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小儿推拿培训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无创伤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免疫功能 等方面有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 法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治疗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探索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与其他治 疗方法相结合的疗效,以期为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 段。
营养不良
脱水
免疫力下降
心理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营养 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脱水,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 力下降,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焦虑、 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
心理健康。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且对某些腹泻可能无效。
公益活动
02
组织小儿推拿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小儿推
拿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推拿服务。
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小儿推拿
的疗效和优势,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对腹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提高治愈率。
效果。
小儿推拿的历史和发展
起源追溯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 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典著作
古代医家留下了许多小儿推拿的经典 著作,如《幼科推拿秘书》、《幼科 穴位图解》等。
现代发展
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 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疗法。

腹泻推拿PPT课件

腹泻推拿PPT课件

-
2
小儿腹泻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夏秋两季发病率高,2岁以 内易患病,若病情严重或治疗 不当,可影响小儿生长及发育 ,甚至危及生命。
-
3
• 目前该病西医以对症治疗、抗感染、液体疗法为主,但存在药物毒副 作用对小儿身体伤害、药物应用范围的禁忌或慎用等限制。中医药治 疗有特色和优势,但因腹泻常伴呕吐、或中药汤剂难于服用的缺点, 临床上常配合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敷针灸等治疗,其疗效经大量 的临床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亦得以证实。
-
15
• 补脾经 • 推大肠经 • 揉脐摩腹 • 龟尾 • 推上七节骨 • 阑门 • 足三里 • 脾俞
基本方
-
16
操作方法
• 1.补脾经(双侧)
• 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健脾胃、补气血,一般操作100 ~200次
补脾经
-
17
• 2.补或清大肠(双侧)
•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补一大直肠
-
29
小儿腹泻次数多,常 伴有呕吐、发热等症 状,伴有不同程度的 脱水,根据病情选择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 两种。轻度、中度脱 水且不伴有呕吐的患 儿选用口服补液盐, 中、重度或呕吐频繁 的患儿选用静脉补液。
-
30
一般情况
眼窝 望
眼泪
口渴 诊
口舌 触 皮肤弹性 诊
诊断
轻度 中度
重度
良好
烦躁易激惹
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
• 疾病简要概述 • 诊断标准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技术操作方法 • 注意事项
-
1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称腹泻病, 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形状 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 综合征。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阴阳平 衡,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小儿推拿可以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康 复。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 则气血调和。小儿推拿可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
泄泻的病因和病机
病因
泄泻的病因有多种,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
06 小结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具有安全、无 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点,能够 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局限性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需要专业的推 拿医师进行操作,且对于急性腹 泻等严重病情可能效果不明显, 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机理和 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 的依据。
捏脊
自尾椎两旁(即长强穴)开始, 自下而上连续捏拿至颈部大椎 穴两旁(即脑户穴)。
推拿手法
推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指腹沿同一方向推动。
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的指腹作旋转揉动。
摩法
用掌心或食、中、无 名指的指腹在一定部 位进行轻柔的抚摩。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
拿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后进行提拉。
分析结果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且多为轻微、短暂的。
03
注意事项
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过程中,需注意手法轻柔、准确,避免过度刺激和
损伤。同时,需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5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注意 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 、以及过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
致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7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 ,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 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
次。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18 下推”,若小儿腹泻,则用“上推”的
第四步:揉龟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 屁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 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 向按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 揉 1 秒 , 共 揉 2 分 钟 , 100-300 次 。
第三步:上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 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 ,由腰部的最低点的凹陷处 ,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 拇指或中间三指,自下向上 ,从宝宝尾脊骨推至腰部最 低点的凹陷处,约一秒钟推 一原理下:,推七共节推骨是2小分儿钟推拿,中1治00疗-3胃0肠0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推七节骨具有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 、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11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
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12
分型-脾虚泻
3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禁止推拿。 严重心脏病、血液病等患者禁止推拿。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ppt课件 (1)

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ppt课件 (1)

一、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含义:前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 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后者是指小 儿形体结构、生理功能活动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 完善方面发展。
2.临床表现: ⑴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 ⑵脾常不足:脾胃薄弱,易运化功能失常 ⑶肾常虚:肾精未充、肾气未盛,随成长逐渐充盛 ⑷心气未充:心神怯弱,易受惊吓 ⑸肝气未充:阴血失养,经筋刚柔未济,易好动抽搐
2.问病情:问发病症状、时间、病因、伴随症状、 治疗情况、病情变化等,结合《十问歌》。
3.问个人史:问生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 预防接种史、既往患病史、家族史。
• 《幼科发挥·原病论》“问者,问病究其原也,假 如好食酸则肝病,好食辛则肺病,好食苦则心 病,好食甘则脾病,好食盐则肾病,好食热则 内凉,好食冷则内热,是乃问而知之也。”
2.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 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 转止泻等说法。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 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二、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轻灵,易趋康复。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1.发病容易 • ①肺常不足:易感受外邪入侵,发生肺系疾病,居首位。 • ②脾常不足:易运化失常,发生脾胃系统疾病。 • ③肾常虚:易发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的解颅、胎怯、胎弱、
五迟五软等肾系病证。 • ④心常有余:易从火化、上扰心神,发生惊悸、神昏。 • ⑤肝常有余:易从热化、引动肝风,发生惊惕、抽搐。 • ⑥时行疾病:元气未盛,御邪不足,易感疫气,如麻疹、风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相对用力捏起 皮肤,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推拿治疗的穴位选择
神阙穴
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 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腹泻伴有脾胃虚寒的
情况。
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适用于 小儿腹泻伴有脾胃虚弱的情况。
中脘穴
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具有调理脾胃、 和中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腹泻伴有脾 胃不和的情况。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感 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 过敏反应等。
病理机制
小儿腹泻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肠道黏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功能紊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发热、呕吐等。
总结词
改善不明显
详细描述
患儿小华,男,6个月,因腹泻就诊。推拿治疗包括揉足三里、揉龟尾等手法,每日1次, 每次约15分钟。治疗5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减轻,但大便仍不成形,每日3-4次。继续
治疗7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成形,每日2-3次。随访1个月无复发。
06 结论与展望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案例二: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过程与效果
总结词:有效缓解
详细描述:患儿小红,女,1岁,因腹泻就诊。推拿治疗包括清大肠、逆时针摩腹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治疗3 天后,患儿腹泻次数减少,大便逐渐成形。继续治疗4天后,患儿腹泻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随访半个月无 复发。
案例三: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过程与效果

小儿推拿课件:腹泻

小儿推拿课件:腹泻

1
急性小于(<2周)



2
迁延性2周~2月


3
慢性大于2月
(4) 西 医 的 病 因 及致病机制
轻型


情 分
大便次数小
类 于10次,
无脱水、无
中毒症状。
中型
有轻度至中 度脱水或有 轻度中毒症 状。
重型
10到数十 次,可有中 重度脱水及 电解质紊乱。
几种常见类型
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
生 理
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病理因素为湿滞
• 泄泻发病,与湿浊内阻有密切关联。外感泄泻, 不论暑热或风寒,皆夹湿;乳食停积酿生湿浊; 脾胃虚弱湿自内生。脾性喜燥而恶湿,湿困中焦, 运化失司,下泄作泻。
• 脾病与湿盛之间互为因果,是泄泻发生的关键所 在
• 小儿泄泻,湿积与食滞常同时存在,它们的产生, 既与外来致病因素有关,也是脾胃病变后形成的 病理产物,即水湿、水谷不能正常输化,水反为 湿,谷反为滞,湿滞相合,泻下大量水液及未化 之乳食。
• 久泻、虚泻多因脾不化湿、阳失温煦,须 以健脾化湿、温阳化湿为法,使脾运复健、 阳气振奋,则水湿自化,不可过用淡渗利 湿之品。正虚泄泻还多有乳食不化,常需 在健脾助运之中参入消乳化食之品,不可 予通导积滞之法。重证患儿常见气液耗伤 或阴竭阳脱,应予益气生津,挽阴救阳, 一旦危象初现,即当以扶正救脱为急,莫 待诸症毕现而贻误时机.
鉴别诊断
与痢疾 相鉴别
两者都有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以脓 血便多见,多伴有腹痛、里急后重。
主要鉴别为大便培养痢疾杆菌生长。
3 辨证要点
01辨证源自要02点03
辨病因 辨轻重 辨虚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食泻表现:
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 泻后减轻。
腹痛拒按,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基本方 + 运内八卦、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
精选ppt
5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 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揉上马、推三关、捏脊
精选ppt
9
预防调护
❖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 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 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 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 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7
分型-脾虚泻
❖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精选ppt
8
分型-脾肾阳虚泻
❖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 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 脉细弱。
❖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功 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精选ppt
2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有 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 乱的表现。
பைடு நூலகம்❖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精选ppt
6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精选ppt
小儿腹泻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 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 童群体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 为高。
精选ppt
1
发生原因
❖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致 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瓜 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 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精选ppt
1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西医指标:
❖ 西医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精选ppt
3
调理原则与基本方
❖ 调理原则:运脾化湿
❖ 基本方: 补脾经 300次
摩腹 5分钟 揉龟尾 48次 拍八寥 48次
调大肠 500次 推七节骨 100次 清小肠 300次
精选ppt
4
分型-伤食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