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测报告
0712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验报告

检验编号 / 委托编号 / 第1页/共1页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产品名称 生产厂家 样品来源 代表批量 评定依据 检验设备 序号 2 送样 / / /
/ 抽样人 见证人 规格等级 产品商标 / / 委托日期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 饶崇升 X150 / 2017.12.29 2017.12.30 2017.12.30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隔热板 / 检验类别 样品数量
GB/T 10801.2-2002,GB/T30595-2014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TKGC00601,钢直尺TKGC18401,导热系数测 定仪TKGC04601 检验项目 导热系数 检验依据 GB/T10294-2008 标准要求 ≤0.035 检验结果 0.0412 单项评定 不合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验结论
经检验,该样品压缩强度符合GB/T10801.2-2002标准要求,导热系数不符 合GB/TGB/T30595-2014标准要求。
备 注
检验单位 (盖章)
试验:
复核:
批准: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在建筑工程中,绝热材料是一项关键的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为一种理想的绝热材料,正逐渐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简称XPS板,是由聚苯乙烯树脂经过挤出工艺制成的一种绝缘材料。
这种板材具有很高的闭孔率,因此具有优异的防潮、绝热性能。
XPS板不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保证了建筑物在寒冷季节的保温效果,还能够有效地阻隔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物在夏季的隔热性能。
与传统的绝热材料相比,XPS板在保温效果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此外,XPS板还具有很强的耐压性和耐水性,能够有效地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压力,并且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浸泡而导致性能的下降。
这使得XPS板在建筑地下室、屋顶等重要部位的保温绝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XPS板的使用不仅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XPS板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氯氟碳化物(CFC)等有害物质,不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
同时,XPS板的回收利用率较高,可以有效地减少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XPS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它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和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厚度和尺寸的要求。
同时,XPS板表面光滑平整,易于施工安装。
这使得XPS板成为建筑工程中绝热材料的首选。
综上所述,XPS板作为一种优质的绝热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优异性能与环保特性使得它成为现代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追求,相信XPS板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为建筑行业注入更多的创新与活力。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测报告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测报告检测项目:1.外观:外观光滑,表面无明显的孔洞和裂缝。
2.密度:使用密度计测量样品的密度。
平均密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压缩性能:使用压缩试验机对样品进行压缩试验,测量样品的压缩比例和恢复比例。
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热导率:使用热传导计对样品进行热导率测试。
热导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吸水性:将样品置于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并测量重量变化。
吸水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燃烧性能:使用燃烧试验仪对样品进行燃烧测试,测量其燃烧速度和燃烧特性。
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耐老化性能:将样品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中进行长期老化测试,测试一定时间后检测其性能变化。
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8.包装和标志:检查样品的包装和标志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实施方法:1.外观检查:对样品进行目视检查,记录外观特征和缺陷情况。
2.密度测量:将样品切割成规定尺寸,使用密度计测量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值。
3.压缩性能测试:将样品放置到压缩试验机上,按一定速度进行压缩,测量压缩比例和恢复比例。
4.热导率测试:使用热传导计测量样品的热导率,保持温度差稳定,记录测量结果。
5.吸水性测试:将样品置于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用干燥差重法测量吸水率。
6.燃烧性能测试:使用燃烧试验仪对样品进行燃烧测试,记录燃烧速度和燃烧特性。
7.耐老化性能测试:将样品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长期老化测试,定期检测其性能变化。
8.包装和标志检查:检查样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标有必要的标志信息。
实验结果:1.外观检查:样品外观光滑,无明显孔洞和裂缝。
2. 密度测量:样品平均密度为X kg/m³。
3.压缩性能测试:样品压缩比例为X%,恢复比例为X%。
4.热导率测试:样品的热导率为XW/(m·K)。
5.吸水性测试:样品吸水率为X%。
6. 燃烧性能测试:样品燃烧速度为X mm/min,燃烧特性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测报告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检测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对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检测:1.外观检查:观察泡沫塑料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和污渍。
2.尺寸测量:测量泡沫塑料的长、宽、厚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3.密度测定:通过测量泡沫塑料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其密度。
4.导热系数测定:采用导热仪对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进行测定。
5.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压、抗拉、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
三、检测结果:1.外观检查:根据观察,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表面平整光洁,无明显缺陷和污渍。
2.尺寸测量: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尺寸如下:- 长度:1000mm- 宽度:500mm- 厚度:50mm3. 密度测定:将一块泡沫塑料样品进行质量测定,结果为20g;将该样品的体积测定结果为1000cm³。
由此可计算出泡沫塑料的平均密度为0.02g/cm³。
4.导热系数测定:采用导热仪对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0.03W/m·K。
5.力学性能测试:-抗压强度:将泡沫塑料样品置入万能试验机,在垂直方向上施加加载,测试结果为80MPa。
-抗拉强度:将泡沫塑料样品置入万能试验机,在水平方向上施加加载,测试结果为30MPa。
-弯曲强度:将泡沫塑料样品进行弯曲试验,测试结果为40MPa。
四、结论:五、备注:本次检测的结果仅对送检样品负责,不能代表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请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和安装,同时定期检查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状态,确保其绝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GB10801.2_2002绝热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801.2—2002绝热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2002-03-05发布2002-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发布GB/T 10801.2-2002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10801—1989《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修订。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主要参考ISO/CD4898: 1999《泡沫塑料——建筑绝热用硬质泡沫塑料》。
根据用户需要将密度30kg/m以上再分为40kg/m、50kg/m、60kg/m。
燃烧性能中增加燃烧分级的规定,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等国家标准接轨。
物理机械性能中的尺寸变化率、水蒸气透过系数、吸水率性能指标都比ISO/CD 4898: 1999《泡沫塑料——建筑绝热用硬质泡沫塑料》有所提高。
GB/T 10801 是一个系列标准,包括以下两部分:第1部分(即GB/T 10801.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第2部分(即GB/T 10801.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本标准是该毓标准的第一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GB/T 10801-1989《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北泡塑料集团公司、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小平、王珏、陈家琪、李洁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801.2-2002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代替GB/T 1080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绝热用模塑料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使用温度不超过75℃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也适用于大块切割而成的材料。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验报告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验报告报告编号:BZ-2023-8
受检品种: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报告日期:2023.8.28
报告单位:XX公司
受检样品:拉丝泡沫塑料
检验仪器:进口热拉伸仪
一、外观检验
1、受检品外观:正常,无明显瑕疵,表面平整光滑。
2、受检品湿度:<2.0%
二、性能检验
1、拉伸强度:
a) 1.0mm/min速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拉伸强度及延伸率分别为:
15.3 MPa及275%。
b) 2.0mm/min速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拉伸强度及延伸率分别为:
14.2 MPa及230%。
2、拉伸模量:
a) 1.0mm/min速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拉伸模量及硬度分别为:
7.54g/cm3及62.6N/mm2
b) 2.0mm/min速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拉伸模量及硬度分别为:
7.45g/cm3及64.2N/mm2
3、裂缝拉伸:
a) 1.0mm/min速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拉伸模量及硬度分别为:
35.7kJ/m2及8.2%。
b) 2.0mm/min速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拉伸模量及硬度分别为:
40.7kJ/m2及7.5%。
4、冲击强度:
a) 1.0mm/min速度的冲击试验结果:冲击强度及冲击能分别为:
3.82 kJ/m2及7.17 kJ/m2
b) 2.0mm/min速度的冲击试验结果:冲击强度及冲击能分别为:
4.28 kJ/m2及8.17 kJ/m2
5、流动速度:。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

工程代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委托编号
材料名称
试验编号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厂商
代表数量
种类类型
试样状态
工程部位
规格型号
试验项目(在横线上画“√”):
表观密度
执行标准:(1)《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22/T1026-2011
≥18kg/m3
电 话:89670555 试 验 费:
89670666
受理人: 受理日期:
注:委托编号、试验编号和试样状态栏由检测单位填写
(2)《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
≥20kg/m3≥30 kg/m3
导热系数
执行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
压缩强度执行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
燃烧性能执行标准: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
B1(B级C级) B2(D级E级)
垂直抗拉强度执行标准:《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22/T1026-2011
尺寸稳定性执行标准:《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22/T1026-2011
见证单位:(章) 见证人:
委 托 人: 电 话:
检测单位:长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浅谈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导热系数

浅谈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导热系数1概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导热系数作为节能保温材料的重要指标,更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评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必要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
本文依据GB10294 -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和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了不确定度产生的来源、影响因素及计算,对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导热系数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2 测试方法2.1测试对象尺寸规格为300mm×300mm×25mm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2.2测试仪器导热系数测定仪(CD-DR-3030)百分表:(0-50)mm恒温恒湿箱(SG-HWS-B)2.3测试依据GB10294 -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2.4状态调节试样在恒温恒湿箱(23±2℃,50±5%)中调节16h,实验在23℃的环境下进行。
2.5测试过程样品进行养护后,先测量样品的厚度,然后将其放入冷板和热板之间,实验按照GB10294 -2008标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实验重复进行六次,测试结果如下表1-1所示3.建立数学模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导热系数式中:Q——加热功率,W;d——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厚度,m;A——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的计量面积,m2;ΔT——T1—T2,热、冷板之间的温度差,℃。
根据上述公式,在检测过程中不确定有以下方面:(1)加热功率引入的不确定度;(2)样品厚度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3)样品计量面积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4)冷、热板温度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5)百分表引入的不确定度;(6)导热系数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7)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参比板引入的不确定度其中:(1)、(2)、(3)、(4)、(6)属于A类标准不确定度,(5)、(7)属于B类标准不确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
厚
导热系数(25℃)[W/(m·K)]
压缩强度(kPa)
吸水率(%)
表观密度(kg/m3)
燃烧性能
氧指数(%)
燃烧分级
备注
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2、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3、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试验人: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测报告共 1 页 第 1 页
有见证送检报告编号:
见证人单位
见证人
试验单位
XXXXXXXX
有限公司
(印章复印无效)
委托单位
送检日期
工程名称
检测日期
样品名称
报告日期
厂家牌号
工程部位
规格尺寸
类型
试验依据
检测设备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单项结果评定
检测结论
尺寸稳定性
(70℃±2℃下,4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