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小儿推拿职业班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医学课件)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医学课件)
刺激相关穴位,有助于调 节胃肠功能,缓解消化不 良症状。
小儿推拿在提高儿童免疫力方面的应用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关穴位,有 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儿
童免疫力。
促进生长发育
推拿手法有助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
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关穴位,有助 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儿童免疫力 。
点也要求推拿师在推拿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的穴位与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头面部穴位、胸腹部穴位、腰背部穴 位、上肢部穴位、下肢部穴位等。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穴位与手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病情轻重 和病变部位等因素进行选择,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
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捏法、运 法、掐法等。
02
小儿推拿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 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刺 激穴位、调整气血、扶正祛邪, 达到治疗目的。
小儿推拿的历史与发展
小儿推拿起源于古代中医儿科 ,随着中医的发展逐渐完善。
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的基 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 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优 势的医学体系。
小儿推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 的认可和应用,成为儿科治疗 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儿推拿的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实践与研究
小儿推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 ,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包括小儿感冒、咳嗽、哮喘、积食、便秘等常见 疾病,同时也明确了其禁忌症,如严重感染、骨折等。
治疗方法与技术
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穴位、时间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 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达到治疗目的。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
5.随堂练习:学生互相练习推拿手法,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
1.小儿推拿基本原理
2.常用穴位及功能
3.推拿手法及应用
4.常见疾病推拿治疗思路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a.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列出常用穴位及推拿手法。
b.针对下病例,设计推拿治疗方案:
病例1:小儿感冒
病例2:小儿咳嗽
c.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小儿推拿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四、实践操作中的互相观摩和教师指导
实践操作环节的互相观摩和教师指导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1.学生互相观摩: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互相观摩,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不足。
2.教师指导: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中的病例分析和注意事项是巩固课堂所学的重要环节:
四、情景导入
1.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结合临床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小儿推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次课程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时间分配上基本合理。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可能还未完全掌握手法,建议在下次课程中增加实践操作时间,加强个别指导。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时间分配
1.理论讲解部分控制在20分钟以内,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2.实践操作环节至少安排30分钟,让学生充分练习和互相观摩。
3.留出10分钟进行课堂提问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2.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出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推拿技巧2024新版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推拿技巧2024新版

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
向有丰富经验的小儿推拿老师请教, 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避免走弯路 。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便秘、发热、遗尿、夜啼、惊风 等。
禁忌症
推拿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如皮肤破损、骨折、结核、肿瘤等部位禁止推拿;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禁止推拿;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推拿。
02
常用推拿手法
推法
操作方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 位上,做单方向直线或弧形移动。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推拿技巧
CONTENTS
• 推拿基础知识 • 常用推拿手法 •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 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 小儿推拿实践经验分享 • 小儿推拿培训与提高
01
推拿基础知识
推拿的定义与原理
推拿定义
推拿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手 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 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摩法
操作方法
临床应用
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大鱼际、掌 根在患者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 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和中理 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
动作要领
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 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用力 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操作方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作轻而缓和的回旋揉 动。
推坎宫
用双手拇指从眉头起沿眉 向眉梢成一横线分推,具 有疏风解表、调节阴阳的 功效。
揉太阳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两侧 太阳穴,具有疏风解表、 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 效。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PPT(精品版)38页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PPT(精品版)38页
4、肝穴
部位:食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平肝,用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平肝熄风、解热镇惊、疏肝郁、除烦躁 主治:急慢惊风、发热外感、目疾、脾虚证、贫血证等 临床:肝穴只清不补
5、心穴
部位:中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清心火、补气血、利尿 主治:口舌生疮、面红唇红、吐弄舌、难寐、烦躁、贫血、小便短赤等 临床:常平肝清心同用。
32、阳池(成人外关穴)
部位:腕背横纹上寸许 功效:清脑降逆 主治:头晕、头痛、头昏、脑炎等 临床:阳池配总筋能退热
33、两扇门
部位: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处 操作: 拇食二指揉 功效:解表发汗 主治:外感表证、恶寒、无汗
35、合谷
部位:拇食指岐缝间凹陷处 操作:拿法、推法 功效:通瘀散结 主治:胃火牙痛及一切痛症
27、天河水
部位:前臂正中有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反之为取天河水 功效:清热解表 主治:清天河水主治恶寒发热,流清涕;取天河水主治阴虚、高热 等一切热症
28、总筋
部位:腕横纹中点处 操作:揉 功效:清热散结 主治:口疮、流口水、潮热等一切热症
29、神门
部位:腕横纹微上,尺动脉搏动处 操作:揉法 功效:安神镇惊 主治:睡卧不宁,惊惕不安
23、小肠
部位:小指尺侧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直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为清小肠;由指端推至指根为固膀胱 功效:利尿(清小肠);止遗(固膀胱) 主治:清法用于小便不通、短赤、尿急尿痛、泄泻;补法用于遗尿、便秘
24、天门入虎口
部位:拇指内侧,由指端至虎口。操作:运、推 功效:顺气活血、行痰化结 主治:咽痛、痰喘(此二病效佳)、汗不出、口噤不开(此二病效差)虎口入天门 部位:拇指内侧,由虎口至拇指端; 操作:直推法 功效:固表止汗; 主治:汗出,主用于盗汗

2024年度小儿推拿培训ppt课件

2024年度小儿推拿培训ppt课件

推拿手法
针对小儿不同疾病,可采用不同 的推拿手法,如推、拿、揉、捏 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的目的。
注意事项
推拿时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对 于急性病症,应及时就医,以免 延误病情。
12
03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与技巧
Chapter
2024/2/2
13
手法分类及操作要点
如补脾经、揉中脘等,可 调和脾胃、增进食欲,对 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等有 良好效果。
2024/2/2
疏风解表类穴位
如推三关、揉外劳宫等, 可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对小儿感冒、发热等有一 定疗效。
镇静安神类穴位
如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等,可宁心安神、镇惊熄 风,对小儿夜啼、惊风等 有较好作用。
20
配伍原则和组方思路
趋势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 更加完善、科学的治疗体系。
趋势三
小儿推拿将逐渐走向国际化,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进行交流和融 合,为全球儿童的健康贡献中国智慧。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2024/2/2
配伍原则
根据小儿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相应 穴位进行配伍,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组方思路
以主穴为主,辅以配穴,形成完整的 治疗方案。如治疗小儿腹泻,可选取 补脾经、推大肠等主穴,辅以揉龟尾 、推上七节骨等配穴。
21
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
2024/2/2
准确掌握穴位定位和操作方法
01
确保推拿手法准确、力度适中,避免对小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知识。
2024/2/2
17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禁止推拿。 严重心脏病、血液病等患者禁止推拿。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

小儿推拿培训课件
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处方:揉中脘,摩腹,运内八卦,清大肠,揉板门。
【小儿腹泻】
(二)寒湿泻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口不
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脉濡,指纹色 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 尾。
1.适应证 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
遗尿、惊风、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
2.禁忌证 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性心
脏病等。
四、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 1.环境 • 2.医者 • 3.患儿姿势 • 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 • 5.操作顺序:头面-上肢-胸腹-下肢-腰背 • 6.手法轻而柔和 • 7.推拿介质(润滑剂) • 8.每日一次 • 9.避风寒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处方: 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捏脊。
【疳积】
(一)积滞伤脾: 主要症状: 形体消瘦,腹部胀满,纳呆,精神不振,夜
寐不安,大便不调且常有恶臭。舌苔厚腻,脉滑,指纹色淡 略紫。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 分腹阴阳,揉足三里。
【小儿腹泻】
(三)湿热泻: 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伴身热,
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色紫。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
【小儿腹泻】
(四)脾虚泻: 主要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
欲不振,大便挟有不消化奶块及食物残渣,或食后即泻。舌 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指纹色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儿年龄的分期也往往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新生儿期:出生——28天,婴儿期:28天——1岁
• 幼儿期:1岁——3岁,幼童期: 3岁——7岁
2•020/儿11/1童4 期:7岁——12岁
8
第二章
• 从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表现来说,五脏六腑的形气皆属不足,但其中 以肺、脾、肾三脏表现更为突出,而心、肝两脏相对有余。根据小儿
2020/11/14
3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第一章
小儿推拿疗法是一门古老的医疗学科,
是劳动人
民对于小儿防病治病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小儿推拿疗法有着其独特的 风格、神奇的疗效,
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
小儿推拿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用推拿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
• 寒热主要是主要是指疾病病理表现两种不同的证侯。小儿为纯阳之体 ,发育旺盛,易患时行疾病,并易从热化。但小儿毕竟脏腑薄弱,气
血未充,邪气易实,正气易伤,故热病又易寒化。特别是阳虚之体, 更易寒从内生,而出现阴寒内盛之征。-
•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 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又少七情之害,脏气清灵,反应灵敏,疾 病比较单纯,故小儿患病以后,只要辩证正确,治疗及时,护理仔细 ,也易康复。
2020/11/14
5
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第一章
1.推拿室的要求:清洁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2.医师的要求:经常修剪指甲,操作前洗手 3.辅料的应用:滑石粉,葱、姜汁,爽身粉,薄荷水,温水 4.推拿用手:左主血,右主气(左右的来源) 5.时间的长短
2020/11/14
6
第一章
流派问题 小儿推拿从古到今流派很多,目前全国看青岛,山东看青岛, 青岛是小儿推拿的发源地、汇集地。 目前青岛小儿推拿主要有三大流派: 中医院李德修——著作《小儿推拿讲义》三字经流派,(独穴) 青医张汉臣——著作《实用小儿推拿》 注重整体选穴 盲校张寄岗——著作《小儿推拿疗法》 (张席珍)以清代(待)补
完善的,但又是不断成熟和完善向成人方向发展的。这好比旭日东升 ,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生长发育 迅速,机体对水谷精气的需要相对比成人迫切。
2020/11/14
11
第二章
• 小儿的病理特点 • 1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 • 易于感触,即小儿容易感染病邪,发病容易。小儿肌肤疏薄,脾胃不
• 2)小儿肺常不足 这是针对小儿卫外功能不足而言,肺主皮毛,肺脏
娇嫩,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故小儿比成人更易患时行疾病,
同时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脾之运化来赖肺气散步以滋养,肺之气化赖
脾之精微而充养,小儿脾胃薄弱,肺气也薄弱,故小儿有肺常不足的
生理特点。
2020/11/14
9
第二章
• 3)小儿肾常不足 这是针对小儿气血未充肾气未固而言,肾为先天之 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各脏腑之阴取自于肾阴之滋润,各脏 腑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 、发耳、齿等正常发育与功能皆与肾有关,小儿出生,发育不够成熟 ,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肾气未盛,先天有五迟五软等疾病,病后易 出现肾气虚衰,阴盛格阳证,故小儿有肾常虚的生理特点。
但没
2有020形/11成/14 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
4
第一章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
小儿推拿疗法对于小儿一般的常见病都可适用, 如: 外感、发烧、咳嗽、气喘、腹泻、呕吐、厌食、疳积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小儿急慢惊风、麻疹、水痘、麻痹等症也都有开窍镇静、透发解肌
及增长肌肉的作用。
凡皮肤破损、溃疡、创伤等外科疾患不宜采用推拿疗法。
足,抗病力弱,加上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 易于感触病邪,特别是肺脾肾三脏病证最多。
• 易于传变,即小儿病后容易发生变化,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内 脏精气未充,感邪之后最易传变。
2020/11/14
12
第二章
• 2、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 虚实主要是指人体正--气强弱与病邪的盛衰而言。“邪气盛则实,精 气夺则虚”。小儿患病以后实证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虚实并见、 正虚邪实、虚实错杂的证侯。
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认识认识小儿生理特点在脏腑 中的表现:
• 1)小儿脾常不足 这是针对小儿脾胃薄弱而言,脾胃后天之本主运化 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营养精微需 求相对要多,而小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若稍有饮食不节,饥饱不 适宜损伤脾胃而生病,故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2020/11/14
7
第二章
• 小儿的生理特点
•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 腑指五脏六腑;形气指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
• 所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出生以后,五脏六腑都是娇嫩的, 其形体结构、四肢百合、筋骨筋肉、精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 熟和相对不足的。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脾胃 薄弱、肾气未固、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方面。这种生理现象主要表 现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高级小儿推拿职业班培训课件
课程目录
• 小儿推拿概述 • 中医基础 • 常用穴位 • 常见病与推拿治疗
2020/11/14
2
小儿推拿疗法的含义
第一章
小儿推拿疗法即医生用手触及小儿肢体的某些部位和穴位, 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法
操作以求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 力的防病治病方法。
• 4)小儿肝常有余 小儿五脏六腑之气血均属不足,所谓肝常有余,不 是指小儿肝阳亢盛的病理概念,而是指小儿生长旺盛易动肝风而言。
• 5)小儿心常有余 所谓小儿心常有余同样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的病理 概念,而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火易动而言。
2020/11/14
10
第二章
•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 生机指各种活动机能;发育指生长过程。 • 小儿时期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发育和气化功能都是稚弱而不够成熟
2020/11/14
13
第二章
• 儿科四诊
•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由于小儿具有独特的生 理病理特点,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常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儿科四诊有 它自己的特点。在儿科四诊中,望诊最为重要。
2020/11/14
14
第二章
• 一、望诊 • (一)望神色 • 望神色是指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两个方面。 • 1.精神状态 • 凡精神振作,两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调匀为气血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