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对好朋友——青头和红头,知道
他们在草地上玩捉迷藏时,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那后来,红头
在牛肚子里怎么样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
请拿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旅”)
2、个个都写地很认真,那就正式开启我们的牛肚之旅吧?请大家翻开书34页,根据读书要求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3、过度:红头被牛吃到了嘴里,吞进了肚子里,居然还能活着出来,这就是童话的奇妙之处,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场惊险的旅行。
红头的
转危为安可离不开它的好朋友(青头)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现在请大家默读7——1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流、泪、算”等生字,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了解牛的吃食特点;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4、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难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咱、答”等12个生字,会写“旅、咱、怜、及、胃”等
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几”。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原因,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旅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
单元的主题是“童话”,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文通过两只小蟋
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
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本文
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而
且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
有色,通俗易懂。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
助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红
头和青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为主题,让学生乘着想象的
翅膀,游历在奇妙的童话王国。
较之其余几篇童话故事不同的是,《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作家张之路的一篇科普童话。
这篇文章虽然
篇幅比较长,但是脉络清晰。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文章通过
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学情分析:
本组课文以“童话”为主题,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在奇妙
的童话王国中,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两篇课文,对童话有了一定
的了解,有了一定基础。
本篇课文意思浅显,富有童趣,学生学习
起来兴趣浓厚。
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那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紧张)别紧张,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大家玩一个动物知识小竞赛。
师提问:你们知道壁虎有什么特殊本领吗?谁来?生:(壁虎尾巴断了可以再长)
师:哇你这么厉害啊,看来你《小壁虎借尾巴》的知识掌握真牢固?好那谁来说说:长颈鹿有什么特殊本领呢?依次展开
师:牛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生:牛有四个胃。
师:牛有四个胃,那你知道牛的四个胃分别在哪里吗?(出示挂图,贴牛胃的位置)今天钟老师就带着你们去牛的肚子里边进行一次奇
妙的旅行(板书:牛肚子里的旅行)
二、复习词语。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能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运用字理等方法理解“偷偷地、胃、
细嚼慢咽”等词语及重点语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思维导图概括出课文的主要意思。
3.培养学生树立质疑求解的意识,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
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了解“反刍”的科普知识,并能用
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1.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2.借助思维导图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根据提示概括课
文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总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出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图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思路】以“想象"为线索,以文本为支架,在学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童话。
紧扣“集中识字、匣清脉络、聚焦对话、讲述故事”。
本设计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画红头路线图厘清课文脉络,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练说故事;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
提供学习单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转换角度想象人物对话。
第一课时导入时对奇妙“旅行"的想象到结课时明确如此惊心动魄的“旅行”都源于丰富的想象,因“想象"才会有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奇妙“旅行”,强调了想象的丰富。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再次回忆因“想象”才会有这样的一段旅行,重点突破“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一难点,在朗读教学中凸显“真挚的友谊”从而感受童话故事带来的感动和奇妙的“想象”,最后出示课外书《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的封面,猜想故事,再次感受“想象”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而丰富的体验。
拓展学生阅读量,引发他们对童话想象的无限可能性。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旅行路线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
上节课,我们一起画出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
(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找出文中能看出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语句。
师:这就是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课文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红头和青头是一对好朋友。
师:还有篇课文的开头和这个开头很相似,是哪篇?生:《去年的树》
师:(课件出示《去年的树》第一段)还记得从哪儿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的么?
生:从两个“天天”。
师:(课件出示天天)从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就知道,树和鸟是一对好朋友。
想一想,在学习《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通过还什么,感受到他们的友情?
生:对话、提示语、心情
师:是啊,那这篇课文又是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生:默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
三、精读感悟
1、交流画出的语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第一处:“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师:哪个词语能让你感觉到他们是好朋友?
生:从急忙
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请大家在语文书上圈出这个词语。
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红头被牛吞下肚之后,青头非常着急。
师:你从“急忙”就读懂了青头此时的心情,而此时红头的心情又怎样?(板书着急)生:非常害怕。
(害怕)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这段对话,把自己想象成红头和
青头,读一读。
生:同位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教师相机指导。
师:是啊,当红头遇到危险的时候,青头如此着急、这真是一对好朋友。
第二处: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蹦、爬、喊”以及“一下子、一骨碌、大声”感受此刻青头的着急(随机板书)2、指导朗读大声喊的内容,自由练、指名读、齐读;3、对比体会,在危急时刻,重要的事情要提前说。
第三处:“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四、体会心情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1、根据所学知识,自由练读对话。
师:这就是红头的旅行过程,课文是通过红头和青头的对话来表现这个过程的。
(课件出示对话)师:想要读好人物对话,还记得要关注什么么?生:提示语、标点符号。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先来读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边读边想,他们对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练读对话2、集中出示红头的话,体会心情变化师:让我们先来读读红头所说的话(课件出示前两句)指名生读师:读这两句的时候,你心情怎样?生:着急、惊慌、害怕师:是啊,此时的红头多么害怕啊!(课件出示后两句)再来读读
这两句。
生:指名读师: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还是惊慌害怕么?生:沮丧、悲哀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如这段旅程,你会怎么说?生:惊险、有惊无险、毛骨悚然、奇特、不同寻常3、朗读青头的话师:这样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却有惊无险,多亏了谁?生:青头(师板书)师:让我们来看看青头是怎么说的(出示青头第一句话)指导朗读:(1)强调读好“躲过它的牙齿”(2)对比体会为什么要把“躲过它的牙齿”放在最前面师:说话时,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把重要的话放在最前面,谁再来读读这句,一定要把最重要的部分读清楚。
指名生读。
师:再来看看这
两句,青头想要告诉红头什么?谁能试着读出来?指导朗读:(1)读清楚对红头鼓励的部分;(2)重要的内容要进行强调。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红色的部分。
生:齐读。
师:如果你是红头,听到青头的话,你现在心情怎样?生:感觉有希望了;感觉能逃出去了。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红头的话。
生:齐读标红部分。
师:红头这么说有没有道理?生:师:看来青头对大黄牛真的很了解,他对红头的鼓励有理有据,如果你就是青头,你想不想用你的知识来帮助红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生: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尝试复述师: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经过,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如果把故事开始的原因和最后的结果也加进来,你就可以完整的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了,谁想来试试?生:尝试复述全文。
师:回家之后,再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好么?4、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5、师:你们觉得,红头能够得救,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生:青头熟悉牛肚子的结构,朋友之间的友谊,遇到困难时,镇定,才能想出好的办法。
师:是的,就是这些原因,使红头最终有惊无险,除了这个故事中的科学知识,这也是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
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如果这个故事中,
被大黄牛吞进肚子的不是红头,而是青头,这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试着也创编一个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