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开大学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南开大学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南开大学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南开大学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公地悲剧的产生机理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公地悲剧是指公共所有的土地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而日益衰落的现象,后特指公共资源可能很快就会因过度地使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公地悲剧的产生机理来源于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由于土地是公共所有的,每一个放牧者都只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并不考虑自己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所有个人的最优放牧数量总和将远大于公共地整体的最优放牧数量,由此导致放牧超载,土地日益衰落。

公地的悲剧可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有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要解决公地悲剧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来增加私人使用公共资源的成本,从而减少人们对公有资源的使用,避免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政府有时也可以明确产权关系把公有资源变为私人物品,此时,该所有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便会将公共资源的使用控制在最优的程度处。

2.请分析劣质品和吉芬品之间的异同。

答:(1)吉芬商品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如图1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点,相应的商品

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X1′X1″,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FG可得:X1″X1?为替代效用;X1′X1?是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图1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劣质品,即低档商品,指商品的需求与消费者的收入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即:劣质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如图2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低档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预算线RS上的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点。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F1E和收入效应EF2。可以发现,与正常商品不同的是,低档商品收入效应是负的。不过,因为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所以低档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低档商品需求量的上升。

图2 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由上述分析可知,劣质品不一定是吉芬品,而吉芬商品一定是劣质品。吉芬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劣质品,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的变动。

3.请解释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可能是向后弯曲的?

答:如图3所示,劳动供给曲线可能是向后弯曲的。这是因为,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所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涨到足够高(例如W1)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减少,例如,当工资从W1提高到W2时,劳动供给则从L1减少到L2。具体理由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

图3 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2)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

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

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4.“假如我们知道一条契约曲线,我们就可以知道任何交易结果”。请问上面这句话是对还是错并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

答:这句话错误。因为尽管任何帕累托有效的交易结果必然位于契约曲线之上,但是具体位于契约曲线上的哪一点,还与每个人的资源禀赋、市场价格有关。比如在图4中由于初始禀赋不同,帕累托有效点也就不同。

图4 初始禀赋不同的帕累托有效点

5.简答国民收入核算中四部门、三市场经济的均衡条件,并用其说明“双赤字”及其后果。

答:(1)四部门是指私人、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在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有了对外贸易,要使经济达到均衡,就需要使国民总产出等于四个部门对本国产出的支出之和,即产出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Y=C+I+G+NX,将其移项化简,可得四部门经济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S-I=NX。

具体到三市场中,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为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即Y=PE=C+I+G+NX;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为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等于其供给,即(M/P)d=L (r,Y)=M/P。外汇市场均衡的条件为外汇市场上本币的供给等于需求,其中,外汇市场上的本币供给来自于资本净流出,需求来自于净出口,因而其均衡条件为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口,即CF=S-I=NX。

(2)“双赤字”分别指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其中,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收入小于政府支出,贸易赤字意味着该国出口小于进口。“双赤字”会使一个国家的政府债务和贸易逆差不断积累,一方面,随着政府债务的积累,公众对于政府还债能力的担忧也会随着增长,若政府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最终,财政状况的不断恶化很可能导致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偿还债务,通货膨胀率也随着上升,甚至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赤字将使该国国内的部分生产厂商和劳动者受损,本币则通过进口不断流出,世界其他国家、机构或个人将持有更多该国货币或债券等资产,该国通货膨胀的部分代价将由其他国家分担,但是,若该国最终选择增加货币供给以稀释其债务,会使得世界市场对其货币币值和政府债务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债务危机,同时,持续的贸易赤字可能也预示着该国储蓄率过低,从增长理论来看,这将使得该国达到的稳态拥有较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