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程介绍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⒋掌握眶及骨性鼻腔的形态特征及其交通,熟练掌握骨性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了解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及其交通。
⒌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出生后变化。
⒍掌握颅骨常用的骨性标志(颧弓、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舌骨体、眶缘等)。
第三节 附肢骨骼
上肢骨
1、教学内容
1.实验观察:上肢各骨(游离标本)的主要形态结构,能区分其左右(不含手骨)。
⒉熟练掌握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主要形态结构,区分左右。
⒊熟练掌握足骨的组成、跗骨的排列关系,掌握跟骨、距骨、足舟骨的主要结构及跖、趾骨
的特点。
⒋掌握下肢骨常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坐骨结节、耻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腓骨头、胫骨粗隆、内踝、外踝、
⒊熟练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方式。
⒋了解足部各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的组成及运动,掌握
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的组成、位置及运动(内翻、外翻)。
⒌掌握足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的形成及其功能意义。
第三章 肌学(10 学时)
第一节 总论
3.在自己身上作上肢各关节的运动,注意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方式。
2、教学要求
⒈了解上肢带骨的连结(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
⒉熟练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方式。
⒊掌握前臂骨间膜,熟练掌握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的构造及其联动机能(旋前、旋
⒉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⒊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⒋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Systematic anatomy 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1110013 课程总学时:96(理论学时66/实践学时30) 周学时:8(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3)学分:5 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临床、眼、麻、影、口、法医等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绪论 2 2 0 二运动系统 21 6 15 三内脏学 19 16 3 四脉管系统 16 14 2 五感觉器 5 4 1 六神经系统 33 24 9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名词多、描述多是其特点。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通过实习课,对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解剖标本观察,并密切结合活体,掌握各部的形态结构,学会画出必要的简图,能进行分析比较,写出实习小结。

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培养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

要求: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两级。

1(一)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标本观察,使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做到能说得出、认得准、用得上,达到牢固掌握。

(二)凡属“了解内容”,可以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与规律,使学生有一般认识,知其要点,学到有关知识,做到一般理解。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系统解剖学》柏树令、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试70%、实验考核20%和平时成绩10%。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验目录内容学时数实验一躯干骨、四肢骨、颅骨 3 实验二全身关节 3 实验三全身肌 3 实验四内脏 3 实验五心脏\动脉感觉3 实验六中枢 3 实验七周围神经系统3 合计 21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和人体的轴和面。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实验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

一、实验课的目标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准确理解和深入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骨骼系统:学生将进行骨骼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人体骨骼的构造、特点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到人体骨骼系统的命名、位置和相互关系,以及骨骼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2. 肌肉系统:学生将进行肌肉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人体肌肉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到肌肉系统的分类、命名和相互关系,以及肌肉系统在人体运动和姿势维持中的作用。

3. 器官系统:学生将进行器官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到器官系统的分类、命名和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器官系统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操作: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亲自进行解剖和观察。

教师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工具,进行器官的切割和观察。

通过亲身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形态和特点。

2. 示范演示:教师将进行解剖操作的示范演示,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通过观看示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小组合作: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解剖操作的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

系统解剖学 课程简介

系统解剖学 课程简介

系统解剖学课程简介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通过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人体的各个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每个系统的结构组成、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骨骼系统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人体的骨骼构造和骨骼的分类。

通过观察和探索,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体的骨骼是由不同形状的骨头组成的,并且每个骨头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和骨骼的生理功能。

肌肉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运动系统之一,它由肌肉组成,负责实现人体各种运动和姿势的改变。

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肌肉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肌肉的解剖学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肌肉具有不同的位置和形态特征,并且每个肌肉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循环血液的系统,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心脏的结构、血管的分布和血液的循环路径。

通过对循环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心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循环,从而为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等。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到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和呼吸过程中的相关机制。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消化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器官组成。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到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消化过程中的相关机制。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
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结构、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肋的组成、形态结构;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及排列。
教学内容:
一、口腔
1.口唇。
2.颊:腮腺管乳头。
3.腭:硬腭、软腭、咽峡。
4.牙:牙的外形;牙的种类和排列;牙组织;牙周组织。
5.舌:舌的形态、舌粘膜、舌肌(颏舌肌)。
6.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二、咽
1.咽的位置和形态。
2.咽的分部: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口咽(腭扁桃体、咽淋巴环)、喉咽(梨状陷窝)。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施行大班理论教学和小班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要求学生通过对系统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英文解剖学词汇,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并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

总结词
了解尿液的生成和排出过程,掌 握泌尿器官的基本知识。
详细描述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 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 液。通过学习泌尿系统解剖学, 学生可以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输尿管、膀 胱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系统解剖学
要点一
生殖系统解剖学
要点二
总结词
研究人体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了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通过观察血管标本,了解血 管的分布、类型和功能;通过观察淋巴系统标本,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解剖实验操作与观察
总结词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标本,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能;重点观察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的结构特点, 以及肝、胆囊和胰腺的位置和功能。
03
实验操作与观察
运动系统解剖实验操作与观察
总结词
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的形态、结构、生长和发育;通过观察关节标本, 了解关节的组成、类型和运动方式;通过观察肌肉标本,了解肌肉的起止点、 走向和功能。
循环系统解剖实验操作与观察
总结词
了解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解剖刀、镊子等工具进 行精细的解剖操作。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学会了 如何在团队中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体各系统的功能 和相互关系。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有了更 清晰的认识。
思考题与讨论
思考题
01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注意保护自 己的身体器官?

系统解剖学课程标准(供临本、影本用)

系统解剖学课程标准(供临本、影本用)

7《系统解剖学》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7)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的总体安排 (7)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8)绪论 (8)第一章骨学 (9)第二章骨连结 (11)第三章肌学 (11)第四章内脏学总论 (13)第五章消化系统 (13)第六章呼吸系统 (15)第七章泌尿系统 (16)第八章生殖系统 (16)第九章腹膜 (17)第十章心血管系统 (18)第十一章淋巴系统 (20)第十二章视器 (20)第十三章前庭蜗器 (21)第十四章神经系统概述 (21)第十五章中枢神经系统 (22)第十六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23)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系统 (23)第十八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24)第十九章内分泌系统 (25)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5)第五部分附录 (27)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系统解剖学》英文名称:《Systematic Anatom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99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63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系统解剖学》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各科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充分认识人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因此,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为后续的基础医学、临床专业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系统解剖学》为所有医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主修的是公共基础课,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人体生理学》和《局部解剖学》等后续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2.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河大医学院《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新)

河大医学院《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新)

河南大学医学院《系统解剖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Systemic Anatomy授课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七年制)学时与学分:总时数 72学时(理论讲课6学时,实验、实习课66学时),计4学分编制人:金东洙教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系统解剖学的性质和任务: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以及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1. 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2. 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 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要求: 本大纲供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类各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三个等级。

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2.凡属“熟悉内容”,应该重点讲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印象深刻、内容熟悉、记忆牢固。

3.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人体标本与模型示教、尸体解剖、活体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结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图谱等手段进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解剖学课程介绍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教学应该以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机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

人体解剖学教学必须重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并要恰当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学进展,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教学要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教学标本示教、活体观察、教具和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解剖学教学采用理论大班教学实验小班教学的形式。

学生利用教科书、实习指导,结合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进行观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解剖学教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54学时。

人体解剖教研室简介:
人体解剖教研室现有8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

聘请了香港大学苏国辉院士为我教研室客座教授。

解剖教研室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厅级课题多项。

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其它各项奖多项。

人体解剖教研室是博士学位点,已培养博、硕士生50多名;现有在读研究生近20多名。

人体解剖教研室承担了临床、卓越医师、口腔、法医、护理、影像、检验、预防、放射、药学等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为医学本科开设了108、70和36学时三个平台的系统解剖学;影像解剖学(54学时)、口腔解剖学(82学时)、局部解剖学(72学时),为博硕士生开设了局部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

为临床七年制学生开设了双语教学和留学生的全英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系开设最早的教研室之一,主编了全英文系统解剖学教材,参编了全英文局部解剖学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