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动物生态学(任晓丹)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2.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驯化:生物在实验/自然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前者需要较短的时间,后者需要较长的时间。

3.内稳态: 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4.适应: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分基因型适应和表型适应两类,后者又包括可逆适应和不可逆适应,如桦尺蠖在污染地区的色型变化。

5.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6.光周期现象:Garner等人(1920)发现明相暗相的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7.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特性也同样由于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

8.遗传漂变:基因频率在小的种群里随机增减的现象。

9.生态适应:生物在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生存意义的特征,依靠这些特征,生物能免受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和伤害,同时还能有效地从其生境获得所需的物质、能量,以确保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

10.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内,通过形态的和生理的特征可以相互区别的不同种群。

11.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响应。

12.性选择:在自然界生物的生殖过程中,异性个体之间是有选择性的,包括对异性的体形、颜色、行为等方面的选择。

13.利他行为:动物个体以牺牲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机会为代价,去帮助其他个体繁殖更多的后代。

14.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ur):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方式,包括求偶行为、交配行为、繁殖行为、双亲行为等与性别有关的行为,以及领域行为、社会等级等与性别无直接关系的行为。

生态学复习

生态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1.acclimatization (驯化)P15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所诱发的生物生理补偿变化,这种变化一般需要较长时间。

2.dormancy (休眠)P16即处于不活动状态,是指动植物抵御暂时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生理机制。

3.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PHAR光合作用有效辐射范围)P19(百度)指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太阳辐射。

4.short-day plant (短日照植物)P22植物开花过程需要的日照时间不足8~10小时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

5.effective accumulative law (有效积温法则)P26P26-27 温度与生物发育关系最普遍的规律,要算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是指生物为了完成某一发育期所需要的一定的总热量,也称热常数或总积温。

用公式表述为:K=N(T-C) 其中,K为热常数,即完成某一发育期所需要的总热量,单位用“日度”表示;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期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

一般来说,起源于或适于高纬度地区种植的植物,所需有效积温较少,反之则较多。

6.homeotherm ;(常温动物)P32 ;poikilotherm (变温动物)P32(百度)常温动物: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小,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变温动物:变温动物是指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P267.asetioncation phenomenon (黄化现象)P21黄化现象就是光照因子对植物生长及形态建成发生明显影响的例子,黄化是植物对光照不足的黑暗生境的特殊适应,在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中都可发生。

8.phenological phase 物候期phenology 物候学P29发芽生长开花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称为物候期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季节性节律活动与环境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9.convergent adaption (趋同适应)P19是指亲缘关系很远甚至完全不同的类群,长期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表现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态位。

生态系统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系统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态系统概论1、生态学起源洪堡《植物地理学随笔》关注的是什么决定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

达尔文《物种起源》“是什么驱动力决定着这一草坪上每种植物种类与比例”恩斯特.赫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坦斯利 1935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定义强调了生态系统中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以及生物有机体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性。

G.Evelyn Hutchinson(G.伊芙琳.哈钎森) “现代生态学之父”Raymond Lindeman(莱曼德.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Odum兄弟,能流,开创了“生态系统”研究的热潮,创建了能值理论与方法。

20世纪中叶,“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观点形成了以Robert MacArthur(侧重于研究较小等级的生态学系统)和Eugene Odum为首的两大学派。

广泛应用数学模型工具。

20世纪50-60年代酸雨等环境问题,导致环境生态学兴起,开始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寂静的春天》1962 蕾切尔.卡逊2、生态系统的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

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调节也就失去了作用;(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能量流动是单方向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是循环式的,信息传递则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了信息网;(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

因此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特性4、反馈:指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过程5、生态系统生态学:指研究(1)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变化与演替,(2)系统内部组分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3)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反馈,(4)人为影响与调控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理、过程机理及管理技术的科学。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名词解释。

1、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空间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

因此,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生境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2、种群:在特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互利共生: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并且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4、群落演替: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某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5、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即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系。

7、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种群,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8、生物量:在某一特定的的调查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dB/dt=NP-H-D9、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10、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1、温室效应: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1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学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见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概念: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素。

(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的一部分).4环境因子:生物体研究中心以外的都叫环境因子。

5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或繁殖的因子。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最小食物的量7耐性定律:生物生长或繁殖的环境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的不足或超过生物的耐性,就会导致该生物不能存活后死亡。

8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的适用范围的大小。

9内稳态:生物通过自身体内环境使生活环境保持稳定。

10指示生物:能够指示环境中某些生物。

11光周期: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12温周期: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13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

14有效积温:是指某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K=N(T-T0),N指天数、T代表当地的平均气温,T0生物生长最低气温。

15生命表: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生物种群在各发育阶段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16繁殖成效:个体现在的输出和未来的输出的总和。

17繁殖价值:指在相同的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能力、包括现时价值和剩余繁殖价值。

18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护养子代所消耗的时间,能量和资源所有的量。

19繁殖成本: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和资源所有的消耗。

20分配原理:某一空间内的能力是固定的,消耗了就会减少。

21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22生态位: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23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的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生态学重点

生态学重点

生态学重点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一、论述你对生态学含义的理解。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这里的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2、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

3、生态学强调的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而相互作用包括同种有机体之间的种内相互作用和异种有机体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

4、现代生态学家公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和机理的科学。

二、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动力1 、生态学建立前期由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

2 、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从公元16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是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

曾被推举为第一个现代化学家的Boyle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的效应的试验,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

3、现代生态学发展期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是生态学蓬勃发展的年代。

二次大战以后,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获得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带来了环境、人口、资源和全球性变化等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

这些是促进生态学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而近代的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向生态学的渗透,尤其是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精技术为生态学发展准备了条件。

三、什么是全球变化?论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1、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

它把地球的各个层圈(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纵向来说,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2.根据生境的类型,可以把生态学分为水生生态学、陆地生态学和太空生态学。

3.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以明确定义的是德国人海卡尔。

4.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5.生态学源于生物学。

6.生态学发展的时期分为生态学萌芽时期、生态学建立时期、生态学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7.现代生态学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末。

8.研究全球尺度生态问题的生态学分支叫全球生态学。

9.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叫景观生态学。

10.生态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描述。

11.现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法、实验室研究和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法。

12.实验室研究分为原地实验和受控实验。

13.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14.植物生态学是以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为主流。

15.动物生态学是以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为主流。

16.新生特性原则又可称为功能性整合原理,即系统的总体功能要大于组成该系统各组分的分功能之和。

17.陆地生态学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荒漠生态学和冻源生态学。

18.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19.层次机构包括纵向的垂直分异和横向的水平分异。

简答题20.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定义可描述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运用最早、最多的生态学原理是因地制宜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和食物链原理。

22.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出明确定义。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生命的最大特点是新陈代谢。

2生物的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总合。

3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做生物圈。

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5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

6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与人类社会、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7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的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8巩固时期:A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由瑞典大学的Uppsala大学的R.sernauder所创建,继承人为G.E.DU Rietz,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B法瑞学派,代表人物J.Braun-Blanquet 研究植物区系和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1935后与北欧学派合流,称为西欧或大陆学派。

C英美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F.E.Clements与英国的A.G.Tansley,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级学说而著名,有人称之为动态学派。

D苏联学派,以B.H.Cy—为代表,工作以植物群落和植被为主,统称为“地植物学”。

9现代生态学时期: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级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科学中:环境=栖息地,环境科学中=人群以外的空间。

2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主体分:人类环境、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分: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环境范围的大小: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精品课程试题--------感谢生教班无私提供※<习题一>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物种生物圈环境环境的类型生态因子主导因子密度制约因子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幅区域环境小环境内环境驯化休眠内稳态机制适应组合指示生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兽类生理有效辐射极端温度Bergman规律Allen规律有效积温法则物候变渗动物恒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二、简答: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 解释和比较生态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涵义。

4)比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的异同?5)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调节其耐性限度以适应不良生境?6)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7) 生物对光照会长生哪些适应?8) 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长生哪些适应?9) 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10) 陆地上水分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11) 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12) 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于高盐度或者低盐度的环境?13) 水生植物对水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4) 陆生动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15) 大气中CO2与O2浓度与生物的关系?※<习题二>种群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种群相对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构件种群的内分布型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存活曲线同生群综合生命表净生殖率种群增长率内禀增长率数学模型指数增长模型罗辑斯谛模型生态入侵生活史适合度繁殖扩散繁殖成效亲本投资生态对策-3/2自疏法则领域婚配制度社会等级利他行为竞争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捕食作用协同进化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简答1)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2) 试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3) 设在0.5mL培养液中放5个草履虫,每天计数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其后四天的结果为20、137、319、369,请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并求出种群增长方程。

4) 什么是生活史?包含哪些重要组分?5) 什么是生活史对策?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6) 种内与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7) 密度效应有哪些普遍规律?8) 领域行为和社会等级有何适应意义?9) 什么是他感作用?有何生态学意义?10) 什么是竞争排斥原理?举例说明两物种共存或排斥的条件。

11) 什么是生态位?画图比较说明两物种种内、种间竞争的强弱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

12) 谈谈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13) 谈谈寄生者与寄生的协同进化。

※<习题三》群落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物群落机体论学派个体论学派建群种伴生种特征种多度密度盖度频度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种间关联关联系数群落结构层片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MacArthur的平衡说群落动态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旱生演替内因性演替异养性演替顶级群落群落分类原则植被型群系群丛群落的排序直接排序间接排序三向地带性学说植物群落分布的区域性规律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生活型生活型谱生长型协同适应二、简答1) 什么是生物群落?它有哪些主要特征?2) 什么是群落交错区?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 何谓生活型?如何编制一地区的生活型谱?4)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5) 层次和层片有什么不同?6) 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是什么?7) 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点。

8) 简述群落波动与演替的差异。

9) 说明水生演替系列和旱生演替系列的过程?10) 什么是演替顶级?单元演替顶级理论与多元演替顶级理论有什么异同点?11) 试述中国群落分类系统的原则、单位与系统。

12) 植被型、群系和群丛是如何命名的?13) 什么是排序?排序方法可分为哪两类?个有什么优点?※<习题四>生态系统部分一、名词解释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网生食链碎屑链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林德曼效率负反馈生态阈值初级生产量生物量生产力次级生产生态系统的分解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周转率流通率蓄库活动库气体型循环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沉积型循环二、简答1) 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他们如何构成为生态系统?2) 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生态锥体是如何形成的?3) 说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的关系。

4) 什么是负反馈调节?他对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指导意义?5) 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占总入射日光能的比率都不高,那么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试比较水域和陆地两大类生态系统。

6) 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7) 怎样估计次级生产量?8)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取决于哪些因素?9) 自养生态系统和异养生态系统的区别有哪些?10) 比较气体型和沉积型两类循环的特点。

11) 全球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重要联?12) 什么是地带性植被?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水平分布格局遵循什么规律?13) 什么是垂直地带性?举例说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布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14) 什么是热带雨林?他的主要群落特征有哪些?15) 常绿阔叶林群落有什么特征?※<习题五>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一、名词解释尺度格局空间异质性缀块-廊道-基底模式Meta-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遥感全球变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二、简答1)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减缓途径。

2)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保护意义。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如何应用恢复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恢复?期末考试复习题--------感谢生教班无私提供单项选择题: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前苏联D.中国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

A.莲藕B.芦苇C.马铃薯D.玉米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C.群落结构一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

A.优势种B.特征种C.建群种D.偶见种27、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

A.沼泽B.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29、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

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

A.土壤B.地形C.气候D.生物32、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