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

合集下载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 (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 (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A.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B.公众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C.公众与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组织B.公众C.传媒D.个人3.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A.巴纳姆B.伯尼斯C.艾维·李D.格鲁尼格4.公共关系作为一积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A.英国B.美国C.德国D.中国5.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A.1948年B.1955年C.1975年D.1978年6.下列关于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公关理论整合化B.公关实务专业化C.公关教育通才化D.公关地位战略化7.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A.中介的角色B.核心的角色C.无足轻重的角色D.基础的角色8.《<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10.下列公众对象中,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是()A.政府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内部公众11.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2.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D.长远需要13.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流行涉及的范围很狭小B.流行是少数人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C.流行是一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现象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14.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传播技术因素系列的是()A.社会的发展水平B.组织的机构设置C.印刷媒介D.工作方法选择15.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A.信誉度B.美誉度C.知名度D.可信度16.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建设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17.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18.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A.拉斯韦尔B.麦克卢汉C.拉扎斯菲尔德D.麦库姆斯19.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A.报纸B.杂志C.因特网D.广播、电视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公众代表座谈会B.资料分析C.民意测验D.利用新闻媒体21.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A.劳资矛盾引起罢工B.地震引起大楼倒塌C.重大盗窃事件发生D.有意诬陷引起报导失误22.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A.推销产品B.提供服务C.赢利D.推销组织形象2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A.口头语言交流B.报告C.谈判D.演讲24.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A.标准字B.象征图案C.标志D.企业广告25.广告策划的基础是()A.市场调查B.广告定位C.广告创意D.广告效果测定26.在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中,最基础的形式是()A.形象的整合B.关系管理的整合C.功能的整合D.认知的整合27.政府公关首先要面对的客体是()A.机关内工作人员B.国家权力机关C.各社会阶层和团体D.广泛的国际公众28.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A.促进公众的认知B.提高政府的知名度C.提高社会效益D.提高政府的美誉度29.以下各项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A.信息交流职能B.沟通协调职能C.决策指挥职能D.形象塑造职能30.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A.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提高行政透明度D.树立政府形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历年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

历年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公关发展史的第-个里程碑的专著是A.修辞学B.公共关系学C.公众舆论的形成D.高卢战论2.议题设置论的最杰出研究者是A.麦库姆斯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拉斯麦尔3.信息交流意识也称为A.形象意识B.沟通意识C.互惠意识D.创新意识4.标志中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事件是A.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D.公关协会的成立5.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广告效果测定B.市场调查C.广告媒介安排D.广告创意6.“巴黎国际博览会”属于A.小型展览会B.中型展览会C.大型综合展览会D.袖珍展览会7.许多人竞相效仿特定人物的某种新奇行为而形成的社会风尚被称为A.流行B.流言C.舆论D.时尚8.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特征是A.周期性B.新奇性C.时效性D.两极性9.人们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这种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10.有特定的读者群,传播者可面对明确的目标公众制定传播策略的媒体为A.小道消息B.报纸C.微博D.杂志11.公关策划的最后一步是A.确定目标B.审定方案C.编制预算D.设计主题12.公关策划的首要环节是A.选择方案B.设计方案C.确定目标D.实施方案13.广告目标、信息个性与消费心理共同构成了A.广告媒介B.广告信息C.广告效果D.广告主题14.最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是A.倒金字塔结构B.并列结构C.顺时结构D.总分总结构15.提供优秀新闻奖的活动属于A.新闻传播B.赞助文化事业C.广告策划D.整合营销传播16.处于“臭名远扬”状态的组织,其形象地位是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17.MIS是指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组织识别系统18.节假日出现的游客高峰属于A.临时公众B.周期公众C.稳定公众D.次要公众19.提出危机管理阶段划分4R说的学者是A.斯蒂文·芬克B.佩尔森C.米特罗夫D.罗伯特·希斯20.组织危机管理的核心阶段是A.事前管理B.事中管理C.事后管理D.仿真“演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公共关系学》第3章自学测试题

《公共关系学》第3章自学测试题

《公共关系学》第3章自学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2、产品形象信息:组织的产品及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产生政策、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后服务等。

3、组织形象:即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形成的总体印象。

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组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力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4、公共关系功能: 公共关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四个方面。

二、判断题:1、√ 2. √ 3. √ 4. X三、单项选择题:1. D2. A3. D4. B5. A四、多项选择题:1. ADE2. AD五、问答题:1、组织的公关部门要注意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P.49-51)答:搜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产品形象信息。

就是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价。

(2)组织形象信息。

指组织机构及人员的整体形象及其公众对组织的评价。

(3)政府信息。

指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经济活动的立法,国务院和当地政府的各种法令、条规。

(4)媒介信息。

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上有关本组织的信息及这些媒介本身的相关信息。

(5)竞争对手信息。

竞争对手信息包括:对方的历史和现状,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技术能力和设备状况,产品开发与销售状况,市场价格与占有情况,领导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个人兴趣和爱好等等。

(6)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包括: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顾客及潜在顾客的分布,顾客的人数、性别、类型、收入、购买动机、消费特点、购买方式、对产品的期望等等。

(7)内部公众信息。

内部公众信息包括职工对组织管理、劳资关系、福利待遇、职工教育、参与决策等方面的意见,组织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情况,组织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远景,股东的要求与看法等。

自考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2.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B)A.协调观念B.互惠观念C.传播观念D.服务观念3.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B)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一种管理职能C.一门艺术和科学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4.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6.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一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B)A.1985年在广州B.1987年在北京C.1986年在上海D.1987年在天津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

他属于(C)A.公关计划人员B.公关技术人员C.公关调查分析人员D.公关传播人员8.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B)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9.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对本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A)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技术责任D.综合责任.10.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B)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11.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质(B)A.消极受众B.积极受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2.公共关系也称作(C)A.群众关系B.受众关系C.公众关系D.人群关系1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5.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16.“一窝蜂”现象指的是(A)A.流行B.流言C.时髦D.时狂17.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C)A.霍夫兰B.纳普C.布林D.阿什18.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C)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19.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视塑造自己的(A)A.文化形象B.产品形象C.社区形象D.环境形象20.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B)A.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B.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C.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D.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21.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C)A.组织改变公关行为B.媒介改变行为方式C.公众改变行为D.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22.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A)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最低效果法则23.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24.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D)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25.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C)A.微笑B.拥抱C.握手D.目视26.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A)A.标志B.标准字C.标准色D.企业造型27.公关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口语传播方式是(B)A.报告B.演讲C.会议D.谈判28.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

全国2008年1月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1月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和答案
8.“时尚文化”是一家为教育和文化类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关公司,它属于【】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合作业务服务公司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
正确答案:B
9.《<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
A.1988年B.1989年
C.1990年D.1991年
正确答案:B
10.主张“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学者是【】
A.康非尔德B.穆勒
C.马斯洛D.霍夫兰
正确答案:A
11.在公关中,应当作组织的财富并悉心维护和“保养”的公众是【】
A.随意公众B.逆意公众
C.边缘公众D.顺意公众
正确答案:D
12.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与人民相比内涵大、外延小的是【】
A.居民B.群众
C.人群D.受众
正确答案:B
13.“赌金持有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指【】
C.意见D.建议
E.态度
正确答案:ABC
35.测定组织实际形象地位最基本的指标有【】
A.知名度B.普及性
C.规模性D.美誉度
E.凝聚力
正确答案:AD
36.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
A.选择性标识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注意D.选择性理解
E.选择性分析
正确答案:BCD
37.下述情形可能引发公关危机的有【】
A.产品质量不合格B.知假售假
C.经济合同纠纷D.严重的自然灾害
E.针对组织的失实新闻报导
正确答案:ABCDE
38.举行会议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召开会议的必要性B.会议目标与主题的确定
C.会议的准备工作D.会议的引导
E.与会议配套的宣传活动的策划

自考公共关系学考试题

自考公共关系学考试题

⾃考公共关系学考试题全国2009年1⽉⾃考公共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2⼀、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前⾝”的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的( B )A.清垃圾运动B.报刊宣传活动C.玻璃屋运动D.揭丑运动2.西⽅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是( B )A.《公关宣⾔》B.《修辞学》C.《动机与⼈格》D.《正义论》3.公共关系之⽗是( C )A.巴纳姆B.伯尼斯C.艾维·李D.格鲁尼格4.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第⼀个⾥程碑”的专著是( A )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C.《原则宣⾔》D.《有效的公共关系》5.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D )A.个⼈与个⼈之间的传播沟通B.公众与个⼈之间的传播沟通C.公众与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 )A.强化舆论,扩⼤影响B.影响舆论,创造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引导舆论,控制形象7.某⼈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 A )A.公关调查分析⼈员B.公关技术⼈员C.公关计划⼈员D.公关传播⼈员8.商战、⼼战属于舆论形态中的( D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运动D.社会冲突9.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 C )A.群众B.受众C.公众D.民众10.在部门⾪属模式中,容易将公关限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过分偏重于⼈际关系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把公关机构归属于( B )A.办公室B.联络接待部门C.⼴告宣传部门D.销售部门11.下列组织属于互益性组织的是( C )A.⼯商企业B.社会福利⼯作机构C.职业团体D.政府部门12.“名⼈⼴告”、“名流公关”利⽤了知觉偏见中的( B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作⽤D.⾸因效应13.在⼀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种最为迫切、起主要⽀配作⽤的需要,即( D )A.⾃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14.某组织通过公关调查确认⾃⾝利益与⽬标公众要求之间存在着⼀定程度差别时,它应该重点( B )A.强化正⾯形象B.进⾏形象修补C.弱化正⾯形象D.进⾏形象转换15.包装、品牌商标属于( A )A.组织的产品形象B.组织的管理形象C.组织的⼈员形象D.组织的环境形象16.处于较为稳定、安全的公共关系状态的组织形象地位是( B )A.⾼知名度/⾼美誉度B.⾼美誉度/低知名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知名度17.公关策划中的PDCA⼯作法中,P指的是( A )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18.赞助⽂化、教育、体育、卫⽣事业属于( C )A.交际型公关B.服务型公关C.社会活动型公关D.征询型公关19.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的公关⽅式是( C )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建设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20.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研究,其⾸先要做的⼯作是( D )A.研究⽬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B.研究⽬标公众的类型C.建⽴有效的公众形象D.鉴别⽬标公众的权利要求21.德国著名社会⼼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研究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D )A.五H模式B.两级传播模式C.受众选择论D.把关⼈理论22.各国政府及其所属各重要部门设⽴的发⾔⼈制度是⼀种公关活动的典型( B )A.新闻代理模式B.公共信息模式C.双向平衡模式D.双向不平衡模式23.5W模式界定了传播研究的范畴,其提出者是( A )A.拉斯韦尔B.马克斯·韦伯C.伊斯顿D.罗伯特·李24.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C )A.拉斯韦尔B.麦克卢汉C.拉扎斯菲尔德D.麦库姆斯25.公关调查中使⽤最⼴泛的⽅法是( C )A.公众代表座谈会B.资料分析C.民意测验D.利⽤新闻媒体26.CI最早源于( A )A.第⼀次世界⼤战前B.第⼀次世界⼤战⾄第⼆次世界⼤战之间C.第⼆次世界⼤战⾄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27.“⽐附定位策略”属于( C )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B.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C.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D.市场挑战者定位策略28.把不同的营销传播⽅案编制出来,作为服务于营销⽬标的直接功能,这种做法被称为( B )A.效能整合B.功能整合C.协调整合D.综合整合29.⼀般⽽⾔,⼴告策划的中⼼环节是( D )A.⼴告定位B.⼴告媒介C.⼴告效果D.⼴告创意30.市场领导者定位战略所运⽤的基本原则是( B )A.垄断原则B.先⼊为主原则C.创新原则D.排他原则⼆、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少有两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自考全国2008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关系”性质的角度看,公共关系主要指( )A.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C.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D.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个人B.集体C.组织D.群体3.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A.协调观念B.服务观念C.传播观念D.互惠观念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A.美国ﻩB.奥地利C.英国D.法国5.在美国开设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的大学是( )A.纽约大学B.斯坦福大学C.波士顿大学ﻩD.哈佛大学6.公共关系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是( )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7.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大陆地区是在()A.20世纪初ﻩ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8.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A.艾维·李ﻩB.卡特利普和森特C.巴纳姆ﻩD.爱德华·伯尼斯9.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公关意识中,其核心意识是()A.塑造形象意识ﻩB.服务公众意识C.沟通交流意识D.创新审美意识10.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公众可划分为( )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ﻩ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11.在公关中,属于“必争之地”的是( )A.顺意公众ﻩB.逆意公众C.边缘公众ﻩD.目标公众12.从对外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层次来看,往往被置于最显著位置,甚至被称为对外传播首要公众的是( )A.内部公众ﻩ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媒介公众13.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85年在广州 B.1986年在上海C.1987年在北京ﻩD.1988年在天津14.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ﻩD.长远需要15.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需求的流言是() A.愿望流言ﻩB.恐怖流言C.攻击流言ﻩD.喜悦流言16.一企业有一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这个时候它应该选择的公关行为方式是( ) 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征询型公关17.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ﻩ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18.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冲突时,应该重点( )A.强化正面形象ﻩB.进行形象转换C.进行形象修补D.减弱正面形象19.组织的门面、招牌、橱窗等属于( )A.组织的管理形象B.组织的环境形象C.组织的社区形象D.组织的文化形象20.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21.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C.自尊需要ﻩD.生理的需要22.World WideWeb简称WWW,是Internet发展最迅速的部分,其研制者是( ) A.IBM B.美国核物理中心C.微软公司D.欧洲核物理中心23.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A.报纸ﻩB.杂志C.因特网D.广播电视24.组织公关人员的素质结构中,其核心要素是()A.公关职业心理B.公关意识C.公关专业知识ﻩD.公关能力25.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是( )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观念广告D.响应广告26.“并非××属性”类广告所运用的定位策略是( )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C.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ﻩD.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27.人类交往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A.语言B.书面文字材料C.网络D.文件28.行为识别系统简称( )A.DISﻩB.CISC.BIS D.IC29.CIS的核心与原动力是()A.VIS B.BISC.MISﻩD.NIS30.“承诺制”体现的是()A.公众选择意识B.契约意识C.政府公开意识D.民主意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关系学试题(单选题)2

公共关系学试题(单选题)2

单项选择。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 A )。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2.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生的技术条件是( C )。

A.由“理性”转向“人性”B.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C.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D.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3.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C )A.文化条件B.历史条件C.政治条件D.经济条件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D )。

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5.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 B )。

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种管理职能C.一门艺术和科学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6.美国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侧重于( B )。

A.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B.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C.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D.公共关系的公众性7.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D )。

A.《公共关系学》B.《舆论》C.《有效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8.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 B )。

A.艾维·李B.卡特利普和森特C.巴纳姆D.爱德华·伯尼斯9.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 A )。

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10.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 B )。

A.1985年在广州B.1987年在北京C.1986年在上海D.1987年在天津11.中国公共关系正式步入职业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C )。

A.在企业中设立公共关系部B.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成立C.举行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考试1D.设立公共关系专业12.公共关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
A.信息的双向交流B.信息的单向交流
C.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D.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英国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为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属于公共关系的()
A.管理说B.传播管理说
C.协调说D.传播说
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组织B.公众
C.传媒D.个人
4.被美国学术界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著作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D.《原则宣言》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9世纪30年代D.20世纪30年代
6.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成立于()
A.1984年B.1985年
C.1986年D.1987年
7.公共关系的首要功能是()
A.协调关系网络B.提高个人素质
C.优化社会环境D.树立组织形象
8.“时尚文化”是一家为教育和文化类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关公司,它属于()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合作业务服务公司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
9.《<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
A.1988年B.1989年
C.1990年D.1991年
10.主张“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学者是()
A.康非尔德B.穆勒
C.马斯洛D.霍夫兰
11.在公关中,应当作组织的财富并悉心维护和“保养”的公众是()
A.随意公众B.逆意公众
C.边缘公众D.顺意公众
12.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与人民相比内涵大、外延小的是()
A.居民B.群众
C.人群D.受众
13.“赌金持有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指()
A.行动公众B.积极公众
C.个体公众D.公共受众
14.在需要层次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为中间层次,是指()
A.社交需要B.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D.自尊需要
15.战争、商战、起义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
16.首次提出心理感应抗拒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阿什
C.霍夫兰D.布林
17.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二个具体环节是()
A.组织自我形象分析B.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C.组织实际形象分析D.组织形象评估
18.美国化工协会曾经搞过的“责任关怀”公关活动,就公关模式而言,它是典型的()A.双向平衡模式B.双向不平衡模式
C.公共信息模式D.新闻代理模式
19.在传播理论研究中,议题设置论研究的杰出代表学者是()
A.施拉姆B.卢因
C.拉斯韦尔D.麦库姆斯
20.下列媒介娱乐性功能最强的是()
A.广播B.电视
C.电影D.杂志
21.民意测验的最后阶段是()
A.实施调查B.整理资料
C.分析资料D.撰写调查报告
22.公众参与性最强的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是()
A.新闻发布会B.危机处理
C.策划新闻事件D.主办公关活动
23.响应广告的常见形式是()
A.意见广告B.公共事务广告
C.祝贺性广告D.赞助广告
24.在所有传播方式中,灵活性、机动性、随意性最突出的传播方式是()
A.书面沟通B.言语沟通
C.E-mail D.综合沟通
25.标志在VIS中处于()
A.核心与领导地位B.辅助地位
C.重要地位D.中心地位
26.广告策划的中心环节是()
A.广告定位B.广告创意
C.市场调查D.广告媒介安排
27.在所有营销传播中,创意要素的一贯性被称为()
A.地理连续性B.心理连续性
C.物理连续性D.创意连续性
28.在整合营销传播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的方法是()
A.主题线法B.统一形式法
C.形象整合法D.同一外观法
29.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
A.组织职能B.控制职能
C.塑造职能D.社会职能
30.用来整合“公众信息管理”、“公众舆论管理”、“公众关系管理”、“公众形象管理”这几个相关概念的只能是()A.传播决策B.传播设计
C.传播规划D.传播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有关艾维·李这一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公共关系之父B.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性质的公司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使公共关系学科化
E.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
32.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一般包括()
A.联络会员B.专业培训
C.普及知识D.规范本行业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
E.编辑出版刊物
33.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可以将公众分为()
A.目标公众B.个体公众
C.组织公众D.优先公众
E.首要公众
34.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
A.舆论对象B.舆论主体
C.意见D.建议
E.态度
35.测定组织实际形象地位最基本的指标有()
A.知名度B.普及性
C.规模性D.美誉度
E.凝聚力
36.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
A.选择性标识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注意D.选择性理解
E.选择性分析
37.下述情形可能引发公关危机的有()
A.产品质量不合格B.知假售假
C.经济合同纠纷D.严重的自然灾害
E.针对组织的失实新闻报导
38.举行会议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召开会议的必要性B.会议目标与主题的确定
C.会议的准备工作D.会议的引导
E.与会议配套的宣传活动的策划
39.建立和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应遵循的原则有()
A.制度化、规范化原则B.长期坚持,注重实效
C.设立合理化建议评奖委员会D.使员工掌握提合理化建议的方法E.群众优先
40.政府公共关系原则主要有()
A.政党利益至上原则B.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公开原则D.科学指导原则
E.整体统一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危机处理
42.公共关系管理
43.公关广告
44.CI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46.公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7.新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8.简述企业广告与企业公关的联系。

五、论述题(10分)
49.试述公关危机的处理对策。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某大型商场开业在即。

为使企业开业伊始便有较高的知名度,企业策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活动,以期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

开业当天,在商场外搞抛发礼券活动。

每张礼券500元,共抛发1000张。

活动当天,先后有数万人参加了争抢礼券活动。

受活动影响,商场周围交通被迫中断,结果导致市政当局和部分市民的不满。

同时,活动本身秩序失控,导致一些人被挤伤。

对此,当地几家媒体对活动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报导,尽管活动的开展客观上使企业有了知名度,但知名度带给企业的却是企业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问题:用所掌握的公关知识对该商场的开业活动加以评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