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简案

合集下载

《最后的晚餐》教案

《最后的晚餐》教案

《瞬间的艺术——最后的晚餐》教案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艺术教科书教学过程一览教学过程教师学生设计构思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名画版禁烟公益广告】,提问:刚才的视频中都是一些我们熟悉的什么作品?你们知道哪些?有没有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展示蒙娜丽莎画作和广告版对比,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美术鉴赏知识。

提问:还记得蒙娜丽莎的作者吗?简单介绍达芬奇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达芬奇的另一幅画《最后的晚餐》世界名画;《向日葵》、《梵高自画像》;《蒙娜丽莎》达芬奇新授一、《最后的晚餐》故事背景可以看到老师给这一课加了一个小标题“瞬间的艺术”,为什么叫“瞬间”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和漫画的区别吗?如果我分别要用动画和漫画来表现跑步这个动作,如果用动画,我是不是可以的用动画是冻起来的一张张画、漫画是单独一张画。

2-3秒来画出这完整的运动过程,那如果是漫画呢?是的,我们只能截取瞬间的一帧。

艺术家的绘画,也是由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自身主观选择而挑选出“一瞬间”来作画。

比如说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截取的是耶稣和亚当食指相碰的一瞬间;莫奈的《撑阳伞的女人》截取的是微风吹过,裙子和草地飘动的一瞬间。

那我们来看这幅《最后的晚餐》,它描绘了怎样的一瞬间?总结概括《最后的晚餐》及其前后故事。

画其中一个动作吃晚饭、耶稣说完“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后的一瞬间。

二、《最后的晚餐》构图①独特“一字型”构图那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找出三个关键词吗?犹大、耶稣、晚餐这幅画中最重要的场景是不是这个“晚餐”?展示学校食堂照片,提问:同学们刚吃完饭吧?你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座位是怎么坐的呢?你会像达芬犹大、耶稣、晚餐是;面对面坐、围圆桌坐……;奇这幅画中一样全部坐在一边、对着空气吃饭吗?我们再来看看达芬奇之前的《最后的晚餐》是怎么坐的呢?(展示拉文纳、乔托版《最后的晚餐》)你们觉得这三幅“晚餐”哪一张构图最好看呢?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发现达芬奇版可以看见所有人的完整的脸、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之一。

这幅壁画描绘了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上的场景,展现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描绘。

本文将介绍《最后的晚餐》的背景、构图和艺术价值,并探讨它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5世纪末,是达芬奇在米兰圣玛利亚大教堂修道院的修道士餐厅内进行的。

这幅壁画长约4.6米,高约8.8米,占据了整个餐厅的一面墙壁。

达芬奇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湿壁画技法,这种技法使得画作更加持久耐用。

作品的构图非常精妙,画面中的人物被安排在一张长桌前,耶稣坐在中央,十二个门徒分列两侧。

达芬奇通过精确的透视和光影处理,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耶稣的形象被放大,身体呈三角形状,突出了他的重要性和威严。

而其他人物则通过姿态、表情和手势来表达各自的情感和个性。

《最后的晚餐》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绘画技巧,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深刻的人物情感和宗教意义。

画面中的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透露出各自的内心世界。

耶稣的面容慈祥而庄重,他的手势预示着自己即将被出卖和受难。

而门徒们的表情各异,有的惊讶、有的愤怒、有的疑惑,展现了他们对耶稣的言行的不同反应。

此外,画面中的细节也充满了象征意义。

例如,耶稣和犹大之间的空间被一把刀切断,预示着犹大将要背叛耶稣。

而画面中的食物和餐具则象征着圣餐的仪式和耶稣的身体和血。

这些细节的运用使得《最后的晚餐》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幅富有宗教和象征意义的作品。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构图和绘画技巧成为了后来艺术家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同时,它也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对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

例如,巴洛克时期的画家卡拉瓦乔在他的作品中也运用了类似的构图和光影处理,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总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的作品。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油画解说词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油画解说词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油画解说词《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

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下面是给大家的最后的晚餐解说词,仅供参考。

1495年-1497年在有公爵庐多维科王徽装饰的主窗下,达·芬奇选择了大厅北墙绘制他打稿已久的油画“最后的晚餐”,就连颜料也是他自己的发明,是一种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

而非中世纪时期广被运用的湿壁画颜料。

此颜料因混合了有机物,据知是鸡蛋与牛奶,而且达·芬奇涂的很薄,导致“最后的晚餐”在五十年后就因湿气而开始严重剥落,修道院费尽心力修补此画多次。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

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

小时候的达·芬奇聪颖好学,对任何事都感兴趣,在学习数学时经常提出一些疑难问题。

在音乐方面,达·芬奇善吹笛子,能创作,不仅作词,还会作曲,又有一副好嗓子,能自弹自唱,在为米兰公爵演奏竖琴时,还自制乐器,表演完全超出了其他乐师。

达·芬奇体格健壮,爱好各种体育活动,善训马,曾力挽狂奔之马,。

在辩论中,能使最强的对手甘拜下风,他左右手均能书写作画。

达·芬奇爱好颇多,但绘画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无与伦比,每日放学回家扔下书包,便拿起画笔,不吃不喝,完全沉浸在画面上,被人称为小画家。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

1472年入画家行会。

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

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

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

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

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

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简介及背景故事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简介及背景故事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简介及背景故事摘要:一、达芬奇简介二、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三、作品意义及艺术价值四、最后的晚餐故事概述五、作品解析正文:【一、达芬奇简介】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年),全名莱昂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科学家。

他的才华横溢,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典范”,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495年至1498年间,这幅壁画位于意大利米兰的圣玛丽亚·格拉齐(Santa Maria delle Grazie)修道院的食堂墙壁上。

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政治动荡和宗教改革的时期,达芬奇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耶稣基督和十二使徒在预言即将到来的悲剧时刻的场景。

【三、作品意义及艺术价值】《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堪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瑰宝。

这幅作品通过对人物情感和肢体语言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耶稣和十二使徒在耶稣预言即将受难时的心理变化。

达芬奇运用了线性透视法,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四、最后的晚餐故事概述】画面描绘了耶稣在晚餐上宣布:“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这句话使得十二使徒的情绪瞬间波动,纷纷询问:“主啊,是我吗?”耶稣却没有明确回答,只是指出叛徒将在他们之间。

达芬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使徒们震惊、怀疑、恐慌的心情。

【五、作品解析】《最后的晚餐》采用了紧凑的构图,使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紧张气氛。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光线和色彩,突显了人物性格特点。

耶稣位于画面中央,头部光环强调了他的神圣地位。

周围使徒的表情各异,生动地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挣扎。

画面下方,犹大与其他使徒分开,与耶稣对立,暗示了他背叛耶稣的罪行。

总之,《最后的晚餐》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展现了达芬奇在绘画领域的卓越才华。

最后的晚餐初中教案

最后的晚餐初中教案

最后的晚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

2. 学习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 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的艺术特点。

2. 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达芬奇的创作技法和画面细节的描绘。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最后的晚餐》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最后的晚餐》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艺术氛围。

2. 教师简要介绍达芬奇和《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背景。

二、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最后的晚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整体美。

2. 教师分析达芬奇的创作技法和画面细节,如透视法、人物表情等。

3. 学生分享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

三、创新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最后的晚餐》为灵感,创作一幅人物画。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欣赏和创作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对本节课的喜爱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学生回家后,找寻其他达芬奇的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让学生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创新与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最后的晚餐艺术鉴赏简短

最后的晚餐艺术鉴赏简短

最后的晚餐艺术鉴赏简短《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杰作,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绘画之一。

这幅油画描绘了耶稣在彼得的忠诚和背叛中临终前的最后晚餐时刻。

通过对这幅作品的分析和观察,我们可以欣赏到达芬奇杰出的艺术才华和细腻的描绘技巧。

《最后的晚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期创作,是一幅壁画作品,悬挂于米兰圣玛利亚善良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修道院的修士饭堂。

整幅画的尺寸为460厘米×880厘米,由达芬奇使用油彩在墙上进行描绘,与传统的湿壁画有所不同,因此在保存方面具有一定的挑战。

画面的中心是耶稣坐在桌子的中央,他的形象被放大,并向观众投以平静而神圣的目光。

他的手指轻轻地触摸着桌子上的杯子,这象征着即将举行的圣餐,同时也代表着他的身体将作为教会的祭品而被献祭。

耶稣的形象被放置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这表现了达芬奇对构图和比例的精确追求。

耶稣周围共有12个门徒,他们分成小组或单独站在背景中。

根据《圣经》的记载,最后的晚餐发生在耶稣被出卖之前,但达芬奇选择在画面中描绘耶稣宣布自己将被出卖的瞬间。

这种艺术上的决策使得画面融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通过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达芬奇生动地描绘了每个门徒的表情和姿势。

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个人特点和情感状态进行了刻画。

例如,耶稣旁边的约翰(John)被描绘为一个稳重而平静的人,而彼得(Peter)则表情激动,举起手臂表达自己的质疑和困惑。

画面的背景景深和透视效果也是达芬奇的杰作之一。

他通过精确的细节刻画,使每个元素在空间中具有明确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墙壁的拱形结构和石砖的铺设,达芬奇有效地创造了一种深度感。

这种远近之间的对比使观众感到画面呈现出了立体感。

除了构图和绘画技巧之外,达芬奇还通过使用自然光和阴影的巧妙处理,赋予画面以现实感和细腻的触感。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一幅著名壁画作品,描绘了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

这幅作品不仅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基督教艺术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进行解读,探讨其艺术价值、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首先,从艺术角度来看,《最后的晚餐》展现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情各异,每个人物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

尤其是耶稣的形象更是达芬奇精心描绘的焦点,他的神圣与慈爱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感动。

此外,达芬奇巧妙运用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立体和具有深度感,为观者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其次,从历史背景来看,《最后的晚餐》是在15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这一时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真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表现方式,达芬奇正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在这一时期,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最后的晚餐》作为一幅具有宗教内涵的壁画作品,不仅展现了达芬奇对基督教故事的理解和表现,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

此外,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的创作意图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方面。

通过这幅作品,达芬奇试图表现耶稣与门徒共进晚餐的场景,展现出耶稣对门徒的慈爱和宽恕,以及他对人类的牺牲和拯救。

作品中每个人物的神情和动作都充满了寓意,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达芬奇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基督教故事的理解和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宗教题材的理解和表现。

通过对这幅作品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达芬奇的艺术才华,更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类情感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使我们对这幅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的晚餐介绍

最后的晚餐介绍

最后的晚餐介绍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达·芬奇创
作的一幅壁画。

这幅壁画描绘了耶稣与他的门徒们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场景。

这幅作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艺术性和文化意义的作品之一。

壁画描绘了耶稣坐在桌子的中央,他的十二个门徒分成三个组,分别坐在他的两侧。

耶稣面容悲伤,似乎预感到自己即将受难。

他的手指着桌子中央的面包,预示着自己的身体将被作为圣餐的象征。

壁画的背景是一个大而华丽的室内空间,细节丰富精确,显示了达·芬奇对透视和光影的深刻理解。

每个门徒的面部表情和
肢体语言都被精心描绘,显示了他们对耶稣最后时刻的不同反应。

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幅具有宗教和历史意义的画作。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卓越的绘
画技巧和对人物心理的独特洞察力。

它对于西方绘画和文化的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

如今,这幅壁画被收藏在意大利米兰的圣玛利亚多明我大教堂中,并吸引着各国游客的目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简案
曹杨附校教学目标:
1、读文赏画,了解从创作意图、艺术特点和作品的现实意义等角度欣赏名画的方法,激发艺术鉴赏的兴趣。

2、学习本文按空间方位有重点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通过图文了解作者认为这幅画最大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构思上有关人物的设计,同时还在于正义与邪恶对立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乍眼看到这幅画,你首先关注什么?为什么?
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朱伯雄是如何介绍这幅画的?
揭题: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二、读文赏画,感知名画
(一)、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这幅画的?
交流导学案问题二
(二)、他着重介绍了什么?
1、画中人物多达13人,作者在介绍时有怎样的特点?
交流导学案中问题三
2、师:画中的人物能不能逐一介绍?作者认为同一组内的人物有什么联系?
四人小组讨论
3、这五组人物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构成了这样一幅完整的《最后的晚餐》?作者
得出这幅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不依次介绍这几组人物?
师:这幅画很多人写过介绍,在《西方美术史》中作者丁宁就是从左至右依次介绍这13个人物的。

朱伯雄为什么要按照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介绍呢?
(朱伯雄的介绍是最贴合达芬奇这幅画的构思)
5、达芬奇的艺术构思背后反映出怎样的主题?这幅画的主题是什么?从文中找
出相关语句。

师:其实,《最后的晚餐》这一题材,在达芬奇之前有很多人画过,但是在他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画了,可以说是“前有古人,后无来人”,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幅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

6、比较中世纪同题材的《最后的晚餐》,你觉得和达芬奇的画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
(微视频介绍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
师小结:作者认为这幅画最大的艺术成就不仅在构思上,还在于画作背后所反映出的主题。

事实也证明,他的这幅画一直鼓舞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势力作斗争。

四、布置作业(二选一)
1.欣赏画作,选择画中的一位人物,为其描写一段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心理独白。

2.为了创作这幅《最后的晚餐》,达•芬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也使这幅画成为了绘画史上的伟大作品。

请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对达•芬奇的这一成功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