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林业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范围讲解学习
绿化林业工程师林业专业学科基础知识考试范围

绿化林业工程师林业专业学科基础知识考试范围一,考试的对象:从事造林规划设计,林业研究与管理,林业建设与养护,林业病虫检疫与防治,林业生态保护与管理,花卉苗木和果树技术推广工作,符合绿化林业工程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二,考试的内容:包括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专业概论两部分.(一)林业法律法规(占20分):内容包括《森林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二)林业概论(占80分):内容涉及植物及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湿地,森林保护,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果树花卉园艺等方面基础知识.林业概论专业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考生可根据自己报考职位规定的专业要求选择相应的考试范围进行考前准备.三,考试的方法与题型:两部分内容综合在一张试卷,实行闭卷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植物学内容主要掌握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植物界各类群系统发育的基本规律以及与规律有关的基本过程.在微观方面,它从细胞,组织和器官三个层次来剖析高等显花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宏观方面,它从植物的基本类群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两条线索来阐述植物界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植物细胞和组织(一)植物细胞1.掌握原生质,原生质体的概念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掌握纹孔和胞间连丝,后含物,减数分裂的概念4.理解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的概念和各期的特点5.掌握植物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的概念(二)植物组织1.掌握组织,分生组织的概念2.掌握细胞特点和分类,成熟组织的概念和分类3.理解各类成熟组织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4.掌握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维管植物概念二,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根1.掌握器官和营养器官的概念2.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3.掌握中柱鞘细胞的特点和功能4.掌握初生木质部外始式的发育方式5.掌握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方式6.掌握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7.掌握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过程8.了解内皮层的结构特点9.掌握根瘤的概念,形成过程及作用,菌根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二)茎1.掌握顶芽,侧芽和腋芽,茎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2.掌握茎表皮,茎皮层的结构特点3.掌握无限外韧维管束的概念4.理解初生木质部外始式的发育方式5.掌握髓射线,年轮和假年轮的概念6.掌握春材和秋材或早材和晚材,边材和心材,外树皮和广义树皮的概念(三)叶1.掌握表皮的结构2.掌握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结构特点(四)营养器官的变态1.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用变态根,,变态茎,变态叶2.了解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和实例三,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一)花1.掌握典型花,雄蕊,雌蕊的组成部分2.掌握心皮,背缝线和腹缝线,雌蕊和复雌蕊概念3.掌握子房的组成和胎座的概念4.理解药壁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5.掌握成熟花药的构造,成熟花粉粒的基本构造6.掌握花粉粒的发育过程7.掌握胚珠,成熟胚囊的结构8.掌握无融合生殖,不定胚的概念9.掌握多胚现象的概念和原因(二)种子和果实1.掌握种子的来源和组成2.理解荠菜胚的发育过程3.掌握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和外胚乳的概念4.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5.掌握真果和假果,单性结实的概念和实例6.了解主要类型中的一些常见果实(三)被子植物的生活史1.掌握被子植物生活史和世代交替概念四,植物类群(一)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1.掌握种的概念2.掌握学名概念及双名法和三名法的构成(二)植物的基本类群1.掌握低等植物,高等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2.掌握地衣的概念和构造特点五,种子植物一般特征和主要分科(一)裸子植物1.掌握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2.掌握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等科的主要特征(二)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1.掌握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2.掌握杨柳科,豆科,榆科,桦木科,木兰科,樟科,大戟科,芸香科,楝科,槭树科,杜鹃花科等的主要特征(三)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1.掌握单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森林保护内容一,林业病虫害基础知识病害基本知识昆虫基本知识二,主要林业病虫害(掌握本地主要病虫草的种类与发生规律)1,主要林业害虫(1)食叶性害虫(2)刺吸性害虫(3)蛀食性害虫2,主要林业病害(1)真菌病害(2)细菌病害(3)病毒病害(4)生理病害三,森林植物检疫1,《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2,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国外引种审批的概念和程序3,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上海地区的补充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四,预测预报1,《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2,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3,"十一五"期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四率"4,"3S"技术在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中的应用五,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掌握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1,生物防治2,物理防治3,化学防治4,药剂药械种类,操作技术参考资料:1,《林木病虫害防治》王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城市森林病虫害图鉴》吴时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新编农药使用手册》刘乾开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组织与管理》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编. 5,《森林昆虫监测技术及抽样调查方法》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编. 6,《中国南方主要林木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粱承丰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检查,考核办法》国家林业局8,《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检疫技术操作办法》国家林业局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林业法律法规规章汇编》上海市林业总站编.10,《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编.2005.森林培育学科及林业规划设计内容一,林木种子及苗木(一)良种选育1,乡土树种概念2,引种步骤,引种成功的标准3,开展区域性试验的目的4,种质资源保存对象及方法(二)种子生产1,母树林经营管理2,林木结实的年龄及结实间隔期3,种实的成熟过程,种实成熟的特征(三)种子的贮运1,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2,种子贮藏的方法(四)种子品质的检验1,种子品质指标的测定:千粒重测定,含水量测定及发芽能力测定2,含水量,发芽能力的表示方法1,催芽的方法(五)苗木培育1,苗圃地的选择2,常用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追肥方法3,苗木营养诊断4,种子催芽方法,播种方法5,营养繁殖苗的培育(1)插穗成活的原理,影响插穗生根的主要因素,扦插方法(2)嫁接育苗技术(3)其他营养繁殖方式(4)容器育苗(六)苗木抚育管理与出圃1,移植苗的培育技术及大苗起苗方法2,苗木调查方法3,苗木分级指标和苗木检验方法4,苗龄表示方法二,森林营造(一)造林目的和人工林种类(二)造林树种的选择1,造林工作的基本原则2,各林种树种的选择要点3,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种植点的配置4,适地适树的途径(三)人工林组成1,混交林及纯林特点2,混交林的营造:(1)混交树种的选择(2)混交类型,混交方法与混交比例(四)造林设计与施工1,造林调查规划设计及造林施工设计2,造林地整地时间,整地的方式方法3,造林方法与造林季节(五)幼林抚育管理1,幼林抚育方法2,幼林检查和补植三,森林抚育间伐1,抚育间伐的种类和方法2,人工整枝的概念,人工整枝技术四,林业规划设计1,全面了解:我国林业规划概况及林业规划设计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含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重点掌握相关标准.2,熟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和成果,重点掌握生态公益林林地类型. 3,熟练掌握:造林树木的基本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并在林业规划设计中熟练运用上海地区常用造林树种.五,参考资料: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J104-1988,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199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2,森林培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Kathy_feng@森林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内容一,森林生态学(一)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基础知识了解森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持续林业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含,森林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二)森林与环境森林植物与环境因子(包括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土壤因子,火因子)的关系,在森林植物与大气因子的关系中,主要掌握森林的抗性,净化效应及防风效应.(三)森林种群主要涉及森林种群概念,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调节,生态对策,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四)森林群落结构主要涉及森林群落的概念,森林群落的组成,优势种和建群种的概念及作用,森林群落的结构和外貌,(五)森林群落演替主要涉及森林群落发生的一般过程,森林群落发育的过程,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演替顶级学说,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六)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涉及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营养结构,功能,物质循环等,侧重生态系统组分,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产力,生物量,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生态危机等. (七)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主要涉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森林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侧重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气候和特点.(八)生物多样性主要涉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外来物种与外来物种入侵.二,湿地生态学(一)湿地的定义及主要特征主要包括湿地的定义,类型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别,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上海湿地的基本情况等.(二)湿地的功能和效益掌握湿地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掌握湿地环境的特点,湿地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如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等方面的影响.(四)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关系《湿地公约》中关于国际重要湿地的指定标准,湿地作为水鸟栖息地的基本知识,水鸟的基本知识以及鸟类居留类型的概念,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湿地保护的主要措施等.(五)参考资料:《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伊朗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履约指南》,中国林业出版社,《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上海湿地》,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内容一,森林,林木和林地管理1,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规定2,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保护二,林地管理1,森林,林木和林地一体管理2,征,占用林地管理3,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制度4,林地流转管理三,森林分类经营管理1,划分林种2,依照法定程序审批林种划分3,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四,林木采伐管理1,森林采伐限额制度2,木材生产计划管理3,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五,木材运输管理木材运输许可证制度六,森林资源调查1,森林资源调查分类2,森林资源调查技术森林防火管理内容一,森林防火责任制二,森林防火组织三,森林防火的预防管理1,森林防火责任制度2,森林防火宣传教育3,森林防火期和森林防火戒严期4,森林防火各项具体制度5,森林防火设施6,森林火险天气预测预报工作7,森林火灾扑救制度四,其他防火工作制度1,表彰奖励制度2,医疗抚恤制度3,统计上报归档制度4,违法行为处罚制度果树园艺内容一,果树的生长发育:了解果树一生和一年的生长发育,果树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果树体内营养物质的生产,分配,运转,消耗和积累.二,果树育苗:了解实生苗,嫁接苗,自根苗的特点和培育方式,矮化砧木苗的培育,苗木出圃. 三,果园建立:果园类型及园地确定,果园规划和设计,果树栽种技术,品种选择四,果园土肥水管理:果园土壤管理,果园施肥,果园灌水和排水.五,果树整形修剪:修剪的作用,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方法.六,果树病虫害防治:休眠期防治方法,生长期防治方法.七,果实采收和贮藏:果实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果实贮藏的方式和方法,花卉培育内容基本知识花卉的概念(广义,狭义)花卉植物的基本结构:根:直根系,须根系.根的变态:气生根,肥大直根,块根.茎: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茎的变态: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茎刺叶:叶质,叶色,叶形,叶尖,叶基,叶脉,叶缘.叶序:对生,互生,轮生,基生.单叶和复叶.叶的变态:叶刺,卷须.花:花的基本结构: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群,雌蕊群.花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花卉植物的分布及我国的花卉资源:中国气候型;欧洲气候型;地中海气候型;墨西哥气候型;沙漠气候型;寒带气候型.我国的主要花卉资源.4,花卉栽培的方式和种类:方式:生产栽培,观赏栽培,标本栽培.种类:切花,盆花,地被.花卉的分类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按照生长习性分类;按照观赏部位分类;光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光照强度:阴性花卉,中性花卉,阳性花卉.光照长度: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日照不敏感花卉.温度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不耐寒性花卉.水分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水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性花卉,旱生性花卉.土壤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喜酸性花卉,适中性花卉,耐碱性花卉.花卉的繁殖:有性繁殖:种子质量:纯度,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粒重.种子的保存:密封,低温,低湿.种子播种育苗.无性繁殖:扦插:枝插,叶插,根插.分株繁殖.压条繁殖(高压条).嫁接繁殖:枝接,芽接.组织培养花卉的栽培管理:切花的栽培管理:栽培设施:温室,大棚,排灌系统,栽培苗床.栽培土壤:地栽土壤,栽培基质.土壤准备:施肥,消毒,做畦.定植:定植时间,定植深度,定植密度.施肥,浇水.整形:摘心,剥芽,剥蕾,修剪病虫防治花期控制:促成栽培,抑制栽培.采收和产后预处理.盆花的栽培管理:盆土准备;花盆的类型;上盆的时间和方法;盆花的摆放和翻盆;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及花期调控;整型:修枝,打顶,剥芽;花卉的应用:切花的应用:花篮,花束,花圈,花环.艺术插花: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盆花的应用:花坛,花境,花台,篱桓,棚架.六,花卉育种基本知识:花卉育种的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RNA,DNA;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连锁遗传规律.育种的一般程序:创造变异,选择变异,固定变异,品比和区试,推广.选择育种的原理与方法: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选择育种的方法: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无性系选择法,芽变选择法.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原则;杂交方式:单交,复合交,回交;杂交技术;远缘杂交.辐射育种.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你要照顾好自己,承认自己的平凡,但是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平静面对生活,安然的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受其他影响,你可以迷茫,请不要虚度。
绿化林业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大纲

绿化林业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大纲法律法规篇一、法律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二、法规重点掌握《上海市绿化条例》、《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条例》,了解《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三、规章重点掌握《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了解《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篇一、细胞学部分:(知识点)1、典型的植物细胞形态:单细胞:球形、亚球形、线形等;多细胞:多面形、亚球形。
构成:细胞壁、原生质体。
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特征。
成分及构成;纹孔与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各类细胞器。
细胞核:构成、染色体、DNA;RNA;核仁染色体:被碱性染料染色,形态:光学显微镜下呈现为臂、随体、着丝点。
构成:双螺旋结构。
蛋白质、核酸、碱基。
特性:复制,分裂;不同物种染色体数量的稳定性,单倍体、双倍体、多倍体。
叶绿体:植物细胞的特征。
形态、功能、叶绿素(A\B)、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线粒体:形态、功能、ATP。
质体:白色体、有色体;质体的转换。
核糖体:形态、功能。
高尔基体:形态、功能。
内质网:膜结构、特征、功能。
液泡:小液泡聚结成大液泡是植物细胞特征。
形态、功能、细胞液成分。
2、细胞分裂:意义、形式。
无丝分裂:低等植物及高等植物的愈伤组织细胞分裂形式。
有丝分裂:最主要的细胞分裂形式。
分期及特征。
减数分裂:植物无性繁殖时发生的细胞分裂。
特征。
3、细胞分化:生长、分化、脱分化;细胞全能性。
二、植物组织:(知识点)概念:来源、功能、一群细胞。
类型:基本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等。
基本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同化组织等。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气孔、皮孔。
机械组织:厚角细胞、厚壁细胞、石细胞;纤维等。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附资料2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 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本市推进林业碳汇工作, 普及碳排放知识, 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环保理念, 引导公众参与碳补偿活动。
第十八条绿地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规划实施, 坚持生态、景观、文化协调统一和节约资源的原则,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注重营造植物景观, 突出生物多样性, 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
第十九条绿地建设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其中, 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二)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三)铁路、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四)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建设责任不明确的, 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有利于建设并方便管护的原则确定。
公共绿地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安排绿化用地。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 应当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工程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其中, 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化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0%, 并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标准建设集中绿地;成片开发或者改造的地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集中绿地, 绿地建设费用纳入开发建设总投资。
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附属绿化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绿化用地的面积和位置。
第三十九条加强对绿地、树木的管理和保护(以下简称管护)。
绿地、树木的管护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
其中, 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单位所属绿地, 由该单位负责;(三)居住区、居住小区内依法属于业主所有的绿地由业主负责, 业主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护;(四)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 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五)铁路、湖泊、水库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由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六)村庄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即解析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即解析1. 林木的种植密度是如何确定的?林木的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所安排的林木数量。
确定种植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树种特性、土壤条件、生长周期和目标产量等。
常见的确定种植密度的方法有统计法和经验法。
统计法是通过对已经建立的森林或样地进行调查和统计,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统计法基于对活立地的调查和样地结构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种植密度。
经验法是根据经验总结出的种植密度范围。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缺乏详细森林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估计。
2. 林木人工更新主要有哪些方法?林木的人工更新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种子或幼苗引进到目标地点,实现林木的更新和苗圃。
常见的林木人工更新方法有:•种子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埋有一定厚度细土的施肥土壤上,然后覆盖一层保水性好的松针或材料,促进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
•固体穴播法:在定植点挖一个适当大小的穴,将种子放入穴中,并与培育土封土,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容器播种法:将种子或育苗盘规定数量地放入育苗盒或育苗架中,进行定植。
•插秧法:将苗木苗圃按一定间距插入土壤中,促进苗木生长和发育。
3. 什么是采伐年限?采伐年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经过砍伐或自然死亡的林木,达到适宜采伐的最低年限。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木材资源。
采伐年限的确定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林木生长周期、树种特性、采伐强度和森林管理目标等。
一般来说,采伐年限应与林木的生长周期相匹配,确保在采伐后,林木能够适时恢复和更新。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利用,通常会将采伐年限延长一段时间,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充分恢复和利用。
4. 林木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林木分类是根据林木的形态特征、生长情况和种类特点等进行的。
常见的林木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树种分类:根据树木的种类和分类学特征进行分类,如树种的科、属和种等。
•乔灌木分类:根据乔灌木的高度、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等进行分类。
•经济用材树种分类:根据林木的经济用途和用材特点进行分类,如松树、柏树、橡树等。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植物学基础知识

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细胞和组织1. 所有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形态结构、功能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 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均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外层。
(2)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位于细胞的内层。
原生质是体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1)有丝分裂;(2)无丝分裂;(3)减数分裂。
4.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第二节植物的器官1. 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根的功能:(1)吸收(主要功能),即从土壤中吸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2)固着,将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3)合成、分泌、贮藏物质,根能合成多种氨基酸、植物碱、植物激素,分泌有机酸,贮藏营养物质;(4)营养繁殖等。
3. 根的分类:按照根发生位置的不同划分:(1)主根(由胚根直接萌发);(2)侧根(主根上的各级分级);(3)不定根(生长位置不固定)。
4. 根系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
(1)直根系:主根粗壮发达,侧根的长短明显次于主要的根系(如,大豆、黄麻等双子叶植物及用种子繁殖的果树)。
(2)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早期生长停止,主要由不定根及其分枝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用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长成的植株)。
5. 根发生形态变化的类型:(1)贮藏根(如萝卜、甜菜等的肉质直根和红薯、木薯的块根);(2)气生根(分为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
支持根:如玉米、榕树的一些不定根;攀援根:如常春藤、凌霄花茎上的不定根;呼吸根:如红树、水松等向上植物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的根);(3)寄生根(菟丝子、桑寄生等不定根发育为吸器,侵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分)。
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资料

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定义是,现代林业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追求森林多种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方式。
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目标。
特征:①现代林业是适应现代需求产生的林业发展方式;②现代林业旨在追求森林的多样产出;③现代林业是通过不断调整森林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结构不断优化来满足现代需求的;④现代林业是高度社会化的林业;⑤现代林业是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
我国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必须抓好林业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文明等三方面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共同成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3)我国现代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的内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2 退耕还林工程 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 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其原则。
森林永续利用指的是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精讲

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精讲林业工程师是专门从事林业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作为林业领域的重要人才,林业工程师需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才能取得资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大纲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本文将对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进行精讲,帮助考生更全面地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科目和比重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林业学、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利用、林木育种与造林、经济林与特用林、园林与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
其中,林业学是考试的基础科目,占据相对较大的比重,其他科目的比重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掌握扎实。
二、考试内容详解1. 林业学林业学是林业工程师考试的基础科目,它涉及到林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分类、种植栽培等内容。
考生应了解不同类型林木的生理特征和生态特点,掌握良好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利用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涉及到森林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
考生需要熟悉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的方法,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掌握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3. 林木育种与造林林木育种与造林是林业工程师考试中的核心科目,考察考生对林木生长和繁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应掌握林木的种子生产和贮藏技术,了解育种方法和技术,熟悉造林的不同方法和要点,以保证林木的优质和数量。
4. 经济林与特用林经济林与特用林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注的是经济价值和特殊用途的林木品种。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经济林和特用林的分类和栽培管理技术,掌握不同种类的疾病防治和产量提高措施。
5. 园林与绿化园林与绿化是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了解城市绿化的规划和设计原则,熟悉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法,掌握园林施工和养护技术,使城市环境更美观、宜居。
6.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是考试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考生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的了解。
园林绿化工程师复习资料

园林绿化工程师复习资料园林绿化工程师复习资料园林绿化工程师是一个专业的职业,他们负责规划、设计和建设公共和私人的园林景观。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美化城市环境。
作为一名园林绿化工程师,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
一、植物学知识植物学是园林绿化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保证园林景观的健康和美观。
二、土壤学知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园林绿化工程师需要了解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便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他们还需要了解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能,以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
三、园林设计知识园林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师的核心技能之一。
他们需要了解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以创造出美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他们需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因素。
四、园林施工知识园林绿化工程师需要了解园林施工的过程和技术。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和安全。
他们还需要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园林管理知识园林绿化工程师需要了解园林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他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养护方法和修剪技巧,以保持园林景观的健康和美观。
他们还需要了解园林设施的维修和更新,以确保园林景观的功能和安全。
六、环境保护知识园林绿化工程师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还需要了解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专业实践经验除了理论知识,园林绿化工程师还需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他们可以参与实际的园林绿化项目,了解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实践,他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绿化林业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范围(2007年7月13日发布)一、考试的对象从事园林景观及造林规划设计、绿化林业研究与管理、绿化林业建设与养护、植物保护、林业病虫检疫与防治、绿化林业生态保护与管理、花卉苗木和果树技术推广等工作,符合绿化林业工程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试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和专业概论两部分。
(一)法律法规(占20分):内容包括绿化林业所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
(二)专业概论(占80分):内容涉及植物学、园林及造林规划与设计、生态学、植物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植物培育与施工养护等方面基础知识。
专业概论部分不指定考试用书。
考生可根据参考以下考试范围进行考前准备。
三、考试的方法与题型以上两部分内容综合在一张试卷,实行闭卷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占80分)和判断题(占2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法律法规篇一、法律要求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二、法规要求重点掌握《城市绿化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上海市绿化条例》、《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熟悉《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了解《公园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三、规章要求熟悉《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了解《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
植物学篇一、细胞学部分:1、植物细胞构造: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细胞壁、线粒体、质体。
⑴ 质体:叶绿体、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白色体、有色体。
⑵ 线粒体:ATP(三磷酸腺苷)⑶ 细胞膜:构造、特性:半透膜⑷ 细胞核:DNA、RNA⑸ 液泡:渗透压、储藏2、细胞的分裂⑴ 有丝分裂⑵ 减数分裂3、细胞的分化和脱分化—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的组织培养二、形态解剖部分1、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储藏组织2、器官:根、茎、叶、花、果、种子3、根:作用、构造、根系、侧根、根毛、根尖、根冠、根瘤、菌根、变态4、茎:构造、作用、分枝习性、芽、形成层、变态、树皮5、叶:构造、叶序、形态、变态、功能6、花:构造、花序、大(小)孢子叶、传粉、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繁殖、生殖、孢子、配子、孢子体、配子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7、种子与果实:构造、类型;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种籽三、植物的分类:(一)植物的自然分类法:(优点,方法)1、分类等级:门、纲、目、科、属、种2、种以下单位:变种、变型、亚种、品种3、植物的名称:学名、俗名、双名法、属名、种名4、低等植物:菌类植物、藻类植物、地衣(菌类+藻类)、5、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6、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区别7、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8、松、杉、柏区别9、杨树与柳树的区别10、牡丹与芍药的区别11、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建群树木的科属12、园林绿化常用植物的分类属性(二)人为分类法:(优点、方法)1、按用途分类:造林树、观赏树(行道树、庭院树、绿篱、地被等)2、按植物习性分类:树木、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多肉类等)、乔木、灌木、藤本等3、按观赏部位分类:观叶类(色叶类、异叶类)、观花类(春花类、秋花类等)、观果类等(三)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⑴物种多样性⑵ 遗传多样性⑶ 生态系统和习性多样性2、植物的遗传和变异⑴ 遗传的稳定性和可塑性⑵ 植物的变异和新品种的产生A、自然选择B、人工杂交C、倍体性育种D、辐射育种E、转基因和细胞工程四、植物生理知识: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3、呼吸作用4、激素及应用5、营养生态6、生理与植物栽培生态学篇一、植物与环境植物与光照、水分、温度、土壤、污染等因子的关系,侧重与绿化林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植物耐荫性、影响植物越冬的温度类型、影响上海植物分布生长的土壤因素、常见植物抗逆性等。
植物引种步骤、引种成功的标准,开展引种区域试验的目的以及种质资源保护方法。
二、植物种群主要涉及植物种群概念、动态、种内竞争与共存等内容,侧重植物种群特点、绿地、林地和湿地植物栽植的密度适宜性、影响因子和调控技术等。
三、植物群落侧重绿地、林地和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如群落密度、层次、物种的优势度等)、配置的合理性(如不同习性植物的搭配等)、群落动态与演替概念、特点及其在绿地、林地和湿地植物群落构建和管理中的应用、上海植被特征及其在绿地、林地和湿地建设中的应用、上海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等。
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动态等,侧重生态系统组分、食物链、生产力、生态平衡、枯枝落叶特征及应用、生态系统理论在绿地、林地和湿地中的应用。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间的区别,以及上海绿地、林地和湿地的基本特征等。
五、生物多样性侧重与目前城市绿化林业密切相关的外来种、乡土种、生物入侵、自然保护等内容,特别是在绿化林业建设管理中,如何采取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技术途径。
人工湿地的基本概念、类型,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防治技术途径。
湿地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如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等方面的影响。
《湿地公约》中关于国际重要湿地的指定标准,湿地作为水鸟栖息地的基本知识,水鸟的基本知识以及鸟类居留类型的概念,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湿地保护的主要措施等。
六、土壤主要了解园林土壤、绿化栽培土和栽培介质标准,结合上海绿地土壤性状基本特征,如何在绿化林业建设管理中适应上海土壤的特点,进行绿地土壤的改良,提高绿地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侧重上海土壤的特征,特别是不利于绿化林业植物生长的因子、盐碱土的特征、创造有利于绿化林业植物生长的土壤改良技术途径。
规划与设计篇一、重点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知识及手法,园林植物的基本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一般硬质景观的基本构造,熟练运用上海地区常用绿化及造林树种。
二、熟悉:中外园林史、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原理,本土园林植物及种植栽培、养护知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和成果以及生态公益林林地类型。
三、了解:国家、地方绿地、林地规划、设计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含规范、规程)。
四、参考资料: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2、公园设计规范 GJJ48-92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4、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91-20025、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6、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017、垂直绿化技术规程 DBJ08-75-988、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DGJ08-103-2003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1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9512、花坛、花境技术规程 DBJ08-66-9713、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 DBJ08-67-9714、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 DBJ08-231-9815、绿地设计规程 DBJ08-15-89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16、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建设部17、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色建设导则上海市住宅发展局上海市绿化管理局18、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19、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GB/T 18337.2-200120、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199521、森林抚育规程 GB/T 15781-199522、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LYJ 104-19882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LYJ 128-1998植物保护一、植物保护基础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1、植物病害基本知识⑴ 侵染性病害⑵ 非侵染性病害2、昆虫基本知识⑴ 昆虫生物学基本知识⑵ 昆虫生态学基本知识⑶ 昆虫分类学基本知识二、主要绿化、林业植物病虫害要求重点掌握本地主要绿化林业植物病虫草的种类、习性与发生规律。
1、主要绿化林业植物害虫⑴ 食叶性害虫⑵ 刺吸性害虫⑶ 蛀食性害虫⑷ 软体动物2、主要绿化、林业植物病害⑴ 真菌病害⑵ 细菌病害⑶ 病毒病害⑷ 生理病害⑸ 杂草三、植物检疫要求重点掌握检疫原则、程序与检疫对象1、法规与规程⑴《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⑵《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⑶ 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国外引种审批2、检疫对象⑴ 森林植物检疫对象⑵ 上海地区的补充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四、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要求重点掌握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预测预报2、养护技术防治3、生物防治4、物理防治5、化学防治五、植物保护新知识了解植物保护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1、IPM理论2、EPM理论3、有害生物风险性评估4、3S技术5、其他六、参考资料:1、上海园林学校,园林植物保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2、北京农业大学主编,昆虫学通论,农业出版社,19813、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4、王瑞灿等,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徐公天,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夏希纳等,园林观赏树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王焱,林木病虫害防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吴时英,城市森林病虫害图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刘乾开,新编农药使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检疫技术操作办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2005.植物栽培与施工养护篇一、种苗培育(一)基本概念1、掌握母树林经营管理的关键技术,了解林木结实的年龄及结实间隔期及种实的成熟过程、种实成熟的特征。
2、了解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和种子贮藏的常用方法。
3、了解种子品质指标中千粒重测定、含水量测定及发芽能力测定;以及种子含水量、发芽能力的表示方法。
(二)苗木培育1、了解苗圃地的选择要求。
2、了解常用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
3、了解苗木营养情况诊断常用方法。
4、了解种子催芽、播种的常用方法。
5、营养繁殖苗的培育(1) 了解扦插、嫁接等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2) 了解插穗成活的原理、影响插穗生根的主要因素以及扦插的常用方法。
(三)苗木抚育管理与出圃1、了解移植苗的培育技术及掌握大苗起苗方法和关键技术。
2、了解苗木调查方法。
3、了解苗木分级指标和苗木检验的常用方法。
4、了解苗龄表示方法。
5、了解容器育苗方法和技术要点。
二、果树培育1、了解果树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发育规律,了解果树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以及了解果树体内营养物质的生产、分配、运转、消耗和积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