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和朋友》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胆小鬼威利》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胆小鬼威利》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胆小鬼威利》教案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胆小鬼威利》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威利由胆小到勇敢的转变。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克服恐惧,树立自信。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威利勇敢面对挑战的过程。

2.难点:培养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2.环境创设:布置故事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

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故事主人公。

(2)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幼儿兴趣。

2.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胆小鬼威利》,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的配合。

(2)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威利遇到困难时的表现。

3.故事解析(1)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讲述威利在故事中的转变。

(2)教师提问:为什么威利会变得勇敢?他是如何克服恐惧的?4.情境体验(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威利、小狗、小猫等)。

(2)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勇敢面对挑战的过程。

5.情感表达(1)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情境体验中的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勇敢面对。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勇敢的品质。

7.活动结束(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唱儿歌、做游戏等。

五、活动延伸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绘制自己心中的勇敢形象。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面对困难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六、活动反思2.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为个别化指导提供依据。

七、活动效果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关注幼儿在情境体验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3.搜集幼儿在家庭中面对困难的表现,评价家园共育效果。

威利和朋友绘本数学教案

威利和朋友绘本数学教案

威利和朋友绘本数学教案威利和朋友绘本数学教案篇一:妈妈的红沙发___绘本阅读课教案妈妈的红沙发绘本阅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绘本观察力;2、增强学生的表达力;3、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阅读绘本观察力;2、增强学生的表达力;3、感受故事中的快乐,体验大小老鼠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你们最期望得到的一件东西是什么?今天王老师要领大家认识一位小女孩,她和全家人都特别香拥有一个沙发。

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绘本《妈妈的红沙发》。

出示封面:文字和图画的作者是薇拉·威廉斯翻译是柯倩华,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还荣获了美国的凯迪克大奖。

观察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汽车餐馆、硬币)小女孩。

故事和餐厅有什么关系呢?P2: P3:读——原来这是妈妈工作的地方。

“我”是个小孩子竟然也打工呢!从中你读出了什么?那我会在餐馆做什么工作呢?你能猜猜吗?你来做做小女孩的动作好吗?“我”把钱放在大瓶子里P4说明我在——攒钱。

看看这就是我在攒钱的大瓶子,钱币多吗?那么什么时候能装啊?你能说说小女孩此刻的心情吗?p5:读——原来不止我往这个瓶子装钱,还有谁啊?(妈妈)妈妈回来有说有笑你能读出什么呀?(妈妈今天上班很开心。

)有时候妈妈却睡着了,你又能读出什么呢?(妈妈太累了,妈妈很辛苦。

)小费少时妈妈会担心,但是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你能知道妈妈心里此刻在想什么吗?P6看看我睡着的样子,你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吗?没错妈妈坐在凳子上就睡着了,她看上去累极了,如果有一张舒服的床或是沙发该多好啊!再看看图片,你还看到了什么?没错,她是谁呢?(姥姥,奶奶)他们在做什么呢?P7读。

原来她是姥姥,姥姥在唱歌,她的心情怎么样?P8这是——红沙发。

红沙发什么样啊。

P9读,原来他们全家都想要的就是红沙发。

这是为什么呢? P10读——故事是这样的。

看看我和妈妈在做什么?P11读P12但是回来后什么事情发生了?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着火了,来了两辆消防车,还有很多人。

幼儿园勇气维度的绘本威力和朋友教案

幼儿园勇气维度的绘本威力和朋友教案

幼儿园勇气维度的绘本威力和朋友教案(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初步的交往技能及与同伴友好和睦相处的方法。

2.体验与老师、同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课前收集有关"我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以图画或图示等方法记录下来。

材料准备:纸、笔、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威力和朋友》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威力和朋友》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操作材料《威力和朋友》,鼓励幼儿说说x没有朋友的原因。

提问:威力喜欢和小朋友玩吗?为什么?
讨论:如果你是威利,要怎么做才能让小朋友喜欢你?
2.交流"我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学习友好相处的方法。

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已有的友好相处经验。

师:平时是怎样和好友友好相处的?
师幼共同梳理友好相处的方法:一起分享玩具、懂得谦让、关心帮助同伴、待人有礼貌等。

3.分组情景表演,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1)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

(2)集体分享,为幼儿颁奖。

4.活动结束,进一步感受同伴之间友好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多开心呀,我们大家一起比一比谁的朋友多把!
(四)活动延伸:在班级进行"谁的朋友多"的评选活动。

胆小鬼威利教案

胆小鬼威利教案

胆小鬼威利教案《胆小鬼威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体验和角色塑造,培养学生对胆小、勇敢及友情的理解和认识;2.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3.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导入:通过背景介绍,引入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2.角色对话:分组展开角色扮演,表演主要情节,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3.情景模拟:将故事中的情节进行改编,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动角色,感受故事情境;4.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勇敢、友情等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15分钟)老师介绍故事背景:威利是一只非常胆小的小鼠,他害怕黑暗、害怕陌生的环境,总是躲在自己的洞里不敢出来。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小猫米咪。

威利发现,米咪也是一只胆小的小猫,他们互相依靠、勇敢面对各种困难。

2.角色对话(20分钟)老师分组安排学生扮演威利、米咪等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如威利在洞里害怕黑暗的场景、威利和米咪一起勇敢出门的场景等。

学生根据角色设定,进行对话表演,并结合肢体语言和表情,展示角色的心理活动。

3.情景模拟(30分钟)老师将故事中的情节进行改编,设置一些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威利或米咪等角色,感受故事情境。

例如,组员们在一片密林中,黑暗笼罩,需要勇敢走出去;或者遇到陌生人拦路,需要与他们友好地交流。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勇敢的力量。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胆小、勇敢和友情等主题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让学生表达自己在故事中的感悟和理解。

例如,问题可以是:“为什么威利一直胆小害怕呢?胆小有什么坏处吗?”“米咪是如何帮助威利克服胆小的?友情对威利来说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通过故事体验和角色塑造,加深对胆小、勇敢和友情等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威利和朋友读后感

威利和朋友读后感

威利和朋友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绘本,叫做。

这本书的画面简单却充满了趣味,故事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威利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孤独、有点弱小的家伙。

他总是独自行走,好像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但当威利遇到了休,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威利第一次见到休的时候,休正迈着大步,自信满满地走着。

休那高大威猛的样子,让威利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威利小心翼翼地跟在休的身后,心里想着:“这家伙可真厉害!”他们一起走过街道,威利总是偷偷地瞄着休,心里既羡慕又有些害怕。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公园玩耍。

公园里的人很多,热闹非凡。

休一下子就冲进了人群,和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威利却站在一旁,犹豫着不敢上前。

他看着休和别人嬉笑打闹,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什么我就不敢像休那样大胆地去玩呢?”威利暗暗地问自己。

就在威利独自发呆的时候,一只皮球滚到了他的脚边。

威利下意识地捡起皮球,却发现一群孩子正朝着他跑来。

他的心里瞬间紧张起来,手心里都冒出了汗。

“把球还给我们!”孩子们大声喊道。

威利害怕得想要把球扔下就跑,可就在这时,休出现了。

休一把搂住威利的肩膀,对那群孩子说:“这是我朋友威利,他会把球还给你们的。

”那一刻,威利觉得休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了他的尴尬和无助。

从那以后,威利和休的关系更亲密了。

他们一起去看电影,威利总是紧紧地跟着休,生怕走丢。

在电影院里,休会大声地笑,而威利则捂着嘴偷偷地笑。

看完电影后,他们会一起讨论剧情,威利发现自己在休的面前变得越来越放松,也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次,他们去动物园。

威利对那些凶猛的动物有些害怕,而休却总是大胆地靠近围栏,还不停地给威利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

威利看着休那无所畏惧的样子,心里既佩服又有点无奈。

“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休这么勇敢呢?”威利心想。

当他们走到大象区域的时候,一只大象突然扬起鼻子,喷出了一股水。

休兴奋地跳了起来,而威利却被吓得差点摔倒。

休赶紧扶住威利,笑着说:“别怕,威利,这只是大象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听了休的话,威利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威利和朋友教案

威利和朋友教案

威利和朋友教案教案标题:威利和朋友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友谊、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威利和他的朋友们的冒险经历,学生将学习如何相互支持、理解和合作。

此外,教案还将涵盖一些与故事相关的语言技能和主题,以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能够描述友谊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面对困难时寻求帮助和提出解决方案。

4.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故事中的语言材料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案步骤:1. 引入故事- 使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关于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2. 故事阅读- 分发故事书或打开电子书,让学生跟读或独立阅读故事。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大意,并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友谊特征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特征,例如互相支持、理解、信任等。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认为友谊最重要的特征,并分享给全班。

4. 团队合作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中的场景或问题。

- 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展示他们对场景或问题的解决方案。

- 学生通过表演、绘画、写作等方式呈现他们的解决方案。

5. 解决问题技巧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寻求帮助、提出解决方案等。

-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6. 语言技能练习- 提供与故事相关的语言练习,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

-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或与同伴合作完成。

7. 故事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以友谊、团队合作或解决问题为主题。

- 学生可以选择将故事写成书、绘制漫画或制作短视频等形式。

8. 总结与反思-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友谊、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胆小鬼威利》一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胆小的小老鼠威利的故事。

故事中,威利总是被其他动物欺负,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勇敢的战士,并帮助其他动物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勇敢、善良的品质。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勇敢、善良的品质。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讲述威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3. 讨论:提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 创作: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画笔和剪刀创作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6.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胆小鬼威利——勇敢、善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画一画威利的故事情节。

答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可以是威利被其他动物欺负的画面,也可以是威利变成勇敢战士的画面。

2.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威利为什么能成为勇敢的战士?答案:威利能成为勇敢的战士,是因为他学会了勇敢和善良,帮助其他动物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胆小鬼威利》,让幼儿理解了勇敢、善良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创作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胆怯、不敢尝试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幼儿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教案课后反思

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教案课后反思

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教案课后反思教案标题: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教案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教学PPT、绘本《威利的冒险》、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眼镜等)。

2. 提前准备好课堂布置,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制作一张大班语言胆小鬼威利的海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展示海报,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威利,并引发学生对威利的好奇心。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准备好绘本《威利的冒险》,向学生展示绘本封面,并简要介绍故事情节。

2. 通过阅读绘本,讲解故事中威利因为胆小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情节。

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威利的场景。

2. 给每个小组分发角色扮演道具,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威利的内心感受。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的扮演场景,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演,讨论威利的胆小原因和如何克服胆小的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课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威利为什么会胆小?”“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认为威利应该如何克服胆小?”等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3. 继续阅读相关绘本,帮助学生理解并克服不同情感和困难。

教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更好地理解威利的胆小和内心感受,并提出积极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胞胎日——《威利和朋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围绕绘本,对关键细节进行回答;
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主要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表述清楚;
3.能够理解威利和休的深厚友谊,从而与身边的朋友友好相处。

二、课前准备
1.绘本《威利和朋友》PPT
三、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创设情境:你们有没有认识的双胞胎朋友?他们最大的特征是什么?(衣着统一、共同行动、感情很好、长相相似……)
2.引入课文:今天带大家认识两个看起来一点也不搭的小伙伴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二)封面解读
猜猜封面中的两只大猩猩谁是威利?发挥想象,说一说他和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三)绘本共读
1.认识之前:在认识休之前,威利在校园中如何度过每一天?身边的同学对他友不友好?(观察PPT第2——4页)
2.认识之后:威利和休是如何认识的?观察第7页PPT,说一说威利在撞到休之后是怎样的心情?你是如何感觉出来的?找到对话,读一读。

威利的新朋友又对威利说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新朋友怎么样?(观察PPT第5——7页)
句式练习:一边……一边……。

自己试着用新句式说一个句子,例如:妈妈一边做饭一边哼着歌。

3.遇到“坏蛋”:威利和朋友认识彼此之后,他们一起去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什么?(观察PPT第8——14页)
——遇到大鼻子猩猩:他俩中谁遇到了“麻烦”?又是谁化解了矛盾?这个大坏蛋的装扮如何?重点观察第9、10页,这个大鼻子猩猩的前后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如何从绘本中发现的?
——去动物园和图书馆:重点观察PPT第11页,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为什么?(观察PPT第11——12页)
——休也很胆小:走出图书馆,休被什么吓到了?胆小鬼威利的反应呢?这会儿你觉得威利怎样?(观察PPT第13——14页)
4.双胞胎好朋友:最后一页,你发现了什么?(观察PPT第15页)
5.想一想,说一说:威利和休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位“胆小鬼”威利或者“勇敢者”休呢?向大家介绍一下ta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