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冷凝器选型参数.doc
化工设计中常用冷凝器的设计选用分析

化工设计中常用冷凝器的设计选用分析摘要:目前我们常用的冷凝器是属于换热器的一种重要器材,为了提高利用冷凝器的效益应该注意产品的质量,很多施工员会在施工时将管道上增加传导性能将风传递,利用优异的散热片增大散热的面积让积累的热量可以有效流通,从而,利用风机加快空气的流通把热量带走。
关键词:化工设计;冷凝器;设计选用引言冷凝器的作用就是换热,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室内的热量通过冷凝器转换到室外,让室内与外面的空气得到流通,有点新鲜空气,利用压缩机工作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冷凝器在化工厂和生活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们应当利用好冷凝器造福我们的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改善我们的生活。
1.1冷凝器的研究和概念随着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冷凝器的需求随之也开始慢慢的提升,不同的冷凝器的制冷散热功能效果不同。
最常见的其中几种是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很多地方已经流行使用了、化工常用的冷凝器方法是蒸汽压缩制冷的变化,通过制冷剂的流动变化和外部进行热量的交换。
冷凝器是比较重要的现代化电气,是换热器的一种产品,它能够选择性把气体存在的气流和蒸汽转化为液体流通出去。
一般的制冷电器的制冷原理就是把压缩机的工质由低温的气压压缩成为高温的气压。
我们在选择制冷器时一定要选择实用的,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冷凝器,能够使冷凝器延长寿命,增长冷凝器的使用周期。
1.2 制冷原理及应用当压缩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对新进入的气体进行压缩,经过压缩机的压缩过后,气体会从低压变成高压。
压缩机的很多的特点,它的制冷范围比较大,在低温的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的使用,它的容量大规格多。
但是蒸汽式压缩的方法综合性能不太理想,在外界的低温环境下可靠性不是很高,制冷器成本也会增加。
利用制冷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很多不同的杂质,因为杂质的不同本质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1.3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制冷器已经占领主要位置,大部分工作需要制冷系统,我们需要通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了解分析,确保制冷系统能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既然能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相应需求,还能降低各种影响的不利因素给制冷系统带来严重的干扰。
化工设计中冷凝器的设计选型

化工设计中冷凝器的设计选型摘要:冷凝器是冷却经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蒸汽并使之液化的热交换器。
石化工业中用冷凝器将烃类及其它化学蒸气冷凝。
本文阐述了冷凝器基本原理,并提出在化工设计中合理选择冷凝器的方法和计算冷凝器平均温差的方法。
关键词:化工设计冷凝器传热系数冷凝段过热段过冷段冷凝器是石化、炼油、化工、电力及制冷等行业工艺流程的主要设备之一。
冷凝器中的气体必须通过很长的管道,以便热量传导到空气中。
钢材、铜材等导热金属常用于输送蒸气。
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通常在管道上附加散热片以加速散热。
这类冷凝器一般还要用风机迫使空气经过散热片并把热量带走。
冷凝过程在石化、炼油、化工等装置中应用广泛。
但由于设计人员对冷凝器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导致冷凝器在实际运行中达不到设计负荷。
以下就设计中选用冷凝器的问题,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冷凝器工作原理在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中,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
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将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过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然后再送入蒸发器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的过程[1]。
1.1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4个基本部件组成。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1.2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三效蒸发方案

三效蒸发器方案(设备选型计算书)
2012年8月
一、工艺装置及过程选型:
采用三效顺流蒸发,待物料蒸发浓缩完毕,出料至浓缩液储槽进行下一道工序,蒸发器接触物料的材质选用碳钢。
二、蒸发计算
1、计算依据
进料液流量: 10000kg/h
进料液浓度:3%
进料温度:25℃
出料浓度:10%
蒸发量:7000kg/h
设加热蒸汽压力:0.35Mpa(绝)
冷却水进口温度:30℃(设定)
冷却水出口温度:40℃(设定)
2、主要工艺参数:
三效
三、设备一览表
四、本装置能耗(理论计算值)
采用本套设备生蒸汽耗指标约3.26吨汽/小时左右,蒸水耗蒸汽0.47t汽/t水。
二次循环水小时耗量134吨。
蒸发器 冷凝器生产必备

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生产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种类及材质2、了解蒸发器及冷凝器的各部分组成3、了解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生产工艺及加工过程4、了解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生产检验标准5、了解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生产及加工所需的各种设备及工装一、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种类及材质1、分类蒸发器: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冷凝器:管片式、管带式、鳍片式、平流式(单元平流式和多元平流式)2、材质主要材料为铝材,镀锌铝材及铝合金等。
例如:扁管采用1050-H112表面喷锌,镀锌量为8-12g/m2;翅片采用AA4343+1%Zn-H14双面复合,复合率为10%±2%;集流管采用AA3003/AA4343单面复合+Zn/1% (外表面)复合率为10%±2%等等。
二、蒸发器及冷凝器的各部分组成主要组成部件:集流管、翅片、扁管、隔板三、蒸发器及冷凝器的生产工艺及加工过程蒸发器:翅片、肋片—组装—焊接—检测—最终组装冷凝器:翅片—组装—焊接—检测—最终组装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层叠式蒸发器最具有潜力。
层叠式蒸发器是在管带式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结构形式,是由两片冲成复杂形状的铝板叠在一起组成的制冷剂通道,每两组流道之间夹有波浪型散热带。
层叠式蒸发器同样需要双面复合铝材,并且焊接要求更高,两片铝板之间只要存在未焊住的微小缝隙,就会发生制冷剂泄漏。
因此这种形式的蒸发器加工难度大,但换热效率也最高,结构最紧凑。
它的换热效率比管带式提高10%左右,所以说它是最具有潜力的蒸发器。
层叠式蒸发器吸取了多元平行流的优点,在两片形成的流道中采用初进入蒸发器的流道截面较窄,以后逐渐加宽,适应气体比容比液体大,所占用的流道容积大的需要,使蒸发器面积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目前主要采用平流式冷凝器,其它低端的还有套片式冷凝器、管带式冷凝器。
目前的多元平行流冷凝器是指冷媒的回路不是单一的一个循环,而是经过多个回路循环的。
冷凝器的制作过程包括铝管的加工和定型、管路的装配、散热翅片的加工、接头的加工或定制、成品的焊接(钎焊)和产品检漏及表面处理等。
蒸发器和冷凝器分类

一、冷凝器的种类及特点冷凝器按其冷却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蒸发式三大类。
(一)水冷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靠水的温升带走冷凝热量。
冷却水一般循环使用,但系统中需设有冷却塔或凉水池。
水冷式冷凝器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壳管式冷凝器和套管式冷凝器两种,常见的是壳管式冷凝器。
1、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立式冷凝器的主要特点是:1°由于冷却流量大流速高,故传热系数较高,一般K=600~700(kcal/m2? h?℃)。
2°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且可以安装在室外。
3°冷却水直通流动且流速大,故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水源都可以作为冷却水。
4°管内水垢易清除,且不必停止制冷系统工作。
二、蒸发器分类:根据被冷却介质的种类不同,蒸发器可分为两大类:(1)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
用于冷却液体载冷剂——水、盐水或乙二醇水溶液等。
这类蒸发器常用的有卧式蒸发器、立管式蒸发器和螺旋管式蒸发器等。
(2)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这类蒸发器有冷却排管和冷风机。
以下主要介绍空调系统中常用的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
一、卧式蒸发器卧式蒸发器又称为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其与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结构基本相似。
按供液方式可分为壳管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两种。
1、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是满液式蒸发器。
即载冷剂以1~2m/s的速度在管内流动,管外的管束间大部分充满制冷剂体,二者通过管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吸热蒸发的制冷剂蒸汽,经蒸发器上部的液体分离器,进入压缩机。
为了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这种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充满高度应适中。
液面过高可能使回气中夹带液体而造成压缩机发生液击;反之,液面过低会使得部分蒸发管露出液面而不起换热作用,从而降低蒸发器的传热能力。
因此,对于氨蒸发器其充满高度一般为筒体直径的70~80%,对于氟利昂蒸发器充满高度一般为筒体直径的55~65%。
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广泛使用于闭式盐水循环系统。
冷凝器设计指南

XXXXX股份有限公司冷凝器设计指南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目录 (2)1.1简要说明 (3)1.1.1综述 (3)1.1.2 基本组成 (3)1.2设计构想 (6)1.2.1 设计原则 (6)1.2.2设计步骤和参数 (6)1.2.3冷凝器总成的性能及其与系统其它组成部件的匹配 (12)1.2.4冷凝器布置工作程序: (13)1.2.5冷凝器EBOM数据 (14)1.2.6环境条件 (14)1.3、冷凝器的测试规范 (15)1.3.1 测试内容 (15)1.4 一般注意事项 (15)1.5 图纸模式 (16)1.5.1 图纸主要内容和形式 (16)1.5.2 图纸其它要求 (16)编制日期:编者:版次:页次:- 3 -1.1简要说明1.1.1综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一种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热交换器。
其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对于轿车,冷凝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冷却系散热器之前,利用发动机冷却风扇吹来的新鲜空气和行驶中迎面吹来的空气流进行冷却。
对于一些大、中型客车和一些面包车,则把冷凝器安装在车厢两侧或车厢后侧和车厢的顶部。
当冷凝器远离发动机散热器时,在冷凝器旁都必须安装辅助冷却风扇进行强制风冷,加速冷却。
1.1.2 基本组成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鳝片式和平行流式四种。
是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
⑴..管片式它是由铜质或铝质圆管套上散热片组成,如图1-1所示。
片与管组装后,经胀管处理,使散热片与散热管紧密接触,使之成为冷凝器总成。
这种冷凝器结构比较简单,加工方便,但散热效果较差。
一般用在大中型客车的制冷装置上。
图1-1 管片式冷凝器及管带式冷凝器⑵.管带式它是由多孔扁管与S形散热带焊接而成,如图1-2所示。
管带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比管片式冷凝器好一些(一般可高10%左右〉,但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且材料要求高。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应用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应用摘要: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能源等领域。
它通过将热量从高温的气体或液体转移到低温的冷却介质,实现了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应用,对于提高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蒸发式冷凝器;设计;应用1蒸发式冷凝器工作原理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广泛用于空气调节系统、冷冻机组和其他制冷设备中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水或蒸汽从空气或其他气体中凝结出来。
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工作介质:蒸汽或水。
蒸发式冷凝器中通常使用蒸汽或水作为工作介质,这取决于应用的具体场合和要求。
(2)工作过程:当蒸汽或水进入蒸发式冷凝器时,它会通过蒸发器进入蒸气室中。
在蒸汽室中,蒸汽或水与热交换器中的热源接触,从而产生蒸汽或水蒸气。
(3)冷凝过程:蒸汽或水蒸气进入冷凝管或散热器,在这里,它与周围的空气或水接触。
由于温度差异的存在,蒸汽或水蒸气会冷凝成水。
这个过程会释放热量,因为凝结过程会将热量转移到周围的空气或水中。
(4)循环:冷凝后的水被回收,然后重新循环流回蒸发器中,等待下一次蒸发过程。
综上所述,蒸发式冷凝器通过将工作介质(蒸汽或水)引入到蒸汽室中,然后使其蒸发,并通过冷凝过程将其冷凝成水,从而实现水/蒸汽从空气或其他气体中凝结出来的目的。
2蒸发式冷凝器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2.1冷凝温度和进风湿球温度的选择冷凝温度是指在蒸发式冷凝器中,冷凝器内部的温度。
选择冷凝温度时,需要考虑到冷凝器的工作效率和能耗。
一般来说,冷凝温度越低,冷凝器的效率越高,但能耗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冷凝温度。
进风湿球温度是指进入蒸发式冷凝器空气的湿球温度。
选择进风湿球温度时,需要考虑到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对冷凝器影响。
一般来说,进风湿球温度越高,冷凝器的效率越低,因为空气的湿度会影响冷凝器的蒸发效率。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进风湿球温度。
蒸发器冷凝器选型参数

EATB25EATB55EATB85小10.620.1240.65 2.17162°蒸发10.70.220.75 2.5182°蒸发1.5 1.050.33 1.13 3.76222°蒸发2 1.40.43 1.505262°蒸发3 2.10.65 2.257.534182°蒸发4 2.80.86 3.001044222°蒸发5 3.5 1.1 3.7512.554262°蒸发6 4.2 1.29 4.5015302°蒸发75 1.5 5.2517.5322°蒸发8 5.7 1.7 6.0020362°蒸发9 6.4 1.9 6.7522.5402°蒸发107.1 2.17.5025462°蒸发117.9 2.48.2527.5502°蒸发128.5 2.69.003056362°蒸发139.4 2.89.7532.560402°蒸发1410310.503564422°蒸发1511 3.2611.2537.570462°蒸发1611.3 3.4412.004074482°蒸发1712.2 3.712.7542.578522°蒸发1812.7 3.8713.504584562°蒸发1913.6 4.1314.2547.5602°蒸发2014.2 4.315.0050642°蒸发2115 4.515.7552.5682°蒸发2215.6 4.716.5055742°蒸发2316.5517.2557.5802°蒸发2417 5.1618.0060842°蒸发2518 5.618.2562.5902°蒸发2620619.0065982°蒸发选型参数计算表选型参数计算表蒸发器片数(冷冻水进12°出7°)压缩机输入功率(Hp)RT 104kcal/h 输入功率(kW)备注蒸发器简易选型(仅供参考)制冷量KW (COP3.33)备注EATB25EATB55/50EATB85(COP3.33)小10.620.1240.652.708306251040°冷凝10.70.220.75 3.1251240°冷凝2 1.40.43 1.50 6.252040°冷凝3 2.10.65 2.259.3752840°冷凝4 2.80.86 3.0012.53640°冷凝5 3.5 1.1 3.7515.625462040°冷凝6 4.2 1.29 4.5018.75542240°冷凝75 1.5 5.2521.875622640°冷凝8 5.7 1.7 6.00253040°冷凝9 6.4 1.9 6.7528.1253240°冷凝107.1 2.17.5031.253640°冷凝117.9 2.48.2534.3754040°冷凝128.5 2.69.0037.54240°冷凝139.4 2.89.7540.6254640°冷凝1410310.5043.754840°冷凝1511 3.2611.2546.8755240°冷凝1611.3 3.4412.00505640°冷凝1712.2 3.712.7553.1255840°冷凝1812.7 3.8713.5056.256240°冷凝1913.6 4.1314.2559.375664040°冷凝2014.2 4.315.0062.5684240°冷凝2115 4.515.7565.625724440°冷凝2215.6 4.716.5068.75744640°冷凝2316.5517.2571.875784840°冷凝2417 5.1618.0075825040°冷凝2518 5.618.2578.125845240°冷凝2620619.0081.25885440°冷凝2720.2584.375905640°冷凝2821.0087.5945840°冷凝2921.7590.625966240°冷凝3022.5093.751006440°冷凝3526.25109.3757440°冷凝4029.981258640°冷凝5037.47156.2510840°冷凝6044.96187.513040°冷凝RT 104kcal/h输入功率(kW)制冷量KW×1.25冷凝器片数 (进30°出35°)冷凝器简易选型一(仅供参考)压缩机输入功率(Hp)选型参数计算表冷凝器简易选型二(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型参数计算表
蒸发器简易选型 ( 仅供参考)
压缩机输
RT 104kcal/h 输入功率制冷量 KW 蒸发器片数 ( 冷冻水进 12°出 7°)
入功率备注
(kW)(COP3.33)
(Hp)
EATB25 EATB55 EATB85
小1 0.62 0.124 0.65 2.17 16 2°蒸发
1 0.7 0.2
2 0.75 2.5 18 2°蒸发
1.5 1.05 0.33 1.13 3.76 22 2°蒸发
2 1.4 0.4
3 1.50 5 26 2°蒸发
3 2.1 0.65 2.25 7.5 3
4 18 2°蒸发
4 2.8 0.86 3.00 10 44 22 2°蒸发
5 3.5 1.1 3.75 12.5 54 2
6 2°蒸发
6 4.2 1.29 4.50 15 30 2°蒸发
7 5 1.5 5.25 17.5 32 2°蒸发
8 5.7 1.7 6.00 20 36 2°蒸发
9 6.4 1.9 6.75 22.5 40 2°蒸发
10 7.1 2.1 7.50 25 46 2°蒸发
11 7.9 2.4 8.25 27.5 50 2°蒸发
12 8.5 2.6 9.00 30 56 36 2°蒸发
13 9.4 2.8 9.75 32.5 60 40 2°蒸发
14 10 3 10.50 35 64 42 2°蒸发
15 11 3.26 11.25 37.5 70 46 2°蒸发
16 11.3 3.44 12.00 40 74 48 2°蒸发
17 12.2 3.7 12.75 42.5 78 52 2°蒸发
18 12.7 3.87 13.50 45 84 56 2°蒸发
19 13.6 4.13 14.25 47.5 60 2°蒸发
20 14.2 4.3 15.00 50 64 2°蒸发
21 15 4.5 15.75 52.5 68 2°蒸发
22 15.6 4.7 16.50 55 74 2°蒸发
23 16.5 5 17.25 57.5 80 2°蒸发
24 17 5.16 18.00 60 84 2°蒸发
25 18 5.6 18.25 62.5 90 2°蒸发
26 20 6 19.00 65 98 2°蒸发
选型参数计算表
冷凝器简易选型一 ( 仅供参考)
压缩机输
104kcal/h 输入功率制冷量 KW×冷凝器片数( 进30°出 35°)备注
入功率RT
(kW) 1.25
(Hp) EATB25 EATB55/50 EATB85 (COP3.33) 小1 0.62 0.124 0.65 2.70830625 10 40°冷凝
1 0.7 0.2
2 0.75 3.125 12 40°冷凝
2 1.4 0.4
3 1.50 6.25 20 40°冷凝
3 2.1 0.65 2.25 9.375 28 40°冷凝
4 2.8 0.86 3.00 12.
5 3
6 40°冷凝
5 3.5 1.1 3.75 15.625 4
6 20 40°冷凝
6 4.2 1.29 4.50 18.75 54 22 40°冷凝
7 5 1.5 5.25 21.875 62 26 40°冷凝
8 5.7 1.7 6.00 25 30 40°冷凝
9 6.4 1.9 6.75 28.125 32 40°冷凝
10 7.1 2.1 7.50 31.25 36 40°冷凝
11 7.9 2.4 8.25 34.375 40 40°冷凝
12 8.5 2.6 9.00 37.5 42 40°冷凝
13 9.4 2.8 9.75 40.625 46 40°冷凝
14 10 3 10.50 43.75 48 40°冷凝
15 11 3.26 11.25 46.875 52 40°冷凝
16 11.3 3.44 12.00 50 56 40°冷凝
17 12.2 3.7 12.75 53.125 58 40°冷凝
18 12.7 3.87 13.50 56.25 62 40°冷凝
19 13.6 4.13 14.25 59.375 66 40 40°冷凝
20 14.2 4.3 15.00 62.5 68 42 40°冷凝
21 15 4.5 15.75 65.625 72 44 40°冷凝
22 15.6 4.7 16.50 68.75 74 46 40°冷凝
23 16.5 5 17.25 71.875 78 48 40°冷凝
24 17 5.16 18.00 75 82 50 40°冷凝
25 18 5.6 18.25 78.125 84 52 40°冷凝
26 20 6 19.00 81.25 88 54 40°冷凝
27 20.25 84.375 90 56 40°冷凝
28 21.00 87.5 94 58 40°冷凝
29 21.75 90.625 96 62 40°冷凝
30 22.50 93.75 100 64 40°冷凝
35 26.25 109.375 74 40°冷凝
40 29.98 125 86 40°冷凝
50 37.47 156.25 108 40°冷凝
60 44.96 187.5 130 40°冷凝
选型参数计算表
冷凝器简易选型二 ( 仅供参考)
压缩机输
104kcal/h 输入功率输入功率
冷凝器片数( 进50°出 55°)备注
入功率RT ( kW)×能
(kW)
(Hp) 效比 4.5 ×1.25 EATB25 EATB55/50 EATB85 (COP4.5) 小1 0.62 0.124 0.65 3.65625 18 60°冷凝1 0.7 0.22 0.75 4.21875 22 60°冷凝
1.5 1.05 0.33 1.13 6.3563 26 60°冷凝
2 1.4 0.4
3 1.50 8.4375 30 60°冷凝
3 2.1 0.65 2.25 12.65625 42 20 60°冷凝
4 2.8 0.86 3.00 16.87
5 54 2
6 60°冷凝
5 3.5 1.1 3.75 21.09375 64 32 60°冷凝
6 4.2 1.29 4.50 25.3125 74 38 60°冷凝
7 5 1.5 5.25 29.53125 84 42 60°冷凝
8 5.7 1.7 6.00 33.75 96 48 60°冷凝
9 6.4 1.9 6.75 37.96875 54 60°冷凝
10 7.1 2.1 7.50 42.1875 60 60°冷凝
11 7.9 2.4 8.25 46.40625 66 60°冷凝
12 8.5 2.6 9.00 50.625 72 42 60°冷凝
13 9.4 2.8 9.75 54.84375 78 44 60°冷凝
14 10 3 10.50 59.0625 82 48 60°冷凝
15 11 3.26 11.25 63.28125 88 52 60°冷凝
16 11.3 3.44 12.00 67.5 94 56 60°冷凝
17 12.2 3.7 12.75 71.71875 100 62 60°冷凝
18 12.7 3.87 13.50 75.9375 68 60°冷凝
19 13.6 4.13 14.25 80.15625 72 60°冷凝
20 14.2 4.3 15.00 84.375 76 60°冷凝
21 15 4.5 15.75 88.59375 82 60°冷凝
22 15.6 4.7 16.50 92.8125 86 60°冷凝
23 16.5 5 17.25 97.03125 92 60°冷凝
24 17 5.16 18.00 101.25 98 60°冷凝
25 18 5.6 18.25 102.65625 104 60°冷凝
26 20 6 19.00 106.875 110 60°冷凝
27 20.25 113.90625 116 60°冷凝
28 21.00 118.125 122 60°冷凝
29 21.75 122.34375 130 60°冷凝
30 22.50 126.5625 140 60°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