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便秘 罗马iv标准

便秘 罗马iv标准

便秘罗马iv标准便秘是指排便时间间隔延长,粪便干燥,排便费力或不完全的情况。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罗马iv标准,便秘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排便时间间隔延长的情况,一般来说,排便时间间隔延长超过三天可以考虑为便秘;其次,需要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是否存在排便费力或不完全的情况;最后,需要了解患者的粪便特征,包括粪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情况。

便秘的病因复杂,包括饮食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因素。

因此,在治疗便秘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罗马iv标准,便秘的治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排便情况,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高蛋白食物;其次,需要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最后,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便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

除了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手段。

根据罗马iv标准,便秘的药物治疗可以包括渗透性泻剂、刺激性泻剂、益生菌等。

渗透性泻剂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水分,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刺激性泻剂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

然而,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治疗在便秘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调理脾胃、疏肝理气,改善便秘症状。

然而,在选择中医治疗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的中医诊疗,避免因治疗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罗马iv标准,便秘的诊断应包括排便时间间隔延长、排便费力或不完全、粪便特征等方面。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异常的诊断标准
直肠前突
壶腹远端囊袋状突向前方,深度 6-15mm为轻度,16-30mm为中度, >30mm为重度。
会阴下降
肛上距>3cm(经产妇>3.5cm)
直肠内套叠
排粪过程中出现的直肠粘膜折叠,测 量包括深度、与肛门距离、涉及肛管长 度。套叠深度>3mm为异常,3-15mm为轻 度,>15mm为重度。
便秘的定义应为每周两次或更少
——Gorton & Nivatavongs 《结直肠 肛门原理、实践和手术学》1992年 P908
便秘的定义为进标准饮食的条件下(每 天膳食纤维19克),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 需排除肠梗阻,同时应有肠传输延长的证据。
——Gorman 《结直肠外科学》第 三版1993年P265
正常值为2次/日~3次/周 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者42.1%,排便不定时者
占48.3% 单次排便时间:男性为6.9±5.4min;女性为
5.8±3.9 min 24小时排出粪便湿重:男性为298.9±132.0克,
女性为266.4±112.9克 第一块粪便排出时间:男性为31±41s,女性
为43±58s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搁架征”
盆底痉挛综合征
力排时肛直角<90°或静坐、提肛、 力排时肛直角变化不大或不变,且耻骨 直肠肌痉挛切迹
骶直分离
第三骶椎处骶直间距>20mm, 伴乙状结肠前移
有作者提出腹腔造影同步
确。
肛肠测压
肛管静息压:主要由内括约肌静息张力产生, 约占静息压的85%
诊断
便秘类型及症状
慢运输型:便次少、缺乏便意、硬便常 表明肠动力减低
出口梗阻型:排便不净、排便费力、排 便不能及直肠坠胀感

便秘诊疗方案

便秘诊疗方案

便秘诊疗方案简介便秘是指排粪困难或排粪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时间较久,排便时需用力过多等症状。

便秘病因复杂,可能由于饮食、生活习惯、药物、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本文将介绍便秘的诊断方法以及常见的诊疗方案。

诊断方法1. 症状询问与体格检查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十分重要,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排便频率、大便的形状和颜色、排便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触诊腹部,检查腹部是否有肿块或压痛等。

2. 食物日记与饮食史通过患者的食物日记和饮食史,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是否存在吃得不正常的情况,比如吃得过多或过少,食物口味过重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患者的肠道蠕动和排便情况。

3. 实验室检查有时,医生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4. 影像学检查如果怀疑患者可能存在结构性病变,如肠道梗阻或肿瘤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光、腹部超声、结肠镜检查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诊疗方案1.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便秘的首要措施。

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水果、蔬菜等。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增加大便的湿润度,促进排便。

2.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

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

此外,腹部按摩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可以尝试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摩。

3. 药物治疗如果饮食调整和运动没有明显效果,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轻泻剂、益生菌、肠道充益剂等。

轻泻剂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肠道充益剂可以增加肠道容积,刺激排便。

4. 生物反馈治疗对于顽固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肠道功能。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监测患者肌肉的活动,并对患者的排便技巧进行指导和训练,以帮助患者改善排便困难。

便秘的诊断标准

便秘的诊断标准

便秘的诊断标准便秘是指排便时间间隔延长,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干燥,排便量减少的症状。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那么,便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首先,便秘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判断。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排便时间间隔和排便次数来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排便时间间隔超过三天,或者排便次数少于每周三次,就可以考虑为便秘。

其次,便秘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排便困难程度。

如果患者在排便时感到明显的困难,需要用力或者排便时间较长,也应该考虑为便秘。

除了以上的症状外,便秘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比如结肠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会引起便秘。

因此,在诊断便秘时,医生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此外,便秘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比如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饮水不足等,也会导致便秘。

因此,在诊断便秘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帮助患者改善这些不良习惯。

最后,便秘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一般来说,老年人和女性更容易患上便秘。

因此,在诊断便秘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因素。

总的来说,便秘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排便困难程度、排除其他疾病、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患者在出现便秘症状时,能及时就医,获得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便秘诊断及治疗

慢性便秘诊断及治疗

结肠黑变病-重度
慢性便秘的治疗-生物反馈治疗
适用于功能性盆底功能障碍性排便困难者 通过治疗使患者排便时盆底肌矛盾性收缩得到纠正 改善直肠感觉功能 改善直肠推进蠕动 改善肛门松弛的协调性
慢性便秘的治疗-心理行为干预
中、重度的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表现, 应予以认知治疗,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
详细了解病史
便秘症状的特点 便意、便次、费力、粪便性状等 伴随症状 基础疾病 药物因素 警报症状/警报征象 习惯、情绪、认知
慢性功能性便秘-辅助检查
胃肠传输试验 直肠肛门动力检测 24 h结肠压力监测 排粪造影 球囊逼出试验 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检查 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 心理医学评估
功能性便秘的分型
Rome III: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rossman DA. 2006: 487
慢性功能便秘Rome III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便秘的诊断 诊断前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下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 a. 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b. 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 c.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d.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阻塞感 e. 至少25%的排便需用手法辅助 f. 排便<3次/周。 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发生率
Am J Gastroentero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11,349; BMC Gastroenterology 2008, 8
慢性便秘-影响因素
西方人群患病率较高 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 女性高于男性 饮食结构、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便秘(constipation)

便秘(constipation)
过度用力可能会导致肛门损伤和痔疮 等问题,应尽量避免。
06
相关资源和参考文献
相关资源
01
02
03
健康科普文章
提供有关便秘的成因、诊 断、治疗和预防的信息。
医学研究论文
针对便秘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学 和治疗学等方面的研究。
临床指南
针对便秘的诊断和治疗的 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 供有关便秘的实践指导。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某些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可能 会引起便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 物使用。
护理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 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
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症状。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预防便 秘。
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便秘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 治疗或改变生活习惯等。
02
便秘的原因和分类
原因
饮食不当
摄入水分和纤维素不足,饮食过于油腻、 辛辣等。
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等。
生活习惯不良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过度劳累等。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如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等。
分类
轻度便秘
大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 质较硬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

中度便秘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排便费力, 粪质较硬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 明显,需用力排便。
重度便秘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排便费力,粪 质较硬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明显 ,需用力排便,甚至使用手抠或药 物辅助。
03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症状
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 、排便费力、粪质较硬或呈球状、 排便不尽感等。

便秘的诊断及处理

便秘的诊断及处理

便秘的诊断及处理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排便,粪质坚硬,排便困难。

当各种因素如饮食习惯、精神因素、机械因素、全身疾病等影响上述条件,便可致便秘。

一般情况下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

(一)相关诊断1.器质性便秘(1)胃肠道梗阻如幽门梗阻、结肠肿瘤、肠结核、肠粘连,或肠外病变压迫肠道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腹腔肿块等。

(2)直肠肛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肛周脓肿、痔疮等引起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而致便秘。

(3)药物、毒物中毒铋剂、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药的应用可能引起便秘。

铅、碑、汞、磷等中毒亦易引起便秘。

(4)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脑炎、脑肿瘤、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功能性便秘食物中缺乏水分、纤维素;生活规律改变如长期卧床等;排便动力缺乏如多胎妊娠、肥胖、消瘦等所致的腹肌衰弱;老年性的肠平滑肌无力;痉挛性便秘如肠易激惹综合征等。

(二)相关处理1.一般治疗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饮食和排便习惯、系统疾病史、用药史、职业史、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注意询问便秘发生的缓急、伴随症状。

应教育便秘者调整饮食,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平时应根据年龄、体质进行体育锻炼或活动,并注意劳逸结合。

2.对症治疗(1)导泻药物如果导、液状石蜡、硫酸镁等,中药制剂如三黄片、牛黄解毒丸、麻仁九、大黄、番泻叶等。

但如老年体弱、便秘时间过久者慎用强效的泻药如硫酸镁、番泻叶等。

(2)灌肠经上述处理无效或便秘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考虑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3.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如便秘系肠梗阻、肿瘤、全身性疾病或毒物所致者,应及时转诊。

便秘评估规范

便秘评估规范

便秘评估规范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时间延长的症状。

为了准确评估便秘病情,制定了便秘评估规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一、病史采集1. 主诉:患者描述排便困难的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等。

2. 病程: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

3. 排便习惯:了解患者的正常排便习惯,包括每日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粪便质地等。

4. 饮食习惯:询问患者的饮食结构、膳食纤维摄入量等。

5. 用药史:了解患者是否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镇痛药、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便秘。

6. 疾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与便秘相关。

二、体格检查1. 腹部触诊: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包块等异常情况。

2. 直肠指检:通过直肠指检可以了解肛门括约肌张力、直肠壁的异常情况等。

3. 体重测量: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体重减轻,以了解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三、辅助检查1. 大便常规检查:检查大便的颜色、质地、是否有血便等。

2. 大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查大便中是否有潜血来排除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3. 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4.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查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便秘。

5. 腹部X线检查:通过腹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肠道是否存在梗阻、肿瘤等异常情况。

6. 结肠镜检查:对于疑似结肠疾病的患者,可以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便秘评估量表1. 罗马Ⅲ标准:通过询问患者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等指标,判断便秘的程度。

2. 布里斯托尔大便质量评分表:通过询问患者排便质地,将其分为七个等级,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

五、诊断标准1. 罗马Ⅲ标准:根据罗马Ⅲ标准,便秘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标准:排便频率少于3次/周,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排除器质性病因。

2. 布里斯托尔大便质量评分表:根据大便质量评分表,便秘的诊断需要满足大便质地为1或2级,且排便频率少于3次/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慢性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 慢性便秘患者还表现为: 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 想排便而排不出 排便费时、每日排便量少 可伴有腹痛、腹胀、肛门直肠疼痛
便秘的相关检查
结肠传输试验 测压法 可以评估肛门直肠的动力和感觉功能 球囊逼出试验 可反映肛门直肠对球囊的排出能力,健康人在60S内 排粪造影 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变化 其他检查 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 此外,慢性便秘患者常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建议早起了解心理 状态,必要时做心理评估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01 02 03 04 05 06
便秘的定义 便秘的常见病因 慢性便秘的诊断 便秘的相关检查 便秘的治疗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原则
便秘的定义
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 法辅助排便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低纤维素食物、液体摄入减少可增加慢性便秘发生的可能性,滥用泻药 可加重便秘
需要注意的情况
年龄>40岁、有报警征象这,需要进一步检查(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 镜检查) 报警征象包括:便血、粪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 包块、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等
便秘的治疗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原则
老年人:尽量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可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 妊娠妇女: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运动,可用容积性泻药、乳果糖、聚 乙二醇 儿童: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可用开塞露、容积性泻药、 乳果糖、聚乙二醇 糖尿病患者: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 终末期患者:常与阿片类药物相关。推荐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 或润滑性泻药
便秘的常见病因
功能性疾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器质性疾病:肠道疾病(结肠肿瘤、肠梗阻、肛裂、痔等)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减、尿毒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 肌肉疾病(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等) 药物:抗抑郁药、解痉药、利尿剂、钙拮抗剂、钙剂、铁剂、止泻药、 非甾体抗炎药、抗酸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