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18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武术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5.摆掌》公开课教案4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武术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5.摆掌》公开课教案4

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摆掌课程内容摆掌水平领域(四.1班)教课认知目标目标技术目标感情目标教课重难点要点难点课的构造课的内容课型新授讲课教师人数48人场所羽毛球场所器械画架、标记盘、音响经过本课教课,使学生知道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

经过本课教课,使85%左右学生可以掌握摆掌动作和要领,能随着音乐跳出精忠报国武术操的动作。

经过分组练习和竞赛培育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团结能力,加强学生自信心,培育爱国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摆掌时两臂划圆、坐腕立掌。

摆掌时做得手眼配合。

教课方法与组织学生活动负荷量开一:讲堂惯例1、整队会合始师生问好。

2、盘点人数,检部查服饰。

3、宣告本节课内分容,安排见习生。

一、教法:解说法学法:练习法、1体育委员二、组织、组织整队并★★★★★★★、报告人数。

★★★★★★★(学生)、2要求:精神★★★★★★★、饱满▲(教师)6、要求:快、静、齐时间次数强度31分次钟一:准备热身1、课前游戏准体力脑力大作战经过一系列阻碍跑,备并按老师出的数学题抱团数数。

部2、手型练习分以剪刀石头石头布的形式(拳:石头,掌:布,勾手:剪刀)进行竞赛。

一、教法:示范法学法:练习法二、课前游戏组织三、手型练习组织采纳3局2胜的竞赛形式,赢的同学当师傅,输的同学当徒弟,师傅要教会徒弟本节课内容。

设计企图:让师傅更为仔细听老师解说的重难点,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学以致用。

★★★★★★★★★★★★★★★★★★★★★★★★★★★▲要求:动作规范,齐整1游戏时注意安全禁止途中打闹玩耍现象。

手型练习时做到一诺千金。

师傅要仔细对待徒弟,一同公共进步。

10 1小分次钟课的构造基本课的内容教课方法与组织学生活动负荷量时间次数强度一、教师解说示范武教法:解说法、示范法、分解法一学生仔细听讲术摆掌学法:练习法[动作方法]并步站★★★★★★★★★立。

两手成掌,同时★★★★★★★★★从右、向上,经头向★★★★★★★★★组织形式练习动作时注意左边平举建立掌,右★★★★★★★★★安全,保存安全臂屈时,右掌附于左▲距离,多加练习臂时内侧,上体微向左转,眼看左掌。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25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25
武术基本功教案 ---正踢腿
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正踢腿的动作要领,基本掌握正踢腿的方法。
2、能熟练掌握表现正踢腿的技术动作。
3、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
正踢腿
教学场地器材
一块篮球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比较准确的掌握整正踢腿的要点。
难点
让学生在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同时加快踢腿的速度与踢腿的高度。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组织教学和学练法
运动量
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次数
强度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队形如图1
2、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任务及其要求。
3、热身运动:慢跑-垫步提膝慢跑-慢跑
4、徒手操
图1
注: 学生 教师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教师讲解并示范。
1、体位按4横6纵队整队.
头顶、指尖、脚底全朝天,
不点头、不耸肩、膝靠肩,
不提踵、不弯腰、眼朝前.
(图2)
1、教师讲解示范正踢腿动作;
2、通过练习、评价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3、教师强调身体姿态。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2、示范动作正确、大方、美观
1、学生两两配合互相观察动作.
2、积极思考,相互指导,相互促进
1、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观看示范动作注意观察和记忆动作。2.学生模仿练习,
2、椭圆形慢跑。
5分钟
1次
95/分
基 本 部 分
一、课堂导入:
一稍有武术基础的学生来一段武术套路吸引学生注意力。(包含正踢腿)。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15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15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四(1)班班级人数:40人授课时间:

本部分
7


四:游戏:转圈圈
1、学生分为四组相等人数,每人手拉
手转圈圈,在场地中间。

从一侧的同
学开始,排头学生穿过第二个学生,
连续穿过所有学生为胜,教师发令后,
依次类推,全部队员最先到达终点的
那队得胜。

1、学生分组练习
要求:
①动作规范、到位
②熟悉掌握整套动作。

③认真练习,注意身体姿态
④教师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⑥提高练习,小结练习技巧。


束部分
5


一、放松操音乐
二、小结本课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1、组织:集体练习
要求:①集合快、静、齐。

②充分放松
场地器材场地:田径场
海绵垫: 20块
预计负荷:
预计练习密度:35-45%
预计最高心率:130-135次/分钟。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2.侧踢腿》公开课教案_4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2.侧踢腿》公开课教案_4

武术——基本功练习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计划设计与说明1.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健身育人”为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来设计和实施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武术中常用的基本功及动作,使学生学的主动、练的愉快,并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以后武术动作组合和今后武术套路的学练打好基础。

2.教材分析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武术动作的学练,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加大各关节的幅度和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内脏器管的功能。

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武德,培养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3.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自主、自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不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项内容的学习、个体差异、柔韧性差、力量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习效果,这就促使教学内容要有基础性、趣味性,教学方法要多样性、针对性要强一些,教学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因此,结合该阶段学生身心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单元教学全过程。

4.设计思路本单元主要以武术基本功:正踢腿、侧踢腿、仆步压腿为主。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多采用激趣引导法、讲解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等与游戏有机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在学练中启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会动作,并在统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和小组练习,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武术——复习正踢腿学习侧踢腿1.设计思路第二课时为了继续保持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依然采用游戏的形式开课,游戏的内容结合武术基本功的步型来进行,不仅提高本节课的学习兴致,还能为以后的武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30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30

武术基本功-复习正踢腿学段:(水平二)三年级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巧妙设计课程,通过武侠情境创设,使学生乐于参与,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武术基本功-复习正踢腿”是(水平二)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深受小学生喜爱。

本次课为本单元第二次课,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正踢腿的正确做法:两臂侧平举立掌,上踢时勾脚尖,下落时绷脚面,提高动作准确性、连惯性。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尽量保证多样性、娱乐性、竞争性,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授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爱玩,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喜欢表现自己;但是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

因此,在复习正踢腿时,以教师的“拳术+刀术”表演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武林大会”情境,通过“三大比拼”,不断升级挑战,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正踢腿的做法,并能较为连贯的做出正踢腿及相关组合。

2.体能目标:发展身体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社会适应性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重点、难点1.重点:两臂侧平举立掌,上踢时勾脚尖,下落时绷脚面。

2.难点:两臂撑平不乱晃,动作连贯流畅。

六.教法与学法分析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清晰的语言讲解和标准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踢腿动作的直观感受。

2.模仿学习法: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巩固复习正踢腿,并能较为连贯的做出正踢腿及相关组合。

3.小组合作法:学生相互沟通、合作,巩固正踢腿及相关组合。

七.教学过程与设计1.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检查出勤和服装、安排见习、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纪律意识、安全意识。

2.导入热身:教师通过武术表演,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武术。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3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3
教学准备
单杠场地大垫子若干块垒球十只
环节
学生的活动
教师的活动
教学设想
准备部分




结束部分
一、上课常规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听从体育委员口令。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4、尽量不穿紧身的衣服。
二、热身运动
1、匀速慢跑。
2、徒手操动作到位。
三、武术正踢腿侧踢腿
1、安静听讲,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2、在规定的地点由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3、师生问好,教师宣面本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热身运动
1、慢跑200米。2、压肩。3、正压腿。
4、侧压腿。5、活动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4*8)
三、武术正踢腿侧踢腿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讲解动作要点并再次示范,提示学生异侧进行练习
2、听教师口令进行模仿练习。
3、听清教师指出的要点,再次进行练习,注意要左右交换。
四、游戏:金鸡独立
1、安静听讲,明确游戏方法和规则。
2、自选对手进行比赛。
3、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比赛?
4、进行第二次一对一比赛。
5、自我评价,互评。
五、放松活动
听信号练习
四列队
六、结束语
积极回答提问
一、上课常规
1、组织成四列横队。
正踢腿教学设计
学校
学科
体育
班级
四年级
课题
1、武术—正踢腿、侧踢腿
2、游戏:金鸡独立
课时
第1时
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武术正踢腿、侧踢腿的动作方法。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26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正踢腿》公开课教案_26

正踢腿教学设计小学体育水平二(四年级)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正踢腿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贯彻快乐数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着务实、开拓、探素、创新的原则全面贯彻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向导,面向全体学生。

本课选择正踢腿为主要内容。

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以健身操和游戏为载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始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快、轻松、活泼地进行。

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他们表现与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在所喜爱的活动中学习一定的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健体,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中国武术在华夏土地上延续了数千年,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以其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文化意蕴,健身、防身、修性、竞技、娱乐、审美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融于一体。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选自武术腿法内容之一,属于运动技能领域,本节教材是水平二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

学生无论是在力量、速度还是身体协调方面比水平一要强的多,更适合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正踢腿是腿功柔韧性训练最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巩固压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为实战腿法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水平二的学生有极大的体育学习热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具有其独立性。

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小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与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2.侧踢腿》公开课教案_8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2.侧踢腿》公开课教案_8

体育实践课侧踢腿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而设计的教学过程,根据课改下提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讲解、对比、合作、探究等方法,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嘴说、身练、心悦”有机地融合,培养学生体操的兴趣,掌握该技术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教材为侧踢腿,单元共3次课,本课第2次课;侧踢腿是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武术教材,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较为喜欢,进行这项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平衡能力,本节课游戏为趣味接力跑,主要为了提高练习密度,进一步加强下肢的练习和手眼配合,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一时相比也有质的提高。

技能的学习也正逐步从模仿向创新发展,自信心不断加强,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表现欲望强烈,但在学习方法的理解、合作意识等方面缺少足够的引导,教学中尽可能为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同时,养成自觉参与锻炼,动脑思考、探究等能力。

四、教学目标:1.学会应用跆拳道基本礼仪。

2.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跆拳道侧踢腿技术动作。

3.在学练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相互合作的精神,并在游戏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跆拳道横踢腿技术。

难点:自然连贯的完成侧踢腿技术动作。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尝试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技术的重点,并运用讲解、示范规范学生正确的动作,采用分层教学强化学生技术。

侧踢腿实践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武术《1.正踢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武术基本功(正踢腿)的动作,初步体现出武林的风格和动作的力度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协调性、反应性、表现力等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生自信团结、刻苦学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2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水平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模仿能力较强。

但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创新力也不够完全,武术动作虽然简单,可对于中低年级的同学来说武术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一定的指导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挺胸立腰,勾脚尖
难点:上踢速度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开始热身部分
1、慢跑(听哨声摆造型)
教师带领学生绕场地进行慢跑,慢跑中听教师哨声,教师哨声一响,学生摆出武术造型。

2、热身操(音乐:精忠报国)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腹背运动
(6).跳跃运动
2【导入】学习提高部分
一、武术基本功——正踢腿
动作方法:两腿并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左脚上半步,重心前移成左腿支撑,右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然后右脚放松下落至左脚侧,再上半步,踢左腿。

如此交替进行。

重点:挺胸立腰,勾脚尖
难点:上踢速度快
教学活动:
1、教师导入:猪八戒的武器是什么?(九齿钉耙)那你能用身体部位(比如手、脚等)比划出来吗?
2、引出内容:正踢腿。

教师讲解与示范动作,学生跟着做模仿练习
3、两人一组,原地勾脚尖直角坐勾脚尖练习;(要求:直腿,勾脚尖)
4、两人一组,做平躺勾脚尖直腿后踢的练习;(要求:背躺平,勾脚尖直腿后踢,)
5、原地正踢腿的练习
6、四人一组,原地正踢腿碰红腰带的练习(要求:快速摆腿)
7、教师巡回指导学生
8、优生展示
9、学生巩固反复练习
二、游戏:狭路相逢勇者胜
游戏方法:使用口号“狭路相逢勇者胜”代替“石头、剪刀、布”。

所有同学面向教师站立,听教师口令边喊:狭路相逢勇者胜,边进行有节奏的上跳,当听到“胜”时,落地成三种姿势: 并步当石头,
马步当布,
弓步当剪刀。

规则:
落地姿势摆成后定住,不能更换
用红腰带摆出各自赢的次数
当每一组做10次以后,可进行弓步、马布和仆步的定势比拼进行加时赛,坚持久的一方获胜,可记录在赢得次数里。

3【活动】恢复整理部分
1、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放松操
2、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
3、布置课外作业
4、师生道别,收拾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