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四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二、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在“三个代表”的旗帜下 “三个代表”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深刻领 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只有用创新精神学 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才能实现思想的高度统一。 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 需要。 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体现了社会指导思想一 元化和社会思想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就是要创造既有统一意 志,又能激发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力的思想条件、 社会氛围和政治体制。
3、邓小平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第一、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明确提出两个重要观点:“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 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用完整正确 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第二、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 强调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在于是不是真正坚持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三、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12月,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 全面分析了思想僵化形成的原因,深刻揭示了思 想僵化、迷信盛行的危害性。
3、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创新和其他创新。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的前提,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保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1、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着眼于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 搏,用新的理论、思路、办法和举措解决新的矛 盾和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来世界政治、 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 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 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 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 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四个正确认识和回答”
第四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四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讲设计:向同学们提问:党的思想路线在两大理论中处于什么地位。
从分析学生回答问题中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前两讲我们讲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总论部分,今天按照教材体系框架,我们讲两大理论的思想路线,也就是整个理论体系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理论的精髓。
精髓是贯穿理论始终的一条红线,也是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
学习这一讲重要掌握三个问题: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和特征。
三、与时俱进的本质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中华复兴的伟大纲领,有一个坚实可靠的哲学支点,这就是与时俱进的哲学创新。
也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然而,这条思想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呢?思想路线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处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揭示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于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共产党人应当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是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
经过十一年的艰辛探索到1941年延安整风前夕,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献中用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的对立,第一次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才是应当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并对实事求是给予了唯物辩证法的说明:“‘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规律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到年底毛泽东就为中共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作为校训。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最集中的中国化表述,得到全党确认。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你,从现在起不再犹豫。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 全新的开始,每一个开始都会带有未知的美丽。 梦开始的地方就在眼前,或许早已过了做梦的 年龄,但不能忘记为自己梦想奋斗的荣耀。也 许前方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但憧憬的美好总会 让人着迷,要是将来有一天你心里挣扎,不知 道要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你在这中间彷 徨的时候,记得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 变世界,坚持自己的梦想,只过想要的生活, 不再迷失自己的方向。
结语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这并非 说人的体力有多么强大,而是指人的思想潜力 是无限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思想解放、开 风气之先,就能后来居上、引领时代;思想僵 化、不能与时俱进,难免不进则退、被动落伍。 社会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未有穷期 解放思想创造了历史,也必将开辟未来。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顾名思义:实在,事情,求解,是非 生活化来说 饿了就吃,累了就睡,乐了就笑,痛了就哭
嬉皮士
美国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复杂、深刻、 严肃、迷惘的时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生 活问题的不断出现,两者的交缠让美国青年在 生活的百无聊赖和社会责任感的日益增强中渐 渐迷失了自己。他们隐约感到生命和爱,他们 隐约触摸到理想和未来,但快乐与痛苦的交织,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能力与目标的错位,自身 追求与社会要求的矛盾,终于使他们信仰崩溃 了。在摇滚乐的催化下,年轻人开始融合这些 双重矛盾,最终形成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 文化现象——一种完全自发而纯粹精神性的运 动——嬉皮运动。一个迷惘与理想的集合体— —嬉皮士终于诞生!美国青年开始了真正意义 上独立思考和反叛尝试;开创了自己的生活空 间……
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 两眼一闭,双脚一伸,上帝就与你同在了,也 可以跟着撒旦在一边邪恶地笑着地上那些还没 死去,在受苦受难的傻蛋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People can 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初步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2)、1937年,毛泽东发表的《矛盾论》、《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3)、党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的。
(4)、毛泽东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科学著作,在全党发起了一场广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5)、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贯彻。
(6)、邓小平成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奠基人党的思想的重新确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一种认识路线,处于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
从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冠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映了思想路线绝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发展和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对与时俱进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表述。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活灵魂

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活灵魂内容提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把握了这个活的灵魂,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典范。
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江泽民文选》(以下简称《文选》)的出版,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胡锦涛同志强调,《文选》生动记录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贯穿《文选》的活的灵魂。
牢牢把握这个活的灵魂,我们才能学好《文选》,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
与此相适应,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人类实践的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在对时间、地点、条件变化的正确把握中,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曾经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他还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实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
他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唐代颜师古对其中“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的结论。
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了新的解释和发挥,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从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到,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初步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2)、1937年,毛泽东发表的《矛盾论》、《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3)、党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的。
(4)、毛泽东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科学著作,在全党发起了一场广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5)、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贯彻。
(6)、邓小平成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奠基人党的思想的重新确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一种认识路线,处于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
从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冠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映了思想路线绝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发展和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对与时俱进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表述。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3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它们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始终 。 (2)它们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方面。 (3)它们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成为了一个科学的有机
体。
可编辑ppt
4
精髓,就是集中人民最 精致最珍贵的思维成果的时 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想。
可编辑ppt
7
7
无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还是不断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创办经济特区、 引进外资, 每前进一步都靠
解放放思思想想,、实实事事求求是是。。
可编辑ppt
8
8
“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要提倡这个,不要提 倡本本。我们改革开 放的成功,不是靠本 本,而是靠实践,靠 实事求是。”
(4)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可编辑ppt
21
图为初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以土 地入股多少和参 加劳动的数量质 量多少,对社员 进行粮食分配。
可编辑ppt
22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组织形式
手 工 第业 一供 步销 小 组
稳步
手
工
第业
二 步
供 销 合
作社稳步手来自工第业三 步
生 产 合
作
社
可编辑ppt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
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总方针。这在客观上要求把工作重心由 城市转向农村,由工人转向农民,由民众运动转 向武装斗争。
可编辑ppt
13
2、形成过程:
萌芽和奠2、基理阶段论:形“成工过农程武及装主割据要”内思容想的提出
可编辑ppt
9
9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丰 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强大 动力
可编辑ppt
10
10
“ 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
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
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
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结果。”
江泽民
可编辑ppt
11
11
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 走自己的路
可编辑ppt
12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可编辑ppt
1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
可编辑ppt
2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 体系的始终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 哲学基础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 根本立场和方法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 灵魂和精髓
入社手工业产值
93%
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
可编辑ppt
26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形式
可编辑ppt
5
5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为开辟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也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 实的起点
可编辑ppt
6
6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贯穿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 路的全过程,体现在中国化马 克思主义走向成熟的各个阶段和各 个方面
词》。
可编辑ppt
14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失利,
毛泽东进军井冈山,是中国共产
党由城市斗争转向农村斗争战略
思想的光辉起点;广州起义是中
国共产党在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又一次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创建
工农红军的开端,为中国革命走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血的经
验教训。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建立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
略重心的转移。
可编辑ppt
15
❖3、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 斗争
和根据地建设
△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 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瞿秋白 周恩来 1928年10月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1月 《井冈山的斗争》
形成:1930年1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5月 《反对本本主义》。
成熟:1936年12月—1939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
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
(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同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可编辑ppt
19
最重要的意义
• 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 命实际相结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产 物。
• 创新性主要表现在:这一理论体现了科学 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
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可编辑ppt
16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以农村包围城市,必须在农村中长期积蓄和发展 革命力量
❖以农村包围城市,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 革命阵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必须注意城市工作和其他方面 工作同农村斗争的配合
❖以农村包围城市,必须根据革命的发展进程主动
实施战略转变
可编辑ppt
17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也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的形成,也就标志了毛泽东思想的初 步形成。
可编辑ppt
18
4、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23
福建闽侯县的 手工业合作社工 人在制造水车, 为农业生产服务。
可编辑ppt
24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 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 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入社农户 96.3%
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可编辑ppt
25
到1956年 ,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 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 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 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 启迪意义。
可编辑ppt
20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1)改造和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2)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限 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3)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农业 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