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材料价格趋势分析图--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

引言随着国家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不断推进,混凝土预制PC 构件的应用日渐增长。
从市场反应来看,普遍存在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设成本高于传统现浇结构的情况,这对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发展和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PC 构件工厂数量增长迅速,产品价格变化趋稳,企业竞争压力突显,如何降低PC 构件的成本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
笔者通过对某装配式建筑部品基地项目的调研,对PC 构件价格与成本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对降控成本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1、PC 构件市场价格分析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现浇施工,主要区别在于混凝土的浇注在工厂进行,PC 构件作为一种产品需要施工企业购买。
这样Pe 构件就被赋予了商品属性,其构件出厂价格、运输费、现场安装服务费构成了施工土建造价的直接费用⑴。
预制构件出厂价格中不仅包含人工费、钢筋与混凝土等原材料费和模板等费用,还增加了工厂土地、厂房与设备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以及预制构件工厂利润、税金等,使得构件价格的确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运输费主要是预制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
运距的远近存在相对合理运输半径,构成PC 构件价格中的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正相关,有调研数据表明,运输合理半径为IOO 〜120km,在此范围内运费约占PC 构件售价的7%〜8%⑵。
现场安装服务费主要是构件垂直运输费、安装人工费、专用工具摊销等费用(含部分现场现浇施工的材料、人工、机械费用)。
产品质量若有安装尺寸误差等质量问题,需要现场修补的工程量就会增加,对现场安装及服务成本有影响。
PC 构件市场价格也随着政策、市场波动。
有一个被市场接受、推广应用逐渐普遍的过程。
笔者整理了北京工程造价信息2018年度至今主要类型PC 构件含税价格的数据,预制叠合楼板2018年均价为3729.17元/痛,2018年底价格达到3810元。
2019年均价为3847.5元//2023年均价为3917元/「2023年1〜9月份均价为4010.56元∕m ∖主要构件的价格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电新产业链价格跟踪简报:碳酸锂价格上涨,光伏硅料价格稳中趋弱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走势行业跟踪简报行业研究财通证券研究所内容目录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跟踪 (3)1.1上游原材料(锂钴) (3)1.2中游电池材料 (4)2、光伏产业链价格跟踪 (8)图表目录图1:方形三元电芯价格(元/Wh) (3)图2:方形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元/Wh) (3)图3:锂资源价格走势(万元/吨) (4)图4:钴资源价格走势(万元/吨) (4)图5:三元正极材料价格(万元/吨) (4)图6: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万元/吨) (4)图7:负极材料价格(天然石墨,万元/吨) (5)图8:负极材料价格(人造石墨,万元/吨) (5)图9:六氟磷酸锂价格(万元/吨) (5)图10:电解液价格(万元/吨) (5)图11:湿法隔膜价格(元/平方米) (6)图12:干法隔膜价格(元/平方米) (6)图13:多晶硅料价格走势 (8)图14:硅片价格走势(元/片) (8)图15:电池片价格走势(元/W) (9)图16:组件价格走势(元/W) (9)表1:新能源车产业链本周价格(含税) (7)表2:光伏产业链本周价格(含税) (10)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跟踪锂电池市场旺季状态不变。
据中汽协数据,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增加69.7%和104.5%。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量增幅明显,同/环比达32.1%/82.3%,主因高低端市场需求增量,高端市场以特斯拉、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等车企拉动,低端市场则是上汽通用五菱等,通过10月车展及新能源下乡政策等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
价格方面,目前方形三元电芯报价为0.66元/W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525元/Wh,价格与上周持平。
图1:方形三元电芯价格(元/Wh)图2:方形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元/Wh)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财通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财通证券研究所1.1上游原材料(锂钴)电解钴持稳,碳酸锂价格上涨。
比亚迪

比亚迪产品分析
• (一)二次充电电池业务 •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之一,主要客户 包括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手机领导厂 商,以及博世、TTI 等全球性的电动工具及其他便携式电 子设备厂商。其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及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手 机、数码相机、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设 备。根据 IIT 的统计,比亚迪 2010 年手机用锂离子电池的 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8.75%。 • 同时,比亚迪也积极研发铁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并致 力于该等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及光伏发电站等领 域的应用。2008 年 10 月 30 日,比亚迪和陕西省商洛市人 民政府签订《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合作合同》。 2010 年 8 月 26 日,比亚迪成功竞得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 司 MW 级储能站试点工程蓄电池、能量转换系统采购项目, 稳步推进储能电站的商业化进程。
2010 年、2009 年及2008 年,本集团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 56,147,221 千元、38,980,595 千元及27,569,139 千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 115.89%、94.81%及99.43%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的总体销售回款情况良好。
报告期内,本集团资产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竞争地位分析
• 二次充电电池行业的竞争情况
• 手机部件及组装行业的竞争情况 • 汽车行业的竞争情况
• 比亚迪集团在二次充电电池领域已有多年 经验,生产技术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强大 的研发实力为产品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 保障,也巩固了该集团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主要竞争对象为日本和韩国的电池制造商, 日本一直占据市场的最大份额,中国及韩 国厂商近年来技术水平提升迅速,从日本 厂商手中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而以比亚迪 集团为代表的二次充电电池中国厂商占全 球市场份额高于韩国。
钢材价格波动规律与走势分析

钢材价格波动规律与趋势分析价格是市场的核心,价格的不断变化是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
在市场上我们是能够看到价格不断变化的,而价格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某钢铁行业客户调研分析发现,产品价格变化左右着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价格不断波动局面之下,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是钢企赖以生存的根本,下面以钢材(以存在期货市场的螺纹钢为例)价格变化为例寻找价格变化的规律性。
一、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因素分析:①外部宏观因素与其他商品一样,钢材的市场供应受包括经济周期、宏观政策、行业政策、进入壁垒、区域发展状况、进口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受经济发展阶段、政策影响、人口与消费半径、消费升级变化、区域消费能力、出口等因素影响,以上因素通过影响市场供需的变化,成为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外部因素。
而作为基础工业品,经济周期因素是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和衰退阶段的经济增长幅度相差很大,我国经济过热时期GDP超过14%,而到通缩阶段可能GDP 要下滑到7%以下,如此大的波动对基础工业品市场需求影响巨大。
在经济周期变化中需求是主动的,供应是被动的,尤其是复苏和高涨阶段,当市场需求在变化时,市场供应越灵活价格相对波动幅度就越小,而钢材企业作为大宗工业品生产企业是通过规模优势来进行行业竞争的,由于钢铁项目审批更严格、投资额大和生产技术相对复杂等原因,限制了钢材产能的快速调整,当经济周期的调整引起需求连续增长时或需求连续下滑时,钢材价格的涨、跌幅度要远远大于一般消费品。
投资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消费拉动了投资,投资促进了消费,消费以投资为基础,投资需要消费来消化,投资与消费相互依托、紧密联系,且需保持合理的结构关系,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往往是因为投资与消费之间出现结构性不平衡。
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相同,钢材行业内投资与消费之间结构的相对变化是引起钢材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经济周期分析可以看到,消费增加、投资尚未完全启动时为经济周期复苏阶段;消费持续增加、投资也快速增加为经济周期高涨阶段;消费降低、投资惯性增加为经济周期开始衰退阶段;消费与投资都下降为经济周期萧条阶段。
生产成本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公司近三年的生产成本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成本控制效果,找出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报告将涵盖生产成本的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成本控制策略等方面。
二、公司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XX行业,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生产成本结构分析1.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60%。
近年来,直接材料成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结构优化导致的材料成本增加。
2.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25%。
近年来,直接人工成本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员工技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15%。
制造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维修费、能源费等。
近年来,制造费用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设备更新换代和能源价格上涨。
4.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10%。
近年来,其他费用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四、生产成本趋势分析1. 直接材料成本趋势如图1所示,直接材料成本在近三年内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有关。
2. 直接人工成本趋势如图2所示,直接人工成本在近三年内保持稳定,这与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员工技能有关。
3. 制造费用趋势如图3所示,制造费用在近三年内呈上升趋势,这与设备更新换代和能源价格上涨有关。
4. 其他费用趋势如图4所示,其他费用在近三年内保持稳定,这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有关。
五、影响因素分析1. 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导致直接材料成本上升。
2.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对直接人工成本造成一定压力。
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9月中旬)第二部分:2011年至今各原材料价格行情回顾一、天胶价格走势及分析二、合成胶价格走势及分析三、其余原材料价格走势第三部分:未来天胶价格走势预测分析第二部分:2011年至今各原材料价格行情回顾一、天胶价格走势及分析1、天胶价格走势2011年1-2月天胶延续上半年上涨势头,并在2月中旬达到5850美元/吨的高峰;随后胶价逐渐回落,并在3月中旬受日本强震影响跌至4100美元/吨的年内最低点;6月以后随着新胶上市及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胶价大体在4600-4800美元/吨持续波动。
、影响因素分析1)天胶主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截止2月中旬皆进入停割期(国内两大产区云南、海南早已于去年11月、12月相继进入停割期),上述四国天胶产量占比高达76%且以出口为主。
)天胶到达5800美元/吨高位后,国家抛储预期增强(去年4月上旬政府曾两次抛储)及中国、韩国等加息、紧缩货币政策。
日期国家加息点位2011年2月9日中国0.25%2011年3月10日韩国0.75%3)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震及后期核电危机,引起市场恐慌(日本为重要的天胶消费国且东京期货交易是全球天胶定价的参考之一),天胶价格出现暴跌至4100美元/吨。
4)随着日本强震影响减弱,且4月初公布汽车产销量数据各国均出现了上涨,其中中国3月销量同比增长5%至183万套创历年新高,美国同比增长17%至125万套、德国同比增长11%至33万套;4月中旬天胶价格逐渐恢复5500美元/吨。
5)天胶主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5月相继进入开割期,新胶陆续上市供应;中国、欧盟、印度等国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受欧债、美债危机影响复苏缓慢;5月胶价下跌并在6月以后持续在4600-4800美元/吨上下波动。
国家加息点位日期中国0.25%2011年4月6日印度0.50%2011年5月3日欧盟0.25%2011年4月7日二、合成胶价格走势及分析)受天胶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年初作为替代品的合成胶价格也随之出现上涨,并在2月中旬出现小高峰,顺丁胶到达33200元/吨、丁苯胶到达27000元/吨;2)3月下旬至6月在天胶价格下跌及国外顺丁胶、丁苯胶价格大幅上涨(美国部分丁二烯厂家因偶发故障停产)、出口需求增加(丁苯胶出口退税13%较顺丁高8%)综合影响下,顺丁胶及丁苯胶价格逐步趋向28000元/吨。
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

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第一部分当前价格形势评述1-2月份CPI同比上涨%,扣除翘尾因素,新涨价为5年来最高值;PPI同比涨幅小幅回落,环比价格仍在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势趋缓,涨幅依然偏高;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仍在上升,矿产品和煤油电价格处在历史高位;房价、地价上涨较快,9个城市房价2004年上涨幅度超过10%;农民工工资增幅较大,企业人均人工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反弹,国际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止降回升。
一、主要物价指标变动态势1-2月份CPI新涨价因素居五年来最高值PPI同比涨幅小幅回落,价格环比上升2005年1-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比去年全年平均水平小幅下降个百分点。
1、2月份PPI同比分别上涨%、%,涨幅比去年12月有所回落。
但是2月份PPI 环比止降回升,上涨%。
生产资料价格1、2月份同比分别上涨%、%,上涨幅度仍然较高。
其中采掘业价格在2月份同比上涨%,结束了涨幅持续回落的态势,同比涨幅比上月提高了个百分点。
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势趋缓,涨幅仍然偏高1-2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涨幅仍然偏高。
尽管自2004年11月以来,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涨幅逐月回落,但进入2005年2月份,其环比上涨%,原材料购进价格总水平仍在上升。
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仍在上升,涨幅稍有回落年初以来,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涨幅稍有回落,但价格总水平仍处在1993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1、2月份CGPI同比分别上涨%、%,涨幅虽然略低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但是月环比分别为%、%,价格总水平仍在上升。
以1993年为基期,CGPI总水平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矿产品和煤油电价格一直在攀升,处在历史高位,反映出我国煤油电、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供求仍然紧张。
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粮食价格稳中略升1.农产品生产价格1指数据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27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2004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
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分析

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分析1.引言1.1 概述中国原材料行业是指那些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基础原材料,包括金属、能源、化工品等。
这些原材料的供应和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和发展。
因此,对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进行分析,对于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简要介绍本文的组织架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了对中国原材料行业供应与需求分析的背景介绍、目的和意义的阐述,以及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和总结。
正文部分将主要对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供应情况、需求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平衡和趋势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进行总结,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的总结和提出相关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本文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安排,使其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核心信息。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通过对供应与需求的分析,探讨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同时,通过对行业的供需平衡及趋势分析,为行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供应与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和趋势。
在供应方面,中国原材料行业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和环境压力大的问题。
在需求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原材料需求量逐渐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的挑战。
在供需平衡方面,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原材料行业的供需平衡将逐渐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