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梁祝》音乐欣赏教案

音乐欣赏(1)一:向同学提问什么是音乐?让同学发言.总结:1.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2.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3.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二.向同学讲解:欣赏音乐分为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要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之外,还必须进行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说说看选自哪首著名的曲子,并说出作者是谁?开始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第一个乐段,请同学回答.答:《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作曲,并向同学说明这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向同学解说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是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
在协奏曲中,有时由独奏乐器主奏,有时则由乐队独当一面,两者好象是在互相竞争,所以协奏曲又称竞奏曲。
协奏曲一般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一般首先由乐队奏出呈示部,然后在乐队的伴奏下独奏乐器重复呈示部.第一乐章充满了戏剧性.第二乐章一般为抒情的慢板,以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第三乐章一般是快速的回旋曲.起着回应和综合的作用.协奏曲原来是一种没有标题的器乐曲。
我国作曲家对协奏曲的民族化、标题化和形式的革新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现了以唢呐、琵琶、二胡、笛子等为独奏乐器的民族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原英雄小姐妹》、《山林》等标题协奏曲和人声与乐队相结合的声乐协奏曲。
向同学说明今天欣赏的是小提琴协奏曲五.向同学介绍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何占豪,浙江省诸暨县人,生于1933 年8 月29 日;陈钢,1935 年3 月10 日生于上海。
他们两人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时,合作写成这首协奏曲,在1959 年,作为国庆10 周年献礼。
乐曲首演于1959 年5 月的“上海音乐舞蹈会演”,俞丽拿演奏小提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协奏。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型音乐欣赏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梁祝》片段。
(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2 ,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
(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1、引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欣赏《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演奏家及音乐特点。
2. 音乐分析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3. 欣赏与讨论播放《梁祝》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欣赏:播放《梁祝》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分析:详细解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4. 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梁祝》的音乐特点及欣赏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3. 学生能通过欣赏《梁祝》,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1. 教学课件:包含《梁祝》简介、音乐分析等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梁祝》片段。
3. 参考资料:关于《梁祝》的书籍、文章等。
4. 网络资源:可用于查找更多关于《梁祝》的信息。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梁祝》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音乐描绘: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梁祝》音乐中的场景和情感。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对《梁祝》音乐的感受。
七、实践环节1. 音乐演奏:邀请学生演奏《梁祝》片段,或者使用音乐软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乐曲。
2. 音乐欣赏会:组织一个小型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梁祝》的理解和创作。
3. 反馈与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表演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拓展学习1. 比较学习:让学生欣赏其他小提琴协奏曲,比较《梁祝》的特点和风格。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梁祝》)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梁祝》一、教材分析《梁祝》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由陈钢和何占豪创作。
作品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通过音乐展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爱情故事。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梁祝》,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梁祝》的创作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乐曲的结构、演奏技巧及民族特色。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梁祝》的创作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难点:分析乐曲的结构、演奏技巧及民族特色。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分析法、欣赏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作品欣赏: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 作品分析:(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各个乐章的主题及情感表达。
(3)解析乐曲的演奏技巧,如揉弦、颤音等。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乐曲中的片段进行演奏练习。
5.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推荐类似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互动情况,以及对于问题的响应程度。
2. 乐曲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提问,评估学生对《梁祝》乐曲结构、主题及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3. 演奏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于乐曲片段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4.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梁祝》的听后感,以此来考察他们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准备1.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2. 关于《梁祝》的乐谱和分析资料。
3. 教学PPT,包含乐曲介绍、结构分析、演奏技巧等内容。
音乐教学设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教学设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梁祝》片段。
(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
(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1、引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对《梁祝》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体会其中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
3. 通过欣赏和分析《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审美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介绍作曲家、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2. 欣赏《梁祝》片段: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梁祝》音乐特点: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梁祝》的背景知识,欣赏乐曲的美感。
2. 难点:分析《梁祝》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梁祝》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
2. 示范法:播放《梁祝》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梁祝》片段: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梁祝》音乐特点:讲解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欣赏任务,拓展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范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欣赏感受分享:收集学生对《梁祝》的欣赏感受,了解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欣赏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欣赏《梁祝》,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资源1. 音乐素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整版音乐文件。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梁祝》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内容。
3. 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指南,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
音乐教学设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教学设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梁祝》片段。
(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
(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1、引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
高中: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Music Lessons-Appreciation of Violin Concerto "Liang Zhu"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型音乐欣赏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梁祝》片段。
(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2 ,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 ),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 ),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
(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1、引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梁祝》片段。
(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123下一页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
(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
(教师讲授,多媒体闪示。
)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
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
(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
(一)、呈示部
1、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
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
形成对答。
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上一页123下一页副部:
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
表现
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
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
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
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
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
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五、结语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
祝》一文由中国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上一页123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