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FDI的经济模型课件
FDI理论

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与当地竞争者相比,面临一定的附加成 本。这些成本可能是由于文化、法律、制度和语 言差别引起的误解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缺乏对 当地市场的了解以及东道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歧视 甚至敌意心理影响的结果,还可能是由于远距离 交通和通讯的开支造成的、或可能是因为东道国 的国有化征管或汇率波动等风险造成的(国际旅 费、翻译费用、电讯费用、重新建立销售网络费 用、公共费用、文化冲突、汇率风险、没收风险 等等)。 。在如此众多的不利条件下,跨国公司仍进行对外 直接投资.其必定拥有当地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前提上:
(1)、由于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各种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一种把生产要素,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加以 内部化的动机,也就是说,对那些原来被外部市场联系着 的各种活动实行企业内部共同所有权控制; (2)、当各个市场的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 司; (3)、跨国公司在一个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投 资和贸易活动。 所以,跨国公司对市场不完全实行内部化的动机与中 间产品的性质及相应的市场结构有关。由于中间产品(主要 是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和相应市场风险,跨国公司对此内 部化的动机最强。
4、
组织管理优势。 如优越的组织和管理技能、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及有效运行 机制等,可以通过对外投资,驱动更多要素,释放更多能量; (合资); 5、 全球视角战略的优势。 易于得到廉价的劳动力、特殊原材料等造成的优势。
2.竞争跟进理论
海默的学生,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 Kinickboker)沿着与海 默不同的思路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20世纪70年代,他写的《寡占反应和跨国公司》一书中,尼 克博克认为垄断优势理论不足以全面解释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寡占行业的少数几家 寡头公司进行的。 所谓寡占是由少数国家大企业组成,或者几家大企业占统 治地位的行业或市场结构。在这种行业或市场中,每一家大企 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 家企业,因此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寡头企业的行为具有相互依 赖性。 寡占反应即指这种行为,其目的在于抵销竞争对手首先采 取行动所得到的好处,避免对方的行动给自己带来的风险,保 持被此之间的力量均衡。所以,尼克博克的理论又称为“寡占 反应论”。
海尔公司的FDI分析PPT课件

+ 坚持创牌,甚至不惜丢失销售机会也要坚持用自己的品牌,海尔如此坚 持的跨国经营模式与它的发展史有着直接的关系。海尔从一开始就选择 了先难后易的发展道路。至于在发达国家办厂,海尔认为把工厂设在美 国等发达国家,便于树立当地企业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地立住脚 跟,这是创世界名牌必须付出的代价。一旦创牌成功,海尔就可以不在 欧美等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办厂了。这种模式使海尔面临巨大挑战的同 时,也加快了海尔创世界名牌的进程,缩短了其成为国际大型跨国公司 的时间。
第2页/共30页
二、海尔跨国经营发展历程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 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 走出国门,出口创牌 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2005—): 整合全球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第12页/共30页
• 海尔的战略核心是创世界名牌,这一中 心任务决定了它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模 式。海尔采取的战术是先创牌,后靠品 牌打市场,以绿地投资模式进行对外直 接投资。海尔FDI模式的另一大特点是, 身为家电制造行业,却不着眼于降低企 业的生产成本,反而在对外直接投资的 初期就瞄准了发达国家市场这块“好吃 却难咬的蛋糕”,而国内许多其他企业 的战略都是先进入发展中国家,而后再 逐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海尔的对外 直接投资行为也正符合了弗农教授产品 生命周期理论中所阐述的产品成熟阶段 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第14页/共30页
五、海尔的成功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 (一)要有明确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 企业国际化战略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500强,海尔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化的跨国大 公司。随着中国“入世”,非关税贸易壁垒将会增加,一些国家将制定更 高的技术标准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海尔的国际化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早日适 应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打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企 业自身竞争力。而海尔通过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寻求内部化发展与改进, 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从而为海尔企业找到适合于海尔自身发展的国际化 战略。
fdi与经济增长

关注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已有 研究主要关注FDI对经济增长的静态影响, 而较少关注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FDI与经济增长 之间的动态关系,如FDI的流入对东道国经
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革 命和全球市场的开放,FDI迅速发展 ,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
fdi的全球趋势
1 2 3
区域化
FDI的流动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的趋势,即跨国 公司更倾向于在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的 地区进行投资。
多元化
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放和技术的进步,FDI的投资 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多个领域。
03
FDI能够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
加值产业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fdi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跨国公司投资与经济增长
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 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而 推动经济增长。
投资环境与经济增长
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FDI流入,从而促进东道 国的经济增长。
VS
研究FDI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增 长效应。已有研究主要关注FDI对整 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较少关注FDI 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FDI在不同 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政策 制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研究展望
探讨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政策环境、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力 资源等因素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对FDI与 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 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 果。
外国直接投资(FDI)ppt课件

东道国政府政策
• 鼓励措施
–
税收优惠 tax concessions
–
低息贷款 low-interest loans
–
财政拨款或补贴 grants or subsidie
如:为了说服TOYOTA将汽车厂建在肯塔基州,该州政
府提供了价值1.12亿美元的一揽子刺激方案
• 限制措施
– 所有权限制 ownership restraints
•
如:日产在英国东北部设厂,带来的直接就业机会为:
工厂工人4250个;间接就业机会包括供应商、员工消费等
4000个。
•
就业的净增加是一个问题,因为FDI可能导致东道国其
他同行企业倒闭,就业机会减少
• 国际收支效应(Balance-of-payments effects)
• FDI能替代产品或服务的进口;MNE利用国外子公司向
– 资本支持(capital assistance) – 税收刺激 (tax incentives) – 政治压力 (Political pressure)
• 限制措施
– 外汇管制 exchange-control regulations
– 税收政策 tax rule – 政治原因 political reason
散 • MNE是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在全球效率最高的
地点进行分散的一种途径 • 主张国家一般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但政府也
干预FDI,如美国不允许在古巴和伊朗FDI;禁 止外国人购买任何美国航空公司的 25%的股份 或在美国的电视广播网中控股
9
实用的民族主义观点 (Pragmatic Nationaliபைடு நூலகம்m)
5
FDI模式(续)
FDI、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共6页

FDI、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引言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技术进步在推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国情也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所以技术进步机制也和其他的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
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的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自主研发的水平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技术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国外的技术溢出,而国际间技术能进行扩散的管道就是FDI。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对FDI以及外资的使用数量就表现出随着时间增加的趋势。
截至2013年,我们实际上使用的FDI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175.862亿美元。
由此可见FDI在我国的经济的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FDI在经济的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增加资金的来源等方面。
FDI所产生的技术的外溢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FDI 所产生的技术的溢出效应指的是那些广义的FDI资本所包含的人力资本以及科研投入等一些因素通过某些管道而使得技术非自愿扩散的产生,并且因此而促进当地生产率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对东道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但是此时那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又不能收到全部的收益的情况。
因为由外商的直接投资而导致的那些技术外溢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受到那些东道国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对技术的吸收能力,东道国人力资本就是这些因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指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高能力的技术工人以及管理人员都非常稀缺。
因此物资资本以及人力资本都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Benhabib和Spiegel(1994)采用了C-D生产函数所推到出来的简化的公式对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把解释变量设定为实体资本还有人力资本,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人力资本的变动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的结论。
FDI PPT(西方金融理论)

– Exploiting EOS...
M o tiv a tio n s fo r F D I
Motives
RevenueRelated
CostRelated
M o tiv a tio n s fo r F D I
Revenue-related Motives: – Attract new sources of demand (particularly if home-competition is high) – Enter profitable markets – Undercut current prices – Exploit monopolistic advantages (firstmovers) – Circumvent trade barriers/restrictions –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Statistics Strategies
T h e o ry s
Why do firms become motivated to expand their business internationally?
1. Theori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理论
2. Imperfect Market Theory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 Product Cycle Theory 产品周期理论
Disadvantages
Difficult to choose target Integration Problems Related laws and policies
Lower costs
F o rm s o f F D I in c e n tiv e s
世界经济教学资料 8. fdi.ppt

Multinationals
• Worries of LDs -- being both the sources and the recipients
of direct investment; -- whether flowing out DI reduces exports of
Multinationals
• Definition of FDI -- any flow of lending to ,or purchases of
ownership in ,a foreign firm in which the investor (usu. a firm) has (or gains) ownership of 10 percent or more of the foreign firm
Multinationals and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factor movements
Multinationals
• Factors of production can and do move between countries in amounts that are often large enough to have economic effects and to grab political attention.
products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t home;
Multinationals
• Worries of LDCs -- exploitation; -- inadequate access to foreign capital,
FDI理论 PPT课件

原因
一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将引进 的技术知识结合本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进行当地化, 使其产品在当地或邻国市场产生竞争优势;
二是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其生产过程和 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 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 更高的经济效益;
Hale Waihona Puke 、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 产物。
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 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 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 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 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 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 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 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2)风险分散论(A.M.Rugman,20世纪70 年代): 跨国公司可以采用多元化投资布局, 降低风险,取得较为稳定的利润。
(3)寡占反应论(尼克博克,20世纪70年代): 垄断程度较高的少数寡头公司具有成批地在同 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内部化理论
1976年由巴克莱(Peter J.Buckley)和卡逊 (Maik C,Casson) 《跨国公司的未来》提出 的内部化优势理论以科斯的产权理论为基础, 将FDI理论的视角转移到微观经济领域。
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内部化优势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背景 海默(Stephen H.Hymer)1960年的博士论文 《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模型参数的估计:待估参数和随机干扰项
• 最常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样本回归函数尽可
能好地拟合样本观测值,其判断标准:根据被解释变量的所有观 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原则求得参数估计量。
Q ei2 Yi Yi
i 1 i 1
n
n
* 2
* Yi 0 1* X i i 1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
Tij AYi Yj Dij
最基本的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以自然对数形式可表述为: log X ij 0 2 log Yi log(Yi /Popi ) 4 log(Yj /Pop j ) 5 log di j i j
• • 其中,Xij为 i国对j国的出口额,Yi和Yj分别为i国和j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Popi和Popj为两国的人口,dij为两国之间绝对距离,uij为随机误差项。 扩展形式:中国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贸易效应
Vi Vmin IPI Vmac Vmin
二、经济模型建立
1、模型设计:
• 选择变量、确定变量间数学关系、拟定估计参数数值范围 生产函数:
Q Ae K L ;0 1, 0 1, 0 1, A 0
选择变量:因素——变量(因果:解释和被解释) 条件:1、符合基本经济理论和行为 2、数据可得; 3、解释变量间独立(相关,检验,剔除)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主要依据经济行为理论+解释历史统计数据; 参数估计+模型检验 拟定估计参数数值范围:
t
2、样本数据的收集: (1)数据来源
国外: •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世界年度投资报告 及其数据库(uncomtrade)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 国内: • 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 •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收支平衡表 • 国家商务部数据中心——中国FDI统计公报 •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三、研究FDI的代表性经济模型
1、引力模型(FDI的贸易效应;区位选择)
• 牛顿的“引力法则”,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 成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两国的双边贸易流 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 反比。 • Linnemannn(1966)又将人口变量加入引力模型;经济学家为 了检验贸易政策、历史等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逐步将优惠贸 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文化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 中来; • 该模型被经济学家广泛应用于FDI 和贸易流动的实证研究,对现 实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是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
• 检验模型参数的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相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性: • 利用扩大的样本重新估计参数,比较新的原来的估计值,检验两者间 差距的显著性 • 实际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比较,检验两者显著性。
经历并通过以上检验,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
5、相关经济模型应用软件
eviews,gauss,limdep,mathematica,matlab, sas,spss和 stata
参考《国际直接投资(FDI)比较研究》,张为付,人民出版社
1、利用IFDI/对外OFDI流量/存量比较——增长率、集中度、占世界 比 对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各主要大洲 2、兼并收购类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率、所占比重、集中度 对象:世界不同行业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大洲
3、从国际投资视角看一国开放度——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占国内固定 投资比重比较 对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大洲
面板数据:(横坐标为t,斜坐标为y,纵坐标为z) 是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 。其有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当这类数据按两个 维度排列时,是排在一个平面上,与只有一个维度的 数据排在一条线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整个表格像是一 个面板,所以把panel data译作“面板数据”。
比较
面板数据的优点与局限性
• 优点: (1)面板数据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数据,变量之间增加多变性和减少共 线性,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 (2)更好地检测和度量单纯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法观测 到的影响. (3)对更加复杂的行为模型进行研究.比如,比起纯粹的横截面数据 或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能够更好地处理诸如经济规模和技术变 化这些现象 • 不足: 模型设定错误和数据收集不慎将引起较大的偏差;典型的面板数 据是时间序列的观测值较少,而截面个数却很多的数据
• 拟合度检验: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 显著性检验,考察模型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是否有显著性线 性影响。主要方法有三种:F检验、t检验、z检验,区别在于构造 的统计量不同,应用最普遍的是t检验。
计量经济学检验:
主要方法有:随机干扰项的序列相关性检验和异方差检验,解释变量之间 多重共线性检验。 • 序列相关性:多元回归模型基本假设之一即干扰项相互独立或者不相关 ,如不检验,参数估计失效,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模型预测失 效;
几个指标
集中度 绩效指数 产业 区域 潜力指数
IFDI
静态:
IFDI K / GDPK 静态:SIPI K IFDIW / GDPW
bi 0t
Di 0t
OFDI 动态:
b
i 1
n
i 0 t
动态: DIPI K
GIFDI K / GGDPK GIFDIW / GGDPW
2、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FDI对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影响;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
• VAR 模型是Sims 于1980年引入经济学中,采取多方 程联立形式, 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在模型的每一个 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期进 行回归, 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
• 目前已经成为分析与预测多个相关经济指标的最易操 作的模型之一,常被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 统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等,从而 解释各种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对于k>1的VAR(k)模型,通过矩阵变换写成分块矩的VAR(1)模型形 式
Yt C AYt 1 Ut
模型稳定的条件是特征方程
A I 0 的根都在单位圆以内
(4)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
• 为什么选择最优滞后期? 因为滞后阶数越多,需要估计的参数就越多,这就影响到自由度 。滞后阶数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但并不 是越高越好,存在一个最优的阶数。 • 常用选择指标: LR统计量(似然比检验)、FPE(最终预测误差)、赤池( Akaike)信息准则 (AIC) 、施瓦茨(Schwartz)信息准则 (SC) 、Hannan-Quinn信息准则 • 如何选择?
(2)VAR模型的特点
1)不以严格的经济理论为依据;VAR模型的解释变量中不包括任何 当期变量。 2)VAR模型有相当多的参数需要估计; 3)VAR模型预测方便、准确;
(3)VAR模型稳定的条件
Yt c 1 Yt 1 t 对于VAR(1), 模型稳定的条件是特征方程 的根都在单位圆以内 1 I 0
• 在经典的计量经济学中,作为样本观测值,或者是截 面数据,或者是时间序列数据。随着计量经济学理论 方法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经常需要同时采用截 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 • 例如,如果分析生产成本问题,只利用截面数据,即 选择同一截面上不同规模的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 ,可以分析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但不能分析技术 进步对成本的影响;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即选择同 一企业在不同时间上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可以分 析成本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但不能分析企业规模对成 本的影响。如果利用面板数据,即在不同时间上选择 不同规模的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无疑可以分析 成本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成本与企业规模 的关系。
如果是入门,依据实用性原则:首选eviews,其次是spss; 依照简单性原则,时间序列用eviews,横截面数据用spss,面板数据 stata 优势比较:spss在多元统计分析方面较突出,而eviews在计量经济模型 方较优,二者结合应用比较理想;sas在数据挖掘方面功能较强, matlab、mathematica软件可能在数值计算方面占优 ;
尽管表述形式比较简单,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已经 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它被广泛应用于测算贸 易潜力、鉴别贸易集团的效果、分析贸易模式以及估计边界成本等 领域,并较好地解释了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使用EViews 6.0软件,采用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研究FDI的代表性经济学模型
经济学院 2014国际商务 凯歌
一、研究方向
微观
• FDI:产业选择、区位选择、投资动因、模式选择、趋势 • 影响因素:政治、管理、经济、技术、金融(汇率、财务)、环 境
• 经济效应: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就业、产业结 构、经济增长
宏观——世界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比较研究
n
2
• 最大似然估计(ML):当从模型总体随机抽取n组样本观测
值后,最合理的参数估计量应该使得从模型中抽取该n组样本观测 值的概率最大; • 矩估计(MM):就是利用样本矩来估计总体中相应的参数. 最 简单的矩估计法是用一阶样本原点矩来估计总体的期望而用二阶 样本中心矩来估计总体的方差;
4、模型检验
滞后变量模型:
自回归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Ct 0 1Yt 2Yt 1 3Ct 1 t
Yt 0 1 X t iYt i t
i 1 q
以两个变量y1t,y2t滞后1期的VAR模型为例, y1,t c1 11.1 y1,t 1 12.1 y2,t 1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