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合集下载

朗诵技巧之重音_朗诵稿_

朗诵技巧之重音_朗诵稿_

朗诵技巧之重音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诗歌朗诵有什么技能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诗歌朗诵语音技巧运用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朗诵中语音技巧运用一、重音与诗歌“文气”解构所谓重音,就是表演者运用声音形式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和词组)。

[5]它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恰当的运用重音,能准确地表达具体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突出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而重音的确定是在仔细钻研、准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握住全篇的中心,根据每词、每句、每段在表义上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逐一确定每一语句应该着意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或词组)。

如果按照语法结构来判断,重音词语的位置一般是: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常常重读。

一般来说,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种,如能准确地把握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线索,使三种重音配合得适当匀称,能够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再现诗歌的“文气”。

而具体到某一重音该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表达重音的方式常用的有加强音量、夸大调值、拖长音节、一字一顿、重音轻读等等。

(一)加强音量(二)夸大调值把要强调的字词调值读得夸张一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的渲染情感。

(三)拖长音节诗歌朗诵中,拖长重音音节,其意在渲染内在情绪,表达深挚的情意。

同时,有利于加深听众的印象,借助想象,启动共鸣。

(四)一字一顿一字一顿就是在强调的字词前后作必要的顿歇。

这种情况往往应用于朗诵深沉感人或者有号召力的诗歌。

(五)重音轻读这是一种特殊现象。

把要强调的字词减少音量,加重气息,这种方式常用来表达轻柔深挚的细腻感情。

此外,还可采用停顿重读,语调抑扬与节奏变化,运用特殊技巧(如气音、喷口、抽气、托气、笑语、颤音、模拟)来强调重音,突出情感。

二、停顿与诗歌“文气”解构停顿就是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在说话的时候,停顿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常见的重音表现方法有重读、轻 读、慢读等。
(一)重音重读
重读是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以突 出重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说 重音时,唇舌要有力一些,音量 要加大一些,从而使重音的强声 与非重音的弱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晰的突现重音。重读的方法一 般用来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 以及形象鲜明的事物。
重读实例
二、重音表达训练:
确定了重音后,还有一个怎样将重音 表达出来的问题。重音的突出鲜明, 不仅仅在于声音的轻重,而在于是否 能与非重音形成对比。也就是说,重 音是在与非重音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 高低变化、虚实变化以及语速的快慢 等பைடு நூலகம்化来体现重音。总的来说,重音 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语言目的和所 要表达的感情色彩的要求,其方法也 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重读实例
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 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 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 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 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 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二)重音轻读
轻读是把被确定为重音 的词或短语的声音压得 低于非重音,有力地轻 轻吐出。具体来说,就 是在读重音时,尽量把 发音部位往后靠,降低 音高加大气音,然后有 力地轻轻吐出。这种方 法常常用来烘托意境, 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 向的细腻情感,听来轻 柔深挚,回味无穷。
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 里的一切好 像披上了银
我不是不肯,我是不会。 你们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团结、最刚
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 《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流行的播音和朗诵、演讲理论中把”重音”这一概念扩大了.这样脱离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基本常识.也远离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词语意义.使人们对”重音”概念陷于懵懂之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诵的重点与重音,欢迎借鉴参考。

一、有关”重音”的界定:词目:重音拼音:zhòng yīn基本解释1. [accent]2. 指词、词组、句子里重读的音3.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因素详细解释1. 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

参见“ 重读”。

2.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音符。

语言概述:重音:(1)在语音学中,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

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

重音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而在播音和朗诵理论中.”重音”有了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另一种说法是: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

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

因此,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是不同的!第一种说法,和词条和平常理解的”重音”是一致的,即重音就是读得重的音.第二种说法,则把重音当成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词语”。

一种是声音在语流中的轻和重的关系,是语音层面的概念,一种是在”稿件”中的重要和次要的的关系,是语义层面的概念。

这是继续含混和厘清重音这一概念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把第一种说法还称为“重音”:第二种说法中的概念改为“重点”。

由此来构建“重点”、“重音”的理论结构。

二、首先,我们来弄清重点和重音的关系重点是稿件词语或语句中所要强调的东西,重点的强调。

表现在语音上可以是重读、高调音或低音的重音,也可以是轻读或弱读的音,也可以是表现在语流中的停顿或拖音、拐音、怪音等,即一切能够突出这一重点词语的声音形式都可以是的重点表达手段。

朗读朗诵技巧重音训练

朗读朗诵技巧重音训练

朗诵朗诵技能重音训练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入透彻地掌控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

要公道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朗诵朗诵技能重音训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鉴戒,感爱好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朗诵朗诵技能重音训练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样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别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形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样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常常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如: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别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别意义而成心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发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安排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常常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此,在朗诵时,第一要认真研究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分是:①从音量上看。

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样的轻重有所区分,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显现的位置看。

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

有时,两种重音显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一、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一)语调
1、朗诵时,要学会把握语调,其目的在于配合文字内容的意思,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以通过言语表达文章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朗诵要注意语调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首尾用文律音,中间用自然音。

古诗词的朗诵,要把握语调突出其中的句子或词的重音,以体现作者的意境。

3、朗诵要用正确的语调,表达准确的意思。

语调有四:降调、升调、升调末尾、平调。

(二)发音
1、读准字音,读正确。

发音准确,审音重,连贯性强。

准确的发音不仅有助于造成读者朗读时良好的语气,表达准确的意思,而且能使读者发出正确的发音。

2、了解文章背景,需要熟练掌握。

现代文用词更多,发音更为复杂,因此要求更加认真地把握这些句子及词的发音,这是朗诵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语速
1、根据文体不同,一般讲话容许采用的语速也有所差异。

古诗词等文体应比较慢,现代文则比较快。

2、一般而言,语速过快常常导致发音不清,歌唱不流畅,文字内容无法表达。

一般地来说,中文朗诵语速最好控制在一秒一词以内,
英文则应控制在一秒两个单词左右。

(四)朗诵时的动作
1、朗诵时,还要注意动作的表现。

即尽量利用表演动作,表达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使文章更加有力。

2、表演动作不仅提升朗诵板文的感染力,也有助于改善观众的视觉效果,从而使文章更加有力,渗透力更强。

(五)朗诵的礼仪
1、朗诵应按礼仪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有选择性地用动作带动作文的情感。

2、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按照礼仪规定,守口如瓶,以免说错。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重音1 词重音词重音指词语里重读的音节(字下加“·”表重音)木.头孩.子棉.花衣.服制.服无.限未.来2 语句重音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

语句重音就语句中重读的词语而言,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

①谓语中的主要动词或形容词要重读。

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小草绿.了.②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要重读。

如:你不要慌,慢慢..地说。

大家要特别..小心!③表示性状和强调的定语要重读。

如:这是多么感人..的祖国在前进。

....的场面那!伟大④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这件衣服漂亮极.了!他跳得真.高。

⑤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要重读。

如:谁.来了?那.可不行!⑥句子中用作比喻的词语常常要重读。

如:五彩缤纷的野花,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2)逻辑重音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需重读,这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改变鞠总原来重读的词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感情需要强调不同的词语,所以句子中因强调而重读的地方也是不固定的。

例如: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不知道你会弹。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不要瞒着我了。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怎么说不会呢?)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会不会别的乐器我不知道。

)句调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它与声调都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指一个音节(字)的音高变化。

所以又叫“字调”。

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它是贯串在整个句子中的,所以它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

1 句调的四种形式(1)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例如:①难道我是个小孩?(反问)②王小萌来了吗?(疑问)③这件事,是他办的?(惊异)(2)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朗读中的重音”

“朗读中的重音”
大家好
2、感情重音
• 语句重音的一种。指根据语句感情变化而确 定的重音。
• 朗读时重音节的音量增强,有时还伴随音调 的升高或降低。
• 比如: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
大家好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不需要重读的一项是[ C]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 令人精神振奋。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家好
“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那梅花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读第二句话时,应该强调哪些词语? 下面几种读法,最合适的是( B ) A.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B.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C.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D.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大家好
10
下面一句话四种停顿中,意在强调学生负担 过重的一项是[ C ] A.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B.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C.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D.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大家好
11
谢谢
大家好
12
大家好
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也不同,使 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重音恰当的一项是[ C ] (1)这次书展第一天就售书一万多册。 (太少了!) (2)这次书展第一天就售书一万多册。 (真不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中应注意的重音和句调的小知识
重音
1 词重音
词重音指词语里重读的音节(字下加“·”表重音)
木.头孩.子棉.花衣.服制.服无.限未.来
2 语句重音
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

语句重音就语句中重读的词语而言,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
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

①谓语中的主要动词或形容词要重读。

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小草绿.了.
②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要重读。

如:你不要慌,慢慢
..地说。

大家要特别
..小心!
③表示性状和强调的定语要重读。

如:这是多么感人
..的祖国在前进。

....的场面那!伟大
④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这件衣服漂亮极.了!他跳得真.高。

⑤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要重读。

如:谁.来了?那.可不行!
⑥句子中用作比喻的词语常常要重读。

如:五彩缤纷的野花,像天边的彩霞
..那么耀眼。

(2)逻辑重音
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需重读,这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改变鞠总原来重读的词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感情需要强调不同的词语,所以句子中因强调而重读的地方也是不固定的。

例如: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不知道你会弹。


我知道
..你会弹钢琴。

(你不要瞒着我了。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怎么说不会呢?)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

(会不会别的乐器我不知道。


句调
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它与声调都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指一个音节(字)的音高变化。

所以又叫“字调”。

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它是贯串在整个句子中的,所以它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

1 句调的四种形式
(1)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例如:
①难道我是个小孩?(反问)②王小萌来了吗?(疑问)
③这件事,是他办的?(惊异)
(2)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例如:
①我们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陈述)②天安门多雄伟啊!(感叹)
③王老师,您再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请求)
(3)平调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例如:
①烈士们的英名和业绩将永垂不朽!(严肃)②少说闲话,随你处理吧。

(冷淡)
③大伙儿都说张老头儿是个厚道的人。

(叙述)
(4)曲调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的语气。

例如:哎呀呀,你这么大的力气,山都会被你推倒呢。

(讽刺)
2 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这里,我们还要谈谈句调的高低升降跟声调(字调)的高低升降的关系。

句调往往影响字调,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句末音节上,大体情形如下:
(1)句调上升时
①字调后部为上升,则使其升得更高一点。

阳平+升调:你姓李?
②字调是平的,则使字调后部上升。

阴平+升调:你喜欢小说?
③字调是降的,则变为降升。

去声+升调:你想去重庆?
(2)句调下降时
①字调后部为上升,则变为升降调。

阳平+降调:我去桂林。

上声+降调:你快走。

②字调是平的,则是字调变为平降调。

阴平+降调:我们今天去北京。

③字调是降的,则降得更低。

去声+降调:她姓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