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

3.博喻:是用多种事物来比喻某一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
各个方面,它可以是明喻、隐喻的多种使用。
A、用多种比喻来比喻一种事物的各个方面。
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 (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卫风 硕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 行》)
B、用多种比喻来说明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
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贺铸《清玉案》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 然,如怨如慕(想念),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博喻在古代的诗、文、词、曲中经常使用,
相对来说,现代汉语中不大使用。
(二)代称(教材p354)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肃问备曰“豫
州今欲何至?”(刘备做过豫州刺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着,其为厉农夫哉?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去家日以远,衣带日以缓。
(四)运用虚词与衬字
1.虚词作为重要的语法手段,在组词成句中被 广泛运用。然而古代汉语中,有些虚词的运 用、取舍是为了满足偶数音节的需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滕文公下》)
修辞文体—古代修辞(古代汉语课件)

修辞效果: 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比喻三要素:
一个比喻要有:① 被描写的事物或被说明的道理;② 用来比方的事物或道理; ③ 它们两者之间须是本质不同(不是同一类事物),但有某种相似点。
比喻在形式上则有: ① 本体;② 喻体;③ 比喻词。 如“其翼(本体)若(比喻词) 垂天之云(喻体)。”
➢ “互文”这一术语包括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互文 见(现)义”一是“同义互文”。
➢ 修辞效果:行文简约、形成对仗
(一)互文见义(互见、互辞、互言)
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参互见义。有的是一个句子中互文见义,如: ①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主人客人都下马都在船。) ②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对句中的互文,如: 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将军、都护都不得控角弓、
本课小结
引用:引经、引事 譬喻:三要素,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代称:旁借、对代 并提并提分承)(合叙)
修辞——修辞方式
目 录
1
2
3
2
3
互
夸
倒
委
省
文
饰
置
婉
略
五、互文(互文见义)
➢ 为了行文简练或适应韵文对字数的限制,把本应合用的词 语前后分用,其义互相呼应,彼此关照。这种修辞方法叫 做互文,也叫互言、互体、互备、参互、互见、互文见义。
2)夸小:把事物及其特征往小处说,如: ①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舠)。(《诗·河广》) ②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安书》) ③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七、倒置(倒装,倒文)
言语中特意颠倒语法、逻辑的常规语序, 叫倒置。使用倒置,主要是为了加强语势、 调和音节、错综句法。
2)比喻三要素:
一个比喻要有:① 被描写的事物或被说明的道理;② 用来比方的事物或道理; ③ 它们两者之间须是本质不同(不是同一类事物),但有某种相似点。
比喻在形式上则有: ① 本体;② 喻体;③ 比喻词。 如“其翼(本体)若(比喻词) 垂天之云(喻体)。”
➢ “互文”这一术语包括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互文 见(现)义”一是“同义互文”。
➢ 修辞效果:行文简约、形成对仗
(一)互文见义(互见、互辞、互言)
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参互见义。有的是一个句子中互文见义,如: ①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主人客人都下马都在船。) ②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对句中的互文,如: 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将军、都护都不得控角弓、
本课小结
引用:引经、引事 譬喻:三要素,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代称:旁借、对代 并提并提分承)(合叙)
修辞——修辞方式
目 录
1
2
3
2
3
互
夸
倒
委
省
文
饰
置
婉
略
五、互文(互文见义)
➢ 为了行文简练或适应韵文对字数的限制,把本应合用的词 语前后分用,其义互相呼应,彼此关照。这种修辞方法叫 做互文,也叫互言、互体、互备、参互、互见、互文见义。
2)夸小:把事物及其特征往小处说,如: ①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舠)。(《诗·河广》) ②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安书》) ③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七、倒置(倒装,倒文)
言语中特意颠倒语法、逻辑的常规语序, 叫倒置。使用倒置,主要是为了加强语势、 调和音节、错综句法。
第十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PPT课件

丞》诗) 富家子弟之穿着多为“纨袴”,故以 “纨袴”代指富家子弟;文人学者多戴“儒 冠”,故以“儒冠”代指读书人。 •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 表》) 古时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故以“布衣” 代词平民。
2、用具体代抽象
• ①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蔺列传》)
• ②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 “干”,作战 时防身的盾牌;“戈”,刺杀对方的武器。 以具体的“干戈”指代战争。
②引用的分类 ◎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 谚语、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 之谓也。(《庄子·秋水》)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 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 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 古文中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
• 1.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 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 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 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 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 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 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 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
•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具体的 “口舌”指代“口才”好,善于言辞。
用特称代泛称
• ①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 《哀郢》)
2、用具体代抽象
• ①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蔺列传》)
• ②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 “干”,作战 时防身的盾牌;“戈”,刺杀对方的武器。 以具体的“干戈”指代战争。
②引用的分类 ◎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 谚语、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 之谓也。(《庄子·秋水》)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 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 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 古文中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
• 1.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 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 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 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 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 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 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 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
•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具体的 “口舌”指代“口才”好,善于言辞。
用特称代泛称
• ①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 《哀郢》)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ppt.Convertor

第一节引用
为了增强说服力而在说话或写作中征引一些材料的修辞方式,或称“引语”。引用的内容一般分为引言、引文、引事三类。
(一)引言
指引用的内容是人们口头流传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例如:
①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上》
例句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国际修辞学会前会长、美国南加洲大学劳伦斯·葛林教授
例句
①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左传·隐公元年》
②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荀子·王霸》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例句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⑨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汉书·韦贤传》
例句
⑩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汉书·外戚世家》
⑾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左传·成公三年》
⑿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卫子夫写意
第四节互文
两个句子或两个词组在意思上互为补充和呼应的一种修辞方式,即“互文见义”。互文实际上是把一句话拆成两个部分来说,故阅读时应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理解,如果去掉其一,则另一部分的意思是不完整的。
第七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陈望道,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浙江省义乌人。191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1919年回国曾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光绪大学等高校教授。主要著述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修辞”溯源
为了增强说服力而在说话或写作中征引一些材料的修辞方式,或称“引语”。引用的内容一般分为引言、引文、引事三类。
(一)引言
指引用的内容是人们口头流传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例如:
①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上》
例句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国际修辞学会前会长、美国南加洲大学劳伦斯·葛林教授
例句
①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左传·隐公元年》
②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荀子·王霸》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例句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⑨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汉书·韦贤传》
例句
⑩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汉书·外戚世家》
⑾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左传·成公三年》
⑿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卫子夫写意
第四节互文
两个句子或两个词组在意思上互为补充和呼应的一种修辞方式,即“互文见义”。互文实际上是把一句话拆成两个部分来说,故阅读时应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理解,如果去掉其一,则另一部分的意思是不完整的。
第七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陈望道,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浙江省义乌人。191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1919年回国曾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光绪大学等高校教授。主要著述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修辞”溯源
修辞古代汉语PPT课件

(2)使语言简约含蓄。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 诺。’”
(3)使表达凝炼深沉。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 效穷途之哭。”
引用------明用和暗用
✓ 明用:明显地引用,读者一看便知作者在 引用。
✓ 暗用:把引用的内容化入自己的文章,使读 者从行文中看不出在引用。
“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
練習题
一 引用的作用是什麽? 二 古代漢語的代稱可以分爲哪些類型? 三 什麽是並提?舉例説明。 四 什麽是互文?舉例説明。 五 什麽是變文?變文與互文有什麽區别? 六 什麽是倒置?舉例説明。 七 古代漢語的委婉可以分爲哪些類型?
九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辭方式: 1.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 謂也。 2.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3.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4.卽宫車晏駕,非大王立,尚誰立哉? 5.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6.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色鹿本生图(敦煌壁画)
8.委婉 顾名思义,就是婉转曲折的语言表现思
想感情的手法。
(1)为避粗俗而委婉 “荒侯市人(市人,樊哙庶子,封为荒侯)
病,不能为人。”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2)为避忌讳而委婉 病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死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懂得了互文的规律,对阅读古书帮助很大。 凡是互文,分而解之则两伤,后而观之则相 益。
“花径不曾缘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古人说的互文,还包括由两个同义词形成互文关 系。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 变文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在对偶句或排比句中更换 相同位置上的同义词语。
(3)使表达凝炼深沉。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 效穷途之哭。”
引用------明用和暗用
✓ 明用:明显地引用,读者一看便知作者在 引用。
✓ 暗用:把引用的内容化入自己的文章,使读 者从行文中看不出在引用。
“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
練習题
一 引用的作用是什麽? 二 古代漢語的代稱可以分爲哪些類型? 三 什麽是並提?舉例説明。 四 什麽是互文?舉例説明。 五 什麽是變文?變文與互文有什麽區别? 六 什麽是倒置?舉例説明。 七 古代漢語的委婉可以分爲哪些類型?
九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辭方式: 1.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 謂也。 2.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3.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4.卽宫車晏駕,非大王立,尚誰立哉? 5.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6.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色鹿本生图(敦煌壁画)
8.委婉 顾名思义,就是婉转曲折的语言表现思
想感情的手法。
(1)为避粗俗而委婉 “荒侯市人(市人,樊哙庶子,封为荒侯)
病,不能为人。”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2)为避忌讳而委婉 病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死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懂得了互文的规律,对阅读古书帮助很大。 凡是互文,分而解之则两伤,后而观之则相 益。
“花径不曾缘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古人说的互文,还包括由两个同义词形成互文关 系。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 变文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在对偶句或排比句中更换 相同位置上的同义词语。
《古代汉语》常见修辞格教学课件

②引用的分類 ◎引言:引用不見於書面的熟語,如格言、 俗語、諺語、歌謠等。 • 《尚書·盤庚上》:“遲任有言曰:‘人 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 《莊子·秋水》:“野語有之曰:‘聞道 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 《水經注·巫山、巫峽》:“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代稱 • 借用與該事物有某種關係的詞語來稱謂 該事物的修辭方式。 ①修辭效果 • 突出事物特征,引發讀者聯想。 • 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與幽默感。
②代稱的分類 ◎用該事物的性狀、特征指代該事物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乘堅驅良逐 狡兔。” •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爲肥甘不足 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 • 《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 黄口,不獲二毛。”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作——《文心雕龍》 • 提出了豐富多彩而又相對獨立的修辭理論, 並使之形成系統,標誌著漢語古代修辭學的初 步建立。 ④歷代訓詁中的修辭研究 • 《論語·顏淵》:“子曰:‘浸潤之譖 (zèn ),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 矣。’”邢昺疏:“訴亦譖也,變其文耳。”
“修辞”名义: 最早出现在《周易·干卦·文言》: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 以居业也。”唐代孔颖达认为,“修辞” 就是修理文教,文教不但指文化教育, 而且也指著书立说。 现代“修辞”定义: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修辞是为了 达意传情,因此,它是一种针对情意调 整适用语词的手段。
《古代汉语》常见修辞格
修辞
• 《說文》:“修,飾也。”“辭,說也。” • 古人的修辭活動及修辭研究 ①先秦時的修辭活動 • 《詩經·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 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②兩漢時賦、比、興的討論 • 鄭玄《周禮注》:“賦之言鋪也,直鋪陳今 之政教善惡;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 類以言之;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 以喻勸之。”
《古代汉语语法》课件

比拟
比拟的定义
比拟的作用
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 物拟人化或拟物化,以形象地表达出 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拟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 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同时也可 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比拟的分类
根据比拟的特点,可以分为拟人和拟 物两种类型。拟人是指将事物人格化 ,赋予其人的特征;拟物则是指将人 物物化,赋予其物的特征。
紧缩句
总结词
结构紧凑,言简意赅
详细描述
紧缩句是指结构紧凑,言简意赅的句型。在紧缩句中,通常会省略某些词语或合并多个 词语,以使句子更加简练。例如“不为也”(省略了否定词“不”)表示不作为的原因
。
05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对偶
对偶的定义
对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词语或句 子成对地排列,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THANKS 感谢观看
介词
总结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词。
详细描述
介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如“于”、“在”、“以 ”等。介词通常与名词或代词一起使用,构成介词短语,用于描述动作行为发生的背景
和条件。
连词
总结词
表示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词。
VS
详细描述
连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 系,如“与”、“及”、“则”等。连词 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或短语,表 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或逻辑关系。
主从结构
总结词
主从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其中一个分句是主句,其他分句是从句,从句对主句进 行补充说明或修饰限定。
详细描述
在主从结构中,从句通常出现在主句之后,用来进一步 解释或补充说明主句的内容。从句可以是形容词从句、 名词从句或副词从句等,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 色,使语言表达更加复杂和丰富。
第五章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课件

(三)用特称代泛称 15、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16
(四)用人或事物的所在代人或事物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1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19、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项羽本纪》) 20、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25
八、委婉 (一)避粗俗 1、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2、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 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二)避忌讳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5、同子参乘,袁丝变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18、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 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12
(朱买臣的妻子刘氏讥笑他命运不济)投到你做官,直等 到那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眨眼,北斗打呵欠。直等 到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刺靴,蚁子戴着烟毡帽, 王母娘娘卖饼料。投到你做官,直等的炕点头,人摆尾, 老鼠跌脚笑,骆驼上架儿,麻雀抱鹅蛋,木伴哥生娃娃, 那其间你还不得做官哩。(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17
(五)用部分代全体
21、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16
(四)用人或事物的所在代人或事物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1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19、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项羽本纪》) 20、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25
八、委婉 (一)避粗俗 1、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2、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 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二)避忌讳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5、同子参乘,袁丝变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18、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 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12
(朱买臣的妻子刘氏讥笑他命运不济)投到你做官,直等 到那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眨眼,北斗打呵欠。直等 到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刺靴,蚁子戴着烟毡帽, 王母娘娘卖饼料。投到你做官,直等的炕点头,人摆尾, 老鼠跌脚笑,骆驼上架儿,麻雀抱鹅蛋,木伴哥生娃娃, 那其间你还不得做官哩。(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2020/7/6
河套大学 张永刚
17
(五)用部分代全体
21、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0
主人下马客在船
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 修辞方式,理解时,必须还是按照两个语句的搭配 关系来分别承接,又叫“分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脭2020醲/10/1肥3 厚。
4
练习:
1、耳目聪明。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风霜高洁。
5、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 夸饰(夸张) • 定义:指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对某方面的特点
加以扩大或缩小。 • 1、数量的夸大 •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2、状貌的夸大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3、 情势的夸张 •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7、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2020/10/13
5
借代
• 1、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 物的修辞方式。
• ①修辞效果 •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 ②代称的分类
2020/10/13
6
• A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
大耳儿最不可信。
(《后汉书》)
• B用原料代成品
履丝曳缟。(晁错《论贵粟疏》)
• C 用部分代全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D用具体代抽象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如列传》)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乐府《上山采蘼芜》)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3) 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 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 鄢》)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 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2020/10/13
3
定义的不同:
互文与并提
互文:把意思比较复杂的一个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结构 相同的语句;理解时,必须互相参照前后文才能得到理解。
• E以官、地代人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世说新语》)
• 英2雄020/无10/13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资治通鉴》7 )
委婉
1) 定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叫做“委婉”。 2)类型 A避粗俗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 B避忌讳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 后》) • C避冒犯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 D交际辞令 今治水兵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古汉语的修辞
2020/10/13
1
引用
1、 引用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2、分类: 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 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2)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 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 安书》)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0
主人下马客在船
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 修辞方式,理解时,必须还是按照两个语句的搭配 关系来分别承接,又叫“分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脭2020醲/10/1肥3 厚。
4
练习:
1、耳目聪明。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风霜高洁。
5、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 夸饰(夸张) • 定义:指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对某方面的特点
加以扩大或缩小。 • 1、数量的夸大 •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2、状貌的夸大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3、 情势的夸张 •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7、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2020/10/13
5
借代
• 1、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 物的修辞方式。
• ①修辞效果 •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 ②代称的分类
2020/10/13
6
• A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
大耳儿最不可信。
(《后汉书》)
• B用原料代成品
履丝曳缟。(晁错《论贵粟疏》)
• C 用部分代全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D用具体代抽象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如列传》)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乐府《上山采蘼芜》)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3) 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 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 鄢》)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 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2020/10/13
3
定义的不同:
互文与并提
互文:把意思比较复杂的一个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结构 相同的语句;理解时,必须互相参照前后文才能得到理解。
• E以官、地代人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世说新语》)
• 英2雄020/无10/13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资治通鉴》7 )
委婉
1) 定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叫做“委婉”。 2)类型 A避粗俗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 B避忌讳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 后》) • C避冒犯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 D交际辞令 今治水兵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古汉语的修辞
2020/10/13
1
引用
1、 引用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2、分类: 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 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2)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 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 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