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薯蓣开发历史及资源现状_孟祥才(文献3)
云南薯蓣发展分析与评价

云南薯蓣发展分析与评价作者:杨丽英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51 更新时间:2008-3-11薯蓣一般指薯蓣科(Dioscorea)薯蓣属植物的总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从薯蓣根状茎中提取的薯蓣皂甙元俗称薯蓣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基础原料和起始中间体,具有生长调节、抗癌、食欲调节、抗菌、免疫调节、抗癫等作用,是“地奥心血康”、强心甙、孕酮等药物的主要成分。
由它出发几乎可以合成所有的甾体激素药物,而甾体激素药物对性功能调节、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矿物质代谢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治疗白血病、心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有效药物。
时至今日,80%以上的甾体激素药物主要依赖从薯蓣属植物根茎中提取的薯蓣皂素作为起始原料进行人工合成而得,而且随着加工链条的延伸,技术含量越高,利润率几乎成倍增长,具有增值的巨大空间,发展潜力很大。
一、产业现状1.资源现状全世界有薯蓣科植物615种,薯蓣科有9个属,中国仅有薯蓣属一个约60种,其中含有薯蓣皂素(Diosgenin)的薯蓣属植物有17种,1亚种,2变种,约占全世界含有薯蓣皂素植物的50%以上。
在含薯蓣皂素的薯蓣植物17种中云南有10种。
据初步调查云南薯蓣皂素植物资源蓄积量为50~80万t(也有人估计超过100万 t),藏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薯蓣资源大省,其资源特点:一是种类丰富;二是分布的生态类型多样,更新繁殖资源的自然条件优越;三是资源蓄积量较大。
目前中国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北方主要为穿龙薯蓣(D. nipponica Makino)别名穿山龙、地龙骨等,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山西、陕西,此外山东、河南、四川、甘肃等地也产,常野生于林缘灌丛,喜温暖凉爽环境,耐严寒。
南方主要为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别名黄姜,火头根,苦良姜,是我国一个特有种,也是世界上薯蓣属植物中薯蓣皂甙元含量比较高的种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陕西、江西、江苏、浙江、云南等省。
年产万吨穿龙薯蓣切片项目

项目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和废气,对 周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水污染
清洗薯蓣等原料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 处理不当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污染。
噪声污染
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周边居民生 活产生影响。
土壤污染
废水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造成污 染。
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案
01
空气污染防治
项目应配置除尘设备,对粉尘进 行收集和处理,减少废气排放。
穿龙薯蓣的药用功效主要包括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等,被广泛应用于治 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咳嗽等疾病。
穿龙薯蓣的食用价值也不可忽视,其根茎富含营养物质,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如薯 蓣酒、薯蓣茶等,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旨在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提高 穿龙薯蓣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 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
国际市场
随着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穿龙薯蓣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 阔。该项目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穿龙薯蓣的国际竞争力。
02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的总体规划
项目背景介绍
穿龙薯蓣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穿龙薯蓣的附加值,公司计划建设年产万吨 穿龙薯蓣切片项目。
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财务评价
根据财务分析结果,对项目的财务绩效进行 评价,包括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以衡量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不确定性分析
分析项目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 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并制定相应 的风险应对策略,以降低项目风险。
04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穿龙薯蓣与薏苡间作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穿龙薯蓣与薏苡间作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农民的收入,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方式和技术。
而穿龙薯蓣与薏苡的间作栽培方式正逐渐受到农业专家和农民的重视。
穿龙薯蓣和薏苡在土壤水肥条件下能快速生长,而且两者在栽培区域上有着较好的适应性,因此它们的间作栽培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穿龙薯蓣和薏苡的间作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民的种植和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穿龙薯蓣和薏苡的生长特点1.穿龙薯蓣穿龙薯蓣,又称龙薯蓣、大花薯蓣,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富含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穿龙薯蓣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良好,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6-8个月的生长期才能收获。
穿龙薯蓣的栽培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2.薏苡薏苡,是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也是一种草本植物。
薏苡耐旱,抗逆性强,栽培方法简单,生长速度快。
薏苡的种植一般在春季,生长期短,一般在3-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收获。
薏苡的种植条件要求并不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二、穿龙薯蓣与薏苡的间作栽培优势1.土壤利用率高穿龙薯蓣和薏苡在土壤条件上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却能够相互补充。
穿龙薯蓣的茎块呈肆方体状,生长力强,横向蔓延,而薏苡的根系生长范围较广,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板结、水稻连作难题,在增施有机肥的条件下,两种作物能够协同生长,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
2.减少土壤病虫害穿龙薯蓣和薏苡的间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穿龙薯蓣和薏苡生长期不同,在其生长期内能够有效地抑制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
两者的根系结构以及分泌物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墒性,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活性,从而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生。
3.提高产量和增加农民收益穿龙薯蓣和薏苡的间作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穿龙薯蓣栽培的部分基础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穿龙薯蓣栽培的部分基础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穿龙薯蓣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块茎蔬菜,也是传统的中草药。
它具
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穿龙薯
蓣一直是农民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在穿龙薯蓣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难题。
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管理问题、收获问题等等。
因此,研究穿龙薯蓣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穿龙薯蓣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研究,探索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穿龙薯蓣栽培技术,以提高穿龙薯蓣的生产效率和
质量。
3.研究内容
(1)穿龙薯蓣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2)穿龙薯蓣的栽培技术研究,包括种子繁殖、苗期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的研究。
(3)穿龙薯蓣的质量改进与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包括地力校正、肥料与土壤的调节、农药使用、种植密度与间隔、叶片修剪等方面的研究。
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法,对穿龙
薯蓣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与研究。
5.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提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穿龙薯蓣栽培技术,提高穿龙薯蓣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建立可行的穿龙薯蓣栽培技术标准,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推动穿龙薯蓣的产业
化发展。
穿龙薯蓣根的诱导和快繁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

蓣 皂 苷 元 含 量 进 行 了 测 定 , 果 如 下 : 添 加 任 何 激 素 的 12 S培 养 基 是 诱 导 生 根 的 最 佳 培 养 基 , 根 率 最 高 达 结 不 /M 生
7 .% ; S . m / A 67 M +02 gLN A+05m / B 02 . m / P3 . gLIA+ .~05 gLP33为 根 增 殖 的 最 佳 培 养 基 ,0d时增 殖倍 数 超 过 9 ; 6 3 快
文章 编 号 : 0 1 0—79 (07 增 刊 一08 —0 0 0 120 ) 19 4
I d c i n a d Ra i o a a i n o o c r a nipo ia M a i o n u to n p d Pr p g to f Di s o e p n c k n Ro ta d o n
穿 龙 薯蓣 ( i cr i oi a i ) 薯 蓣科 Do o an pnc M k o 为 s e p a n 薯蓣 属多 年生缠 绕 草本 植 物 , 泛 分 布于 北 亚热 带 广 及 中亚热 带地 区 。在 我 国 , 北 长 自山 区是 其 重要 东 分布 区和 资源供应 地 之一 。其 根茎 穿 山龙 的提取物 穿山 龙 总 皂 苷 主 要 含 薯 蓣 皂 苷 ( i c ) 尿 囊 素 Do i 、 sn ( l n i) Al tn 等成 分 , ao 是提取 甾体 皂 苷元合 成 多种 避孕 药和 甾体 激 素 的 重要 原 料 _2。 近代 研 究 , 山龙 1 ’ J 穿 有调 节免疫 、 善心血 管 功能 、 咳 、 痰 、 喘等多 改 镇 祛 平 种药理 作 用 , 疗类 风湿 性关 节炎 、 心病 、 治 冠 心绞痛 、 慢性气 管 炎 、 性布 鲁菌 病 、 肪瘤 等疗 效较 好 。 慢 脂
穿龙薯蓣茎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穿龙薯蓣茎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植物,其根状茎入药俗称穿山龙、穿地龙,既是生产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源,又是用于合成多种甾体激素和避孕类药物的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的重要原料之一,由此可见,穿龙薯蓣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关于穿龙薯蓣茎叶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为更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在吉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本文对穿龙薯蓣茎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综述了薯蓣皂苷元的研究概况。
2.首次对穿龙薯蓣茎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柱层析、萃取、重结晶等提取分离手段,从穿龙薯蓣茎叶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光谱学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其中8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个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1个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的化合物。
3.首次对穿龙薯蓣茎叶总皂苷和水提取物进行了降血脂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穿龙薯蓣茎叶水提物可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TC含量,升高血清HDL-cho 含量。
穿龙薯蓣茎叶总皂苷可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TC、LDL-cho含量,升高血清HDL-cho含量。
穿龙薯蓣不同资源类型品质分析

穿龙薯蓣不同资源类型品质分析
张增江;张娟;谭宇晴;张立秋;赵殿辉;张卫东
【期刊名称】《人参研究》
【年(卷),期】2024(36)3
【摘要】目的以薯蓣皂苷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穿龙薯蓣资源不同根茎类型的品质状况。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对筛选出的穿龙薯蓣不同资源类型(品系)
进行薯蓣皂苷含量测定。
结果21-3号薯蓣皂苷含量最高,达3.6972%,其次为21-1、21-7,达1.7%、再次为21-2、21-6,为1.6%。
最低为21-4、21-5,含量为1.4%。
结论7个资源类型指标性成分薯蓣皂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为穿龙薯蓣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张增江;张娟;谭宇晴;张立秋;赵殿辉;张卫东
【作者单位】通化市园艺研究所;通化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不同性别及去花对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2.不同性别及去花对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3.穿龙薯蓣不同部位薯蓣皂苷含
量测定4.HPLC法测定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和甲基原薯蓣皂苷的含量5.HPLC比较研究不同产地与不同生长年限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值得发展的中药材——穿龙薯蓣

个 月 为 哺 乳 期 。在 产 后 2个 月 内 . 母
乳 是 羔 羊 的重 要 营 养 物 质 , 保 证 母 应 羊 的 营 养 供 给 。 般 每 天 补 饲多 汁 饲 一
蓣 , 花 盾 叶 薯 蓣 、 山药 ) 一 。 1 m 宽 的 苗 床 , 为 过 道 , 于 管 小 黄 之 东 , 2 余 便
的 精 料 , 能 喂 冷 、 水 。 羔 羊 断 奶 不 冰
前 , 于 羔 羊 采 食 饲 料 增 加 . 逐 渐 由 应 减 少母 羊 多 汁 饲 料 和 精 料 喂量 . 止 防 发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经 常打扫 、 消 毒 ,胎 衣 和 毛 团等 污 物 要 及 时 清 除 , 防 羔 羊 吞 食 发 病 。 一 般 羔 羊 到 以 2月 龄 左 右 断 乳 。 ( 纲 华 荣 王 君 江 苏 省 谢 滨海县 坎南农 干 校 24 0 ) 2 5 0
范 。 取 了 垄 作 、 作 、 生 栽 培 、 林 药 间 作 的 模 式 最 好 用 架 棍 为 支 采 畦 仿 林
药 、粮 药 套 种 等 多 种 模 式 的 栽 培 试 架 , 也 可 中 间 套 种 一 行 矮 棵 早 熟 玉
验 , 时进 行 了种子 繁殖 试验 。 同
一
米为 支架 。 地栽 植 以后者较佳 . 平 可
三 、 植 模 式 栽
料 12 斤 、 合 精 料 0 1 斤 。 ~公 混 . 公 哺
乳 母 羊 的 管 理 要 注 意 控 制 精 料 的 用 量 , 后 1 3天 内 , 羊 不 能 喂 过 多 产 ~ 母
参 后 地 及 山坡 地退 耕 还林 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龙薯蓣的根茎每年不断延长,一般到第 7 年 或 7 年以后地下茎的先端在不断延长的同时,老的 根茎也不断腐烂死亡[8],因此,在 7 年内穿龙薯蓣 的根茎生物量是不断增多的。在整个栽培生长周期 的第一年,植株生长缓慢( 缓苗) ,地上部分很小, 不利于产量的形成。而在后期,地上部分茎叶较多, 每年净增加的产量也会较大,在非极端密度栽培条 件下,应该延长穿龙薯蓣的栽培年限,可较大提高 产量。 3. 4 未能发挥种质在中药生产中的作用
早期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起始原料大多采用来 自动物界的胆甾醇和胆酸。由于薯蓣皂苷元的结构 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相近,薯蓣皂苷元的发现和利用 为从植物界获得资源丰富而经济的天然甾体原料开 辟了新途径。1957 年以后我国开始了薯蓣甾体皂苷
元资源的寻找以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改进[1],并成 为重要的研究热点。由于许多种类的薯蓣皂苷元熔 点偏低,目前工业上大量生产利用的只有穿龙薯蓣、 盾叶薯蓣和小花盾叶薯蓣[2],其中穿山龙的根状茎 成为合成各种类型的避孕药品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 重要原料。世界上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大部分是以 薯蓣皂苷元为原料的,而我国几乎全部是以其为原 料。近年,由于国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迅速发展, 需要量 也 在 不 断 增 加。 目 前 全 世 界 年 产 薯 蓣 皂 素 3 500 t,其中我国年产 1 700 t,薯蓣市场的供求缺 口很大[3]。 1. 3 脑血管硬化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应用
Dec. 2011 Vol. 13 No. 12
薯蓣分布范围较广,产地生态环境也会存在较大差 异,东北地区所产穿龙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5]。
我国不同 产 地 穿 龙 薯 蓣 的 药 材 主 要 来 自 野 生。 1964 ~ 1974 年先后调查了全国 20 个省区的 620 个 县,认为穿龙薯总蕴藏量最大约 13 862. 72 t[1],而 20 世纪 80 年代进行的《野生药材资源普查》 统计资 料表明黑龙江野生穿山龙蕴藏量约为 15 ~ 20 万 t[6], 两个结果差异很大。通过笔者对我国主产地 8 省的 实地调查和走访,发现目前穿龙薯蓣野生资源仍然 比较丰富,主要分布我国东北三省广大山区,野生 资源蕴藏量 5 万 t 左右,占全国产量的 80 % 左右。 但由于近些年来对穿龙薯蓣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 野生资源有很大破坏作用,全国药材市场总的趋势 表现市场价格不断上升,资源量不断减少。结合访 问调查和实地调查,野生资源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适宜穿龙薯蓣生长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项目———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药植物资源调查( 2007FY110600) * 王喜军,E-mail: xijunw@ sina. com
·15·
2011 年 12 月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最本质特征,从生物量考虑,
2011 年 12 月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Dec. 2011 Vol. 13 No. 12
植物有机体干物质的 90 % ~ 95 % 来自于光合作用, 5 % ~ 10 % 是从土壤中吸收而来,在这两部分中也 有着主次之分,光是积极的、主动的,而肥料是被 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一定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才 能按一定比例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所以光照是植物 形成产量的最重要因素。穿龙薯蓣为藤本植物。藤 本植物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生态环境,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这就 意味着在全光照条件下并且在较高的叶面积系数条 件下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从生物学考虑,目前东 北地区与华中地区所采用的生产方式都存在很大的 增产局限性。辽宁省清原县立架的木杆间距过大, 两木杆之间阳光不能被植物叶片吸收,白白浪费, 制约产量提高。穿龙薯蓣具有较低的光照补偿点, 地上茎长度可达 5 m 以上,因此河南灵宝所建的支 架较矮,下部枝叶密集,有效的空间未能得到充分 利用,影响产量提高。 3. 2 种植成本较高
早在 1959 年前苏联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研究所 药理实验室进行了治疗脑血管硬化和其他动脉粥样 硬化症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证明长期服用同一 剂量多皂宁和薯皂宁,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 量。1966 年穿龙薯蓣被原苏联卫生部药理委员会认 定为新的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20 世纪 90 年代, “地奥心血康” 在我国走向市场,穿 龙薯蓣治疗心脑血管的功效在 21 世纪初开始得到迅 速开发,并成为穿龙薯蓣药材的主要应用领域。 2 穿龙薯蓣野生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无性繁殖的植物投入到有性繁殖 的资源大大减少,这是植物生存竞争的一种重要策 略,一般 在 稳 定 的 环 境 中 无 性 繁 殖 可 能 更 具 有 优 势[7],野外 实 地 调 查 也 证 明 了 穿 龙 薯 蓣 的 这 种 现 象。野生的穿龙薯蓣在自然状态下多数植株处于营 养生长阶段,不开花结果。从另一角度分析,穿龙 薯蓣为雌雄异株,如果种群密度不是很大,即使能 够开花,很多植株也可能会处于单性隔离状态,难 以结出种子,因此自然状态下有性繁殖的能力较弱, 依靠有性繁殖种群更新速度很慢。
穿龙薯蓣通常以根茎繁殖扩大种群,根茎较长。 从根茎与地上茎的关系看,老的根茎产生越冬芽的 能力较弱,幼嫩根茎的能力强,数量多,因此地上 茎通常生长在新生幼嫩根茎附近。正常情况下对野 生药材的挖取依地上茎寻找地下根茎,这样在挖取 药材通常为无性繁殖能力较强的幼嫩部分,即使有 残存的根茎也为多年生的老茎,潜伏芽数目少,而 ·16·
近几年产地近处少见穿山龙,去远山采挖费时 费力,劳动强度大,收入少,采药不如打工收入多, 产区青壮年多去外地务工,少有人采挖。由于采药 人员大幅减少,收购量随之大幅下降。 3 穿龙薯蓣栽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就开始穿龙薯蓣的 栽培研究工作,主要进行了种子发芽特性、根茎的 生长发育规律、各种 适 宜 生 态 因 子 ( 温 度、光 照、 水分、土壤肥力等) 、影响药材质量的栽培因素( 繁 殖时期、根茎的不同部位、栽种深度、密度、采收 期) 等。从 1996 年起在陕西的黄龙山地区、河南的 周口地区、灵宝的娄下、万渡等地不同的自然环境 中进行试种,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成熟 的种植和管理方法,2002 年后穿龙薯蓣栽培面积得 以快速发展,2006 ~ 2008 年在灵宝种植约 133 hm2 , 并成为成都地奥集团的药材原料基地,目前留存面 积仅 13 hm2 ,该地一般移栽 3 年后每公 顷 产 鲜 品 37. 5 ~ 45 t 左右( 折合干品 18 ~ 19. 5 t) ; 辽宁省清 原县兴隆台 2006 年发展面积约 70 hm2 ,目前留存 33 hm2 左右,移栽 3 年后每公顷产 15 t 左右; 黑龙 江省铁力、七台河等地 2000 ~ 2003 年种植面积约 7 hm2 ; 此外在甘肃省陇南市等地也有小量种植。由 于产业化时间较短,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主要问 题如下。 3. 1 采光结构不合理
[摘要] 通过产地实地调查和走访,分析了穿龙薯蓣的野生资源状况、栽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资 源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 穿龙薯蓣; 历史; 资源; 栽培
穿山 龙 药 材 来 源 于 薯 蓣 科 植 物 穿 龙 薯 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的根茎,又名穿地龙、地 龙骨等,为 薯 蓣 科 多 年 生 雌 雄 异 株 草 质 藤 本 植 物, 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 功能。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 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等。穿龙薯蓣在古代历 代本草中均无记载,作为中药应用的历史较短,但 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野生资源急剧减少。 针对我国穿龙薯蓣目前实际情况,本文对穿龙薯蓣 的历史应用概况和目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以期为未来穿龙薯蓣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穿龙薯蓣的开发应用 1. 1 作为传统中药的应用
《植物名实图考》 ( 清 1848 年) 所载穿山龙非 薯蓣科 植 物, 穿 龙 薯 蓣 的 原 植 物 形 态 最 早 记 录 于 《中华本 草》。功 用 主 要 为 治 腰 腿 酸 痛,筋 骨 麻 木 ( 《东北药植志》) ; 治劳损(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 《河北中药手册》) ; 治闪腰 岔气,扭伤作痛( 《河北中药手册》) ; 治疟疾( 《陕 西中草药》) ; 治痈肿恶疮( 《陕西中草药》) ; 治慢 性气管炎(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在 目前收购的大量穿龙薯蓣中仅有少部分用于传统功 效的应用。 1. 2 作为甾体药物的前体原料
且生长出新芽的生长也十分缓慢,因此不利于种群 的恢复。 2. 3 野生药材的开发程度不均衡
穿龙薯蓣分布范围较广,在中国有分布 10 余个 省份。在不同的产地中,野生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不 尽相同,所调查不同产地穿龙薯蓣的野生资源量也 不尽相同,如湖北省英山县在 2005 年前每年收购月 20 t 以上,现在只能收购 1 ~ 2 t; 在河北省赤城县 及山西沁水县等地在上世纪曾过度采挖,每年收购 量达到 500 ~ 600 t,导致野生资源减少。由于近些 年不再收购,资源量也有所回升,有些地方甚至种 群密度也较大。在穿龙薯蓣分布区域内,野生资源 与开发的历史、当地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体表现为开发较早的南方地区野生资源较少,开 发较晚的北方地区野生资源量较大; 就东北地区而 言,辽宁、吉林两省药材收购商较多,野生资源开 发强度也较黑龙江省严重。 2. 4 采药人员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