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课《食物的消化》试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长江作业本鄂教3年级科学上册参考答案

连接点
一、1. √ 2.× 3.× 4.× 二、1. ①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② 3. ② 4. ③ 三、略 四、略
9 开 关
10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
一、1. √ 2.× 3.× 4. √ 5.× 二、1. ② 2. ① 3. ② 三、1.× 2.× 3. √ 4.× 5.× 6.× 现象略 四、略
增加 减少 氧气 二氧化碳
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
15 建筑中的材料
一、
茅草
钢材
木材
玻璃
二、1. ② ⑤ ⑥ 2. ① ③ ④ 三、略
一、三角形 二、示例:
石块
16 建筑中的结构
三、1. ① 2. ① 3. ④ 4. ④
参考答案 7
长江作业本·课堂作业·科学·三年级上册(鄂教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食物与消化
一、略 二、1. ② ④ ⑤ 2. ① ③ ⑥ ⑦ ⑧ ⑨ 三、1.× 2. √ 3. √ 4.× 5.× 四、② ⑦ ④ ⑥ ③ ① ⑤ 五、
1 多种多样的食物
参考答案
六、食用时间 来源 加工方式 食用人群
2 食物的营养
一、
蛋白质
有油迹
第二单元 溶解与分离
5 盐和糖的溶解
一、② 二、填表略。 不一样。 三、从上到下:② ⑥ ⑤ ⑦ ③ ④ ① 四、√ × √ × 五、略
一、① ③ 二、略 三、略 四、√ × × × 五、扭扭棒上有白色的晶体。
6 把盐析出来
一、② 二、从上到下:④ ⑤ ③ ① ② 三、√ × √ √ 四、略
7 把它们分离
一、1. ③ 2. ① 3. ① 4. ② 二、1.× 2.× 3. √ 4. √ 5.× 6. √
单元回顾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一、选择题1.用量筒量取水时,水面的弯圆面的()要与所要量取的刻度线相平,观看时眼睛与刻度线相平。
A.最低点B.最高点C.中间2.食物在()被转化成为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
A.小肠B.大肠CFHC.H3. 含有 _________ 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物4. 常吃五谷杂粮有利于健康,是因为五谷杂粮()oA.容易消化和吸收B.能治百病的营养C.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5. 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o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6. 高锯酸钾(A.能够溶解在水里B.不能够溶解在水里C.只能溶解在热水里7. 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oA.红B.蓝C.黄D.绿8. ()属于植物性食物。
A.油条B.鸡蛋C.牛奶D.鱼二、填空题9.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的(),人们称这种连接为()。
10.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
11.食盐的种类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_____________ 三大类。
12.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称它为13.食物的消化,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
14.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的闭合回路,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电路。
15.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6.人们通常把的材料叫导体,把的材料叫o17.人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18.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去吹。
三、判断题19.脂肪和淀粉都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20.用非常细的筛子也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
()21.酒精泼洒到桌上燃烧时,应立刻用书本扑盖。
()22.米饭是稻谷成熟后经过收割加工等做成的。
()23.在电器中缺少开关,灯泡仍能亮起来。
()四、连线题24.下面的食物对应的来源分别是什么,请用线段连起来。
新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新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套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一、填空题:1.人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要营养物质。
2.含有的脂肪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
3.①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4.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
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5.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猪肝、瘦肉、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等许多产品中含碘量较高。
6.大块食物在口腔经过咀嚼被磨碎。
7.营养搭配要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8.人体的不同消化器官能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口腔分泌唾液,胃分泌胃酸,肝脏分泌胆汁,小肠分泌肠液……这些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二、选择题:1.下面食物中,不是主食的是(C )。
A.米饭B.馒头C.米酒D.面条2.下面食物中,滴了碘酒可以变蓝的是(C )。
A.胡萝卜B.黄瓜C.土豆D.白菜3.下面食物中,不是同类的是(D )。
A.牛肉B.五花肉C.鸡肉D.豆浆三、判断题:1.按食物的来源分类,豆腐属于动物类食物。
(×)2.给食物分类可能加深我们对食物的认识。
(√)3.食物有很多分类标准,我们可按不同的标准将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4.按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主食和副食。
(×)5.油炸的食品很好吃,所以我们要经常吃。
(×)6.点燃酒精灯,没有火柴时可以用另一只酒精灯来引燃。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课《食物的消化》试题(含答案)

第三课《食物的消化》一、填一填。
1.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2. 食物进入(),经过()和()与()混合,开始消化。
3.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随后通过()排除体外。
二、判断题。
1.食物会被身体全部吸收。
()2.食物在消化器官里面会自行分解,被人体吸收。
()3.食物会经过人体所有的消化器官。
()4.大肠能够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食物不会经过的消化器官是()A.胃 B .肝 C.小肠2.下列不是人体消化器官的是()A.肛门B. 口腔C. 肝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化器官不需要保护。
B.水还有点烫,但我太渴了,喝一点也没关系。
C.为了保护好我们的胃,晚饭应该少吃一点。
四、看图填空。
五、简答题。
1.消化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又分别是什么?2.倒立吃东西,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第三课《食物的消化》一、填一填。
1.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
2.食物进入(口腔),经过(牙齿咀嚼)和(舌搅拌)与(唾液)混合,开始消化。
3.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除体外。
二、判断题。
1.食物会被身体全部吸收。
(✘)2.食物在消化器官里面会自行分解,被人体吸收。
(✘)3.食物会经过人体所有的消化器官。
(✘)4.大肠能够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食物不会经过的消化器官是(B)A.胃 B .肝 C.小肠2.下列不是人体消化器官的是(A)A.肛门B. 口腔C. 肝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消化器官不需要保护。
B.水还有点烫,但我太渴了,喝一点也没关系。
C.为了保护好我们的胃,晚饭应该少吃一点。
四、看图填空。
五、简答题。
1.消化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又分别是什么?答:口腔——咀嚼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
食道——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 (教案)

1.3《食物的消化》教案设计课题食物的消化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2)知道食物在人体内主要消化过程。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实践:(1)对照示意图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知道食物在人体内主要消化过程。
(2)查阅资料了解消化器官作用。
责任态度:树立保护口腔卫生意识。
重点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难点食物在人体内是怎么消化的。
教学准备一、引入聚焦1.故事:300多年前,在意大利有个教授叫做桑克陶瑞斯,他曾做了一个很奇特、然而又是十分“舒服”的实验:把一支椅子挂在一杆巨大的秤上,自己整天坐在椅上,不时地记录下自己的体重。
他发现:坐的时间愈久,他的体重愈轻。
当他吃了顿饭,体重又增加了。
但是,再坐一会儿,体重又渐渐轻了。
吃下去的东西去哪里了呢?推测:吃下去的食物是被消化了2.提出问题:谁能说说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3.出示初识人体消化器官模型,让学生指出消化器官4.思考:食物到底在身体里面是怎么消化的呢?我们今天来请馒头向导帮助我们来实践!5.揭示板书:食物的消化二、科学探索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表现1.实验准备:馒头、小镜子实验要求:(1)先观察食物被吃之前的状态(2)对着镜子咀嚼5次,观察食物的变化(3)咀嚼15次后,用镜子观察食物的变化(4)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记录单中的表一时间:3分钟2.观察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3.体会馒头在嘴里发生的变化(1)预设:牙齿甜甜的舌头(2)观看视频:咀嚼过的馒头有什么变化?(3)比较在未咀嚼的馒头(左)和咀嚼过的馒头(右)上滴碘酒(4)咀嚼过的馒头有什么变化?咀嚼馒头有甜味,是因为有糖分的缘故。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5)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又去哪儿了?观察特点→推测作用→进行拼摆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食道是一个薄壁肌肉管道,连接着咽和胃,食道有规律地收缩和松弛能够推动食物。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1-3单元)(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1-3单元)(含答案)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1-3单元)一、选择题1.用燃烧法可以检测食物中的()这种营养物质。
A.脂肪B.淀粉C.蛋白质2.通过(),可以将盐水溶液中的食盐和水分离。
A.蒸发B.过滤C.沉淀3.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4.酒精灯用完后应该()。
A.用灯帽盖灭火B.用嘴吹灭火C.用扇子扇灭5.要把食盐中含有的沙子、铁屑等杂质分离出来,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过滤→吸取→蒸发B.吸取→过滤→蒸发、C.蒸发→过滤→吸取6.雷雨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不在树下躲雨B.在雨中打电话C.用尖头金属杆雨伞7.酒精灯用完后应该用()熄灭。
A.灯帽B.嘴吹C.扇子扇8.用量筒取液体时,眼睛应该按图()的方法看。
A.B.C.二、填空题9.我们平时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脂肪、糖类外,还有、、、。
10.一定量的水能溶解的食盐或白糖,且相同情况下,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比溶解的白糖的量要。
11.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
12.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的闭合回路,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
13.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分为正、负两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14.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具有较大的威胁。
15.一个电路中,只有将电池、灯泡、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回路,小灯泡才能发光。
电路元件中,控制着灯泡的亮与灭。
1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要。
(强/弱)三、判断题17.土豆滴了碘酒会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 ) 18.可以直接吹灭酒精灯。
( )1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20.玻璃棒是导体。
( )21.遇到雷雨天时我们可在高大的树下躲避风雨。
( )四、简答题2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食物能够提供给我们哪些营养?23.把一块固体方糖放在水中,怎么做可以让它迅速溶解?24.如果家中突然没有电了,可能是哪里出现了电路故障?25.小明不小心把一包粗盐倒在了地上,里面全是沙子,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沙子,重新获得干净的盐,他是这样做的:(1)他先用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3课《食物的消化》教案 (表格式)

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含时间分配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4分钟)1、前测: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2、谈话:我们吃的食物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到身体的这些地方去了呢?这些食物如何被人体消化吸收了呢?今天我们和食物一起当个旅行者来了解一下:“食物的消化”吧。
板书【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科学实践: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30分钟)1、吃一口馒头,慢慢咀嚼,体会并交流馒头在嘴里发生的变化。
(5)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把食物吃下去,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哪里?板书:食物。
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知。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启发:我们吃食物时,先把食物放到哪里?学生可能说出嘴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
用“第一站”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引导:食物到达嘴里会有什么变化呢?咱们亲自吃一口馒头,慢慢咀嚼,体会并交流馒头在嘴里发生的变化。
可以互相看一看咀嚼后食物的变化。
学生充分咀嚼,可以慢慢感受,互相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发言预设:学生会说:变小了,变碎了。
追问:怎么变小的?食物第一站到达的是我们的嘴,通过咀嚼,食物变小了。
嘴里面有牙齿有舌有唾液我们把它叫做口腔。
板书:口腔。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再强调,食物第一站到达哪里?口腔。
【设计意图】亲自的体验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为了解其他消化器官奠定感性基础。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2、把食物经过人体哪些消化器官画下来。
食物经过口腔后,下一站要到哪里?然后又要到达哪些消化器官呢?我们把食物教学过程经过的消化器官按顺序画下来。
要求:这些消化器官在身体的什么位置?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并在边上注明它的名称。
请同学把它们画在活动手册上。
学生尝试画食物经过口腔后经过了哪里。
学生展示。
实物投影展示。
请同学们要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子,在身体什么位置?学生发言【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呈现学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