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指导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预习《骆驼祥子》第一章。
2. 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舍及其作品。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故事情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四、教学步骤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骆驼祥子》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骆驼祥子》【目标导航】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结合阅读提示,做好原著阅读,做到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3.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和语言特色,并做一定的圈点和批注。
4.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了解祥子悲剧的意义。
【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1936年发表的《骆驼祥子》是老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
2.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
军阀混战,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水旱虫灾的不断发生,迫使大批破产农民为了谋生纷纷涌入城市。
【整体感知】1.内容梗概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他原是个破产农民,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谋生。
他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
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以堕落完成了他由人到兽的悲剧一生。
2.逐章介绍第一章:祥子买车。
(1)祥子在乡间成长,失去父母和薄田,十八岁进城拉车。
(2)下定决心,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3)不怕吃苦,省吃俭用,实现愿望,成了北平城的洋车夫。
第二章:祥子丢车。
(1)冒险拉车到清华。
(2)抓去当壮丁,车不见了。
(3)趁乱逃出军营。
跨学科思维下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以《骆驼祥子》为例

阅读•名著以《骆驼祥子》为例雷冰南宁市第二中学,广西南宁530001摘要: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不仅受课时困扰,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激趣、监督和反馈环节也与预期有比较大的差距。
针对学生阅读兴趣缺乏、动力不足、观点陈旧等问题,教师可以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引入跨学科思维,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角度和工具,为减少学生与名著之间的隔膜、吸引更多不同学科偏好的学生阅读同一文本提供新途径,最终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
关键词:跨学科思维;整本书阅读;阅读推进;《骆驼祥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改革以来,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就引发了新的研究热潮。
如何让学生读得进去,读得有滋有味,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
研究者从激趣、监督和交流反馈三方面,提出了许多形式上的革新策略,却少有体现跨学科思维的案例。
在此,笔者以疫情期间线上指导《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的思路为例,探索跨学科思维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的可行性,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人。
一、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一)消除与名著之间隔阂的方式单一时空上的不在场与知识上的无储备,让不同地域的初中生在面对统编教材推荐的同样的十二本经典名著时,会有不同的隔阂。
为了消除隔阂,教师常用的传统教学思路就是介绍作者背景、播放改编自名著的影视片段或纪录片等。
然而,学生未必会在概述式的介绍、陈旧的影视作品或严肃的纪录片中,对名著作品产生教师期待的那种浓厚的阅读兴致。
因此,统编教材初中阶段第一次名著阅读主题就是“《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并提出“名人也有童年”这样的共情思路。
这种思路虽然贴近学生的心理,却难以适用于初中阶段推荐的所有名著。
比如,对于《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大部分学生是很难与之共情的。
因此,近年来有北京市区的老师带学生走街串巷读《骆驼祥子》,或在北京老舍纪念馆的柿子树下讲《骆驼祥子》。
这种“去现场阅读”的沉浸式阅读指导虽是一种较好的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以建立其与名著之间心理关联的方式,却因严苛的地域限制使得许多教师望而止步,又不得不回到传统的名著阅读教学中去。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感受小说中的人性光辉,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3)认识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1)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讲解《骆驼祥子》创作的背景和社会意义。
2. 第二课时:小说概况和人物介绍(1)概述小说的情节脉络。
(2)介绍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分析小说开头部分(1)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感受祥子的形象。
(2)分析开头部分在小说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中间部分(1)阅读小说中间部分,关注祥子的人生经历。
(2)分析中间部分对主题思想的阐述。
5. 第五课时:分析小说结尾部分(1)阅读小说结尾部分,思考祥子的命运。
(2)分析结尾部分在小说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剖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分析的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老舍简介和《骆驼祥子》的相关资料。
2. 小说《骆驼祥子》全文。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4. 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解析版)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解析版)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解析版)专项训练卷计划用时:18分钟题量:3题满分:13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江苏初三期中)这个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名著《骆驼祥子》,请根据作品内容简述祥子的外号“骆驼祥子”的由来。
(4分)【答案】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
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
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具体是考查对《骆驼祥子》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
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
祥子在服兵役的时候偶然得到了几匹骆驼,很是兴奋,夜里驻店,睡梦中大叫“骆驼”,被人听见,由此他的名字里带上了个“骆驼”。
2、(甘肃初三期中)名著阅读8.《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______。
(2分)【答案】刘四爷虎妞9.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3分)【答案】三层含义: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要熟悉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要事件。
本文考查对《骆驼祥子》内容的掌握。
3、(江苏初三月考)在《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绰号“骆驼祥子”的由来是什么?这体现了祥子什么样的性格?(4分)【答案】祥子出城时被乱兵抓了壮丁,后来偷偷逃了出来,并顺手牵了三只骆驼卖了,换了一辆车,他在生病时老是念叨骆驼,被人听到,就送了“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阅读计划表

《骆驼祥子》阅读计划表以下是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阅读计划表:《骆驼祥子》全书共24章,以下引导大家进行阅读规划。
1.第一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一章:初到北平,攒钱买车农民祥子为何进城拉车?如何攒钱?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二章:人车被抓,军营逃跑在什么情况下逃跑?如何逃跑?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三章:卖掉骆驼,返回北平祥子如何卖骆驼返回北平?是个什么样的人?第四章:重回车厂,攒钱买车祥子回车厂和刘四爷、虎妞之间分发生什么事情?第五章:拼命拉车,怒辞杨宅祥子拉包月经历了些什么事情?第六章:虎妞诱骗,祥子逃跑虎妞如何诱骗?祥子为何逃跑,又遇到了谁?2.第二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七章:曹宅拉车,车毁人亡祥子在曹宅如何生活的?第八章:热心高妈,虎妞来访高妈如何帮助祥子攒钱买车?第九章:虎妞假孕,祥子困窘祥子做了些什么事情?第十章:老马爷孙,想到未来为什么要插入“老车夫”、“小马儿”?第十一章:曹宅遇险,祥子被讹谁讹了祥子,如何讹的?第十二章:王家避险,离开曹宅遇到什么险?如何离开的?3.第三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十三章:四回车厂,筹备寿宴祥子回车厂与刘四爷、虎妞之间发生了什么?第十四章:计划落空,妇女决裂虎妞与刘四爷为何争吵?如何争吵?第十五章:祥子成婚,商量出路虎妞和祥子对婚后的生活各是什么态度?第十六章:贫苦杂院,重新拉车贫苦的大杂院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第十七章:虎妞买车,福子回家虎妞为何买二强子的车?第十八章:脏乱杂院,烈日暴雨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拉车是什么感受?4.第四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十九章:祥子生病,虎妞难产祥子生病,虎妞怀孕,一家人怎么生活?第二十章:卖车葬妻,夏宅拉车祥子的三落,都什么情形?第二十一章:祥子被诱,染上脏病祥子成了什么人?第二十二章:曹家收留,重燃希望祥子战胜刘四爷指的是什么事情?第二十三章:老马丧孙,福子自尽小福子的死对祥子意味着什么?第二十四章:出卖阮明,行尸走肉梦想破灭,祥子成了什么人?。
名著阅读(专题备考)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

起了。醒后的祥子感到疑惑、羞愧、难过,并且觉得有 ”祥子呆呆的在那里立着,不晓得是自己,还是另一个人说了这两个字。
第二十一章 逃离夏家,巧遇刘四 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
口独似自乎 拉点专着为车危吃,饭他险喝走茶得与很。吸慢烟,他预他备心决的疼。自定己的离汗。开人和车厂,跟刘四爷父女两人一刀
第四章考点
第五章 怒辞杨宅 为了重新拥有自己的车,祥子早出晚归,省吃俭用, 甚至和那些老弱车夫抢生意。祥子只顾挣钱,渐渐被大家 看不起。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一想起这 事,他心中就觉得发怵。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 为此,他更加拼命地挣钱,在杨宅拉起了包月。但祥子并 不会为了挣钱而失去所有人格和尊严。杨太太异常刻薄, 甚至侮辱祥子,祥子不堪忍受对方对待牲口似的使唤,抓 起赏钱摔在杨太太的胖脸上,挺着硬骨气离开了杨家。
第七章考点ຫໍສະໝຸດ 第八章 认识高妈 祥子认识了曹府的管家高妈,了解了她的处事方式: 她把月间所能剩下的一点钱放出去,一块也是一笔,两块 也是一笔,放给下等人,利钱至少是三分。祥子很佩服。 高妈劝祥子把钱放出去投资或存银行,祥子却无动于衷, 一心一意只想靠拉车攒钱买车。年节迫近,祥子想着要给 刘四爷买点东西好取回自己那三十块大洋。
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祥子对车有一 种特殊的喜好,平时也不愿闲着,擦车、打气、晒雨布、 抹油……干得高高兴兴。因此有时祥子虽然不拉刘四爷的 车,刘四爷仍允许他一直住在厂里。祥子回到车厂,受到 了虎妞的款待,还把卖骆驼剩下的三十块钱交给刘四爷存 着。他要从头做起,再买辆自己的车,这是他的希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 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酷热难耐的天气,烘托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和他吃苦耐劳、坚忍顽强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 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 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 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三起)
9.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 丧事,无奈又卖了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 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4. 卖骆驼:后来祥子趁军营混乱逃出来并顺 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35块 钱回到了北平。由于生病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 这段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称号由来)
5. 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 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 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 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 到了人和车厂。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做了错事,为躲 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拼命攒钱想再买车。 (二起)
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 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精神,丰富了人物 的性格。
课堂小测
(2019·江苏初三期中)这个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名著《骆驼祥 子》,请根据作品内容简述祥子的外号“骆驼祥子”的由来。(4分)
【答案】 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 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后来 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 驼,卖了三十元。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 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 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 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 体。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 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 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 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 时代因素。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 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出发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效应,为传统美德的沦落 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 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 社会的堕落。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 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 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 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 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背景: 上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 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 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城市买办阶层, 乡村土豪劣绅的压迫,再加上各种自然灾 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 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 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作品主题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 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 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 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 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 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6. 被敲诈钱空: 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 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 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 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二落)
7.被迫结婚:虎妞谎称怀孕,骗祥子结婚。可刘 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 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 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 院里租房完婚。
情节梳理
1.一流车夫: 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青壮与诚 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 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 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一起)
3.丢车: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 车并让他做苦力。(一落)
人物形象 祥子
老舍把祥子这样的“小人 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 ,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 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 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 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 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 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 板的盘剥。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 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 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 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 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 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 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 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 行尸走肉。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
走近作者
【老舍】(1899年—1966 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 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 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10.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 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 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 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 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 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 变成了“兽”。
用简练的语言介绍小说围绕祥子讲
述的最主要情节? 三起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卖骆驼拼命拉车又攒了买车钱 →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 →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辆车,祥子在杨宅拉 起了包月,整天的活紧得发 昏,雇主又抠门。第四天, 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 一毛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 讨回四天工钱,便辞工回到 了人和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