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折顶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4例体会

世 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1 6 期
・
临床研究 ・
手法复位小夹板 固定治疗桡 骨远端骨折 5 4例体 会
白 宝 玉 。 包德 山
( 通辽市库伦旗蒙 医医院,内蒙古 通辽 0 2 8 2 0 0 )
摘要 :目的 总结手 法复位 小夹板 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 5 4例桡骨远端骨折 患者根据 治疗 方法的不同, 分 为 治疗 组 5 4例 对 照组 5 4例 ,治 疗 组 采 用手 法复 位 小 夹板 固定 治 疗 ,对 照 组 采 用切 开复 位 内 固定 治 疗 。 结 果 本 组 5 4例 ,优 3 9例 ,良 1 0例 ,优 良率 9 1 % ,取得 了良好疗效 。结论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固定治疗桡 骨远 端骨折具 有骨折愈 合快 、关节功 能恢复好 、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值得在 各级 医院推广应 用。 关键词 :手 法复位 ;小夹板 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中 图分 类 号 :R6 7 4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6 . 0 8 3
重 皮肤 疾 病者 ;பைடு நூலகம்④ 合 并其 他 无法 耐 受 闭合 复 位外 固定治 疗 的疾病 ( 如严 重心脑 血管疾病 、癫痫 ) 等。
l 临 床 资 料
选择 2 0 0 9年 1 0月 至 2 0 l 2年 l 0月 本 院收 治 的 5 4例 桡 骨 远端 骨 折患 者 ,均 为新 鲜 骨 折. 均无 桡 骨 远端 骨 折 以外 的其他 损伤 ,受伤 时间最 短 2 h ,最长 1 2 d ; 其 中,男 3 0例 , 女2 4例 ; 年龄 最小 2 2岁 ,最 大 8 1 岁 ,平均 5 3 . 2岁 。右侧 3 9例 , 左侧 I 5例 。根 据治疗 方法 的不 同 , 分 为治疗 组 5 4例 , 采用 手法 复位 小夹 板 同定治 疗 。对照 组 5 4例 ,采用 传统 的 切 开复 位 内 固定 治疗 。两 组 一般 资 料对 比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我曾
经经历过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以下是我的治疗体会。
首先,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
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时间。
此外,患者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术前的身体检查、饮食调整、心理准备等。
在手术前,我和医生
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了解了手术的过程和风险,这让我更加放心和安心。
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技术和经验非常重要。
我的手术由一位经验丰富
的骨科医生进行,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手术后,医生还进行了详细的
术后指导和康复计划,让我更好地恢复。
术后的康复是非常关键的。
在康复期间,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
练和物理治疗,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按摩等。
这些训练和治疗
可以帮助我恢复手部的功能和灵活性。
同时,我还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总的来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医生需要
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需
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充分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便更好地恢复手部的功能和灵活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分值集 中在 2 O 分左右 , 4 O分以上所 占人数明显减少, 表 明经手
法复位夹板外 固定治疗 后大多数人取得 良好的功能恢复 。 相对 于/ >6 0岁 的患者来 说, <6 0 岁的患者经手法复位夹
板 外 固 定 治疗 后 的 功 能 恢 复 评 分 均 分 较 高 , 2 者 比较 差 异 有 统
1 . 5 观 察 指 标 与 方 法 对 纳 入研 究 的 患 者 进 行 定 期 随 访 , 并 于 夹板 拆 除 后 1个 月
注 :不 l 司年 龄段 比较 , P=0 . 0 0 9 8
3 讨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法复位 夹板外 固定通常被 认为是桡 骨远端骨 折的首选
患者取坐位, 血 肿 内局 部 麻 醉 后 , 嘱患者肘关节 屈 盐 9 0 。, 治疗 方 法 , 本研究通过对 3 0 0例 经 手 法 复位 夹 板 外 固 定 治疗 后
进行 患肢 功能评价, 均 由一名高年 资医师 统一评定 , 所有 数据
由专 人 录 入 计 算机 并 核 查 。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表 明相 同治疗 条件下, 6 0岁 以上患者 比
6 0 岁 以下 患 者 能 获 得 更 好 的 功 能 恢 复 。 究 其 原 因 : ① 相 对 于
为可 , >6 0分 为差, 分值越高, 疼痛 与功能障碍越重 。 1 . 6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 P S S I 3 .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 以 s 表 示, 对6 O岁上下两个年龄 段的评 分结果进 行配 对 t 检验。P < 0 . 0 5 表 示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D 0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5 3 0 4 . 2 O 1 3 . 0 5 . 0 3 2
改良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13例体会

能 ; 良: ② 骨折 移位 在 0 3m 以 内 , 关 .c 腕 节外 观正常 , 腕关节功能基木 正常 ; ③差 : 骨折移 位在 0 3m 以上 , 关 节外 观 呈 .c 腕 “ 餐叉” 畸形 , 述标 准 评定 , 1 根 优 3 2例 ( 8 6 % ) 良 17例 ( 8 8 % ) 5 6 .1 , 4 2.7 , 优 良率达 9 . 8 ; l 7 1 % 差 4例 ( . % ) 1 2 8 ,2 例差 者均为 8 0岁 以上患 者 , 因害 怕疼 痛
资料 与方法 20 年 8月 ~ 0 8年 9月 收治桡骨 01 20
远 端闭合性骨 折患 者 5 3例 , 13例 , 1 男 8 女 3 0例 ; 3 左手 2 1 , 0 例 右手 2 6例 , 9 双侧 1 ; 6例 4 0岁 以下 ( 4 含 0岁 ) 9 12例 ,0岁 4 以上 3 1例 。所 有患者 复位 前 均摄 桡骨 2 远 端正侧位 片 , 证实 为桡 骨远骨 折 , 骨折 远端 向桡背侧移位 , 复位固定后均马上再 次摄 片复查 。所有患 者均 进行 随访 , 随访 时间 3—1 5个月 , 平均 9个月 。 复位方法 : 仔细 阅读 x线 片 , 准备好 大小合适 的桡骨远 端夹 板 , 患者 平仰 位 , 患肩外 展 9 。 屈 肘 9 。 前臂 旋前 , 0, 0, 手心
改 良手 法 复位 小 夹 板 固定 治疗 桡 骨 远 端 骨折 5 3例体 会 1
端牵开后 , 首先矫 正掌 背侧 移位 , 者两 术
焦秋里 周 景 国 164 辽 宁大 连 市 旅 顺 口 区 中 医 医 院 10 1 骨 伤 科
移位 , 骨折解 剖复位 , 治疗 目的是恢 复关
手拇 指在背侧扣住远折端 , 其余 4指 在掌 侧顶抬近折端 , 速极 度使 腕关节 掌 屈 , 快 纠正前后移位 , 顺势在牵 引下将前 臂旋 前 中立位 , 双手 拇指 在挠侧 扣住 远折 端 , 余 4指在尺 侧 顶抬 近折 端 , 正挠 偏 移位 。 纠 触摸骨折处 。一 般 1次可 复位 成 功。若 骨折 处畸 形 纠正 不 彻底 , 可重 复 上 述 步 骤, 直至复位 成功 。维持 有效 的牵 引 , 外 敷 中药小 夹板 捆扎固定 , 注意尺侧板不 要 超过腕关 节 , 而桡侧 板应 稍超 过腕 关节 ,
7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超腕小夹板固定治疗体会

阻征 象 。 2 治 疗 方 法 及 结 果 . 本组 l 8例 病 人 其 中 1 l例入 院后 确 诊 阑尾 炎并 立 即行 阑尾 切 除 术 , 口 辅 助检 查 结 果 , 切 而不 是 机 械 套 用 辅 助 检 查 , 满 足 于肠 梗 阻 的 诊 断 , 想 到 只 要 取 用 麦 氏或 腹 直 肌外 缘 切 口 ; 患 者 初 步诊 断 为 肠梗 阻 , 保 守 治 疗 , 禁 “ 阻 ” 能 为 阑尾 炎 的一 种 并 疾 病 , 合 分 析 , 7例 先 予 梗 可 综 还是 可 以给 以肠 梗 阻 为 表 现 食 水 、 续 胃肠 减压 、 肠 , 感染 补 液 等 保 守 措施 治 疗 时 问 4 h后 无 效 , 持 灌 抗 8 腹 的 老 年人 急性 阑 尾 炎一 个 明确 的 诊 断 。 其 中 1 1例 患 者 因 术 者 没有 满 足 肠 痛加 重 , 剖 腹 探查 , 实 原 发病 为 阑尾 炎 。术 中 均发 现 回 盲 部 周 围 肠 管有 行 证 不 同程 度 的粘 连 , 端 肠 管 扩 张 、 气 、 液 。行 阑 尾 切 除 术 , 净 渗 出 物及 近 积 积 吸 脓 液 , 解 粘 连 带 , 试 腹 腔 用生 理 盐 水 和 甲硝 唑 溶 液 局 部 冲 洗 后 关 腹 。炎 松 清 症 较 重 , 出 较 多者 , 渗 回盲 部 处理 不 理 想 放 置 腹 腔 引 流 。其 中 2例 术 后 发 生
2 0 3 0. 0 3: 3
1 例 以肠梗阻 为 表现 的老 年人 急性 阑尾炎 诊治体 会 8
安 斐
吉 林 省 集 安 市 医 院普 外 科 , 林 吉
【 关键 词】 肠梗阻 ; 老年人 ; 急性阑尾 炎; 诊治
di1.9 9ji n 10 0:03 6 /,s .0 6—15 .0 10 . 1 s 99 2 1 .94 7 文 章 编 号 :0 6—15 ( 0 1 0 4 7 O 10 9 9 2 1 )一 9— 5 8一 l 急 性 阑 尾炎 是 基 层 医 院 中老 年 人 急 腹 症 之 首 。随 着 我 国 人 口老 龄 化 进 展 , 年 人 急性 阑尾 炎 的发 病 率 也 相 应 升 高 , 临 床 表 现 多 样 , 中 以 肠 梗 老 其 其 阻 为 主 要 表 现 的病 人 不 在少 数 , 因其 病 理 变 化 重 , 诊 率 高 , 发 症 多 , 时 误 并 有 并发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 导致死亡 。而其 1 3前治疗 的有 效方法 仍为 阑 尾 切 除术 。现 将 我 院 20 -2 1 06 00年 收 治 的 l 老 年 人 急 性 阑尾 炎 患 者 中 8例 以 肠 梗 阻 为 主要 表 现 的进 行 回顾 性 总结 分 析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 1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 1 . 1 男 1例, 7例 ; 女 年龄 6 7 3~ 5岁 , 人院时 均 由 以肠 梗 阻为 主 要表 现 来 我 院 。5例 患 者 有腹 部 手 术史 , 有 腹 痛 、 胀 、 均 腹
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和夹板外固定疗效分析

经验交流96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和夹板外固定疗效分析杨景文 (遂溪县中医院,广东遂溪 524300)摘要: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和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
实验组采用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腕关节活动及腕关节功能。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oon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artland-Weley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夹板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缓解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且腕关节恢复程度更高。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石膏固定日常生活中,外界暴力往往是诱发骨折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老年人,骨骼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受到外界暴力时往往难以支撑,十分容易造成骨折[1]。
临床上主要采用骨折断端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完整性。
经过复位治疗后,临床上通常会采用石膏与夹板等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从而确保骨骼的有效愈合[2]。
本研究旨在分析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和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7~70岁,平均(50.20±2.37)岁。
实验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5~71岁,平均(50.12±2.28)岁。
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同意。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4例体会

新 鲜骨 折 .均 无桡 骨 远 端 骨折 以外 的其 他损 伤 ,受 伤 时 间
最短 2 h,最 长 1 2 d; 其 中 ,男 5 0例 ,女 3 4例 ;年龄 最 小 2 2岁 ,最 大 8 1 岁 ,平 均 5 3 . 2岁。 右侧 6 0例 ,左 侧 2 4例 。 本组 8 4例桡 骨 远端 骨折 患者 全部 采用单 纯 的手法 复位 小夹 板 固定治疗 组 。
未 按时 复诊者 ,自行解 除小夹板 者 。
2 复位 方 法
仔 细 阅读 X线 片. 准 备好 大 小 合适 的桡 骨 远 端 夹 板 ; 患 者 坐位 ,患 肩 外 展 9 0 ℃ ,屈 肘 9 0 o C,前 臂旋 前 ,手 心 向下 。术 者 站 于患 侧 ,轻 轻触 摸 骨 折处 。助 手 站 于对 侧 固 定 前臂 中段 .术 者沿 着前 臂长 轴方 向牵 拉患 者手 掌及 手指 , 待 骨 折 端牵 开 后 ,先 向尺侧 推挤 ,矫 正侧 方 移位 .然 后 术 者 两手拇 指在 背侧扣住 远折端 , 其 余 4指在掌侧 顶压 近折端 。 快 速 极 度使 腕 关 节掌 屈 ,纠正 前后 移 位 ,触 摸骨 折 处 。一 般一 次 可 复位 成 功 。若 骨折 处 畸形 纠 正不 彻 底 。可 重复 上 述 步骤 。直 至 复位 成 功 。维 持有 效 的 牵 引。小 夹 板 捆扎 固 定。 注意 尺侧板不要 超过 腕关节 。 而桡 侧板应 稍超过 腕关节 , 屈 掌尺 偏 位 固定 四周 。为 防止 压 疮 ,骨 突处 可 垫棉 花 、石
膏棉等 。患肢肘部 屈 曲 9 0 ℃ ,悬 吊胸前 。
2 . 1 评价标准
优 : 骨折 完全对位 ,功 能恢 复无后 遗症 。 良 : 骨 折基本 对位, 肘关节 屈伸功 能有 1 0 。左 右障碍 。可 : 骨折对 位欠佳 , 关 节 功 能部 分 障 碍。差 : 骨 折 畸形 愈 合 ,肘 关节 功 能 大部 分丧失 f 2 ] 。 同时观察 两组骨折 的愈合 时间与 并发症 发生情况 。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例治疗体会

骨远端 骨折患者 7 O 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 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 外固定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 切开复位 内固定治疗方法 ,对比观察两组病 例 的临 床效 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 , 治疗 组的优 良率为 8 2 . 9 %,对照组的优 良率为 6 8 . 6 %,治疗组 的优 良率 明显优 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
极 的意义 。在桡 骨远端骨折患者 的治疗 中 ,常见的治疗方法 为 :手术切 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保守 治疗 等。近年来 ,随着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l O @第3 期( 总 第2 4 9 J  ̄ J ) 2 0 1 3 年1 月 临j j { 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j a n
手法复位夹板外 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3 5 例治疗体会
蔡 喜传① 刘德谦① 吕 永全① 吴碧涛①
方 法 ,医生 仔 细 阅读 患 者 的 x线 片 ,患者 取 坐位 或 仰 卧 。 疗组 的并发症发生率 、严重程度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 C o l l e s 骨折 手法 复位外 固定 法 :局 部麻 醉 ,肩 外展 9 0 。 ,助 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O . 0 5 o
月 收治的桡 骨远端 骨折患者 7 0例 ,随机分 为两组 。治 疗组 男1 9例 ,女 1 6 例 ;年 龄 1 8 ~ 8 2岁 ,平 均 ( 3 0 . 4 4 - 2 . 1 )岁 ; C o l l e s 骨折 2 2例 ,S mi t h骨折 1 3 例 。对照组男 2 1 例 ,女 1 4 例; 年龄 2 2 ~ 7 6 岁 ,平均 ( 3 2 . 1 ±2 . 3) 岁; C o l l e s 骨折 2 4例 , S m i t h 骨折 1 1 例 。两组性别 、年龄 、骨折类型等方面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 O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方法 治疗 组 3 5例 均采 用 手法 复 位夹 板 外 固定 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引折顶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骨折的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韩永江,杨贞海,宁闯修,宋莱殷
【关键词】桡骨骨折;牵引折顶;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1]。
多见于中老年有骨质疏松及5~12岁儿童,部位在桡骨远端3 cm以内。
骨折涉及关节面达60%~87%。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这种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1986年Knirk,jupiter首先证明了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直接关系到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2]。
之后都倾向对关节内骨折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而采取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越来越少。
笔者自2007年11月~2010年6月,采用牵引折顶手法复位、局部中药膏外敷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54例,男19例,女35例,年龄5~71岁,平均38岁。
损伤原因:摔伤45例,车祸5例,砸伤4例。
本组病例均系单纯桡骨
骨折,受伤到治疗时间24 h内51例,2~3天3例。
平均外敷中药3~7次, 3~5天局部肿胀消退;复位后第1、3、7、10周拍X片复查;夹板固定4~7周。
2.治疗方法
基本原则:5~10岁的儿童不采用局部麻醉;老年人尤其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则采用先注射器抽取折端积血3~5 ml,再向折端注射1%利多卡因2~3 ml,5分钟后复位。
(1)伸直型骨折:远端向桡、尺侧移位。
术者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掌及拇指,在桡骨折端背侧向掌侧折顶,再腕关节掌曲90°,术者拇指向掌侧推压远折端;保持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3]。
牵引下术者拇指触摸折端无台阶。
(2)屈曲型骨折:远折端向掌、桡侧移位。
牵引同上,在桡骨折端掌侧向背侧折顶,使腕关节伸直并尺偏,前臂中立位,术者拇指触摸折端无台阶。
在牵引下先局部敷自制的中药膏,外层缠2~3圈棉纸,最后固定夹板。
调整3条布带可来回移动1 cm为宜[4]。
每隔1~2天更换中药膏一次,共更换3~7次。
复位后第1、3、7、10周复查一次X片。
4~8周解除夹板,局部用中草药熏洗,自拟骨科外洗方:红花 25 g,桑枝20 g,伸筋藤25 g,透骨草20 g,防风15 g,乳香20 g,没药20 g,细辛10 g,苦参20 g,海桐皮20 g,茯苓15 g。
3.功能评定标准[5]
优:骨折解剖性复位,腕关节活动如常,患肢无疼痛,恢复正常工作。
良:对位对线佳,掌倾角及尺偏角正常,腕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劳累后仍有疼痛,可胜任原有工作。
可:对位对线可,掌倾角及尺偏角稍有改变,腕关节活动略受限,时有疼痛,可从事轻体力劳动。
4.治疗结果
本组54例三个月内均获随访,随访2~18个月,最多随访5次,最少2次,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3.5个月。
根据上述评定标准,优:4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6.3%。
中药外敷后3~5天局部肿胀基本消退,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及腕管综合征。
讨论桡骨远端由松质骨构成,松密质骨交界处薄弱,尤其老年人稍受外力极易骨折。
按受伤姿势及骨折断端移位方向分为: Colles氏、Smith 氏、Barton氏、反Borton氏骨折及骨骺分离。
临床以Colles骨折为主。
常见有伸直和屈曲型两种,而伸直型最多。
骨折引起掌倾角和尺偏角异常、背侧伸肌腱鞘管扭曲错位,如骨折复位不良,可造成腕与手指的功能障碍[6]。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目的是骨折复位,恢复桡骨的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光滑,避免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维持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保护腕部的功能。
影响腕关节功能的因素: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尺偏角及掌倾角。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桡骨缩短,关节面的不平整是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而掌倾角的减小对腕关节的功能影响不大[7]。
对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有作者认为能恢复桡骨远端的高度和关节面的平整,可达到最低的影像学复位标准:背倾角<10°,掌倾角>l5°,桡骨缩短<10 mm,关节面骨折块的台阶或分离<2 mm,桡骨远端乙状切迹
和尺骨头基本完好,无腕骨异常[8],即使后期畸形愈合,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功能复位。
可手术有很多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肌腱粘连、肌腱磨损甚至断裂、神经损伤等,发生率为6.4%~12%。
本组病例全部采取牵引折顶手法复位,术者拇指在折端进行加压折弯80°~90°,使前臂成角侧肌肉、肌腱松弛,而折端骨皮质对平,拉直远折端及掌屈腕关节,同时向下推、压[9],骨折基本上可以复位。
此法操作容易,关节面可恢复平整,不加重损伤。
加之血肿内麻醉,痛苦少,费用低,不用住院,避免手术的痛苦。
复位后肿胀是常见症状,采取局部外敷中药,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作用。
本组病例中,即使是涉及到关节面的粉碎骨折病例,经过此方法复位后,骨折也可以达到最低的影像学复位标准,优良率为96.3%,疗效满意。
牵引折顶手法复位术中夹板安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伸直型骨折:背侧及桡侧夹板过腕关节,使腕关节于掌屈,尺偏位需2周;②屈曲型骨折:掌侧夹板过腕关节,中立位固定3~4周[10]。
调整夹板上的3条缚带上下移动1 cm为宜,注意观察末端的血循环及感觉情况,防止并发症。
功能障碍与骨折畸形没有明显关系,而解除夹板后的康复才是功能恢复的关键[11]。
满意的复位,可靠的外固定,既能防止骨折再移位,又能起到制动消肿的作用;正确的功能锻炼,有效的药物治疗,可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解除夹板配合中药洗剂局部薰洗,可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军,马保安,龙华,等,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内外联合固定的手术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8):593-596.
[2]周孜辉,高伟,王秋根,等.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89-91.
[3]和艳红,孙永强,张云彬,等.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体位浅探[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4):1894-1895.
[4]丁海明,韩西城.腕背伸位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4):29-30.
[5]侯宝昌,宋云杰.牵引折顶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68例报告[J].中外健康文摘,2009,(5):74-75.
[6]汤锦波,谢仁国,侍得,等.桡骨远端骨折不同程度背屈畸形后腕动力学变化[J].中华创伤杂志,2001,17(10):613-616.
[7]熊学华,许月莲,王克刚,等.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6):1221-1224.
[8]姜保国,张殿英,傅中国,等.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645-648.
[9]刘培来,李明,张元凯,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7):722-725.
[10]王晓明,刘海岩,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1):35-36.
[11]杨帅,张世民.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与功能恢复的关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6):46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