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异常的诊断标准
直肠前突
壶腹远端囊袋状突向前方,深度 6-15mm为轻度,16-30mm为中度, >30mm为重度。
会阴下降
肛上距>3cm(经产妇>3.5cm)
直肠内套叠
排粪过程中出现的直肠粘膜折叠,测 量包括深度、与肛门距离、涉及肛管长 度。套叠深度>3mm为异常,3-15mm为轻 度,>15mm为重度。
便秘的定义应为每周两次或更少
——Gorton & Nivatavongs 《结直肠 肛门原理、实践和手术学》1992年 P908
便秘的定义为进标准饮食的条件下(每 天膳食纤维19克),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 需排除肠梗阻,同时应有肠传输延长的证据。
——Gorman 《结直肠外科学》第 三版1993年P265
正常值为2次/日~3次/周 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者42.1%,排便不定时者
占48.3% 单次排便时间:男性为6.9±5.4min;女性为
5.8±3.9 min 24小时排出粪便湿重:男性为298.9±132.0克,
女性为266.4±112.9克 第一块粪便排出时间:男性为31±41s,女性
为43±58s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搁架征”
盆底痉挛综合征
力排时肛直角<90°或静坐、提肛、 力排时肛直角变化不大或不变,且耻骨 直肠肌痉挛切迹
骶直分离
第三骶椎处骶直间距>20mm, 伴乙状结肠前移
有作者提出腹腔造影同步
确。
肛肠测压
肛管静息压:主要由内括约肌静息张力产生, 约占静息压的85%
诊断
便秘类型及症状
慢运输型:便次少、缺乏便意、硬便常 表明肠动力减低
出口梗阻型:排便不净、排便费力、排 便不能及直肠坠胀感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精品课件
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诊断标准 1.必须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2.在反复尝试排便过程中,至少包括以下3项中的2项: ①球囊逼出试验或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排出功能减弱; ②压力测定、影像学或肌电图检查证实盆底肌肉(如肛门括约肌
或耻骨直肠肌)不协调性收缩或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20%; ③压力测定或影像学检查证实排便时直肠推进力不足。 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 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
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 和(或)堵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 盆底支持),⑥每周排便少于3次;
2).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 准
精品课件
5.严重程度的判断: 根据便秘和相关症状轻重及其对生活影响的程
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整体
便干硬、排便费力。②排便障碍型便秘:即功能性排 便障碍,既往称之为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 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 费时、需要手法辅助排便等。③混合型便秘:患者存 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证据。④NTC: IBS-C多属于这一型,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与便秘相 关。
精品课件
慢性便秘患者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 想排便而排不出(空排)、排便费时、每日排便 量少,可伴有腹痛、腹胀、肛门直肠疼痛等不 适。
IBS-C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常在排便后获改 善。

慢性便秘诊断及治疗

慢性便秘诊断及治疗

结肠黑变病-重度
慢性便秘的治疗-生物反馈治疗
适用于功能性盆底功能障碍性排便困难者 通过治疗使患者排便时盆底肌矛盾性收缩得到纠正 改善直肠感觉功能 改善直肠推进蠕动 改善肛门松弛的协调性
慢性便秘的治疗-心理行为干预
中、重度的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表现, 应予以认知治疗,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
详细了解病史
便秘症状的特点 便意、便次、费力、粪便性状等 伴随症状 基础疾病 药物因素 警报症状/警报征象 习惯、情绪、认知
慢性功能性便秘-辅助检查
胃肠传输试验 直肠肛门动力检测 24 h结肠压力监测 排粪造影 球囊逼出试验 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检查 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 心理医学评估
功能性便秘的分型
Rome III: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rossman DA. 2006: 487
慢性功能便秘Rome III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便秘的诊断 诊断前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下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 a. 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b. 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 c.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d.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阻塞感 e. 至少25%的排便需用手法辅助 f. 排便<3次/周。 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发生率
Am J Gastroentero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11,349; BMC Gastroenterology 2008, 8
慢性便秘-影响因素
西方人群患病率较高 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 女性高于男性 饮食结构、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近日,中国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发布了最新一版的《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诊疗指导。

这份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我们了解和处理成人慢性便秘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引。

下面,我们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探讨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该指南对成人慢性便秘的定义和诊断进行了明确。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或硬结,伴有腹胀等症状超过3个月的现象。

临床诊断便秘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便秘。

这一定义和诊断标准对于统一诊断标准、减少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指南重点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成人慢性便秘是一个综合性疾病,涉及多个方面,如内科、消化科、外科、康复科等。

指南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诊疗效果。

这对于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团队协作的思维方式,加强医疗资源整合是一个重要的指导。

接着,该指南对便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等。

其中,生活方式改变包括规律排便、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

饮食调整方面,主要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进食精加工食品等。

药物治疗则包括通便剂的使用,如纤维素类、益生菌、滑肠剂等。

指南对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细化和详细介绍,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最后,指南还对外科处理慢性便秘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

对于那些经过充分非手术治疗后无效的严重便秘患者,外科手术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指南列举了适应症,如肠道功能障碍、直肠脱垂等。

对于手术方法,指南提供了经肛门途径和腹部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并发症的防范。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慢性便秘是指至少连续3个月以来,排便困难或数目明显减少,大便硬结或干燥,需要较多用力或用助泻药才能排便的一种常见病症。

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造成了很大影响。

由于慢性便秘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较多,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便秘的基层诊疗,特制定本指南。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饮食不规律,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不足等。

2.精神因素:如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

3.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抗酸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引起便秘。

4.肠道病变因素:如直肠脱垂、结肠下垂、痔疮、食管胃结肠吻合术、结肠肿瘤等。

5.神经调节及功能异常:如肠道神经功能障碍、肠道平滑肌功能不良、风湿性疾病等。

二、临床表现:1.排便不畅,大便不通畅和顺利。

2.排便时间较长,需用力排便或有疼痛感。

3.大便干硬,有时伴有点滴状大便。

4.排便频率明显减少,一周排便少于3次。

三、诊断: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肛门指检、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盆腔B超等检查,排除其它疾病,确定为慢性便秘。

四、处理原则:1.针对病因治疗:对病因可纠正的如药物引起的便秘、直肠脱垂等,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2.饮食调理: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3.规律排便:培养定时定点排便的习惯,尽量不忽略大便的欲望。

4.增加运动: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肠道蠕动。

5.使用泻药: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口服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或润滑泻药。

五、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功能不良,应避免滥用。

2.在使用泻药时,应充分了解药物作用机制,遵医嘱使用,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如出现肠道梗阻、便血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4.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憋大便,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

六、随访治疗:1.初诊后1个月复诊,评估疗效,如有需要可调整治疗方案。

2.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应及时转诊至内科或消化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为防治慢性便 秘提供了全面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 推动防治工作的开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便秘的认识水平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 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较大。
临床医生对慢性便秘的认识水平 参差不齐,导致诊疗效果不佳。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为临床医 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慢性便秘 诊疗知识,有助于提高认识水平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慢性便秘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 ,容易出现跨学科诊疗的混乱 。
注意事项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患者自我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
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包括饮食调整、排便习惯改善、心理调适等方面。
随访计划
医生应为患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05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的意义 与价值
对病因进行治疗。
02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
治疗、病因治疗等。
03
方法选择
对于功能性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法改善症状;对于
药物性便秘,可以调整药物或停药;对于器质性便秘,需要针对病因进
行治疗。
04
慢性便秘的预防与康复指导
预防措施及建议
01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慢性便秘概述 • 慢性便秘的评估与诊断 • 慢性便秘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慢性便秘的预防与康复指导 •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的意义
与价值
01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疗常规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疗常规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疗常规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非器质性的排便节律改变,主要指排便习惯及粪的性状改变而言,即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和粪干燥硬结或粘滞难排,持续2周以上。

其含义为:排便次数≤3次/周;25%以上时间排便费力;25%以上时间粪质硬或呈硬球状;25%以上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临床上也称为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须经钡剂灌肠或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其临床特点为大便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症状(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日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日以上。

(2)大便干结。

(3)排便费力,伴有排便不适感或疼痛感或排便不尽感。

(4)经全身体检及理化或特殊检查(如结肠镜),排除器质性便秘。

诊断:具备(1)、(2)、(3)中任何一项及第(4)项,持续2周以上,均可诊断本病。

2.体征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粪块,直肠指检可触及粪便。

3.辅助检查(1)大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观察粪便形状、大小、坚度、有无脓血和粘液等,以及潜血试验,排除器质性病变。

(2)肠镜可直接观察肠粘膜病变,排除结肠癌、息肉、炎症等器质性病变。

(3)X线检查钡剂灌肠、直肠排粪造影显示排空延迟,同时可排除器质性病变。

(4)直肠压力测定。

(5)可测定直肠括约肌压力,观察直肠运动及顺应性。

(二)鉴别诊断1.结肠、直肠、肛门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便秘由于便秘属于临床症状,所以可能有很多疾病都会导致便秘的出现,如结肠、直肠、肛门等部位的良性及恶性肿瘤,炎症性和肉芽肿性病变,肠系膜血管梗塞,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门和直肠闭锁,痔疮,肛裂以及肠粘连,疝嵌顿等;这些疾病虽然都有便秘的症状,但每种疾病都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所以不难鉴别,另外行肠镜加活检、x线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如硬皮病、麻痹性腹膜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铅中毒、肠外肿块压迫等均可出现便秘症状,但除便秘外,还有相应的体征、生化指标及物理诊断指标等,所以可以鉴别。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中度则介于两者之间。
便秘的相关检查
➢ 体格检查 全身疾病体征, 腹部体征 肛门指诊:
➢ 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及潜血;血常规;血糖;电解质;甲状腺 功能
➢器械检查
便秘的相关检查
内镜
年龄50岁以上;
伴有贫血、腹痛或腹胀;
便血或大便潜血阳性;
有结肠癌的家族史;
以前从未进行过结肠癌或结肠炎的筛查
➢器械检查 钡灌肠
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继发性便秘
➢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糖尿病、甲减、全垂体功能减低、甲旁 亢、卟啉病、嗜铬细胞瘤
➢ 电解质紊乱 高钙血症、低钾血症
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继发性便秘 ➢ 神经系统疾病
脊柱损伤、马尾肿瘤、腰椎间盘疾病、 脊柱结核、多发硬化症、帕金森氏病、 中风、脑肿瘤
自主神经疾病、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 ➢ 肠神经系统疾病
便秘
根据便秘特点 经验治疗1~2周
便意少,便次少 排便艰难 排便不畅 IBS便秘型
病史,报警症象,>40岁疑器质病变, 体检,肛门指检
粪检,血生化 结肠镜、钡灌肠
非器质性病变
GIT/ARM
STC
OCC
MIX
器质性病变
酌情选用: 一般治疗 膨松剂/渗透剂 促动力剂 心理行为干预
(1) 一般治疗 膨松剂 渗透剂
泻剂。
结肠黑便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氯离子通道激动剂
促进肠液分泌 增加肠蠕动 安全有效
副作用: 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的治疗
药物治疗
➢ 口服泻药
大便软化剂
该类泻药主要为含钙、钠、或钾离子的多库盐,为表面活性剂,能使水分 和脂质混入粪便并使之软化,有助于缓解排便时的肛门直肠疼痛,这类药物还 能抑制小肠和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刺激肠道分泌,增加肠道运动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6 BMC Gastroenterology 2008, 8
4
慢性便秘-影响因素
☆ 西方人群患病率较高 ☆ 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 ☆ 女性高于男性 ☆ 饮食结构、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2021/2/6
5
北京地区普通人群便秘分层调查-1
N=2468
普通人群便秘发病率(%)
2021/2/6
11
慢性功能便秘Rome III诊断标准
☆ 符合慢性便秘的诊断
☆ 诊断前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下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 项或2项以上
a. 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b. 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
c.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d.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阻塞感
e. 至少25%的排便需用手法辅助
f. 排便<3次/周。
☆ 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 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021/2/6
12
详细了解病史
☆ 便秘症状的特点 便意、便次、费力、粪便性状等
☆ 伴随症状 ☆ 基础疾病 ☆ 药物因素 ☆ 警报症状/警报征象 ☆ 习惯、情绪、认知
2021/2/6
13
慢性功能性便秘-辅助检查
☆ 胃肠传输试验 √ ☆ 直肠肛门动力检测 √ ☆ 24 h结肠压力监测 ☆ 排粪造影 √ ☆ 球囊逼出试验 ☆ 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检查 ☆ 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 ☆ 心理医学评估 √
8
慢性便秘-病因及分类
☆ 器质性:胃肠道疾病、累及胃肠道的系统性疾病、药物性 ☆ 功能性: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及IBS-C
☆ 国际上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病理生理学以及治疗相继 推出了罗马I、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
☆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2021/2/6
9
慢性便秘的诊断
2021/2/6
20
慢性便秘的治疗-药物治疗
应考虑药效、安全性、药物依赖性以及价效比
☆ 刺激性泻剂:包括酚酞、蒽醌类药物、蓖麻油等。此类泻 剂易出现药物依赖、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 引起结肠黑变病并增加大肠癌的危险性
☆ 促分泌性泻药:Lubiprostone作用于粘膜表面的氯离 子通道
☆ 促动力剂: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 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
成人慢性便秘诊断及处理
2021/2/6
1
慢性便秘-定义及诊断标准
☆ 排便费力、粪便硬或呈干球状、空排(有便意但 排不出来)、便次少或排便不尽感
☆ <3次/周,<35g/日,或超过1/4时间有排便费力 ☆ 全胃肠或结肠传输延缓 ☆ 病程超过6月
2021/2/6
2

Bristol 粪便性状量表
2021/2/6
3
慢性便秘发生率
总发病率: 北美
1.9%-27.2%
中国
3-11%
欧洲(平均值)
17.1%
老年人: 大于70岁发生率显著增加;
84岁或以上人群 为34和 26 %
女性:
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
Am J Gastroentero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11,349;
2021/2/6
14
胃肠传输试验
A
B
72h 胃肠传输试验
A 示出口梗阻型便秘,标志物排出0%,90%位于乙状结肠以下
2021/2/6 B 示慢传输型便秘,标志物排出0%,分布于右半结肠和横结肠
15
肛门直肠功能检测
类型1:力排时患者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腹压升高),同时伴随肛门括约肌压力升高。
类型2:力排时患者不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腹压不升高),但同时出现肛门括约肌压矛盾样收缩。
☆ 有否报警症状
☆ 有无全身其他器质性疾病
☆ 功能性与器质性疾病并存
☆ 结肠镜检查
便潜血阳性、有报警症状者
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有变化者
☆ 先天性巨结肠者,钡剂灌肠造影和ARM
☆ 肛门直肠指检
2021/2/6
10
功能性便秘的分型
传统分类
Rome III
慢传输型便秘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
郭晓峰、柯美云等,中华消化杂志2002, 237-8
6
北京地区普通人群便秘分层调查-2
*与其它组比较,P<0.05
*
不同人群发病率(%)
2021/2/6
郭晓峰、柯美云等,中华消化杂志2002, 237-8
7
北京地区普通人群便秘分层调查-3
郭晓峰、柯美云等,
中202华1/2消/6化杂志2002, 237-8
☆ 渗透性泻剂:包括不被吸收的糖类、盐类泻剂和聚乙二醇
➢ 不被吸收的糖类:可增加肠腔内粪便的容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 轻度、中度便秘的治疗(如乳果糖) 。
➢ 盐类制剂:(如硫酸镁)在肠道不完全吸收,使水份渗入肠腔,应注意过 量应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
➢ 聚乙二醇: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能有效治疗便秘,且其含钠 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
类型3:力排时患者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腹压升高),但肛门括约肌缺乏松弛,或松弛不全(松弛率
<20%)(表现肛门括约肌压力不下降)。
2类02型1/42/:6 力排时患者不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肛门括约肌缺乏松弛,或松弛不全。
16
高分辨直肠肛门检测
2021/2/6
17
慢性便秘的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进行综合治 疗,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和排便生理。 l 一般治疗 l 通便药物及促动力剂 l 生物反馈 l 心理行为干预 l 手术治疗
出口梗阻型便秘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 混合型便秘(Mix)
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功能性排便障碍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s ) ??
2021/2/6
Rome III: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rossman DA. 2006: 487
2021/2/6
18
慢性便秘的治疗-一般治疗
☆ 加强排便的生理教育 ☆ 解除患者对排便过度紧张的心理负担 ☆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 ☆ 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 适当增加活动
2021/2/6
19
慢性便秘的治疗-药物治疗
应考虑药效、安全性、药物依赖性以及价效比
☆ 容积类轻泻剂(膨松剂):通过增加粪便中的水含量和固形物而 起到通便作用,如欧车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