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精选版

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精选版

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一、存在问题和缺陷1.部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对优质护理的内容不了解,或不认同,工作缺乏主动性。

2.护士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需要提高,不能主动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3、护理技术操作水平需加强培训,因我科新护士较多,各种护理操作均有待提高。

4、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较为机械,不能针对病人的不同特点、学识、生活背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和指导。

5、个别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如翻身、鼻饲等更多的是病人家属在做,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操作不熟练,甚至有的比较抵触。

6、基础护理的一些常用工具需要完善,如剃须刀、洗头用具等。

7、健康教育:部分护士健康教育内容比较肤浅,健康宣教不到位,影响病人的从性。

8、一人值夜班,难以保证晨晚间护理的工作。

9、巡视病房不及时,仍有病人家属按铃呼叫等现象。

二、改进措施:1、组织全体护士继续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大家转变观念,加强认识。

2、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要组织大家进行专科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每月进行一次相关知识的笔试考核,并利用交班及查房等时机进行口头提问,以提高全体护士的专业水平。

3、继续加强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和检查,推动和促进护理人员苦练基本功,建立学习型的护理团队,全面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水平。

4、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实行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实现按劳分配,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5、指导年轻护士如何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护患关系。

6、要搞好优质护理首先必须端正服务思想,不能只重视治疗,而忽视基础护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反复组织大家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工作流程,督促指导每一位护士协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优质护理及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进范文

优质护理及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进范文

优质护理及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进范文护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质护理及责任制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整体护理持续改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优质护理及责任制的概念、策略和效果展开论述。

一、优质护理及责任制的概念优质护理是指护理服务符合患者需求和期望,并能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过程和结果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关注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采用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注重护理过程的人性化和权益保护,保障患者的尊严和权益;加强护理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提升团队护理能力;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责任制是指护理工作中明确的任务和责任分工。

责任制的实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在责任制下,每个护理人员分担着明确的责任和任务,相互之间形成互相监督和互相帮助的合作关系,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优质护理及责任制的策略1. 加强护理技术与知识的培训。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护理人员了解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增加其护理技能和知识储备。

2. 建立全面、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护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定期的护理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和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护理服务的高质量。

3. 推行患者中心的护理模式。

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愿,积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4. 加强护理团队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和病例讨论会,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团队协作,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5. 强化责任意识和监督机制。

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鼓励护理人员关注护理过程的每个环节,增强护理质量的监督和整体护理质量计划改进。

三、优质护理及责任制的效果1. 提高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

优质护理服务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

优质护理服务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则是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体现。

本文将从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的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护理质量控制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基础工作,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理质量控制也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因此,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

二、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目标,以患者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连续的护理服务。

具体来说,优质护理服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连续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实现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3. 专业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4. 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5. 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患者发生意外事件。

三、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的要点1. 质控分析: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控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 持续改进:护理人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3. 记录:护理人员要将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便进行跟踪管理和评价。

4. 反馈:护理人员要将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和管理者,提高护理服务的透明度。

优质护理持续整改措施

优质护理持续整改措施

优质护理持续整改措施篇一:14.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一、存在问题和缺陷1.部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对优质护理的内容不了解,或不认同,工作缺乏主动性。

2.护士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需要提高,不能主动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3、护理技术操作水平需加强培训,因我科新护士较多,各种护理操作均有待提高。

4、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较为机械,不能针对病人的不同特点、学识、生活背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和指导。

5、个别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如翻身、鼻饲等更多的是病人家属在做,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操作不熟练,甚至有的比较抵触。

6、基础护理的一些常用工具需要完善,如剃须刀、洗头用具等。

7、健康教育:部分护士健康教育内容比较肤浅,健康宣教不到位,影响病人的从性。

8、一人值夜班,难以保证晨晚间护理的工作。

9、巡视病房不及时,仍有病人家属按铃呼叫等现象。

二、改进措施:1、组织全体护士继续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大家转变观念,加强认识。

2、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要组织大家进行专科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每月进行一次相关知识的笔试考核,并利用交班及查房等时机进行口头提问,以提高全体护士的专业水平。

3、继续加强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和检查,推动和促进护理人员苦练基本功,建立学习型的护理团队,全面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水平。

4、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实行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实现按劳分配,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5、指导年轻护士如何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护患关系。

6、要搞好优质护理首先必须端正服务思想,不能只重视治疗,而忽视基础护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反复组织大家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工作流程,督促指导每一位护士协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优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篇一检查内容分为:病房管理、抢救药品、抢救设备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护理表格书写、护理差错事故登记及上报等几项内容。

病房整体卫生不错,地面清洁无杂物,患者床单位干净更换准时。

尤其是对新楼的七病区、十五病区提出表扬,科主任、护士长乐观协作、充分预备,整体住院环境最好,患者对住院环境特别满足。

抢救车内药品及物品齐全,护士对14种抢救药品的剂量、规格、摆放位置能够娴熟把握,对五病区郭亚楠,七病区何璇提出表扬。

护理差错登记齐全,按规定上报,有上报制度。

个别出院患者的床头卡未准时撤除,新入院患者没准时放置床头卡。

个别科室的紫外线消毒登记不准时。

旧楼病区楼道加床的床位号粘贴不整齐,影响美观。

个别病历中的体温单有涂改现象。

毒麻药品交班登记本未记录药品批号。

一次性医疗垃圾分别处置合理,标识明确。

准时召开全院护士长会,检所检出的问题准时反馈各科护士长,督促其规范病房住院、出院患者的管理。

加强对科室的检查力度,准时发觉准时解决,不规范之处,护士长会上统一规范和要求,随时发觉,随时处理,对科内检查出的问题与个人收入挂钩,调动大家的乐观性。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篇二1、各科室备用药品、抢救药品无过期现象;2、急救药品专人管理;急救设备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3、内三科、内四科、外一科每月质控重点突出,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其他科室病人转入icu,icu医护人员先抢救后交接,护士团队合作,与值班医生协作默契,她们技术娴熟、忙而不乱,展现出icu护士坚决、沉稳的职业素养。

6、内三科治疗室管理到位,物品、液体、环境特殊干净、洁净;内四科无男女病人混住病房现象。

9、与器械科协调进同一规格腕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篇三在院级领导指导下,实行护理部主任责任制,实行护理部—片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质控管理委员会成员分组分工合作,定期或不定期下病房检查,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度实行全面综合检查。

优质护理服务整改措施持续改进

优质护理服务整改措施持续改进

优质护理服务整改措施持续改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医院决定对现有的优质护理服务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本文将从组织管理、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培训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改进方向。

一、组织管理方面1. 加强护理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护理工作的标准和职责。

2. 设立护理服务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和顺畅性。

二、服务质量方面1. 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2. 注重患者体验,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3. 加强护理服务质量培训,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三、人力资源方面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2. 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培训与教育方面1.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2. 开展护理人员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加强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护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信息化建设方面1. 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建立护理信息数据库,为护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护理服务的便捷性和人性化。

在整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医院将注重实际效果的评价,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医院将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和改进,医院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实现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病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病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病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一、引言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理质量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提高病区的整体护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并不断进行改进,推动病区护理质量的提高。

二、基础建设1.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包含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和患者代表,并由专业质量管理人员来指导工作。

2.设立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等。

3.确定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并制定相关的指标和评估标准。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1.建立患者护理信息数据库,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等。

2.定期收集和分析护理数据,如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质量评估等。

3.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病区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四、标准制定与培训1.制定病区护理操作标准和规范,明确护理操作的要求和流程。

2.开展相关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3.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评估护理人员的绩效,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

五、持续改进1.建立改进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质量评估会议,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改善措施。

2.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3.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护理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和案例。

4.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质量管理,设立患者意见箱,定期听取和回复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六、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2.加强护理质量监督,定期进行巡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制定奖惩制度,激励和保证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七、示范病区建设通过以上措施,在一个示范病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至全院,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案。

八、结语病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收集、分析和应用数据,制定标准和培训护理人员,持续改进和监督工作,可以提高病区护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精编版

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精编版

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一、存在问题和缺陷1.部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对优质护理的内容不了解,或不认同,工作缺乏主动性。

2.护士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需要提高,不能主动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3、护理技术操作水平需加强培训,因我科新护士较多,各种护理操作均有待提高。

4、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较为机械,不能针对病人的不同特点、学识、生活背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和指导。

5、个别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如翻身、鼻饲等更多的是病人家属在做,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操作不熟练,甚至有的比较抵触。

6、基础护理的一些常用工具需要完善,如剃须刀、洗头用具等。

7、健康教育:部分护士健康教育内容比较肤浅,健康宣教不到位,影响病人的从性。

8、一人值夜班,难以保证晨晚间护理的工作。

9、巡视病房不及时,仍有病人家属按铃呼叫等现象。

二、改进措施:1、组织全体护士继续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大家转变观念,加强认识。

2、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要组织大家进行专科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每月进行一次相关知识的笔试考核,并利用交班及查房等时机进行口头提问,以提高全体护士的专业水平。

3、继续加强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和检查,推动和促进护理人员苦练基本功,建立学习型的护理团队,全面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水平。

4、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实行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实现按劳分配,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5、指导年轻护士如何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护患关系。

6、要搞好优质护理首先必须端正服务思想,不能只重视治疗,而忽视基础护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反复组织大家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工作流程,督促指导每一位护士协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及改进措施摘要: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各地护理工作者相继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及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文就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存在问题以及改建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改进1 前言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提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各地护理工作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相继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及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如何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是当前护理界所广泛关注的问题,各地也结合不同情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2 优质护理服务的定义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经研究,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要作为护理目标,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2-3]。

优质护理活动的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活动的目标是[4]:患者满意,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社会满意,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政府满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通过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民、利民的总体目标。

3 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及存在误区陆皓,张华,李娟[5]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医院和护理部对护士的培训,责任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认知,一致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应当用心服务,关怀患者,态度亲切,这与国外Williams AM的报道相似[6]。

邓小虹[7]在研究中发现,护士对以下观点表示认同,护士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护理工作,使患者获得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使患者尽快康复。

薛秀丽,胡亚妮,陈淑云等[8]研究表明,在“经常巡视病房”、“基础护理扎实认真”2个问题上,护士重视程度非常高。

护理人员都明白,这两项工作内容是优质护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观察更加仔细,提高了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也初见成效。

但是,赵承芳和任巧花[9]调查显示,许多患者不好意思或者不愿接受护士为之洗脚、洗头,认为自己有能力做生活护理,或者愿意让自己的家人来给自己做生活护理。

因此,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中,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解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此外还应当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一位病人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达到患者的满意[10-11]。

Gunther M,Alligoed MR[12]和Radwin Alster K[13]均在研究中发现,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当良好的服务态度、把患者当亲人朋友和提供健康知识。

由此可见,护士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到位的。

但是由于有关人员学习、理解、领会不到位,认识不深刻,部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认知存在误区。

王玚,黄叶莉,蔡伟平等[14]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护士认为该活动是“取消陪护的工程”,是“是洗头、洗脚工程”。

江静云,戴长娟,郭健[15]调查发现,还有人认为,要开展这项工作,必须有总务、后勤、设备、餐饮、洗涤、消毒供应、信息、药剂等等全院的支持。

这种想法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如能做到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可事实上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能实现圆满的、理想的支持。

所以,有的护理部领导、科室护士长便觉得有防大碍,不得开展。

支持系统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决定因素[16-17]。

一般医院的护理条件完全可以开展这项活动,如准确无误、不折不扣执行医嘱、严密主动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和医患沟通都能进行。

4 改进措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加强临床护理工作。

而临床护理工作的任务包括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严密主动观察病情;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进行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健康[18-19]。

所以虽然陪侍人的存在为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主、客观方面的麻烦,但优质护理服务决不是简单地、硬性地取消陪侍的工程,而是通过加强对患者身、心、疾患、生活等全程、全面的照顾,让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医院及医务人员放心而自动离开病房,让患者不用花钱顾护工,让护士还原其本来职责。

在开始实施阶段,尤其是农村来的患者,即使护理工作能够到位,陪侍人一般也不愿意离开。

正因为如此,护理工作更应加强,坚决做到有陪而无护,让患者看在眼里,信在心里,这与郭健和程云仙的建议相一致[20]。

庄佳嘉和史瑞芬[21]在调查分析中指出,加强生活护理、基础护理是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科学、客观、全面地提出了标准细则,明确规定了分级护理的要求。

第一,不是让给每个病人都洗头或洗脚,也不是只给病人做洗头、洗脚护理。

一级护理及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对其他病人护士可督促、指导、协助患者完成[22-23]。

第二,洗头、洗脚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患者搞清洁工作,而是利用洗头、洗脚、翻身、口腔护理、尿道护理的时机,更多地接触病人,更加详细地观察病情[24]。

5 讨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从字面理解,就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工作。

“示范”就是为他人、为今后作出规范性的模式或典范,所以从时间上讲不是一时一阵的运动;大量事实表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患者、医院、护士直接受益的工作,它的实质决定了它生命的持久性和旺盛性;医院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护理工作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5-26]。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意味着得到社会的支持,意味着其拥有了持续进行下去的社会环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政府提出的一项医疗服务行业的惠民工程,是公立医院改革能直接见效的很好抓手,所以这项工作一定会坚持下去[27]。

正确认识、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认真学习标准,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不断学习他人经验,注重交流,是避免活动走进误区,促进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28-29]。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新诠释了护理工作内涵[30],充实了护理服务内容,更加强调人性化护理、基础护理等内容,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实践,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1] 郭燕红. 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2] 余可斐,高倩倩.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限制陪护认同度调查[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2):29-30.[3] 燕雪琴. 优质护理对护生素质要求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16):45-46.[4] 程继霞,闫淑霞,武文翠. 角色互换教学法在护生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37-38.[5] 陆皓,张华,李娟.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16( 6) :1206-1207.[6] Williams AM. The delivery of quality nursing care: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the nurse'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8,4:54-55.[7] 邓小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 .中国医院,2010, 14(11) :23-24.[8] 薛秀丽,胡亚妮,陈淑云,等. 临床护士优质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22):31-32[9] 赵承芳,任巧花. 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 .卫生职业教育,2011, 12(1) :26.[10] Larrabee JJ, Bolden L.Defining patient perceived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J] .Journal of Nursing Care Quqlity, 2001,16(1) :34-60.[11]丁小容,邓小梅,罗捷等. 科室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40-141.[12] Gunther M,Alligoed MR. Adiseipline-specific determin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aing car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4:60-61.[13] Radwin Alster K. Outeomes of perceived quality nursing care reported by oncology patients[J].Scholarly Inquiry For Nursing Practice,1999,4:72=73.[14] 王玚,黄叶莉,蔡伟平,等.走出优质护理服务认识的五大误区[J].护理管理杂志,2011,4(6):420-421.[15] 江静云,戴长娟,郭健. 临床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82-83[16] Scherder E, van-Manen F. Pain in Alzheimer's disease: nursing assistants' and patients' evaluation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5,2:55-56.[17] 黄坚. 护、患双方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认知度的调查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8):49-50.[18]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4-35.[19]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40-41.[20] 郭健,程云仙. 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J].新疆医学,2009,39(1):63-64.[21] 庄佳嘉,史瑞芬. 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49-50.[22] 薛秀丽,于长颖,马晓晴,胡亚妮,陈淑云,邢杰. 不同学历护生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57-58.[23] Cody A,Squire A. Nurses'perceptions of good nursing care[J].Nurseweek,1998,9:51-52.[24] Spitzer RB. Meeting consumer expectations[J] .Nursing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88,3:63-64.[25] 刘庆素,于蕾,周风伟,王建华,陈艳芝,安秀艳. 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调查[J]. 护理研究,2007,21(25):38-39.[26] 陈念湄,李武平,孙艳平.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9:66-67.[27 ] Seully AM. Quality care -nurses make the difference[J].Australian Nursing Journal,1995,10:42-43.[28] Leino-Kilpi H. Nursing edue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care:towards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good nurs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