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2章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两个根本原因
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 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 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 离了中国的实际。 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 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 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 和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
第2章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毛泽东:首次提出 从根本上说,我们党的思想路 “思想路 线” 线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这个概念,并把实事求是作为 党的思想路线; 史唯物主义。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 是; 路线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突出强 调的重点,这是我们党所面对的新 3)江泽民: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 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2-2 2-1
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
的基础。”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1页
第2章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 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 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 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 贯彻不下去。”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1页
第2章第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思想路线 的概念。 列宁曾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最 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
第2章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既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 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 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等内容。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 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 括为“实事求是”, 称作“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湖南大学李佳瑞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的今天,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换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次回顾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

它们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伞形模式引言: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似乎人人都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细细问之,则往往又一知半解,可谓只知其形,不知其实。

本文中,笔者将用自身浅薄的知识试图勾勒一个“伞形模式”,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相互关系理一理,并试图指出其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的关系,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了解。

所谓“伞形模式”其实是将相对抽象的理论具象化,通过一一映射,形成一个具体的事物,从而来描述,由此达到一个通俗易懂的目的。

其他的具体内容会在下文中穿插谈到。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第一: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冲破思想上的禁区和桎梏,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采取一种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其辩证联系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其辩证联系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其辩证联系文章阐述了不同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与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

实事求是必然要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体现不同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之后的几代领导集体相继提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但无论怎样丰富发展,其内涵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核心要素,其它要素都和它辩证联系在一起。

标签: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内涵;辩证联系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这条思想路线来之不易、极其宝贵,其内涵随着时代变迁、实践变化和理论创新而不断丰富发展。

而且,内涵的各要素以实事求是为核心,辩证联系在一起。

一、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辩证关系“解放思想”这一概念不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而是毛泽东在1958年首次提出,当时毛泽东把“解放思想”和“破除迷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原则的内在联系,这也是毛泽东在1958年经济建设问题上犯“左”的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提出“解放思想”问题的重要背景有四:一是纠正“伟大领袖毛主席”所犯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左倾错误。

二是在近二十年,特别是十年文革中形成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抓生产、搞经济建设是伪生产力论等顽固的传统观念,影响着把全党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三是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文革十年中形成的大量冤假错案亟待平反。

四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

所有这些,不解放思想,任何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任何一种任务都不能实现。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他还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实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

他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唐代颜师古对其中“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的结论。

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了新的解释和发挥,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从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到,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

学习贯彻十六大: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十六大: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十六大: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主要观点□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使党的思想路线呈现鲜明的时代性。

它昭示全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与时俱进强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内涵,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富于创造性的新要求。

□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必须弄清楚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弄清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弘扬与时俱进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而且对什么是与时俱进、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作出了精辟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与时俱进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概念。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使党的思想路线呈现鲜明的时代性。

它昭示全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情况,也都有了很大改变。

当今国际国内的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用更加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辩证统一体。

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是关键。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现这一根本要求,达到主客观相统一,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前提与基础。

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充分看到时代、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如果不能从时代变化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审时度势,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规律。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识变化中的事物。

②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6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汉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求 是


词 源
宋宋
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
实事求是
治 学 学 风
17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作了
新的概括
18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把“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丰富发展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八个大字。
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
4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
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逐步偏离 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5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邓小平明确指出:“两个
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6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邓小平突破“两个凡是”。他坚 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人们的思想从 “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我们党开始用新眼光、新思路来思考马 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开
27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贯穿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 道路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 平理论走向成熟的各个阶段 和各个方面
28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无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还是不断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创办经济特区、 引进外资等, 每前进一步都靠 解放解思放想思、想实,实事事求求是是。。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

u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及其关系(一)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成语。

毛泽东古为今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对“实事求是”做出全新的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一论述,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涵义和理论的形态,使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依照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是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

它正确地解决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问题。

毛泽东、邓小平都非常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问题。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客观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辩证统一体。

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是关键。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现这一根本要求,达到主客观相统一,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前提与基础。

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充分看到时代、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如果不能从时代变化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审时度势,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规律。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识变化中的事物。

②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