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

合集下载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浸出药剂(答案解析)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浸出药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浸出药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橙皮糖浆为A.芳香甜味糖浆B.胶浆剂C.单糖浆D.药用糖浆E.有色糖浆2、浸出药剂的治疗作用特点是A.副作用大B.疗效显著C.具有综合疗效D.作用单一E.作用剧烈3、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A.胶体制剂B.液体药剂C.散剂D.浸出制剂E.半固体制剂4、常用渗漉法制备,且需先收集药材量85%初漉液的剂型是A.流浸膏剂B.煎膏剂C.药酒D.酊剂E.浸膏剂5、下列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是A.煎膏剂B.浸膏剂C.合剂D.口服液E.糖浆剂6、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为A.浸膏剂B.煎膏剂C.药酒D.酊剂E.糖浆剂7、有关浸出制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适当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B.可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C.以水为溶剂时,多用渗漉法、回流法制备D.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但某些制剂稳定性较差E.部分浸出制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8、旋覆花、枇杷叶煎煮时适宜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烊化9、通常制备含有少量酊剂的散剂时,酊剂的加入方法是A.直接加入B.挥散溶媒后加入C.吸收后加入D.浓缩后加入E.临用前加入10、关于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毒剧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B.一般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可以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D.用乙醇作溶媒,含药量高E.久置产生沉淀时,可滤过除去沉淀再使用11、流浸膏剂制备多用的方法是A.渗漉法B.煎煮C.浸渍法D.回流法E.蒸馏法12、益母草膏属于A.混悬剂B.煎膏剂C.流浸膏剂D.浸膏剂E.糖浆剂13、下到哪一项不是热溶法制备糖浆剂的特点A.蔗糖溶解速度快,适应于单糖浆制备B.高分子杂质可因加热、凝固而被滤除C.可杀灭生长期的微生物D.加热时间过长转化糖含量增加E.制备时不用加助滤剂14、单糖浆的浓度为A.64.74(ml/g)B.85-%(ml/ml)C.64.74%(g/ml)D.64.74(ml/ml)E.85%(g/ml)15、合剂与口服液的区别是A.合剂不需要灭菌B.合剂不需要浓缩C.口服液不加防腐剂D.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E.口服液应标明“服时摇匀”16、除另有规定,含剧毒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A.15gB.7gC.9gD.10gE.12g17、用煎煮法需加防腐剂的是A.煎膏剂B.酊剂C.合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二、配伍选择题1、A.流浸膏剂B.浸膏剂C.煎膏剂D.酒剂E.酊剂<1>、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1ml 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的液体制剂是<2>、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是<3>、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标准的制剂是<4>、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2、A.多采用煎煮法制备B.多采用浸渍法制备C.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也可以水为溶剂D.以乙醇为溶剂E.以滋补为主<1>、汤剂<2>、酊剂<3>、流浸膏剂<4>、煎膏剂3、A.合剂C.药用糖浆D.单糖浆E.芳香糖浆<1>、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2>、每1ml相当于原药物1g<3>、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庶糖水溶液<4>、用于矫味和作黏合剂4、A.乌头B.芒硝C.阿胶D.葶苈子E.薄荷以上中药中<1>、需先煎的是<2>、需后下的是<3>、需包煎的是<4>、需烊化冲入的是<5>、需溶化的是5、A.合剂B.口服液C.汤剂E.干浸膏<1>、我国应用最早的剂型<2>、在汤剂基础上改进而成,并具有浓度较高,剂量较小,携带方便的特点<3>、合剂的单剂量包装者<4>、制备时必须有炼糖工艺三、多项选择题1、煎膏剂中炼糖(炼蜜)的目的是A.减少水分B.防止“返砂”C.去除杂质D.杀灭微生物E.防止晶形转变2、关于糖浆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有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含糖量高的糖浆剂渗透压高,易染菌C.制备方法简便D.须加防腐剂E.适用于儿童服用3、关于汤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煎煮后加防腐剂服用B.制法简单易行C.以水为溶剂D.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E.吸收较快4、糖浆剂的质量要求有A.糖浆应澄清,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B.装量差异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C.药用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D.相对密度、pH值和乙醇含量符合规定要求E.在贮存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5、茶剂的质量检查内容是A.水分B.溶化性C.重量差异D.装量差异E.微生物限度6、下列对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为A.酒剂的溶媒为酒,酊剂的溶媒为规定浓度的乙醇B.酒剂、酊剂中常常加入防腐剂C.酒剂多为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复方制剂D.传统酒剂的含量多用固形物控制E.含毒剧药酊剂每l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相当于原药材20g7、哪些患者不宜使用酒剂A.风湿患者B.小儿C.孕妇D.心脏病患者E.高血压患者8、不宜设计为口服液剂型的处方是A.各药物成分间易产生沉淀B.有异臭的药物C.含挥发油D.含难溶性的药物E.对胃肠道无刺激性的药物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芳香糖浆系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如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较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6.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稳定化措施。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8.中药制剂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的基本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基本概念。

10.中药炮制的作用、常用炮制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11.常用中药和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其研究。

12.炮制辅料的分类、作用及用量。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绪论(一)基本要求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中成药(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三)中药剂型的分类中药剂型的分类及其剂型范围不同方法分类所涉及的剂型范围(四)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根据疾病防冶需要(2)根据药物性质(3)根据五方便(用、产、带、运、贮)要求(4)考虑生产条件(五)药典与药品标准基本内容(1)药典的性质、作用与《中国药典》(2)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二药剂卫生(一)基本要求1.药品卫生标准与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1)药品卫生标准(2)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2.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1)空气净化技术(2)净化级别的划分及适用范围(二)灭菌方法与1.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无菌操作义与应用2.常用灭菌方法(1)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2)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3)过滤除菌法的特点与应用(4)紫外线灭菌法、60Co—Y射线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5)气体灭菌法与消毒剂消毒法3.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法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三)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常用防腐剂的性质与应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山梨酸的特点与应用三粉碎、筛析与混合(一)粉碎常用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粉碎的目的(2)干法粉碎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3)湿法粉碎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4)低温粉碎的适用范围(5)超微粉碎的适用范围(二)筛析药筛与粉末分等(1)筛析的目的(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筛号与筛目的对应关系(3)粉末的分等(三)粉体学基础知识1.粉体的基本性质药物粉体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堆密度、休止角、流速2.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四)混合混合原则与方法(1)混合原则(2)等量递增法(3)混合方法四浸提、分离与精制、(一)浸提1.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2.常用的凌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常用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3.常用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溃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与应用(二)分离与精制1.常用分离方法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微孔滤膜滤过、超滤)的特点与选用2.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吸附澄清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盐析法、透析法的基浓缩与干燥本原理及操作要点(三)浓缩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与常用浓缩方法(1)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2)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的特点与应用(四)干燥影响干燥的因素与常用干燥方法及注意事项(1)影响干燥的因素(2)常压干燥、减压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的特点与应用(3)干燥操作的注意事项五散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二)散剂的制备不同类型散剂的制备(1)一般散剂的制备(2)特殊类型散剂(含毒性药物、含低共熔混合物、含液体药物散剂及眼用散剂)的制备(三)散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粒度、水分及均匀度要求六浸出药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二)常用浸出药剂1.汤剂与合剂(1)汤剂的主要特点(2)合剂(含口服液)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2.糖浆剂与煎膏剂糖浆剂、煎膏剂的主要特点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3.酒剂与酊剂酒剂酊剂的主要异同最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4.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1)流浸爵剂、浸膏剂的主要异同点与制备(结合典型品种)(2)茶剂的分类与制备(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合剂、糖浆剂、煎膏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七液体药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二)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基本性质(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2)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3)亲水亲油平衡值(4)起昙和昙点(5)表面活性剂的毒性2.常用表面活性剂(1)阴、阳离子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性质(2)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及影响增溶的因素(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2)影响增溶的因素(四)各类液体药剂1.真溶液型液体药剂(1)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2)芳香水剂、露剂、甘油剂的制备2.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1)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分类与特点(2)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制备(3)胶体溶液的稳定性3.乳浊液型液体药剂(1)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组成与类型(2)乳化剂的种类与选用、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乳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乳剂的不稳定现象4.混悬液型液体药剂(1)混悬型液体药剂的特点、适宜制备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2)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作用、代表品种与选用(3)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结合典型品种)(4)影响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稳定性的因素5.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各类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八注射剂(附:(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二)热原1.热原及其基本性质(1)热原(2)基本性质2.注射剂中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除方法(1)污染热原的途径(2)热原的去除方法眼用溶液剂)3.热原与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原检查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特点及应用(三)注射剂的溶剂注射剂溶剂的种类(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2)注射用水的制备及质量要求(3)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与精制(四)注射剂的附加剂常用附加剂的性能与选用(1)增加主药溶解度常用附加剂的选用(2)防止主药氧化常用附加剂的选用(3)调节渗透压的常用附加剂、调节渗透压的方法及计算(4)常用的调整pH附加剂、抑菌剂、止痛剂(五)中药注射剂的制备1.中药注射用提取物的要求中药注射用提取物的基本要求2.中药注射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1)蒸馏法、水醇法与醇水法(2)去除药液中鞣质的方法(3)注射用中药提取物的常用精制方法3.中药注射剂的制备(1)制备工艺流程(结合典型品种)(2)注射剂容器的种类、规格及质量要求(3)安瓿处理、药液配制、滤过、灌封、灭菌、检漏的方法与要点(六)输液剂1.输液剂的特点与种类(1)特点(2)种类2.输液剂的制备(1)容器的处理(2)制备方法(七)其他注射剂1.注射用无菌粉末(1)质量要求(2)制法2.混悬液型注射剂(1)质量要求(2)制法3.乳状液型注射剂(1)质量要求(2)制法(八)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1)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2)装量、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注射用提取物的重金属限度及无菌要求(九)眼用溶液剂眼用溶液剂的制备、质量要求及影响疗效的因素(1)质量要求及附加剂(2)影响眼用溶液药物疗效的因素(3)制备要点九外用膏剂(一)基本要求1.外用膏剂的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透皮吸收的途径(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二)软膏剂1.特点与常用基质(1)特点(2)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3)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选用2.软膏剂的制备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结合典型品种)的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3.眼膏剂眼膏剂的质量要求(三)黑膏药黑膏药的特点与制备(1)黑膏药的特点(2)药料的处理(3)基质的主要组分(4)基质原料的选择与处理(5)制备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四)贴膏剂1.橡胶膏剂(1)组成与特点(2)制备工艺流程2.巴布剂(1)组成与特点(2)制备工艺流程3.贴剂贴剂的组成(五)凝胶剂组成、特点与制备(1)组成与特点(2)制备工艺(六)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常用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1)软膏剂、黑膏药、贴膏剂的质量要求(2)贴膏剂、软膏剂的主要质量检查项目十栓(一)基本要求1.分类及作用特点(1)分类(2)作用特点2.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剂及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二)栓剂的基质要求与类型(1)栓剂基质的要求(2)基质的类型及代表品种的性质(三)栓剂的制备制法与置换价(1)栓剂的制法(2)热熔法制备栓剂的要点(结合典型品种)(3)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4)置换价的计算(四)栓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融变时限要求及其检查方法十—胶囊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与分类(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二)胶囊剂的制备1.硬胶囊剂的制备(1)空胶囊的原料与辅料(2)空胶囊的规格及其选用(3)药物的处理及填充(结合典型品种)2.软胶囊的制备(1)软胶囊对充填物的要求(2)病制法、压制法(结合典型品种)制备软胶囊的操作要点3.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1)胶囊剂的质量检查项目(2)水分、崩解时限、装量差异要求十二丸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二)水丸1.水丸的赋形剂水丸赋形剂的常用品种与选用2.水丸的制备(1)水丸对药粉的要求(2)泛制法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结合典型品种)(3)起模方法(三)蜜丸(含水蜜丸)1.蜜丸的类型与特点(1)类型(2)特点2.蜂蜜的选择与炼制(1)蜂蜜的要求与选择(2)蜂蜜的炼制(3)炼蜜的规格与选用3.蜜丸(含水蜜丸)的制备(1)塑制法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结合典型品种)(2)水蜜丸的制备(四)浓缩丸1.浓缩丸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2)特点2.浓缩丸药材的处理药材的处理原则3.浓缩丸的制备浓缩丸的制法及其适用性(结合典型品种)(五)糊丸和蜡丸1.糊丸糊丸的特点、制法及注意事项2.蜡丸蜡丸的特点、制法及注意事项(六)滴丸1.滴丸的特点及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1)特点(2)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2.滴丸常用基质与冷凝液(1)常用基质的要求与种类(2)冷凝液的要求、种类与选用3.滴丸的制备(1)滴制法制丸工艺(结合典型品种)(2)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七)丸剂的包衣包衣的目的与种类(1)目的(2)种类(八)丸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检查项目不同类型丸剂溶散时限、水分的要求三颗粒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二)颗粒剂的制备1.水溶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结合典型品种)、不同制粒方法及其应用2.酒溶颗粒剂制备操作要点3.混悬颗粒剂制备操作要点4.泡腾颗粒剂制备操作要点(结合典型品种)5.块状冲剂制备方法(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溶化性、水分、粒度要求及检查方法十四片剂(一)基本要求特点与分类(1)中药片剂的特点与类型(2)片剂的分类(二)片剂的辅料1.稀释剂与吸收剂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应用2.润湿剂与黏合剂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应用3.崩解剂崩解机理、主要品种及其应用4.润滑剂使用目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三)中药片剂的制备1.制备工艺流程(半)浸膏片的制备工艺流程(结合典型品种)2.湿制颗粒压片法(1)中药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与一般原则(2)药料制颗粒的目的(3)湿颗粒的干燥(4)干颗粒的质量要求(5)压片前千颗粒的处理(6)压片(含片重订算)3.干制颗粒压片法方法及操作要点4.粉末直接压片法操作要点5.压片过程与片剂成型片剂成型6.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压片过程中松裂片、黏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时间超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四)片剂的包衣1.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与要求(1)包衣的目的与种类(2)片心及衣层的质量要求2.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包衣方法3.片剂包衣物料与包衣操作(1)包糖衣物料的种类、工序、操作要点及可能发生的问题(2)薄膜衣物料的种类及包衣操作要点(3)肠溶衣物料的种类及包衣操作要点(五)片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1)片剂检查项目(2)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及发泡量要求十五气雾剂(一)基本要求1.气雾剂的特点与分类特点与分类2.吸入气雾剂的吸收及影响因素吸收及影响因素(二)气雾剂的组成组成(1)药物与附加剂的要求(2)抛射剂的作用、品种(3)耐压容器要求、阀门系统组成(三)气雾剂的制备制备方法(1)制备工艺流程(2)压灌法和冷灌法的特点(四)气雾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质量要求与检查气雾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十六(一)胶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胶剂的制备(1)原、辅料的种类与选用其他剂型(2)制备工艺流程(二)膜剂1.膜剂的特点、分类及成膜材料与辅料(1)特点与分类(2)常用成膜材料及辅料2.膜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三)涂膜剂常用成膜材料与制备工艺流程(1)常用成膜材料(2)制备工艺流程(四)其他传统剂型锭剂、灸剂、线剂、熨剂、糕剂、丹剂、条剂、钉剂、棒剂应用特点十七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1.缓释制剂特点与类型2.控释制剂特点与类型3.靶向制剂特点与类型4.前体药物制剂适用药物(二)中药制剂新技术1.环糊精包合技术(1)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2.微型包囊技术(1)特点与应用(2)常用包囊材料(3)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及其操作要点3.固体分散技术(1)固体分散体特点、类型及常用载体(2)固体分散体的制法(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及适用性十八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1)易水解、氧化的药物类型(2)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2.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1)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2)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常用试验方法(1)药剂稳定性的常用试验方法(2)长期试验法、常规试验法及经典恒温法的试验要点(3)CRH值及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湿措施(4)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方法十九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一)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因素(三)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与参数1.常用术语隔室模型、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体内总清除率2.常用参数(1)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2)单室模型单(多)剂量静注、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计算公式(四)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生物利用度与溶出度及其计算(1)相对及绝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生物利用度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2)溶出度的测定目的、方法及操作要点(3)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二十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一)基本要求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与配伍变化的类型(1)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2)配伍变化的类型(二)药剂学的配伍变化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物理配伍变化的现象及产生原因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化学配伍变化及产生原因(三)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验与处理方法实验及处理方法(1)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2)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二十一中药炮制绪(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1.炮炙与炮制(1)炮炙与炮制的沿革(2)中药炮制的发展2.古代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和《修事指南》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及对药性的影响1.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净制、切制、加热、辅料与临床疗效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论(三)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成分的影响1.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便于调剂和制剂2.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药物成分的影响(四)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1.液体辅料(1)酒、醋、盐水的作用(2)姜汁、蜜、油的作用2.固体辅料米、麦麸、蛤粉、河砂、滑石粉的作用(五)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质量要求(1)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2)水分及有毒成分的限量二十二净选与切制(一)净选1.清除杂质除杂质的方法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去根、茎、皮壳、毛、心、芦(二)切制1.切制前的水处理(1)软化药材的方法(2)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2.饮片类型薄片、厚片、斜片、段、丝、块3.切制方法适应手工切制和机械切制的药材(三)饮片的干燥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干燥方法与条件的选择二十三炒法(一)清炒法1.炒黄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2.炒焦山楂、栀子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3.炒炭大蓟、蒲黄、荆芥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加辅料炒1.麸炒枳壳、苍术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2.米炒斑蝥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3.土炒白术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4.砂炒马钱子、鳖甲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5.滑石粉炒水蛭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6.蛤粉炒阿胶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十四炙法(一)酒炙法酒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大黄、黄连、当归、蕲蛇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醋炙法醋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三)盐炙法盐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四)姜炙法姜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厚朴、竹茹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五)蜜炙法蜜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黄芪、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六)油炙法油炙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淫羊藿、蛤蚧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十五煅法(一)明煅法明煅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白矾,石膏、石决明的炮制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二)煅淬法煅淬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赭石、自然铜、炉甘石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三)扣锅煅法(闷煅)扣锅煅法(闷煅)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血余炭的炮制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十六蒸、煮、燀法(一)蒸法蒸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何首鸟、黄芩、地黄、黄精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二)煮法煮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藤黄、川乌、附子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解毒机理研究(三)燀法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苦杏仁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二十七其他制法(一)复制法复制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半夏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解毒机理研究(二)发酵法发酵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六神曲的炮制方法、品质要求、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三)发芽法发芽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麦芽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四)制霜法制霜的分类、目的、方法、作用及研究巴豆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五)煨法煨制的目的、方法及作用肉豆蔻的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制作用(六)提净法提净的目的、方法及作用芒硝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七)水飞法水飞的目的、方法及作用朱砂的炮制方法、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2011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与应试

2011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与应试
2011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与《应试指南》
订购单
编号
订购单位
(需开发票者请填写此栏目)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金额合计

汇款方式
邮局
书名
单价/元
数量
金额
备注
药学类
考试大纲
35பைடு நூலகம்00
药学类全套5本,共331元。
药事管理与法规
59.00
药学专业知识一
85.00
药学专业知识二
87.00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65.00
中药学类
考试大纲
35.00
中药学类全套5本,共311元。
药事管理与法规
59.0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79.00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79.00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59.00
我省凡需订购2011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及《应试指南》的单位,请填写电子订购单,发往1060323977@;并将书款邮寄至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13号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甘肃省执业药师协会秘书处张骁收。我会汇总后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书到兰即通知取书。(今年第一批预订截止时间2011年6月30日。第二批预订截止时间2011年7月31日。)

2011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

2011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
(6)青蒿配鳖甲,青蒿配白薇,地骨皮配桑白皮,白薇配玉竹的意义
2.白薇、胡黄连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六、清热药
(六)清虚热药
3.银柴胡
(1)药性、功效、用法、使用注意
(2)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六、清热药
(五)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5)金银花、大青叶、牛黄、鱼腥草的主要药理
作用
(6)牛黄配珍珠的意义
各论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五、解表

(一)基本要求
1.性能主治
(1)解表药的性能功效
(2)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2.分类
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3.配伍与使用注意
(1)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2)解表药的使用注意
1.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细辛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6)麻黄、桂枝、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
(7)麻黄配桂枝,麻黄配苦杏仁,麻黄配石膏,桂枝配白芍,细辛配干姜、五味子的意义
(二)辛温解表药
2.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
(1)各药的药性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考试大纲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考试大纲
(三)散剂的质量要求 与检杳
质量要求与检杳
粒度、水分及均匀度要 求

浸 出 药 剂
(一)基本要求
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二)常用浸出药剂
1.汤剂与合剂
(1)汤剂的主要特点
(2)合剂(含口服液) 的制备(结合典型品 种)
2.糖浆剂与煎膏剂
糖浆剂、煎膏剂的主要 特点与制备(结合典型 品种)
3.酒剂与酊剂
6.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 题及解决办法
压片过程中松裂片、黏 冲、片重差异超限、崩 解时间超限的原因及 解决办法
(四)片剂的包衣
1.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与 要求
(1)包衣的目的与种 类
(2)片心及衣层的质 量要求
2.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
包衣方法
3.片剂包衣物料与包衣操作
(1)包糖衣物料的种 类、工序、操作要点及 可能发生的问题
(4)低温粉碎的适用 范围
(5)超微粉碎的适用 范围
(二)筛析
药筛与粉末分等
(1)筛析的目的
(2)药筛的种类与规 格,筛号与筛目的对应 关系
(3)粉末的分等
(三)粉体学基础知识
/TD>
1.粉体的基本性质
药物粉体的比表面积、 孔隙率、堆密度、休止 角、流速
2.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 应用及相关原理
1.注射用无菌粉末
(1)质量要求
(2)制法
2.混悬液型注射剂
(1)质量要求
(2)制法
3.乳状液型注射剂
(1)质量要求
(2)制法
(八)注射剂的质量要 求与检查
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1)注射剂的质量检 查项目
(2)装量、可见异物、 不溶性微粒、注射用提 取物的重金属限度及 无菌要求

药剂学——2011年卫生资格药学初级师考试大纲(201

药剂学——2011年卫生资格药学初级师考试大纲(201
(2)常用附加剂
熟练掌握
3.低分子溶液剂
(1)溶液剂制备方法及注意问题
掌握
(2)芳香水剂制备方法及注意问题
掌握
(3)糖浆剂制备方法及注意问题
掌握
(4)醑剂、酊剂、甘油剂等的概念
掌握
4.高分子溶液剂
(1)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
了解
(2)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
了解
5.溶胶剂
(1)溶胶剂的概念
掌握
(2)溶胶的构造与性质
了解
(3)冲洗液、灌洗液
了解
四、固体制剂
1.散剂
(1)散剂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
(2)散剂的制备
了解
(3)散剂的质量检查
了解
2.颗粒剂
(1)颗粒剂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
(2)颗粒剂的制备
了解
(3)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了解
3.片剂
(1)片剂的特点与分类
熟练掌握
(2)片剂常用的辅料
掌握
(3)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
熟练掌握
了解
(2)肠肝循环
掌握
3.药物的其它途径排泄
药物的其它途径排泄
了解
二十三、药学计算
(1)HLB计算
熟练掌握
(2)溶液配制
熟练掌握
(3)溶液稀释
熟练掌握
掌握
(2)气雾剂的质量评定
了解
4.喷雾剂与粉雾剂
(1)喷雾剂
掌握
(2)粉雾剂
掌握
七、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1.浸出操作与设备
(1)药材的预处理
了解
(2)浸出过程
掌握
(3)影响浸出过程的因素
掌握
(4)浸出方法与设备
了解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粉碎、筛析与混合(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粉碎、筛析与混合(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粉碎、筛析与混合(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微粉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轻质粉末堆密度小,重质粉末堆溶积小B.孔隙率系指微粉内空隙与微粉间空隙所占容积与微粉总容积之比C.休止角小,表明微粉的流动性好D.微粉的流速与其粒度和均匀性有关E.轻质粉末堆密度大,重质粉末堆溶积小2、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空隙和粒子间空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A.高压密度B.空密度C.堆密度D.粒密度E.真密度3、既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粉碎机械是A.气流粉碎机B.球磨机C.万能磨粉机D.万能粉碎机E.锤击式粉碎机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药物细粉是指A.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B.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C.全部通过4号筛,并含能通过5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D.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E.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5、有关粉碎的不正确表述是A.粉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减少固体药物的密度B.粉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中的分散性C.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D.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E.粉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6、需要单独粉碎的药物是A.大黄B.牛黄C.石决明D.当归E.天冬7、能全部通过4号筛,含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称为A.中粉B.细粉C.最细粉D.粗粉E.最粗粉8、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A.接触角B.休止角C.吸湿性D.释放速度E.比表面积9、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是A.水飞法B.低温粉碎法C.超微粉碎D.加液研磨法E.蒸罐粉碎10、需经蒸罐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A.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药料B.含有大量黏性成分的药料C.含有大量粉性成分的药料D.含有动物的皮、肉、筋骨的药料E.含有大量贵重细料的药料11、用吸附法测定的粉体粒子直径又称A.比表面积径B.有效粒径C.定方向径D.外接圆径E.长径、短径12、含油脂的黏性较强药粉,宜选用哪种过筛机A.手摇筛B.振动筛粉机C.悬挂式偏重筛粉机D.电磁簸动筛粉机E.旋风分离器13、能全部通过4号筛,含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称为A.中粉B.细粉C.最细粉D.粗粉E.最粗粉14、最细粉是指A.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B.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C.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D.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E.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60%的粉末15、利用高速流体粉碎的是A.球磨机B.柴田粉碎机C.万能粉碎机D.锤击式粉碎机E.流能磨16、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粉碎的是A.球磨机B.柴田粉碎机C.锤式粉碎机D.羚羊角粉碎机E.石磨17、以下哪一项不为粉碎操作时的注意事项A.药物不宜过度粉碎B.药材入药部位必须全部粉碎C.粉碎毒剧药时应避免中毒D.药料必须全部混匀后粉碎E.粉碎过程中及时过筛二、配伍选择题1、A.串油粉碎法B.超微粉碎法C.加液研磨法D.水飞粉碎法E.串料粉碎法<1>、炉甘石粉碎宜采用<2>、处方中含有大量黄精、熟地黄,粉碎宜采用<3>、处方中含有大量柏子仁、酸枣仁,粉碎宜采用<4>、冰片粉碎宜采用2、A.混合粉碎B.蒸罐处理C.低温粉碎D.超微粉碎E.湿法粉碎<1>、可将药材粉碎至粒径5μm左右的粉碎方法<2>、处方中性质、硬度相似的药材的粉碎方法<3>、在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4>、能增加物料脆性,适于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的粉碎方法3、A.粉体润湿性B.粉体吸湿性C.粉体流动性D.粉体粒子大小E.粉体比表面积<1>、接触角用来表示<2>、休止角用来表示<3>、粒径用来表示4、A.玉竹、牛膝B.炉甘石、珍珠C.樟脑、冰片D.蟾酥、牛黄E.柏子仁、苏子<1>、采用低温粉碎<2>、采用加液研磨法粉碎<3>、采用单独粉碎的方法<4>、采用“串油”粉碎的方法5、A.等量递增B.打底套色C.搅拌混合D.研磨碎混合E.过筛混合<1>、不同组分,色泽、质地相差悬殊的配方混合时,应遵循的原则<2>、不同组分,剂量相差悬殊的配方混合时,应遵循的原则<3>、适用于剂量、色泽、质地相近的不同组分药物粉末的混合方法<4>、适用于结晶性药物粉末的混合方法6、A.粉体B.孔隙率C.定方向径D.微粉E.外接圆径<1>、全部粉粒均按同一方向测量的值为<2>、固体微粒子的集合体<3>、以粉粒外接圆的直径代表的粒径<4>、粒子直径<100μm的粉体7、A.1号筛B.2号筛E.3号筛D.4号筛E.5号筛<1>、180±7.6μm<2>、250±9.9μm<3>、355±13μm<4>、850±29μm8、A.马钱子B.朱砂C.杏仁D.玉竹E.冰片<1>、药物用串料法粉碎<2>、药物用串油法粉碎<3>、药物用加液研磨法粉碎<4>、药物有毒需单独粉碎9、A.串料B.串油C.单独粉碎D.水飞E.加液研磨<1>、贵重药、毒性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2>、含大量油脂性成分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3>、含大量黏性成分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4>、将水不溶性矿物药、贝壳类药物粉碎成极细粉应采用的方法为三、多项选择题1、混合原则包括A.对流混合B.切变混合C.等量递增D.打底套色E.扩散混合2、药物筛析的目的是A.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溶解B.得到合适的粒径分布C.将粉碎后的粉末分成不同等级D.将不同的药物粉末混匀E.提供各种剂型所需要的药粉3、下列药物粉碎时应加入少量水的是A.冰片B.薄荷脑C.麝香D.枣仁E.熟地4、下列药物中一般采用单独粉碎的是A.硫黄B.火硝C.羚羊角D.苦杏仁E.熟地5、药物粉碎的目的为A.便于服用B.增加药物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溶解与吸收C.便于提取D.为制备药物剂型奠定基础E.便于调剂6、需采用水飞法进行粉碎的药物有A.硼砂B.炉甘石C.滑石D.芒硝E.朱砂7、冰片和薄荷脑混合粉碎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与后果A.降低药效B.液化C.对药物无影响D.混悬E.乳化8、微粉的特性对制剂有哪些影响A.影响混合的均一性B.影响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C.影响片剂可压性D.影响片剂崩解E.影响制剂有效性9、下列制剂中的药物宜采用混合粉碎的是A.喉症丸中的蟾酥B.石斛夜光丸中的枸杞子C.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D.朱砂安神丸中的朱砂E.九分散中的马钱子10、药粉混合的方法有A.搅拌混合B.切变混合C.研磨混合D.流动混合E.过筛混合11、常用于表示微粉流动性的术语有A.比表面积B.堆密度C.孔隙率D.休止角E.流速12、有关筛析叙述正确的是A.筛析是将固体粉末按粗细不同分离的技术B.药筛可分为冲眼筛和编织筛C.筛析是通过具有一定大小孔径的工具使粗粉与细粉分离的操作过程D.筛析可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等,以满足制剂的要求E.筛析可起到混合作用,保证组成的均匀性13、需单独粉碎的药料有A.冰片B.麝香C.桂圆肉D.胡桃仁E.珍珠14、处方中含量大,需串料粉碎的有A.熟地B.枸杞C.天冬D.紫苏子E.山药15、需经特殊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是A.含有大量黏性成分的药料B.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药料C.含有大量贵重细料药料D.含有动物的皮、肉、筋骨的药料E.含有大量粉性成分的药料16、人参常用的粉碎方法是A.混合粉碎B.湿法粉碎C.低温粉碎D.单独粉碎E.串料粉碎17、蟾酥可用的粉碎方法是A.混合粉碎B.单独粉碎C.低温粉碎D.球磨机粉碎E.流能磨18、药典中粉末分等,包括下列哪些A.最粗粉B.粗粉C.细粉D.极细粉E.微粉19、粉体的特性对制剂有哪些影响A.影响混合的均一性B.对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有影响C.对可压性有影响D.对片剂崩解有影响E.对制剂有效性有影响20、如何让药材易于粉碎A.增加韧性B.减小韧性C.减小脆性D.增加脆性E.降低黏性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粉体的休止角、孔隙率、流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

6.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