=严重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操作流程【下载本文档,可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