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唐才子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讲题】《旧唐书 白居易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名师讲题】《旧唐书 白居易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

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

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

在湓城,居易与凑、满、朗、晦四禅师,每相摧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

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

十四年三月,元稹会居易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酒赋诗,恋恋不能诀。

其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

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

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

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

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B.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C.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D.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二)(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二)(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

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

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先视陂薮①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

人各持束緼②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

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

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③迭击之,又就栖然。

少选④,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日:“奚独雁哉,人固有之。

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

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宋祁《雁奴后说》(有删减)(注)①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

薮,湖泽通称。

②緼,乱麻绳。

③唼(shà),水鸟吞食声。

④少选,不多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生尝为《雁奴说》(__________)②或微闻人声(______________)②各持束緼并匿穴中(__________)④人固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句读。

(划两处)后乡人益巧设诡计3.翻译句子。

①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③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从表达方式来看,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文章讽喻了怎样的现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 宣王默然不悦。

文言文《新唐书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新唐书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

未冠,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

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

迁左拾遗。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

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

宪宗颇采纳。

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

师道人臣,不宜掠美。

”帝从之。

度支有囚系閺乡狱,更三赦不得原。

又奏言:“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

”奏凡十余上,益知名。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

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帝悟,待之如初。

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

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

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

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

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

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

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

遗命薄葬,毋请谥。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

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B.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C.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D.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冠,不满二十岁,还未行冠礼。

《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阅读训练

《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阅读训练

《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渴顾况。

况,吴人,情才少所推可,因语之日:"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负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拨本,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识时事,流闻紫中.上悦之,召拜输林学士,历左拾,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拯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客不宜,实无他肠,佛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做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须道滨,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番入节染,为游赏之乐,茶俏酒构不相离。

尝科头其据,谈禅味古,晏如地,自号"百吟先生",作传,好佛,亦经月不草,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幸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选白《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B.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C.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D.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0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0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

若夫发于性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于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

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亦臵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

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 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

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②眊眊:昏乱,糊涂。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自恨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

C.畏.其敏 畏:担忧。

D.饮酒不衰.衰:减退。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然后变风发乎.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梅以.曲为美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高二语文诗人白居易练习 - 答案

高二语文诗人白居易练习 - 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9-12题每小题3分,13题5分,14题6分)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唐才子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唐才子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唐才子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涉,洛阳人,渤之仲兄也。

自号清溪子。

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地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

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

与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

后徙居终南,偶从陈许辟命,从事行军。

未几,以罪谪夷陵宰,十年蹭蹬峡中,病疟成痼,自伤羁逐,头颅又复如许。

后遇赦得还,赋诗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遂放船重来访吴、楚旧游,登天台石桥,望海得风水之便,挂席浮潇、湘、岳阳,逢张祜话故,因盘桓。

归洛下,营草堂,隐少室。

身自耕耘,妾能织纴,稚子供渔樵,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

大和中,宰相累荐,征起为太学博士,致仕。

卒。

妻亦入道。

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

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

”豪首曰:“若是,勿用剽夺。

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

”涉欣然书曰:“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大喜,因以牛酒厚遗,再拜送之。

夫以跖、蹻之辈,犹曰怜才,而至宝横道,君子不顾,忍哉。

诗集一卷,今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偶从陈许辟命辟命:征召,任命B.十年蹭蹬峡中蹭蹬:时间很快C.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客:强盗D.夫以跖、蹻之辈,犹曰怜才怜:爱惜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B.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C.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D.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涉后来移居终南山中,应节度使陈许的征辟,出任从事行军一职。

不久,因罪被贬,在峡州度过了十年潦倒失意的谪宦生涯。

B.李涉后又回到岳阳,隐居在少室山下。

自己下田耕种,过着相当清贫的生活。

C.李涉很有文学才华,他长于作诗,他的叙事长诗,如行云流水,才子之名倾动一时。

辛文房《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文房《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

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②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唐才子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节选自《唐才子传》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致仕:退休或辞职回家。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行贾:市场价格。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B.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C.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D.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直接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遭挫折能顺其自然,借佛教生死之说安慰自己。

7.翻译题(10分)(1)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2)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答案4.D(行贾:商人)5.A6.A(“直接”错,为侧面)7.(1)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

(2)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

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

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

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

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

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

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

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

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

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

”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

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

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

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

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

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

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低沉落寞。

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

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

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

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

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

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

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

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

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

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

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阅读答案: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现代文阅读答案江南雨巷阅读答案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文言文阅读答案《后汉书?李杜列传|杜乔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明)李诩《江阴邑令战死》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明史?张铨传》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北齐书·袁聿修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清·唐甄《室语》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苏洵《管仲论》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姚鼐《南园诗存》序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南史?列传?梁宗室下|安成康王秀》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广德湖记|曾巩|阅读答案试题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文言文阅读答案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陶庵梦忆序阅读答案李白是浪漫诗人吗(节选)阅读答案在维也纳寻找贝多芬现代文阅读答案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文言文阅读答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课内阅读答案义虎记(清·王猷定)文言文阅读答案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春,二月,曹操攻黎阳|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木笛阅读答案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现代文阅读答案《宋诗选注》序(节选)现代文阅读答案断魂枪现代文阅读答案圃翁曰:人生必厚重沉静|聪训斋语|张英|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柳毅传(节选)文言文阅读答案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大明湖之春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蔡景传|南史·卷六十八·列传五十八|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超然台记文言文阅读答案桃花涧修禊诗序|宋濂|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终军|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东京梦华录》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跋|胡震亨|阅读答案试题苏洵|名二子说|断句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端沐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稼轩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张昭传|宋史?列传第二十二|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张昭传|宋史?列传第二十二|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陆贾传|史记·南越前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2013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阅读答案2013年高考辽宁语文试题元史·金履祥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宋书·杜慧度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2013高考全国大纲卷徐中山武宁王达|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谯国夫人传|隋书?列女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权德舆|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