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支架相关标准明细.doc

液压支架现行标准(2015.8)1、GB 25974.2-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2、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3、GB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4、GB/T 24506-2009 液压支架型式、参数及型号编制5、NB/T 51020-2014 煤矿用固体充填液压支架技术条件6、NB/T 51017-2014 煤矿用液压支架过滤站7、MT 76-2011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油及其高含水液压液8、MT/T 1165-2011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密封件第2部分: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9、MT/T 1164-2011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密封件第1部分:分类10、MT/T 587-2011 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11、MT 313-1992 液压支架立柱技术条件12、MT 97-1992 液压支架千斤顶技术条件13、MT 419-1995 液压支架用阀14、MT 458-1995 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15、MT/T 576-1996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活塞和活塞杆用带支承环的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16、MT 551-1996 铺网液压支架技术条件17、MT 555-1996 大倾角液压支架技术条件18、MT 550-1996 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19、MT/T 94-1996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20、MT/T 154.5-1996 液压支架产品型号编制和管理方法21、MT/T 556-1996 液压支架设计规范22、MT/T 552-1996 端头液压支架技术条件23、MT/T 169-1996 液压支架型式与参数24、MT/T 765-1997(2005) 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通用技术条件25、MT/T 765-1997 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通用技术条件26、MT/T 815-1999 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条件27、MT 312-2000 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28、MT/T 98-2006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各种型号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MT312-20004.1、一般技术要求4.1.1、金属切削加工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m级的规定,无装配关系的可采用GB/T1804C级4.1.2、金属切削加工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K级的规定4.1.4、普通螺纹未注精度等级、配合类别按GB197,内螺纹不低于7H,外螺纹不低于6g 4.1.6、铸钢件未注尺寸公差应按GB6414CT12级要求制造4.2.1.7、支架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的高度偏差为±50mm,支架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宽度偏差为±20mm4.2.5.1、移架机构在收回位置时,推杆在水平状态下,连接头与配套输送机的连接孔向上抬起量不得小于200m(薄煤层不小于100mm),下落量应不小于60mm。
4.2.5.2、支架处于最大高度时,顶梁摆动俯角应不小于15°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MT550-19963、大采高最大高度大于等于3800mm,用于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液压支架4.2.2.2、支架完成立柱降柱100mm,拉架一个步距,立柱升100mm整个循环时间应小于18s(泵站流量200L/min)4.2.5.2、四连杆机构销孔与销轴的最大配合间隙小于1.7mm4.2.5.4、支架必有护帮装置,护帮高度不小800mm。
4.2.5.5、支架必须设置防倒调架装置,或预留连接耳座4.2.5.6、支架梁端距应不大于480mm4.2.5.7、顶梁侧护板侧推力应大于支架重力大倾角液压支架技术条件MT555-19963、术语大倾角液压支架:支架最大高度小于等于3.2m,使用倾角为35°-55°;或最大高度3.2m以上4.5m以下,使用20°-40°的液压支架4.2.2.2、四连杆机构销孔与销轴径向最大配合间隙应小于1.6mm,连接耳座轴向最大配合间隙应小于12mm4.2.4.2、支架初撑力与额定工作阻力之比,不小于83%,并具有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值的措施。
液压支架移架和放煤自动喷雾降尘

液压支架移架和放煤自动喷雾降尘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煤炭能源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是煤炭开采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
其中,移架和放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尘埃漏出,保护周边环境和工人的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液压支架移架和放煤自动喷雾降尘方案。
液压支架移架液压支架是煤炭开采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作用是保护煤矿工人,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在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是固定在工作面上的,一般是在煤矿运营期间不断地进行移位。
传统的液压支架移位过程是依靠矿工自行操作,过程繁琐、费时。
新提出的一种液压支架移架方案是基于电气控制和液压控制技术,使得液压支架能够自动移位,减少矿工的劳动强度。
具体实现方案如下:•在液压支架上安装控制程序,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状况,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
•使用液压电机驱动液压油泵,由液压油泵转运高压力油路,使液压支架进行移位。
•在平时使用中,先在液压系统中存放移位距离和方向参数等信息,只要按照预设期望值进行操作,就能够自动移位。
放煤自动喷雾降尘放煤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在放煤过程中,由于煤粉的细小粒度,会产生大量的漏尘现象,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煤尘对工人的伤害,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降尘措施。
自动喷雾降尘技术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煤炭降尘方法。
具体实现方案如下:•在传输带旁设置自动喷雾装置,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的湿度、尘埃浓度等数据,在煤的运输过程中自动喷洒适当量的水雾,从而粘合尘粒,减少煤尘生成。
•运用电动自动控制技术,喷雾与否会根据工艺与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判断,只有在煤炭通过喷洒区域时自动触发喷雾装置工作。
•将喷雾系统与操作员的控制台连接,实现自动控制喷雾的时间和喷浆量的智能化调节。
优势这种液压支架移架和放煤自动喷雾降尘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自动化程度高:方案采用智能电气控制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移位和自动化喷雾,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并提升生产效率。
支架及喷雾标准

架前喷雾安装标准
1、面对支架,喷嘴底座焊接在距顶梁400mm,左侧画白框处;
液控单向阀焊接在掩护梁向下400mm,左侧画框处。
2、支架管路连接异径三通(32/16)处加一个异径三通(25/10),
将原来的螺丝杆更换为长螺丝杆,并将两个异径三通固定在一起。
3、严格按照图纸规定连接管路,异径三通与液控单项阀及喷嘴管
用φ10管连接,液控单项阀与支架备用阀片连接。
4、喷雾管与底座要求用螺丝连接牢固。
5、组装前,将个液压元件清洗干净,所有高压管路不允许有破损,
不允许有赃物进入系统内。
6、组装完后,带压试验,确保支架各动作准确灵活,不得有憋卡
现象。
液压支架验收标准
1、更换所有破皮的管路,确保所有管路完好;
2、更换所有漏液的千斤顶,液压锁,确保所有千斤顶活动灵活,
无漏液现象。
3、更换或维修的护帮板、左右侧护板。
确保操作灵活。
4、更换漏液的大柱体。
确保不漏液,操作灵活。
5、更换损坏及操作不灵活的阀片。
保证各阀片操作灵活,不缺件。
6、更换漏液的安全阀,保证安全阀的完好。
7、备齐十字头及所有销子。
液压支架相关标准明细

液压支架现行标准(2015.8)1、GB 25974.2-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2、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3、GB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4、GB/T 24506-2009 液压支架型式、参数及型号编制5、NB/T 51020-2014 煤矿用固体充填液压支架技术条件6、NB/T 51017-2014 煤矿用液压支架过滤站7、MT 76-2011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油及其高含水液压液8、MT/T 1165-2011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密封件第2部分: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9、MT/T 1164-2011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密封件第1部分:分类10、MT/T 587-2011 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11、MT 313-1992 液压支架立柱技术条件12、MT 97-1992 液压支架千斤顶技术条件13、MT 419-1995 液压支架用阀14、MT 458-1995 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15、MT/T 576-1996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活塞和活塞杆用带支承环的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16、MT 551-1996 铺网液压支架技术条件17、MT 555-1996 大倾角液压支架技术条件18、MT 550-1996 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19、MT/T 94-1996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20、MT/T 154.5-1996 液压支架产品型号编制和管理方法21、MT/T 556-1996 液压支架设计规范22、MT/T 552-1996 端头液压支架技术条件23、MT/T 169-1996 液压支架型式与参数24、MT/T 765-1997(2005) 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通用技术条件25、MT/T 765-1997 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通用技术条件26、MT/T 815-1999 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条件27、MT 312-2000 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28、MT/T 98-2006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液压支架技术规范书

ZY9000/24/4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技术规范书一、ZY9000/24/4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数量150架,包括过渡支架6架。
二、支架主要参数1、支架总体参数1)型式:ZY9000/24/45型掩护式液压2)高度(最低/最高):2400/4500mm3)宽度(最小/最大):1660/1860mm4)中心距:1750mm5)初撑力(P=31.5Mpa):7913KN6)工作阻力(P=35.80Mpa):9000KN7)泵站压力:31.5Mpa8)控制方式:手动操作(本架操作)9)质量:≈33.5t2、液压缸规格:1)双伸缩立柱(2根):Φ400/Φ380/Φ290/Φ260mm、行程2067mm2)推移千斤顶(1根):Φ180/Φ120mm、行程950mm3)平衡千斤顶(1根):Φ230/Φ140mm、行程570mm4)侧推千斤顶(4根):Φ100/Φ70mm、行程200mm5)抬底千斤顶(1根):Φ125/Φ95mm、行程240mm6)调底座千斤顶(1根):Φ140/Φ105mm、行程240mm 7)伸缩梁千斤顶(2根):Φ100/Φ70mm、行程900mm8)护帮千斤顶(1根):Φ100/Φ70mm、行程470mm三、材料1)板材:Q550钢板约占支架结构件75%,Q890钢板约占支架结构件2.5%,其余板材为Q460钢板。
2)液压缸:管材30CrMnSi。
3)销轴:30CrMnTi,Φ30以下采用40Cr。
四、主要结构形式:1)支架型式为两柱掩护式;2)整体顶梁带伸缩梁、护帮板;3)双向活动侧护板;4)整体底座,中间不封底,带调底座千斤顶;5)长推杆倒装千斤顶推移机构。
五、液压系统1)工作面采用单进、单回供液系统;2)主进液管公称直径Φ32mm,工作压力32 Mpa;主回液管公称直径Φ51mm,工作压力8Mpa;喷雾主供水管直径Φ25mm,工作压力16 Mpa;3)每个支架主供液管路配置高压截止阀,主回液管路配置回液断路阀;4)每台支架上都安装过滤精度不大于40μm的过滤器;5)中部支架及过滤支架每根立柱都安装有流量不小于500L/min和200L/min的安全阀各一个,安全阀开启压力不得超过设定值的110%,关闭压力不低于调定值的90%。
煤矿生产专业液压支架工操作规程

煤矿生产专业液压支架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液压支架工必须熟悉液压支架的性能、构造、原理和液压控制系统,掌握本操作规程,能够按完好标准维护保养液压支架,熟悉顶板管理方法和“工作面作业规程”,经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2、在液压系统截止阀、隔离阀关闭状态下,严禁操作支架。
3、支架应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不准操作支架。
4、液压支架工要与采煤机司机密切合作。
移架时如支架与采煤机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应要求停开采煤机。
5、掌握好支架的合理高度:最大支撑高度应小于支架设计最大高度100mm,最小支撑高度应大于支架设计最小高度200mm。
当工作面实际采高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采取措施后再移架。
支架内各立柱机械加长段伸出长度应基本一致,其活柱行程应保证支架不被“压死”。
6、支架所用的阀组、立柱、千斤顶,一般不准在井下拆检,可整体更换。
7、通过支架的管线必须吊挂排列整齐,不得有砸、压、挤、埋和扭折现象,否则不准操作支架。
8、备用的各种液压胶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塞堵塞,更换时用乳化液清洗干净。
9、更换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只准在“无压”状态下进行,而且不准将高压出口朝向任何人。
10、严禁随意拆除和调整支架上的安全阀。
11、液压支架工操作时要掌握8项操作要领,做到“快、匀、够、正、直、稳、严、净,即:⑴各种操作要快。
⑵移架速度要均匀。
⑶移架步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⑷支架位置要正,不咬架。
⑸各组支架要排成一直线。
⑹支架、刮板输送机要平稳牢靠。
⑺顶梁与顶板接触要严密不留空隙。
⑻煤、矸、煤尘要清理干净。
二、准备、检查与处理1、准备⑴工具:扳手、钳子、螺丝刀、套管、小锤、手把等。
⑵备品配件:U形销、高低压密封圈、高低压管、常用接头、弯管等。
2、检查⑴支架前端、架间有无冒顶、片帮的危险。
⑵支架有无歪斜、倒架、咬架,架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顶梁与顶板接触是否严密,支架是否成一直线或甩头摆尾,顶梁与掩护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
液压支架阀类检修技术条件

液压支架阀类检修技术条件1.解体后的各阀类的零部件必须彻底清洗,所有孔道、退刀槽及螺纹孔底部均不得存有积垢、铁屑及其它杂物。
2.阀上所有密封件,一般应更换新品,个别重复使用时应符合规定。
3.各零部件有轻微损伤的内螺纹可修复使用,新更换的零部件应除去毛刺。
4.阀上所用的各类弹簧,不得有锈斑或断裂,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
5.阀体各孔道表面,阀芯表面以及其它镀覆表面,镀层不得脱落和出现锈斑。
6.阀体及各零部件不得有裂纹、碰伤或变形等缺陷。
7.阀装配后,无论有压与无压,操纵应灵活,操纵力应符合该阀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8.阀的定位要准确、可靠、稳定、定位指针要清晰。
9.各类阀组的修理,应按照原阀组技术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换零部件,技术改造时,应取得设计部门的认可。
10.灵活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各类阀在额定压力应动作灵活,位置准确,不得有阻滞憋卡现象,试验动作不少于五次;b.在额定压力与流量下,各种阀分别在开、闭工况下,不得有噪音和振动。
c.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不得大于1MPa.MT419-1995“液压支架用阀”规定:液压支架用换向阀应按照基本回路作换向性能和密封试验,其性能要求是:⑴换向性能:被试阀在公称压力和流量下往复操作阀手柄,要求动作灵活,换向准确。
⑵密封性能:①阀在中间位置,向进液口分别供入2MPa和公称压力下,连续2min,其它各通液口敞开,不准有泄液;②阀在某一工作位,该工作口堵死,向进液口分别供入2MPa和公称压力,连续2min,各通液口均不准有泄液。
液压支架用液控单向阀应按照基本回路作换向性能和密封试验,其性能要求是:⑴关闭压力测定:待公称压力稳定后,迅速停止供液,阀前压降为零,稳定后立柱用阀的关闭压力不得低于进液压力的95%,非立柱用阀按设计要求。
⑵密封性能试验:①封闭压力不得低于公称压力的95%②分别在2MPa和公称压力的110%压力下,密封2min不得渗漏。
液压支架用安全阀出厂做密封试验,其性能要求是:①低压密封:阀在2MPa的压力下,2min不得有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通用技术条件MT/T 765—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2—30批准1998—06—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用各种自动喷雾控制阀。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l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3264—91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GB/T14437—93 产品质量计数一次监督抽样检验程序(适用用总体量较大的情形)GB/T15482—1995 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MT 76—83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阀control valve of automatic spray on hydraulic supports安装在煤矿井下液压支架上并与其相应的液压管路相连接,当操作支架相应手柄使支架动作的同时利用工作液自动打开或关闭喷雾水路的装置(以下简称控制阀)。
3.2 工作液operating emulsion使控制阀打开或关闭并具有一定压力的乳化液。
3.3 开启压力opening pressure使控制阀打开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单位MPa。
4 要求控制阀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 使用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4~40℃条件下能正常使用。
4.2 外观外表面平整、光滑,且应有防腐保护层,保护层应均匀,无剥落、无划伤;外壳无变形、开裂、腐蚀及机械损伤;清楚标明进水孔、出水孔及工作液进液孔;铭牌安装牢固,字迹清楚。
4.3 接口进水孔、出水孔及工作液进液孔接口应采用快速接头形式,接口尺寸及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要求,各接口经试验无渗水、渗液现象。
4.4 强度控制阀液额定压力为32MPa,从对控制阀进液口施加1.5倍的额定工作压力试验,无泄液,外壳及零件不产生任何变形或损坏。
4.5 阻力损失水以20L/min流量通过控制阀时,进、出水口两端的压力差应不大于0.1MPa。
4.6 开启压力供水压力在1.0~7.0MPa范围内时,开启压力均应不大于2MPa。
4.7 使用水压在使用水压为1.0~7.oMPa范围内试验时控制阀应能正常打开和关闭,试验过程中控制阀不能有自动打开或关闭现象。
4.8 使用寿命经4 000次循环试验后,密封应符合4.9在规定。
4.9 密封按表1密封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各试验压力应无压力下降。
在工作液额定压力及使用水压范围内,经2h稳压试验,工作液不应有压力降。
5 试验方法5.1 试验系统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
5.2 试验仪器及设备5.2.1 压力表:量程分别为0~1.6MPa和0~40MPa两种,精度1.5级。
5.2.2 水表:额定压力≥7.0MPa,额定流量≥30L/min。
5.2.3 秒表:普通机械秒表或电子秒表。
5.2.4 喷雾泵:额定压力≥7.0MPa,额定流量≥30L/min。
5.2.5 工作液泵:额定压力≥32MPa。
5.2.6 换向阀:液压支架用换向阀。
5.2.7 计数器:血球计数器。
5.2.8 加压装置:额定压力≥48MPa。
5.3 试验条件5.3.1 试验喷雾用水水温4℃~40℃。
5.3.2 试验用工作液采用MT 76—83所规定的乳化油与中性软水按5:95重量比配制成的乳化液或防锈低凝5#液压油。
5.3.3 工作液温度控制在10℃~50℃。
5.3.4 喷雾用水及工作液均应采用过滤精度为0.125m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
5.3.5 控制阀出口端应接一定数量的喷嘴,使之满足阻力测定时流量的要求。
5.4 试验项目及方法控制阀试验项目及方法见表1。
表1 控制阀试验项目及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1 使用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4℃~40℃条件下试验2 外观目测3 接口将被试控制阀接入试验系统,向进、出水孔供水,向工作液进液孔供工作液,连续2min。
观察各孔是否渗水或工作液4 强度利用加压装置,从控制阀进液口对其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持续5min5 阻力损失打开控制阀,将供水流量调至20L/min,记录控制阀进、出水口两端的压力差6 开启压力关闭控制阀,将供水压力分别调为1.0、7.0MPa;工作液压力调至0.1 MPa以下,然后将换向阀置于打开控制阀位置,逐渐调高工作液压力,直至刚好打开控制阀为止,记录控制阀开启时压力表的最高读数。
二种压力分别连续试验5次7 使用水压将供水压力分别调为7.0、1.0MPa,然后打开或关闭控制阀,持续5min;二种压力分别连续试验5次8 寿命试验将工作液压力调至5~6MPa,供水压力调至1.5~2.0MPa;然后打开控制阀,当有水通过时又立即关闭,完成一次循环。
累计完成4000次9 密封(1)完成寿命试验后进行(出厂检验不要求);(2)将工作液压力分别调为1 MPa和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从控制阀进液口对其进行加压试验,持续5min;(3)关闭控制阀,出水孔及工作液进液孔敞开。
将供水压力分别调为1MPa 和最大适用水压的1.5倍,从控制阀进水孔口对其进行加压试验,持续5min6 检验规则6.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分别按表2所列项目进行。
表2 产品检验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要求的章条号检验类别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 外观4.2 √√2 接口4.3 √√3 强度4.4 √—4 阻力损失4.5 √—5 开启压力4.6 √√6 使用水压4.7 √—7 寿命试验4.8 √—8 密封性试验4.9 √√注:“√”为抽检项目;“—”为不检项目。
6.2 出厂检验:6.2.1 控制阀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2.2 组批规则:控制阀应成批验收。
一个检验批可由一个生产批组成,当一个生产批批量N<100时,可由符合下述条件的若干个批构成:——生产批都是在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及设备等条件下制造出来的;——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不超过30d。
6.2.3 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应符合GB/T 13264的规定。
——生产方风险质量为5%,使用方风险质量, 为35%;——采用一次抽样方案;,——不合格品的分类:不分类;6.3 型式检验:6.3.1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试制新控制阀或转厂生产时;——产品生产4年定期进行检验;——停产3年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正式生产后,在结构、工艺和材料上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控制阀的性能时;——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3.2 型式检验由国家授权的单位负责进行。
6.3.3 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当监督总体量N>250时,应符合GB/T 14437的规定;当监督总体量N≤250时,应符合GB/T15482的规定。
执行中几个要素规定如下:——不合格品的分类:不分类;——产品监督质量水平为5%;——采用GB/T 14437时,检验水平选Ⅱ;采用GB/T 15482时,监督检验等级选用第一级。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7.1.1 每个控制阀在醒目的位置应有铭牌。
铭牌上应清晰地标明产品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制造日期及厂名;控制阀工作液进口及进出水口应有相应的标记,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注明。
7.1.2 运输包装储运和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 191和GB/T 6388的规定。
7.2 包装7.2.1 在控制阀检验合格后,应排尽阀内的工作液。
应将工作液进口及进出水口应用塑料塞塞紧,塑料塞规格符合本标准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要求。
7.2.2 包装箱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易损件配件和专用工具。
7.2.3 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
7.3 运输7.3.1 产品包装应符合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要求。
7.3.2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
7.4 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
自动喷雾控制阀接口结构尺寸表A1 自动喷雾控制阀接口结构尺寸名称进液口进出水口尺寸,mm 公差,mm 尺寸,mm 公差,mmd d1 d2 d31415185.5-0.11~00~0.027+0.13+0.11718225.5-0.11~00~0.033+0.13+0.1111213 6.71328-0.2+0.2-6.71328-0.2+0.2-Rn 0.03 -0.03 -A 16 -20 -B 32 -38 -自动喷雾控制阀接口保护塞结构尺寸自动喷雾控制阀接口保护塞结构见图B1,尺寸符合表B1的规定。
表B1 自动喷雾控制阀接口保护塞结构尺寸mm名称保护塞Ⅰ保护塞ⅡD1 D2 D3 251918.5292322.5H 13 13B 1+0.2 1+0.2 R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