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母乳喂养十条规定PPT课件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 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 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新生儿分开的情
3、对母乳喂养知识、技能进行考核。(指导抱奶体位、 含接姿势、挤奶等)
4、查看培训材料(授课材料、签到表、会议记录及考 试试卷)。
5、询问医务人员是否接受过“HIV”阳性、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
三、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 诉所有的孕妇
指标
80%的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并能够回答出以下七个问题中 的五个
二、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指标
1、产、儿科相关人员接受培训情况。 2、产、儿科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回答有关母乳喂养的问
题。 3、产、儿科能够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4、培训内容包括“HIV”阳性、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
产妇母乳喂养知识。
措施
1、利用岗前教育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母乳喂养 培训。
5、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床旁治疗及护理 ,确保每日母婴分开时间不超过l小时。鼓励按需哺乳 ,婴儿哺乳的间隔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指导母婴分 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实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定期巡视,掌握新生儿 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新生儿不吃母乳以外食品和 饮料。
本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妇儿医院)
2、产前门诊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向孕产妇及家属实行爱 婴医院知识宣教。张贴孕校课程安排,使80%的产妇 接受母乳喂养培训。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目录第一章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1)第一节新生儿一样护理常规 (1)第二节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4)第三节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5)第四节新生儿鹅口疮 (5)第五节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6)第六节新生儿脐炎 (7)第七节新生儿蓝光医治护理常规 (8)第二章危从头生儿护理常规 (8)第一节高危儿护理常规 (9)第二节早产儿护理常规 (9)第三节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 (11)第四节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1)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12)第六节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4)第七节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5)第八节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5)第九节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6)第十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18)第十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8)第十二节新生儿溶血病 (19)第十三节新生儿肠阻塞护理常规 (20)第十四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20)第十五节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22)第十六节新生儿先本性梅毒护理常规 (23)第十七节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24)第一章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新生儿一样护理常规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
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固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庞大转变,易受环境阻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5%~65%。
病室内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干净屏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维持室内清洁。
2.保暖调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幸免没必要要的暴露。
3.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平安。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样以侧卧位为宣,幸免溢乳致使新生儿窒息。
5.洗澡(1)洗澡时房间温度应维持在26-28℃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目录正常足月新生儿护理常规 (3)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5)新生儿产伤护理常规 (6)新生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8)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9)新生儿臀红护理常规 (10)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11)新生儿高热护理常规 (13)新生儿惊厥护理常规 (14)新生儿昏迷护理常规 (15)新生儿婴幼儿哭闹护理常规 (16)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7)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8)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常规 (20)早产儿护理常规 (22)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24)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26)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27)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 (28)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及性病护理常规 (29)危重新生儿护理 (30)新生儿测体温常规 (31)新生儿测体温常规 (32)早产儿喂养常规(包括鼻饲) (33)气管插管术的护理 (34)气管插管术后吸痰护理 (36)有创呼吸机的护理 (37)无创呼吸机的护理(CPAP) (38)暖箱使用常规 (39)蓝光箱使用常规 (41)监护仪使用护理常规 (42)正常足月新生儿护理常规【定义】正常足月儿是指出生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身长≥47cm,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护理要点】1.注意保温(1)新生儿体温保持在 36.5℃~37℃为宜。
普通婴室婴儿出生后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监护室婴儿每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热时按高热处理并通知医生,体温低于 35.5℃应及时放置在保温箱内保暖。
(2)进行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操作,注意保暖,防受凉。
2.呼吸道管理(1)取患儿舒适体位,仰卧位时避免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屈;俯卧时患儿头面偏向一侧,避免遮住口鼻。
(2)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常。
3.注意保护及保持皮肤清洁(1)每日用生理盐水棉枝涂口腔两次,每次清理呼吸道后口腔护理一次,发现有异常报告医生。
(2)每晨给新生儿沐浴一次,浴后擦干,发现有脓疱或脐红进行隔离并报告医生。
2013.6母乳喂养十条规定

指 标
1、除去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100%的新生儿生后未 吃过任何母乳以外的食品及饮料,做到纯母乳喂养。 2、对有指征进行人工喂养的母亲要提供指导和帮助, 医生应设有配奶间,设置合理、规范。
措 施
1、加强护理工作,做到早开奶、按需哺乳,使母亲拥 有充足的乳汁。 2、给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加奶可用乳旁加奶或使用小 勺小碗的方法。 3、如新生儿需要加奶、加水,要有医生医嘱,并在病 历中写明医学指征。 4、添加奶粉要由医院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不允许接受 奶粉厂商的馈赠。
2、有书面的包括母乳喂养指标的材料并发放给孕产妇。
检 查 方 法
询问住院、出院的孕妇及产妇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 技巧。
四、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指 标
1、至少80%的新生儿在生后1小时内(最好是立即)进 行母子皮肤的接触并进行早吸吮。进行皮肤接触及早 吸吮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最好整个第四产程母婴都在 一起。 2、皮肤接触、早吸吮情况有书面记录。
3、产后病房观察。
4、为孕妇、产妇提供“母亲友爱”服务。
措 施
1 、分娩后阿氏评分 8-10 分的新生儿,应尽可能早地进 行与母亲的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2、皮肤接触时,新生儿与母亲应有目光交流。
3、皮肤接触时,应注意给新生儿保暖。
4、第四产程尽可能保证母婴在一起。
5 、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处理完毕后,应与母亲进行局部 皮肤接触(面部)。回室后进行与母子的皮肤接触和早 吸吮。
⑦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⑧6个月内,母乳代用品给婴儿带来的不利; ⑨6个月后增加增食,继续母乳喂养的必要性;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总1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xxx人民医院目录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医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新生婴儿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母乳喂养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新生儿出产房后,病房护士应和产房护士共同查对胸牌及手腕带,明确婴儿性别。
2、立即给新生儿保暖,观察体温至体温上升到36℃以上,每小时有一次记录,6小时后没两小时记录一次,Q4测体温并有记录,24小时后每班记录一次。
(白班、上夜、下夜)3、新生儿应采取侧卧位,防呕吐引起窒息,观察重点:呼吸、皮肤、肢体活动程度及对刺激的反应,大小便,定时记录(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随机记录)4、使用恒温箱时,应在水槽内加适量蒸馏水,保持温箱湿度,根据新生儿体温调节温箱,随时观察。
5、遵医嘱行新生儿治疗,应严格查对给药剂量和浓度、给药途径,新生儿胸牌及手腕带,执行完毕后签字确认。
6、新生儿吸氧时,应严格遵医嘱头罩给氧,调节氧流量,防止氧中毒,观察新生儿皮肤、呼吸,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新生儿入室后,应告知病员及家属,严禁非工作人员将婴儿抱出病区,防止遗失。
夜班10点钟以后负责关门加锁。
8、新生儿沐浴时,实行一人负责制,并在洗前、洗后查对胸牌及手腕带,并有记录,如有遗失,应重新填写。
标示不全或遗失,应及时补齐。
9、有病情危重婴儿需转院治疗时,应带氧、急救箱,由一名医生偕同护士一起将婴儿转院。
10、新生儿蓝光治疗时,应戴不透光眼罩,遮盖会阴部,保持箱温和湿度,观察新生儿精神反应、呼吸、体温变化及黄疸进展程度等,每小时喂水一次,没三小时喂奶一次。
11、严格遵守新生儿筛查的有关规章制度,防漏查及查错。
12、每天设岗位专职管理新生儿,指导母乳喂养,并每班严格交接,以防意外。
13、加强新生儿沐浴室和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尤其是新生儿的数量。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1、同一班病室工作制度。
2、实行母婴同室(即:母亲与新生儿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不超过1小时)3、产妇进入母婴同室后,除一班的产后护理常规外,应发放书面教材,并进行口头重点宣教和指导。
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
乳房护理技术护理常规

乳房护理技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及心理反应。
2、评估产妇健康状况,分娩经过,产后天数。
3、产妇乳房状况,有无乳胀、采取喂养方式等。
4、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
二、护理措施1、洗手,备齐用物,核对新生儿及产妇信息,向产妇做好解释工作协助产妇洗手,屏风遮住产妇。
2、指导取舒适体位,湿毛巾热敷乳房,露出乳头,每侧持续约5分钟。
3、协助产妇按摩乳房,协助者站在产妇背后,左手母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托起产妇一侧乳房,右手小鱼际肌顺时针按摩乳房,直至乳房变软,双手母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分别托起双侧乳房轻轻晃动5-6次。
4、牵引乳头,左右手的拇指对称置于距离乳头根部2厘米的乳晕上,上下左右向外牵拉乳房皮肤各20次。
拇指与食指轻轻牵拉乳头10次。
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
5、干毛巾擦干乳房,协助产妇穿好衣服,询问需要,整理床单位。
6、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产妇注意清洁乳头,去除痂皮。
2、热敷时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烫伤。
3、产妇自行按摩的方法及次数,避免劳累。
4、告知产妇自我评估按摩效果。
5、产妇如有溢乳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四、注意事项1、热敷时注意水温,避免受凉或烫伤。
2、按摩时注意力度,避免暴力牵拉。
3、注意保护产妇隐私。
4、保持产妇衣服清洁干燥。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1一科学管理强素质:妇产科工作复杂繁重,风险较大,特别是产科母子两条生命掌握在我们医务人员中。
为给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我们妇产科实施了科学管理,把制度建设及其贯彻落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通过每天的交班,使每天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我觉得妇产科是一支敬业奉献的团队,管理出素质,出成绩,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科室工作顺利进行,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优质服务树形象:医院应给病人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有了这“三感”服务质量就在其中了。
但这三感离不开高质量的技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
近几年,科室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同时积极联系专家来我院讲学,会诊,指导。
对我们年轻医务人员传、帮、带,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病人减轻了不少痛苦,科室对新技术高度重视,科主任以身作则,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新技术。
三亲情服务暖人心:优质的服务更是让患者获得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的基础。
我们坚持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换位思考,并从规范的言语和亲人般的行为做起,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让患者感到的是温馨提示、知情告知,而不是刚硬条款;听到的是亲切问候、和蔼解释,而不是“生、冷、硬、顶。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2一、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1、产前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能性,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
1、孕期加强乳房护理,纠正乳头凹陷,做好营养指导,为哺乳做好物质准备,
并教会母乳喂养的方法。
2、产后60分钟内早吸吮,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
增加产妇信心,剖宫产产妇回病房后半小时内早吸吮。
3、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需特殊护理必要的婴儿,都应母婴同室,如
需进行护理操作,预防注射不应超过一个小时,处置后应立即送到母亲身边,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实行早哺乳,奶前不喂糖水和代乳品。
4、不用人工奶头哺乳新生儿,以免造成乳头错觉,激励多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乳量不足,可用人工奶库的人奶,用滴管、匙或杯子喂或乳量多的母亲协助喂哺。
5、高危儿应坚持母乳喂养,除有绝对禁忌症,母亲应亲自喂养病儿,不能喂哺
时用奶库的人奶或她人母乳。
6、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如奶胀、奶头痛等不能亲自哺乳者,
多余奶汁应挤出放在奶库,标明收集时间,24小时内可用。
7、坚持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出院后转入家庭病房及地段保健组,保健医生协助
母乳喂养,42天要检查坚持母乳喂养情况,并给予咨询。
8、不能接受代乳品,禁止以文字或版画的形式宣传人工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