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台湾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台湾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台湾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地理特征及主要岛屿。

2. 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环境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台湾省的认识。

教学重点:1. 台湾省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2. 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1. 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环境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台湾省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相关地图资料。

2. 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

2. 提问:谁知道台湾省是由哪些岛屿组成的?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台湾省的地形特点。

2. 提问:台湾省的地形有哪些特点?三、课堂讲解1. 讲解台湾省的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中央山脉是台湾岛的主要山脉。

2. 讲解台湾省的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季多台风,冬季偶尔受寒潮影响。

3. 讲解台湾省的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如煤、金、铜、石油等;水资源丰富,有“东方甜岛”之称;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达55%。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省的主要岛屿。

2. 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特点,谁能概括一下?2. 让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找出台湾省的主要城市。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台湾省的城市特点。

2. 提问:台湾省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三、课堂讲解1. 讲解台湾省的城市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以台北、高雄、台中、台南等城市为中心。

2. 讲解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发达,有“旅游天堂”之称。

3. 讲解台湾省的文化特点: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第二节 台湾省》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第二节 台湾省》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台湾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说出台湾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的特征,能评价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能据图分析台湾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思考其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认识台湾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结合材料,小组讨论认识台湾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的特征及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事实说明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台湾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台湾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基本方法,以地理位置特征为基础概括台湾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教学方法】情景设计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引导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游旗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五一小长假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没有出游计划呀?没有的话那老师在课堂上带你们去看看世界吧。

今天我们班成立一个“梅外F4(5\6)”旅游团,我是你们的导游(挥舞旗帜)。

现在我们旅行社推出一个优惠项目——台湾三日游,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宣传片。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图片)。

看完后大家有没有动心啊?现在这个项目不需要3、4千,不需要4、5千,只需要1999元就可以领略我们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了!而我呢,是一个任性的导游,我们分小组,只要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答对问题就可以减免一定的费用。

我们看哪个小组有机会免费游台湾。

二、新课学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台湾在哪里,“在哪里”也就是问位置,在我们地理中,这个指的就是地理位置。

(一)台湾的范围和位置1.范围①轮廓特征:中国地图——台湾地图②主要岛屿:在图上圈出台湾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台湾岛)2.位置思考:地理位置可以用什么来描述?¥50①经纬度位置找出最能反映台湾岛纬度位置的特殊纬线,指出其穿过的位置。

¥50回忆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区。

②温度带位置思考:根据北回归线推断台湾的温度带位置,分析其对台湾气候的影响。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是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地处农村,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

也是一个焦点。

也是一个焦点。

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第2课《台湾省》教案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
技能目标:了解台湾的重要地理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的经济特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宝岛台湾吗?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台湾省》;
二、台湾的地理意义:
师:课件出示我国台湾省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台湾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台湾的主要岛屿和地理意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材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对台湾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台湾省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台湾省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

3.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2.教学难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台湾省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省的情况。

3.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台湾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台湾省的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资料。

3.准备台湾省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简要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台湾省的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加深对台湾省自然地理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台湾省的基础认识,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教育价值。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地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同时,学生对于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可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知识。

2.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对台湾省作为祖国神圣领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点。

2.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台湾省作为祖国神圣领土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看法。

4.讲授法:教师讲解台湾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台湾省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对台湾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台湾省作为祖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是什么?”2.呈现(15分钟)呈现台湾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主要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其他省份,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台湾省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地区,其地理特点、人文风情以及与大陆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掌握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2.教学难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台湾问题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台湾省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人文风情以及与大陆的关系。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图表等。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表,展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让学生对台湾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台湾省在祖国大陆的支持下,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台湾与大陆的密切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

3.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民族构成。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气候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3.阅读资料,认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
1.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习质疑
师:出示课件《乡愁》。

教师:祖国统一是全球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今天,我就一起走近宝岛台湾。

教师课件展示:
1.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临____ 海,东临____ 洋,南临____ 海,西隔_______ 与________省相望。

_______ 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

2.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_____ 还包括周围的 _______ 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其中_________ 是中国第一大岛。

3.重要性:台湾海峡北通_____ 海,南接_____ 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二、确定目标,自主学习
台湾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其中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和东部约2/3是山地,东部沿海分布有狭窄的平原。

教师小结: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约占1/3。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图观察: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什么部位?北回归线以北、以南各是什么温度带?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亚热带。

教师:结合海陆位置,台湾应该是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教师出示课件:
教师: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因此食材丰富,美食多样,请阅读图7.46“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的农矿产品?农产品的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读图说出主要农矿产品的名称及农产品的分布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台湾美称的含义。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教师: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广阔的山地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台湾山脉海拔较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台湾的山脉是森林的母亲,是动植物的家园。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高温多雨,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是种植业的宝地。

台湾广泛种植兰花,种类多,产量大,尤其是蝴蝶兰更是驰名中外。

此外,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台湾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各阶段中,台湾经济主要以哪种类型为主?
学生完成课本70页活动题。

四、精讲点拨,深化理解
教师: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台湾的外向型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的,即出口总产值
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重要比重。

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高附加值的软件、电路板等,台湾生产这些产品有哪些优势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后小结:
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这几个优势条件:物产丰富,劳动力素质高,多港口,吸收外资,建出口加工区等。

五、达标检测,总结提升
阅读课本66页文字内容和读图7.41台湾省的地形,回答下列问题:
1.范围:台湾省包括、、等岛,面积是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的岛屿,人口。

2.位置:台湾北临海,东临,南临,西隔与省相望。

活动:在下图中填注:
①福建省、台湾省、澎湖列岛、钓鱼岛、台北、高雄、玉山、浊水
溪。

(红笔)
②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蓝笔)
课堂小结:美丽富饶的宝岛让我们流连忘返,这里有山、有水、有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美丽的城市,还有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手足。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