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复式记账法之会计账户

第二章:复式记账法之会计账户

• 某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 (二)完整账户的结构:(以三栏式账 户为例) • 在会计实务中,一个完整的账户除了上 述“T”字型账户所反映的增加额,减 少额,期末余额外,还应包括以下项目:
• • • • •
1、账户名称 2、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 3、凭证的编号 4、摘要(即简要描述经济业务) 5、增减的金额以及余额。
• 由上述两个案例可以得出: 总结一:“T”字型账户同样包括期初余 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 额等核心内容。 总结二:这里的本期指的是本会计期间, 可以是年,季,半年或月。一般通常指 月或年。 总结三: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
• 四、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 总分类账户:按照总账科目设置,提供 该总账科目内容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总 括情况的账户。 • 明细分类账户:是指按照明细科目设置, 提供该明细科目内容增减变动及其结果 的详细情况的账户。
有上述例题可以看出,账户的期末余额一 般是与增加额的方向是一致的。 其中,账户的载体是账页,若干账页聚合 在一起形成的簿记称为账簿。
• 业务二: • 已知“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的会计科目,右 方表示该科目的增加额,左方表示该科目的减 少额,本期期初“短期借款”该账户有余额 60000元。本期涉及的短期借款业务只有一笔: • 1、某月某日,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90000 元,直接偿还公司的或货款。 • 提问:试用“T”字型账户反映该账户本期增 减变动过程并结算除该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
•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联 系和区别: • 1、联系: 1 • (1)核算内容相同 • (2)登帐的依据相同:最终的依据是原 始凭证 • (3)账户的余额相同 • (4)登帐的期间相同

会计学原理课件_2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课件_2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3)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
会计科目应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统一编号,以便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 实行会计电算化。
(4)每一科目反映一项内容
会计科目名称力求简明扼要,内容确切。每一科目,原则上反映一项内容,各科目之间不 能互相混淆。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 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科目名称。
明细科目
二级科目(子目)
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
三级科目(细目)
圆钢、角钢、槽钢 润滑油、防锈剂 汽油、柴油、煤油
原材料
……
……
四、会计科目的主要名称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共设置会计科目85个,详见P31表2-2


第三节 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1、 会计账户
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 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科目的具体运用 科目的具体运用 科目的具体运用 有结构 有相应的结构 反映资金运动状况 反映资金运动状况 可自行确定 可自行确定
二、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会计账户:结构=格式
(一)原理、 1.资金平衡原理

结构、

内容
(1)账户的名称 (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凭证 号数(用以说明 账户记录的日 右方 期及来源)。 (减少额) (3)摘要(概括说 明经济业务的 内容)。 (4)增加和减少 的金额。 (5)余额。
(4)
(5)
损益类
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
(二)按隶属关系分类

隶属关系亦即级次关系。会计科目的级次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指标的 详细程度,或者说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两大类:总分类 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见下表: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下面以可口公司发生的几项经济业务为例, 来明会计要素变动增减变动的四种类型以及 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 案例一(教材上的例题)
• 案例二
【例1】可口公司获得国家追加投入的资本, 现金50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
【例2】可口公司用银行存款30 000元,购入 新设备一台,并且交付使用。
3、设置账户的意义
• (1)在记账时,把复杂的经济业务进 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提供管理所需的数 据资料;
• (2)可以把价值形式的核算同实物形 式的核算相结合,有效控制财产物资;
• (3)可以使整个会计记录形成一个总 括与明细相结合的体系;
• (4)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三、账户的结构
(一) 账户的基本结构(T型结构) P30 (二) 涉及的相关概念 (三) 账户的主要内容 P31 (四)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P33
下一页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 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帐户左右 两方的名称,用哪一方登记增加,用哪一 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和 记账方法。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用“T”型表 示,见下图所示。
(左方) 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
(二) 涉及的相关概念
上列账户左右两方,分别用来记录其增加数额和 减少数额。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叫做账户余额。 余额按其表现的不同时间,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 额。
(3)、在会计期间任一时刻,上列两个平衡公式可以合并为: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 会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 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而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因此,企业在会计期间中(结账之前),原来的会计等式就 转化为下列的形式:

第02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

第02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有借必有贷D、借贷必相等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B、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C、收入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D、费用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3、某企业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本月向银行借款600万元存入银行,并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500万元。

期末资产总额应为()万元。

A、3100B、2600C、2100D、9004、以下科目中,期末结账后无余额的是()。

A、预付账款B、应收账款C、财务费用D、未分配利润5、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6、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是由()决定的。

A、记账规则B、账户性质C、业务性质D、账户结构7、会计科目是()。

A、会计要素的名称B、账户的名称C、账簿的名称D、会计报表的名称8、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全部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B、借方和贷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10、预付供应单位材料货款,可将其视为一种()。

A、负债B、所有者权益C、收益D、资产二、多项选择题1、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A、借新债还旧债B、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C、购买原材料一批,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D、购进材料,款项未付2、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有()。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原材料D、产成品3、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有如下特点()。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练习题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练习题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一(一)目的:熟悉账户的结构和期末余额计算公式(二)资料:长江公司2010年12月部分账户的发生额如下表所示:(三)要求:(1)开设“T”形账户,将各账户期初余额及本期发生额逐笔记入各“T”形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并计算和列示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

(2)根据资料中标明的经济业务号码说明①、②、③笔经济业务的内容。

习题二(一)目的:练习借贷记账法及会计报表编制(二)资料1、×公司2006年3月31日有关账户如下资产负债表2、2006年4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教材55页所示。

(三)要求1、根据期初余额开设“T”型账户;2、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3、根据经济业务逐笔登记“T”型账户;4、结出各“T”型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5、根据各“T”型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编制“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参考49页表2—10的格式);6、编制2006年4月份资产负债表。

7、计算该企业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减期初资产总额,再除以期初资产总额,乘以百分号)、期末资产负债率和期初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后乘以百分号。

资产负债率30%—50%为合理),并分析评价其合理性。

习题三(一)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运用(二)资料:长江公司2011年7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假设不考虑增值税问题:(1)销售商品一批,售价9 600元。

商品已经发出,款项收存银行。

(2)收到上月销货款5 600元存入银行。

(3)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5 600元。

货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4)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管理部门水电费720元。

(5)从本月份开始,租用大华公司仓库3年。

现以银行存款预付全部租金36 000元。

(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处理)(6)计提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6 000元,将在本季末支付。

(三)要求1、按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基础,在下列表格中相应栏目确认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二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客观题

第二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客观题

第二章账户和复式记账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A.投资者 B.债权人 C.特定单位 D.债务人2.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会计凭证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指标3.预收购买单位预付的购买产品款,应做为()加以确认。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4.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

A、会计要素B、财务指标C、账户D、会计凭证5.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6.会计科目是()的名称。

A.会计账户B.会计等式C.会计对象 D.会计要素7.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8.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B.记账规则C.账户的结构 D.业务的性质9.复试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的平衡原理。

A.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 利润C.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本期减少数= 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A.资产类和负债类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和损益类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11.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C.分类的对象不同D.反映的结果不同12.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是()。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费用13.以下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

A.投资收益B.管理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14.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

A.应付工资B.实收资本C.累计折旧 D.预提费用15.差旅费的预借和报销是通过()账户核算。

会计科目、会计帐户和复式记账法

会计科目、会计帐户和复式记账法
短期借款
10,000
原材料
60,000
应付账款
4,600
库存商品
8,200
实收资本
205,000
固定资产
150,000
资本公积
10,000
生产成本
6,000
盈余公积
20,000
合计
249,600
合计
249,600
1、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54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6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3、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5000元。
帐户的概念
帐户的结构
会计帐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联系 2、区别
第二节 会计帐户
(一)基本结构
1、账户名称(根据会计科目而来)
2、两个部分
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二)具体结构
“T”型账户


哪方登记增加,哪方登记减少,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来决定。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经济内容(按归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分类
1、流动资产
(1)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2)交易性金融资产
(3)存货
原材料
库存商品
自制半成品
(一)资产类
周转材料
应收账款 预付帐款 应收票据
思考:2008年1月1日A企业销售一批货物给B企业,B企业开出一张6个月的商业汇票,请问哪个企业在记录这经济业务的时候要用到“应收票据”科目?在什么时候用呢?
3)1月15日开出支票,支用银行存款1 000元,归还所欠供应单位货款。

第二章会计记录——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会计记录——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会计记录——账户与复式记账一、单选1、()既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它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A、会计科目B、会计恒等式C、借贷记账法D、账户2、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是由()决定的。

A、记账规则B、账户性质C、业务性质D、账户结构3、某企业采购员预借差旅费,所引起的变动为()。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C、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4、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资金运动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状况5、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B、会计账户C、会计分录D、会计对象6、当一笔业务只涉及资产方面内部有关项目之间的金额增减变化,其会计等式两边的金额()A、同增B、同减C、不增不减D、一方增加,一方减少7、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A、便于登记收支业务B、资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C、有借必有贷的规则D、资产总额等于收益总额的等式8、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2,000,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00,000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0,000元,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A、2,700,000元B、2,500,000元C、1,500,000元D、500,000元9、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20万元,当经济业务(1)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2)收回应收账款2万元存入银行;(3)用银行存款偿付应付账款5万元,发生后其资产总额为()。

A、127万元B、137万元C、125万元D、132万元10、资产提供者对企业的资产具有的要求权,在会计上统称为()A、所有者权益B、债权人权益C、权益D、债务11、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有着()的关系。

A、前者与后者不一定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总额必然相符12、企业的债权人权益,在会计上称为()A、企业者权益B、债权C、负债D、权益13、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千万元,负债总额为2千万元,则该企业资产总额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内部项目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双方总额不变。

?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下面以可口公司发生的几项经济业务为例,
来明会计要素变动增减变动的四种类型以及
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 案例一(教材上的例题)
? 案例二
【例1】可口公司获得国家追加投入的资本, 现金50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
240 200
期末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年初数
流动负债:
(略) 短期借款
50 000
应付账款
10 200
流动负债合计 60 200
长期负债
0
负债合计
60 2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100 000
盈余公积
80 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80 000
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合计
240 200
期末数
(略)
(二)会计事项及类型
发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 事项,在会计中通常称为会计事项。
会计事项的发生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要素发生变化。
会计事项的类型(会计要素变动的四种类型) 1、资产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同时等额增加,双方总额相 等。
2、资产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同时等额减少,双方总额相 等。 3、资产方内部项目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双方总额不变。
本章结构
第二章 账户与复试记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会计等式 会计科目与账户 复式记帐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 会计循环 本章小结与练习题1、2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涵义 (二)会计事项及类型
(一)会计等式的涵义 P17
?1 会计等式的涵义 ?2 会计等式的形式
?3 会计等式的意义
(4)、期末结算时,利润经过分配,上列平衡公式又表现为:
到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计算出本期利润 (或亏损),并将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后,上述会计等 式又恢复为期初的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于此平衡公式反映了资产的归属关系,又是设置会计科 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故称 之基本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指会计 各要素之间存在的数额上必然相等的关系。
2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由会计要素组成,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 的平衡关系。
在任何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企业的资产、负债 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存在下列数量关系: (1)、 资金运动静态情况下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 关系是: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负债—债权人权益 故 资产=权益 ) (2)、资金运动动态情况下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 关系是: 收入-费用=利润
(3)、在会计期间任一时刻,上列两个平衡公式可以合并为: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 会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 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而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因此,企业在会计期间中(结账之前),原来的会计等式就 转化为下列的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 会计等式的意义
建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 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明确了资产、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会计中设置账户、 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会计等式的平衡 关系,可以用一张简略的资产负债表来反映 。
举例:设可口公司 20××年1月1日的财务状况如表 所示。
【例 7】可口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批产品,货款 20 000元,增值税 3 400元,均如数收存银行。
下一页
从以上分析可见,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 等式左右两方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动。但是,如加 以归类,又不难发现,使会计等式左右两方金额发 生增减变动的经济业务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经济业务如业务 1和业务3、7,会计等式左 右两方同时等额增加 ;
【例2】可口公司用银行存款 30 000元,购入 新设备一台,并且交付使用。
【例3】可口公司向红光机械厂购买材料 5000 元,款项尚未支付(增值税不考虑)。
【例4】可口公司用银行存款 5000元,偿付所 欠红光机械厂的账款。
【例5】可口公司从银行借款 10200元,直接偿还 前欠货款。
【例6】可口公司用盈余公积金 10000元,转增资 本。
1 会计等式的涵义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 这在会计上叫“资产”,资产的提供者有对企业拥有资产的 要求权,在会计上叫“权益”。资产和权益是相互依存的,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资源和多少资源,而权益表明是谁提 供了这些资源,谁对其拥有要求权,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 面,是同一资金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的结果。因此资产和 权益之间在的数额上必然是相等的。
第二章 账户与复试记账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会计等式,以便为后面所学的会
计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对会计 科目有了认识后,进一步掌握会计账户的设 置、账户的结构以及帐户中有关数据之间 的必然联系; 3、熟练掌握和理解借贷记 账法。 本章重点问题是 :会计等式、账户的结构、 借贷记账法。 本章难点问题是: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 式的影响、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及其 运用
第二类经济业务如业务 4,会计等式左右两方等额 减少;
第三类经济业务如业务 2,引起资产方面有关项目
增减变动,其中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减少,而
可口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把这家企业 20××年1月1 日的财务状况,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以表格 的形式反映了出来。
资产负债表(简化)
编制单位:可口公司
20××年1月1日
单位:元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其中: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
资产总计
年初数
21200 400 20 800 9 000 110 000 140 200 100 000
权益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在任一时刻全部资 产总是等于其债权人与投资人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其中, 债权人的要求权总是优先于投资人的要求权,称为第一要求 权,投资人对企业的资产具有剩余要求权,或称为第二要求 权。
这一平衡原理,强调的就是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 的数量关系。因此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叫 做会计等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