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_省略_及建设实践_纽约巴特利公园城的

合集下载

最新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最新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一、教学目标1、以城市更新设计为纽带,树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观;2、培养观察和研究城市(包括城市分区、道路结构、景观结构、城市街区、街道界面等)的思想和方法;3、掌握城市更新设计的内容、要求和程序;4、了解与城市更新设计有关的经济与社会因素,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学习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如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建筑群体组织等)思考城市更新的模式及策略;5、使学生完成从单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到群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能力的提升,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6、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表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提出的设计要求,以及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学习相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分析成果。

编写规划说明、规划指标和绘制设计图纸。

2、提出地块规划的结构分析,包括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整个地块和区域的交通组织,包括车行系统和地面、地下停车场,人行系统及广场,公交站点,地铁出站口及人行道等,结合各方面要素综合考虑道路景观的效果,必要时设计出相应的道路断面图。

4、景观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5、鼓励同学在对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历史文脉、技术条件、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城市中心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三、项目位置及相关情况任务一:龙翔里地块规划设计场地位于杭州市城市核心区,毗邻西湖风景区和城市商业区。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为城市更新整治地块。

该区域东至延安路,南至平海路,西为东坡路,北至学士路。

地块面积1.1847公顷,容积率不大于2。

以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多元开发主体的整体城市设计——以纽约巴特雷

以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多元开发主体的整体城市设计——以纽约巴特雷

文章编号1 673—8985(201 7)07—01 74—07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要通过分析以具体的城市设计导则引导片区整体开发模式在纽约巴特雷公园城的实践,探索如何在城市整体设计开发过程 中,维持整体统一的建筑风貌,以保证公共空间为例,从分区规划、设计导则、实施进程、基于实际建设的实施评估几个方 面入手,反思整体成片开发中用城市设计导则把控空间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整体开发的城市设计导则的现状 及发展,并结合上海城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未来上海城市设计的发展潜力。
as an

whole aim by using
to

series of urban design guidelines is not

completely good idea.So this paper sets Battery Park City this a11ea.evaluating the
空间需求。
改造计划,巴特雷公园城还成功地完成了公共 不动产向私有化的转变㈣。整个项目的操作是由 “巴特雷公园城开发管理局”具体把控的,这个 机构由纽约州组织建立并代表公众的利益【4J。为 了突出该片区在纽约城中的重要地位,先回到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那次事件在造成巨大 伤亡的同时也使得周边成百上千的小型商业搬 离或歇业,而更重要的是,袭击对城市交通系统 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对交通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的重大机遇,因为纽约下城的交通系 统自从1932年以来就没有再改变过,9・1 12_前, 纽约下城是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商务区之一,一 点点城市结构的变化都会产生巨大影响。9・1
example
research how the zoning plan design guidelines WOl’ks

中英文绿色工业园区导则0202-1

中英文绿色工业园区导则0202-1

绿色工业园区导则Guideline for Green Industrial Park本指导原则是联合国工发组织支持的“绿色丝绸之路项目”的成果之一,意在结合相关国际经验,为中国的绿色工业园区建设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指导。

The guideline is one of the outputs of UNIDO Green Silk Road Project, whose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needed for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New Silk Road region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中文目录(Contents of Chinese version)1. 绿色工业园区概述 (1)2. 组织架构 (3)3. 规划编制 (7)4. 环境管理体系 (9)5. 清洁生产 (13)6. 生态效率 (15)7. 节能 (16)8. 节水 (21)9. 污染预防和控制 (21)10. 环境友好型产品 (63)11. 废物管理 (23)12. 危险化学品管理 (27)13. 健康和安全 (31)14. 应急响应 (30)Contents of English version (英文目录)1. Introduction to Green Industrial Park (34)2.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36)3. Plan (43)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45)5. Cleaner Production (50)6. Eco-efficiency (53)7. Energy Conservation (54)8. Water Conservation (58)9. Integrating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59)10.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Product (61)11. Waste Management (63)12. Chemicals Management (66)13. Health and Safety (69)14. Emergency Response (70)1. 绿色工业园区概述(Introduction to Green Industrial Park)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于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主要聚焦两个主题: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导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高度控制:明确建筑高度分区及控制要求,以及标志性建(构)筑物布局原则,塑造优美的区段城市天际线。

-观景点和观景路径选择:根据近景、中景、远景等不同景观层次要求,提高特定视野的观赏效果,优化城市天际线。

-基于山水保护的基准高度:研究城市的最大建设高度,并结合TOD开发模式,在轨道站点300米范围适当提高建筑高度。

-建筑与山体和水体的融合:通过模拟建设项目高度,控制建筑高度在18米至24米,使建筑能自然与山体和水体融合,基本保持原有的生态景观。

-高度梯度变化:根据建筑与水面的远近关系进行细分,临近草海界面的建筑高度应更低,从西坝河至草海应形成高度的梯度变化。

不同城市的CBD城市设计导则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内容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简介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简介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简介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简介1. 引言在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设计已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往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地面空间,而随着城市对于空间效率、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五立面的概念逐渐走入城市设计的视野。

第五立面指的是建筑物或城市中包括屋顶、天花板和立面的第五个视角,它们对于城市整体的形象与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的意义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具有多重意义。

它能够提供城市建筑的视觉吸引力,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

通过巧妙地设计建筑屋顶和立面,可以为城市带来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从而吸引游客和居民的注意。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功能性。

通过对屋顶的规划利用,城市可以增加可利用的空间,例如建设绿化屋顶、屋顶花园和太阳能光伏板等,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性。

第三,第五立面城市设计能够传递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通过在建筑立面上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历史特色,可以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城市的身份认同感。

3.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的要点在进行第五立面城市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3.1 考虑城市气候和环境:第五立面设计应该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相匹配,例如在炎热的地区应该考虑使用遮阳结构,在多雨地区应该设计良好的雨水排放系统。

3.2 考虑城市人居环境:第五立面设计应该有利于人的居住和活动,例如在屋顶设置休闲区、公园或社区农场等,为居民提供额外的休闲场所。

3.3 利用可持续技术:第五立面设计应积极应用可持续技术,例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和绿化屋顶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3.4 强调文化和地域特色:第五立面设计应与城市的文化和地域特色相协调,例如在立面上使用当地的传统图案或建筑元素,彰显城市的独特风貌。

3.5 考虑多功能性:第五立面设计应具备多功能性,即兼顾美观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不同居民和城市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

4. 案例分析与总结为更好地理解第五立面城市设计的实践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来总结经验教训。

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

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
色的现代滨湖居住区,形成独特的水乡都市意境,打造一个特色化、品质化、高尚 化的社区。
地块编号
0207-01 0207-02 0207-03 0207-04 0207-05 0207-06 0207-07 0207-08 0207-09 0207-10 0207-11 0207-12 0207-13 0207-14 0207-15 0207-16 0207-17
1.重点界面天际线控制指引 2.建筑体量控制指引 3.重要断面控制指引 4.城市与自然空间边界控制指引 5.地块开放方式控制指引 6.内部水体空间控制指引
比例尺 控制单元位置
图例
1.用地功能控制引导 (1). 本区位于墨水湖西南部、杨泗港快速通道以北,用地规模约为99.76公顷。 (2). 本片区的功能构成主要包括二类居住,特色商业和滨水文化用地。 (3). 本区应依托墨水湖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整合周边地区发展优势,打造具有武汉特
限高
15 15 15 24 24 24 24 30 45 45 45 24 45 30 60 60 60
绿地率
35% 35% 35% 35% 35% 35% 35%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配套设施
备注
兼容性
2.交通组织控制指引 (1). 道路功能控制引导
住宅主要使用涂料、面砖 整体风格体现武汉特色、墨水湖周边体现水景风情 环墨水湖设置统一标示系统,商住用地设置统一广告 滨湖绿地内、居住区内部的景观设施保持形象统一 沿墨水湖进行灯光照明布置
5.其他控制指引 (1). 本片区主要体现沿路的景观性、沿湖的开敞性、沿水渠的趣味性。 (2). 若本片区进行整体开发,商业设施的布局宜沿湖、总港走廊布置,并形成一

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践——纽约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探索

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践——纽约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探索

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践——纽约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探索
黄大田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1(027)004
【摘要】在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成片开发的街区项目,如何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来确保其最终的建设成果形成高质量的城市环境,一直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焦点之一.纽约巴特利公园城开创性地探索利用详细城市设计导则来规范引导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其建设,其成果曾被誉为"评判未来城市设计的标尺",给其后的街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了诸多启示.
【总页数】4页(P90-93)
【作者】黄大田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1
【相关文献】
1.以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多元开发主体的整体城市设计——以纽约巴特雷公园城为例[J], 徐文烨
2.保护型详细城市设计导则探索——以广州中山六路周边街区为例 [J], 王霖;李玲玲
3.面向我国中小城镇的城市街区设计导则探索\r——以《云南省城市街区规划设计导则》为例 [J], 王嘉琪;夏冰
4.纽约巴特利公园城城市活力解析及对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提升的建议 [J], 杨春侠; 韩琦; 耿慧志
5.纽约巴特利公园城城市活力解析及对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提升的建议 [J], 杨春侠;韩琦;耿慧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块城市设计导则

地块城市设计导则

地块城市设计导则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如今,城市规划与设计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外规划□ 黄大田1引言在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具备一定规模的需成片开发的街区项目,这些项目既可能是城市的新区建设(如新城区、新产业园区、新住区、新大学校区或大学城等),亦可能是因产业结构调整等而形成的旧产业区的整体重建,或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所谓城中村的成片改造等。

对于这一类成片开发的街区项目,除由政府相关的公共机构或大开发商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整体性开发外,从城市开发建设的运作效率、投资的风险把握以及实施操作的灵活性等方面考虑,往往是采用将街区划分成小街坊、小地块的方式,并以此为单位引入多个开发商来共同参与完成整个街区的开发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采用设定用地性质,并附加上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退红线、建筑高度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践— 纽约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探索[摘 要]在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成片开发的街区项目,如何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来确保其最终的建设成果形成高质量的城市环境,一直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焦点之一。

纽约巴特利公园城开创性地探索利用详细城市设计导则来规范引导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其建设,其成果曾被誉为“评判未来城市设计的标尺”,给其后的街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了诸多启示。

[关键词]成片开发街区;城市设计导则;规划设计;巴特利公园城[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4-0090-04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A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Model for Large-scale Block Development: Battery Park City,New Y ork Example/Huang Datian[Abstract] The role of urban design in large-scale block development project is crucial to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 Urban design guidelines for Batter Park City have been successful and became a criterion to judge future urban design.[Key words] Large-scale block development, Urban design guidelines, Planning and design, Battery Park City等相应指标要求的常规模式(如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美国的分区制等)来规范引导整个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其建设的话,由于规范引导手法过于粗放且缺乏针对性,往往难以保证街区最终的建设成果能形成整体感强而又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环境效果。

对于这一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直至21世纪初才作为一个完整的街区基本建成的美国纽约市巴特利公园城项目,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进行了先驱式的探索。

这一案例对当今世界各国成片开发的街区建设项目启示良多。

2巴特利公园城开发方案的变迁巴特利公园城用地位于纽约下曼哈顿地区(Lower Manhattan),西临哈德森河(Hudson River),东侧隔西部大道(WestSide Highway)与原世界贸易中心相对,最初为码头用地,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产业结构的调整,码头功能逐渐衰落而面临重建机遇,最终伴随世界贸易中心的开发建设(基础工程开挖所带来的填土),其用地规模扩展至37 hm2。

巴特利公园城开发方案先后由纽约州、市二级政府以及后来成立的巴特利公园城开发机构(Battery Park City Authority)等主导,经不同规划设计师之手几易其稿,先后探讨过整体开发的典型现代主义风格的高层社区、以七层高的室内公共空间主轴为特色的巨构型开发(Megastructure)等构思,但经反复比较后,由库铂及埃克斯塔设计事务所(Cooper,Eckstut Associates)完成的方案(图1),因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操作灵活性、易于实施的小街坊和小地块划分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引入多方投资共同开发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成为实施之选[1]。

3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导则及其实施程序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方案以将整个街区融合于曼哈顿既有的空间格局及环境特色为其构思立足点,总体布局中道路网格的设置与曼哈顿原有街道格局有机衔接,位于街区中部商务区的世界金融中心(World Finan-cial Center)由当时较有影响力的奥林匹亚约克公司(Olympia & York)开发,并聘请著名建筑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设计,而街区南北两端则以开发建设居住建筑及其配套设施为主,总体布局中还设置以滨河步行道为主体的充裕的开敞空间系统。

对于街区中各个用于开发建设的地块,库铂及埃克斯塔设计事务所在规划设计的可能性上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同时还在对曼哈顿地区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归纳出一套建筑形式设计的标准语汇,之后将这一系列探讨的结果转化为适用于整个街区各地块的详细城市设计导则,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常规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等的规范引导范围。

3.1城市设计导则概要(1)确立建筑组群的体量布局。

确定各个地块的建筑体量布局,并对重点街角或街道尽端等节点部位制定尽可能详细的要求,使相邻各地块的体量组合形成有整体感的建筑组群(图2)。

(2)界定沿街外沿墙面。

明确定出各地块沿街部分外沿墙面的位置及高度,使相邻地块形成统一的街道界面(图2)。

(3)明确首层平面布局。

确定各地块建筑首层平面的功能布局及各部分出入口的位置,并在相应位置要求建筑物与街道之间设拱廊等过渡空间,而相邻地块的拱廊之间需互相衔接(图3)。

(4)统一建筑形式语汇。

对各个地块单体建筑的建筑形式给出了统一而具体详细的设计要求,如在建筑底部设二层至三层石材饰面基座,而其上部采用瓷砖饰面,在统一高度处设装饰线脚(图2),外墙采用单个独立窗洞(Punch Window)的开窗形式并统一开窗部分与实墙面的比例、采用统一的色彩等。

3.2城市设计导则的实施制定出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后,街区城市设计的工作仅完成了前半部分,导则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实施才是城市设计构思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

在巴特利公园城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导则具体实施的协调把控工作由巴特利公园城开发机构负责。

各地块的开发建设由不同的开发商参与,而单体建筑设计则分别由经挑选产生的多家建筑师事务所(其中不乏较有名气的建筑师如查尔斯・莫尔等)负责,各建筑师的设计被要求严格遵守设计导则,巴特利公园城开发机构在不同设计阶段对各建筑师的设计成果采取了逐一签名确认的程序(设计成果被某些建筑师戏称为“签名楼”),而当有项目对导则的具体内容提出调整要求(如外饰面材料的变更等)时,需进行相应的审核评判并做出决定,从而尽可能保证城市设计的构思能得到较完整的贯彻落实[2-3]。

 图1 巴特利公园城总平面图4巴特利公园城的突破点及其引发的争议巴特利公园城的开发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分期逐渐落成(图4,图5)后,建设成果在专业界内外普遍获得了好评①,其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曾被誉为“评判未来其他城市设计的标尺”[2]。

4.1突破点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所具备的先驱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对未来的街区城市设计实践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1)开创了以街区为单位整体融入城市原有环境的先例。

在城市建设当中,个别单体建筑的设计重视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在空间布局与建筑形式上尽可能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罕见,但作为一个成片开发的街区,巴特利公园城采用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的手法进行协调统一,从而使其整体融入城市的既有环境当中,这一探索有其相应的开创性。

(2)促进积极的公共空间的形成。

在成片开发的街区中,如果各个单体建筑仅靠用地性质及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退红线、建筑高度等指标去规范引导,往往容易导致由各相邻建筑所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成为各个单体建筑外部的剩余空间(Space Left Over),而这样的剩余空间自然不会有统一的设计理念来支撑,结果往往沦为目的性不强的消极空间。

在巴特利公园城,由于各个地块的单体建筑在设计展开之前,其首层部分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及沿街部分外沿墙面的位置、高度和形式等均已在导则中制定出了清晰明确的要求,相邻地块单体建筑外沿墙面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空间界面并与街道空间互为渗透,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反映出街区城市设计构思中的设计意图及其所期待的空间特色,因而易于形成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

(3)营造街区整体的空间环境特色。

详细城市设计导则主要通过满足不同地块建筑体量布局的要求来促进有整体感的建筑组群的形成,并采用同一套形式语汇对各个单体建筑的设计加以引导规范。

尽管不同的地块由不同的建筑师负责设计,整个街区的开发又跨越较长的时间段分数期展开,但街区最终仍能形成具有整体感的建筑形体关系及风格特色,避免陷入各地块单体建筑虽然相邻并置,却互不相干、各唱其调的混乱局面,有效地促进了街区整体空间环境特色的形成。

图3 各地块设计导则拱廊拱廊4.2争议巴特利公园城的探索尽管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好评,但亦引发了一系列争议,这些争议对于未来街区城市设计的实践探索不无启示,应予以重视并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寻求相应的对策。

(1)仅从历史中寻找设计灵感,缺乏创新性。

由于巴特利公园城详细城市设计导则中的整体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园林景观环境设计均以曼哈顿原有的传统城市环境为依据,总体来说,设计的出发点更偏重于再现传统环境氛围而不是创造出新时代特色,其在营造城市环境中的守旧取态自始就在不少建筑师或建筑评论家中引起一定的争议[2]。

(2)过于严格的建筑形式控制导致城市环境产生人为的虚假的统一,未能充分体现城市环境的活力。

因巴特利公园城位于曼哈顿这一冲突、投机与希望交织之地,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过于严格的控制实际上仅仅是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虚假的形式上的统一表象,并未能充分反映出这一独特环境氛围所应具备的城市空间的活力[4]。

(3)过于详细的设计要求及其实施过程中过于严格的控制带来不必要的新的设计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师设计创作热情的发挥。

在详细城市设计导则中,虽经一定的设计考虑,对各个地块提出了不少非常具体的设计要求,但在城市设计阶段不可能将建筑设计阶段所面临的诸多方面的情况考虑得很充分。

在巴特利公园城开发建设实施过程中,就有不少建筑师抱怨导则的一些具体规定极不合理,给单体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不必要的难题。

而另一方面,在导则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各项目建筑师在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均需得到签名确认的程序,也被不少建筑师认为其实际上妨碍了对设计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最终对保证设计质图4 建筑组群鸟瞰图 图5 沿河建筑组群景观量带来负面影响[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