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设计汇编
船舶电气设计概论

船舶电气设计概论首先,电源系统的设计是船舶电气设计的基础。
电源系统是指为船舶提供电力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的系统。
一般而言,船舶电源系统包括主机发电机、辅机发电机以及蓄电池等。
在设计船舶电源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航行和工作时的电力需求,确保电源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其次,船舶电气负载的设计是船舶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
船舶电气负载是指船舶各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总功率。
在设计船舶电气负载时,需要详细分析船舶的能源需求和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系统,以确保电气负载满足工作要求。
此外,船舶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船舶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船舶电气系统应该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要具备自动检测和隔离故障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船舶电气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船舶的航行条件和作业环境,并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电气设备和系统。
最后,船舶电气设计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在近年来,环保议题得到了全球的关注,船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也需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设计船舶电气系统时,需要尽量采用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并优化电气设备的能效,以实现船舶的经济和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船舶电气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电力需求、工作环境、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以及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系统,可以确保船舶电气系统能够满足航行和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并实现船舶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3360TEU集装箱船电气系统设计

13360TEU集装箱船电气系统设计在当今国际贸易中,集装箱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载能力和效率对全球经济起着重要影响。
而在集装箱船中,电气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一般来说,一个大型的TEU集装箱船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电气系统,以提供动力、航行控制、通信、船舶定位等功能。
在整个电气系统设计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系统设计:船舶的电力系统通常由主发电机和备用发电机组成。
主发电机一般由柴油机驱动,备用发电机可以是柴油机或者柴油发电机。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UPS系统、电池等备用电源设备,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船舶的电力供应。
2.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系统包括船舶的主配电系统和备用配电系统。
主配电系统通常由主配电盘、母排、分配箱等组成,负责将来自发电机的电能分配到船上各个系统。
备用配电系统是为了保障在主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仍能保持船舶的基本功能。
3.照明系统设计:船舶的照明系统需要考虑到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气象条件,并保证船员和船上设备的安全。
照明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照明强度、船舶内外的照明需求、节能等因素。
4.控制系统设计:船舶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船舶的主控制台、自动化系统和监控系统。
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以确保船舶能够保持良好的航行状态。
5.通信系统设计:在现代化的船舶中,通信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船舶的通信系统需要包括卫星通信、雷达通信、无线电通信等,以保证船舶在海上能够与陆地和其他船只进行有效沟通。
总的来说,TEU集装箱船的电气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特点和使用需求,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在设计电气系统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各种工况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保障措施,以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船舶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电气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二)2024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二)引言概述:船舶电气与自动化(二)是继船舶电气与自动化(一)之后的延伸内容。
本文将以五个大点为主要内容展开,分别为:船舶电力系统设计、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船舶自动化系统、电气故障与维修、未来发展趋势。
每个大点将包含五至九个小点,来全面阐述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的相关知识。
正文:一、船舶电力系统设计1.1 船舶电源选择与设计原则1.2 船舶电源的分类与特点1.3 船舶主电源系统的组成与布置1.4 船舶备用电源系统的选择及配置1.5 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方法二、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2.1 船舶电气设备选用的基本原则2.2 船舶电气设备的分类与功能2.3 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与技术规范2.4 船舶电气设备的检测与调试2.5 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三、船舶自动化系统3.1 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2 船舶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层次结构3.3 船舶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策略与算法3.4 船舶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与网络配置3.5 船舶自动化系统的监测与故障处理四、电气故障与维修4.1 船舶电气故障的分类与定位方法4.2 船舶电气故障的应急措施与处理流程4.3 船舶电气故障的排查与维修技巧4.4 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护4.5 船舶电气故障的记录与分析五、未来发展趋势5.1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的前景与应用5.2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5.3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方向5.4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技术在能源节约与环保方面的应用5.5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总结:本文深入探讨了船舶电气与自动化(二)的相关内容,涵盖了船舶电力系统设计、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船舶自动化系统、电气故障与维修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五个大点。
这些内容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设计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船舶的电气与自动化水平,推动船舶行业的发展。
舰船用电系统的配电优化设计

舰船用电系统的配电优化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船舶的电力需求也日益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舰船用电系统的配电优化设计,该系统要能够为不同的设备和系统提供合适的电力,同时还要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舰船用电系统的配电优化设计,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舰船用电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舰船用电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配电室、主发电机组、配电柜和配电网。
这四个部分合理分布以保障整个系统运转的安全和稳定。
1. 配电室配电室是船舶的电气中枢,也是将电力接入和分配至其他部分的枢纽。
在配电室中,还需要安装控制电器和仪器,以便进行风险监控和保护。
2. 主发电机组主发电机组是船舶用电系统的核心,它是从燃料发动机或涡轮机的能量转换中获得动力的。
主发电机组需要设计成多段式,以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3. 配电柜配电柜是电气设备的集成功能部件。
配电柜包括主配电柜和从配电柜。
主配电柜的作用是将电能传输至其他装置和系统,而从配电柜可以将电能接入到小规模的设备。
4. 配电网在船舶用电系统中,配电网就相当于人体的循环系统。
它将电力从主发电机组传输到其他部分,并通过传输线路连接配电柜和各个设备。
配电网应该设计得足够良好,以便能够承受各种环境和操作条件下的挑战。
二.配电优化设计的目的配电优化设计的目的是使电力传输更加高效、可靠和安全。
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舰船的特殊环境和外部因素,以确保电力质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用可持续的方法,以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和运营成本。
1. 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船舶用电系统的配电优化设计将有助于确保船舶在各种操作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各个设备和系统的电力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节省资源和能源使用舰船用电系统的配电优化设计应该能够节约电能的使用和运营成本。
它们可以通过使用效率更高的设备、采用节能的设计策略来实现目标。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设计

2. 额定电压等级
世界各国对电压等级的选用与本国陆上电制参数一 致,使船舶电气设备具有通用性。 我国《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规定:非电力推进船舶的 限制电压为500 V,动力负载、具有固定敷设电缆的电 热装置等的额定电压为380 V,照明、生活居室的电热 器限制电压为250 V,额定电压为220 V。
第一节 船舶电力系统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图12-1 典型船舶电力系统简图 • 船舶电源装置 • 船舶配电装置 • 船舶电力网 • 负载 • 控制电器 • 电工测量用仪器、仪表
返回
图12-1 典型船舶电力系统简图
返回
1. 船舶电源装置 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船舶电源主要是指发电机和蓄电池。
5. 控制电器 主要有各种类型的控制箱、接触器、继电器、各种控 制器和主令电器等。
6. 电工测量用仪器、仪表
船舶上常用的电工测量仪表有万用表、兆欧表、钳形 电流表、交(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功率 因数表、频率表、交流并车屏上的整步表、平时用于 检修的直流稳压电源和自耦变压器、示波器等。
二、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⑥ 厨房设备
电灶、电烤炉等厨房机械用辅机和电茶炉等。 ⑦ 照明设备
机舱照明、住舱照明、甲板照明等照明设备,还 包括航行灯、信号灯以及电风扇等。
⑧ 弱电设备 无线电通信、导航和船内通信设备等。
⑨ 自动化设备及其他
自动化装置、蓄电池充放电设备、冷藏集装箱和艏 侧推装置、电力推进船舶或特种工程船舶使用的推 进电动机、生产机械和专用设备等。
第十二章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船舶电气设备汇总

船舶电源
另外,航行时利用主机排气驱动汽轮机,汽轮机再驱动发
电机。称为废气汽轮(透平)发电机。 轴带发电机和废气透平发电机只能在航行时使用。还需要 设置柴油发动机组。
舰船也有采用燃气轮机驱动的发电机。
2)应急电源 在主电源失电的应急情况下使用的电源。通过应急配电板
向全船所有应急设备配电。 3)临时应急电源蓄电池。蓄电池由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只要没有耗尽,随时可以使用。
学能在使用过程中转换消耗。反过来可以用其它电源 向蓄电池充电,补充被消耗的化学能。充电是把其它 电源的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 在蓄电池内。蓄电池可以充电、放电反复使用。
4、船舶电站
船舶电站由电源装置与配电设备组成。 (1)船舶电源 (2)配电设备组成
船舶电源
用来产生电能的机械称为发电机。现在使用的都是旋转发
电机。用来拖动发电机旋转的称为原动机。目前船舶采用 的原动机一般是柴油机。 1)主电源 船舶正常情况下使用的电源。通过主配电板向全船所有设 备配电。 主电源是设在主机舱或辅机舱的发动机组。至少设置2台 。一般商船设置3~4台。称为主发电机。 主发电机较多的是用柴油机驱动。所构成的发电装置称为 柴油发动机组。 考虑到节能和减轻劳动强度,有的船舶航行时采用由主机 附带驱动的发电机。这种发电机的原动机是主机,称为轴 带发电机。
配电设备组成
1.船舶交流发电机
2.蓄电池
3.主电站 4.应急电站
5.临时供电装置
1.船舶交流发电机
交流电制的船舶都是采用旋转三相交流发电机。它是把机
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机械。 交流发电机的外形如图:
蓄电池
蓄电池是化学能源。 用电设备使用时蓄电池放电,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化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规划方案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船舶电子电气技术的日新月异,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在船舶建造和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船舶电子电气系统是船舶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船舶的操纵和导航,还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一个合理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规划方案对于船舶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船舶电子电气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船舶电子电气系统的概述船舶电子电气系统是指船舶上包括发电机组、电气设备、电缆线路、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监控设备等在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
船舶电子电气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 电力系统:负责为船舶提供电能,包括发电、配电、电池组等。
2. 控制系统:负责船舶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控。
3. 通信系统:负责船舶与外界的通信。
4. 导航设备:负责船舶的航行和导航。
5. 自动化设备:负责船舶上的自动化操作。
6. 监控设备:负责对船舶各系统的监控和检测。
船舶电子电气系统在船舶上的作用不可替代,它是船舶的“大脑”和“心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船舶电子电气系统规划的原则和要求1. 安全性:电子电气系统的设计和规划要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国内规定和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可靠性:电子电气系统要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的海洋条件下稳定运行。
3. 经济性:电子电气系统的规划要尽可能减少成本,提高系统的效率。
4. 先进性:要注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可维护性:电子电气系统的规划要考虑到系统的维护和修理,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
四、船舶电子电气系统规划的具体内容1. 电力系统规划1.1 发电系统规划:根据船舶的功率需求和船舶类型确定发电机组的数量和功率,并合理安排其布局。
1.2 配电系统规划:根据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和船舶的用电需求设计配电系统,确保电能的可靠和安全供应。
船舶电气标准汇总

船舶电气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CB 319-76 电气电铃、警钟和鸣音器CB/T 336-2002 船用轻型三杆分度仪CB/T 338-1999 船用电气号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 358-64 航行信号灯控制器CB* 373-85 岸电箱CB 374-65 电气箱铰链CB 375-65 电气箱锁CB 376-65 电气箱搭攀CB 377-65 电气箱脚CB 381-65 进线托线板CB 382-65 进线封口板CB 383-65 防水式穿线管CB* 384-77 配电板扶手支架CB 386-65 联锁开关插座CB* 390-76 弹簧减震器CB* 394-88 冷压电线电缆接头CB 511-86 ML1型射频电缆连接器CB 512-86 天线引入套管CB 513-86 MZ1型转接插座CB 517-76 灯光信号断续器CB 518-66 潜水航行灯CB/T 520-1999 门开关CB/T 521-1999 莫氏灯电键CB 535-66 接收天线互换器CB 536-66 发射天线互换器CB 644-92 船用旋转视窗CB* 645-88 星球仪CB/T 728-2000 船舶起动用铅酸蓄电池CB 730-77 YDZ-24直流电笛CB 739-68 手提蓄电池灯CB/T 755-1996 船用表号器CB/T 756-1999 柄式开关CB 764-91 船用接线盒、开关、插座安装板CB 768-79 软汇流条CB 771-69 耐压电缆填料函CB* 805-88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附件通用技术条件CB 863-76 雾航气笛自动控制器CB/T 876-93 船用通信闪光信号灯CB 894-80 升降天线CB 904-88 船舶电子设备用低频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CB/T 957-95 水声设备用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技术条件CB 995-98 潜艇潜望镜规范CB 996-82 电键滤波器CB/T 1001-92 船用变压器CB 1004.1-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全压起动器CB 1004.2-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星-三角起动器CB 1004.3-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组合起动器CB 1008-83 船用电动机电磁起动器CB/T 1046-92 船用配电箱CB/T 1047-92 船用电工试验板CB 1157-86 水听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CB 1158-86 水声换能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CB 1166-86 船舶电子设备用电感线圈通用技术条件CB/T 1167-92 船用小型变压器CB 1173-87 舰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CB 1175-88 船用鞭状天线CB/T 1176-1999 船用棱镜式双筒望远镜技术条件CB 1177-87 声呐换能器用水密插头座通用技术条件CB 1184-88 潜水器推进用交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CB 1187-88 MYN型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CB 1188-88 船用短波液压伸缩鞭状天线CB 1189-88 船用超短波通信天线电性能基本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CB 1190-88 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参数系列CB 1194-88 水声实用压电陶瓷元件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CB 1210-90 潜艇潜望镜外镜管通用技术条件CB 1211-90 舰用微光夜视仪技术条件CB 1214-93 潜艇潜望镜环境试验方法CB 1215-93 舰船用VHF/UHF信道数字语言保密设备通用规范CB 1218-93 水声常用压电陶瓷元件CB 1221-93 潜艇潜望镜及其装置安装技术条件CB 1223-93 潜艇推进电机安装技术条件CB 1232-94 舰船报文自动处理系统通用规范CB 1234-93 潜艇对空导航潜望镜头部球面罩装置试验方法CB 1246-94 舰船用照明灯具通用规范CB 1247-94 搭接、接地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CB 1251-94 舰艇声呐设备安装技术条件CB 1263-95 舰船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心控制分系统通用规范CB 1264-95 舰用电源汇流排自动转换装置通用规范CB 1271-95 潜艇直流幅压350~640V电气设备通用规范CB 1284-95 潜艇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要求CB 1289-95 舰船系统电磁效应要求CB 1290-96 舰用直流不间断电源规范CB 1310-96 潜艇蓄电池安装要求CB 1317-97 舰船用电磁计程仪速度传感器规范CB 1323-97 舰船电控陀螺罗经用液浮陀螺仪通用规范CB 1327-97 手提声呐规范CB 1328-97 潜艇舱底进水报警装置规范CB 1338-98 舰船通信天线技术要求CB 1339-98 舰船电气设备基本技术要求CB 1340-98 舰船电子设备机箱机柜通用规范CB 1342-98 本艇噪声监测仪规范CB 1349-1999 舰船用加固微机通用规范CB 1350-1999 舰船用回声声呐规范CB 1366-2002 舰船用刮水器通用规范CB 1367-2002 综合导航系统陆上联调试验规程CB/T 1378-2005 舰船陀螺地平仪规范CB* 3017-77 电动传令钟及舵角、变螺距指示器技术条件CB* 3018-77 电源防护滤波器CB/T 3046-92 船用充放电板CB* 3076-80 船用并车电抗器CB/T 3091-94 船用电源插座箱CB/T 3152-92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装置技术条件CB* 3153-83 船舶机舱监视报警装置技术条件CB* 3245-85 船内通信设备基本技术条件CB/T 3246-94 船舶专用低压电器基本技术条件CB/T 3376-2005 船用倾斜仪CB 3386.1-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CB 3386.2-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耐火试验CB 3411-92 10A船用开关CB 3412-92 10A船用插头插座CB 3413-92 船用接线盒CB 3414-92 船用电风扇及其调速器CB 3415-92 船用电风扇及其调速器安全要求CB/T 3439-92 船舶电站调频调载装置技术条件CB/T 3440-92 船用轴流风机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CB/T 3441-92 船舶电站自动准同期装置技术条件CB/T 3442-92 船用柴油发电机组自起动装置技术条件CB/T 3485-93 船舶舱室照度计算与测量方法CB/T 3528-93 海洋平台变压器CB/T 3529-93 船用交流电动直流三输出发电机技术条件CB 3556-93 水声换能器用透声橡胶通用技术条件CB/T 3613-94 导航设备及其附件安装质量要求CB/T 3624-94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质量要求CB 3643-94 船用分罗经通用技术条件CB/T 3667.1-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贯通装置CB/T 3667.2-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接线件CB/T 3667.3-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接地件CB/T 3667.4-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气设备安装件CB/T 3667.5-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灯架及其附件CB/T 3667.6-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敷设支撑件及附件CB/T 3693-95 船用电磁摆CB/T 3703-95 船用主机传令钟CB/T 3788-1996 船用声波计程仪通用技术条件CB/T 3804-1997 船用声力电话机CB/T 3806-1997 海洋平台照度要求和测量方法CB/T 3821-2000 船舶通信、照明用铅酸蓄电池CB/T 3852.1-1999 船用舱顶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2-1999 船用篷顶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3-1999 船用投光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4-1999 船用探照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5-1999 船用挂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6-1999 船用手提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7-1999 船用壁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8-1999 船用台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9-1999 海图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6-1999 船用电热器具通用技术条件CB/T 3857-1999 船用荧光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CB/T 3870-1999 船用按钮通用技术条件CB/T 3871-1999 船用指示灯通用技术条件CB/T 3890-1999 船用自动电热沸水器CB/T 3891-1999 船舶电蒸汽两用饭锅CB/T 3897-1999 船用16~125A插头插座和连接器CB/T 3929-1999 铝合金船体对接接头X 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CB/T 3930-1999 船用收信多路耦合器技术条件CB/T 3939-2000 水下电连接器CB*/Z 178-80 精密齿轮传动链力矩、空回及传动误差计算和检查方法CB/Z 206-83 磁罗经在船上的定位CB*/Z 323-81 船用主配电板基本环节线路CB*/Z 349-87 发泡型电缆密封装置技术条件GB/T 3027-1995 船用白炽照明灯技术条件GB/T 3028-1995 船用电气号灯技术条件GB 3223-82 水声换能器自由场校准方法GB 3594-83 渔船电子设备电源的技术要求GB/T 3783-1994 船用低压电器基本要求GB/T 4300-94 船用陀螺罗经通用技术条件GB/T 4301-92 船用电磁计程仪通用技术条件GB 4988-85 船舶和海上石油平台用电工产品的额定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GB/T 5743-94 船用自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GB 6994-86 船舶电气设备一般规定GB/T 7060-1994 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061-86 船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7357-1998 船舶电气设备系统设计-保护GB/T 7358-1998 船舶电气设备系统设计-总则GB 7965-87 声学水声换能器测量GB 7966-87 声学0.5~10MHZ频率范围内超声声功率的测量GB 7967-87 声学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GB/T 8016-1995 船用回声测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8355-1987 船舶用电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GB 9193-88 船舶声光报警信号和识别标志GB 9331.1-88 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船用电力电缆和电线一般要求GB 9332.1-88 船用控制电缆一般规定GB 9333.1-88 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一般规定GB 9334.1-88 船用射频电缆一般规定GB 9391-88 船用雷达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GB/T 9392-1988 船用卫星/奥米加组合导航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0104-1995 船用B级磁罗经通用技术条件GB 10250-88 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GB 10319-8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GB 10846-89 船用磁罗经自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GB 11411-89 发播航行警告、气象信息和紧急信息系统(NAVTEX)技术条件和使用要求GB/T 11633-2000 船用机舱集控台通用技术条件GB/T 11634-2000 船用交流低压配电板通用技术条件GB 11803-89 船用交流低压配电板结构及基本外形尺寸GB 11875-89 船用航向变化率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1876-89 船用随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1877-1999 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技术条件GB 12045-2003 船用防爆灯技术条件GB 12119-89 船用导航雷达湖岸试验方法GB 12267-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2752-91 船用罗兰C接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2931-91 航海六分仪GB/T 12975-91 船用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2980-91 船舶电站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029.1-2003 船舶电气装置低压电力系统用电缆的选择和安装GB/T 13029.2-91 船用同轴软电缆选择和敷设GB/T 13029.3-91 船用通信电缆和射频电缆的选择和敷设GB 13030-91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技术条件GB 13031-91 电压为1kV以上至11kV的船舶交流电力系统GB/T 13032-91 船用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GB/T 13602-92 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屏(台)技术条件GB/T 13603-92 船舶蓄电池装置GB/T 13704-92 船用广播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05-92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GB 14016-92 船用声光报警信号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108-93 船用A级磁罗经通用技术条件GB/T 14547-93 船舶电动和电动液压操舵装置电气系统设计GB/T 14548-93 船用半导体变流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527-1995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6165-1996 水听器相位一致性测量方法GB/T 17436-1998 船舶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GB/T 17755-1999 额定电压6kV、10kV及15kV挤包绝缘单芯和三芯电力电缆GB/T 18913-2002 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GJB 5A-95 舰用低压电器通用规范GJB 22A-99 声呐通用规范GJB 23A-99 声呐换能器通用规范GJB 69A-97 舰用电机通用规范GJB 70-85 舰用直流幅压电动机技术条件GJB 75A-97 舰用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规范GJB 173-86 舰船交流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GJB 202A-98 舰船用配电装置和控制装置通用规范GJB 259-87 舰艇平台罗经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275-87 声纳导流罩声性能测量方法GJB 276-87 声纳导流罩通用技术条件GJB 354A-99 舰用直流(大电流)空气断路器通用规范GJB 355A-97 潜艇直流推进电机及辅助设备规范GJB 370A-97 舰用框架式低压断路器通用规范GJB 399A-99 舰船电动交流发电机组通用规范GJB 400A-98 舰船电动直流发电机组通用规范GJB 403A-98 舰载雷达通用规范GJB 426-88 电控罗经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427-88 舰艇惯性导航系统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428-88 舰炮跟踪雷达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432-88 卫星/奥米加组合导航仪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515A-99 舰船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装置规范GJB 606-88 航空用铅酸蓄电池通用技术条件GJB 621A-99 舰船变压器通用规范GJB 623A-98 舰艇声光信号统一规定GJB 649A-98 舰艇用按钮通用规范GJB 650A-98 舰艇用指示灯通用规范GJB 705-89 速率积分陀螺仪通用规范GJB 729-89 惯性导航系统精度评定方法GJB 747-89 舰船电气设备外壳基本技术要求GJB 786-89 预防电磁场对军械危害的一般要求GJB 865-90 舰用雷达干扰机定型试验规程GJB 1046-90 舰船搭接、接地、屏蔽、滤波及电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方法GJB 1203A-2002 舰用交直流电动机控制器和开关装置通用规范GJB 1204A-2002 舰船用交流岸电控制器规范GJB 1229-91 潜艇直流电力推进控制板通用规范GJB 1231A-2004 惯性平台通用规范GJB 1232-91 速率积分陀螺仪测试方法GJB 1320.1-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交流直接(全电压)起动器GJB 1320.2-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星-三角起动器GJB 1320.3-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自耦减压起动器GJB 1320.4-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转子变阻式起动器GJB 1447-92 舰船用直流电机通用规范GJB 1448A-2005 舰船电子对抗设备通用规范GJB 1450-92 舰船总体射频危害电磁场强测量方法GJB 1489-92 舰船电力设备用熔断器通用规范GJB 1551-92 舰用三相大容量静止变频器通用规范GJB 1552-92 舰用中、小容量静止变频器通用规范GJB 1721-93 水声脉冲管测量系统检定规程GJB 1722-93 潜艇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1723-93 舰船陀螺罗经通用规范GJB 1724-93 装甲车辆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1726-93 高静压下低频一级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 1727-93 中频一级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 1728-93 速率转台通用规范GJB 1915-94 舰船用交流接触器通用规范GJB 1916-94 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GJB 1986-94 惯性敏感器用力矩器通用规范GJB 1988-94 舰船用柴油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通用规范GJB 1989-94 舰船用分配电箱通用规范GJB 2226-94 舰载雷达情报系统通用规范GJB 2230-94 舰船惯性导航系统通用规范GJB 2325-95 舰船声光信号设备通用规范GJB 2328-95 舰船综合通信系统通用规范GJB 2476-95 舰船电子设备显控台通用规范GJB 2477-95 舰船平台罗经通用规范GJB 2478-95 磁悬浮速率积分陀螺仪规范GJB 2532-95 舰船电子设备通用规范GJB 2688-96 潜艇升降装置通用规范GJB 2716-96 舰船用热电偶和热电阻通用规范GJB 2734-96 舰艇推进直流发电机和辅助设备规范GJB 2820-97 舰用控制继电器通用规范GJB 2856-97 舰船双速防爆交流电动机规范GJB 2858-97 舰船磁罗经通用规范GJB 2859-97 舰船自动操舵仪通用规范GJB 2862-97 舰船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2863-97 陀螺寻北仪通用规范GJB 2959-97 潜艇声呐系统通用规范GJB 3037-97 舰船整流装置通用规范GJB 3038-97 潜艇励磁调节器规范GJB 3041-97 潜艇拖曳天线通用规范GJB 3154-98 舰载GPS卫星导航仪通用规范GJB 3183-98 惯性-GPS组合导航系统通用规范GJB 3185-98 舰船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通用规范GJB 3186-98 舰船用γ辐射监测仪通用规范GJB 3187-98 潜艇常温消氢装置通用规范GJB 3270-98 舰船汽轮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通用规范GJB 3272-98 舰船消磁电流控制设备通用规范GJB 3335-98 航空探潜系统通用规范GJB 3336-98 吊放声纳通用规范GJB 3534-99 舰船用高精度石英母子钟规范GJB 3547-99 方位水平仪通用规范GJB 3722-99 舰船雷达侦察机定型试验规程GJB 3723-99 舰船卫星通信设备通用规范GJB/J 3800-99 标准水听器行波管法检定规程GJB/J 3801-99 国防测量器具等级图高静水压下水声声压GJB/J 3802-99 国防测量器具等级图水声声压梯度GJB/J 3803-99 低频一级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J 3804-99 20Hz~2.5kHz声压梯度水听器( 振速水听器) 检定规程GJB 3867-99 舰载直升机灯光助降装置通用规范GJB 3869-99 舰载雷达检测规则GJB 3882-99 水面舰艇方位水平仪检验验收规则GJB 3884-99 舰船电站品种系统GJB 3952-2000 舰船电气安全通用要求GJB 5041-2001 舰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通用规范GJB 5046-2001 舰艇金属物体感应电压测量方法GJB 5047-2001 舰船直流电力品质控制和评定GJB 5050-2001 舰船计程仪通用规范GJB 5053-2001 潜艇液压折倒天线通用规范GJB 5054-2001 深潜器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5055-2001 捷联式舰船惯性姿态基准通用规范GJB 5175-2003 舰船用镉镍蓄电池组规范GJB 5204-2003 舰船综合导航系统海上联调试验规程GJB 5247-2003 舰船用万能转换开关通用规范GJB 5248-2003 舰用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规范GJB 5250-2003 潜艇核动力装置稳压器用铠装电加热器规范GJB 5283-2004 舰船直流电机励磁反向开关规范GJB 5284-2004 舰炮综合监控台通用规范GJB 5287-2004 舰艇实艇声目标强度测量方法GJB 5308-2004 水面舰艇声纳系统通用规范GJB/J 5349-2004 0.5MHz~15MHz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激光干涉法) GJB/J 5350-2004 0.01Hz~1Hz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Z 36-93 舰船总体天线电磁兼容性设计导则GJB/Z 95-97 舰船直流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题目:船舶岸电自动并车装置的设计学生姓名:向得智学号:130407132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班级:A13船电指导教师:单海校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2016年 06月 19 日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船舶与海洋学院班级 A13船电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目录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 - 2 -1.1设计任务 ................................................................................................................................................. - 2 -1.2设计要求 ................................................................................................................................................. - 2 -二、设计过程 ..................................................................................................................................................... - 2 -2.1自动同步并车原理 ................................................................................................................................. - 2 -2.1.1同步并网的过程及原理 .............................................................................................................. - 2 -2.1.2同步并网过程 .............................................................................................................................. - 2 -2.1.3同步并网分类 .............................................................................................................................. - 3 -2.1.4并联运行的条件 .......................................................................................................................... - 3 -2.1.5并联运行分析 .............................................................................................................................. - 5 -2.1.6并联运行并网点的捕捉 .............................................................................................................. - 7 -2.2供船舶用岸电结构及技术 ..................................................................................................................... - 9 -2.2.1供船舶用岸电电源结构和分布................................................................................................... - 9 -2.3自动准同步并车装置硬件设计 .......................................................................................................... - 11 -2.4软件设计 ............................................................................................................................................... - 13 -2.4.1自动准同步并车装置软件设计整体构架................................................................................. - 13 -三、参考文献 ................................................................................................................................................... - 14 -船舶岸电自动并车装置的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舰船修造技术也日趋成熟。
现如今,海运在全球运输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港口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运贸易大规模正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远洋船舶到访我国各大港口。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造船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吨位船舶数量急剧增加,由船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船舶多靠燃烧燃油,燃气等进行发电,回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船舶靠港期间,原动机的发动更是对港口的造成除环境污染外的噪声污染。
相对于船舶上辅机发电供电,船舶在靠港期间接用港口岸电电源进行供电,在对于燃烧燃油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噪声减少、能源节约等方面优势明显,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从各个方面比较了低压岸电电源电源和高压岸电电源的优缺点,分析了船舶岸电自动并车装置的主要技术,着重对靠港船舶如何更好跟方便的使用岸电进行了讨论。
对靠港船舶接岸电技术进一步探索,对于保护海洋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和港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船舶;岸电电源;并车装置;自动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1设计任务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理解船舶岸电自动并车装置原理并根据原理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然后进一步确定船舶岸电自动并车装置的硬件以及软件的设计方案。
1.2设计要求自动并车装置应具有以下功能:(1)检测待并发电机电压与运行发电机的电压差、频率差和相位差,当任一条件不符合时,实现闭锁,不允许发送合闸指令。
(2)检测待并发电机与运行发电机电压的频率差,根据频差的大小和方向自动的对待并发电机组发出调频信号,使待并发电机组频率与运行发电机频率接近,减小频差,创造合闸条件。
二、设计过程2.1自动同步并车原理2.1.1同步并网的过程及原理岸电电源与船舶的连接操作有两个部分:当船舶进港时,船舶需要连接港口岸电电源;当船舶离港时,船舶需要断开岸电电源,使用船舶自身的发电机电力。
2.1.2同步并网过程船舶使用岸电的全部操作过程如下:(1)船舶靠港之后,确保船舶和岸电电源的电缆接地线接地正常,消除船舶与岸电电源之间的静电电势差;(2)连接船舶与岸电电源之间的电力传输电缆和信号控制电缆;(3)确认岸电与船电之间的连接插头被正确的连接好,并开始输送电力;(4)船舶辅机与岸电电源进行并网同步;(5)当岸电与船电并网同步完成,岸电连接断路器合闸之后,船舶发电机卸掉负载,关闭发电机;(6)船舶使用岸电电源的过程中,监控系统监视整个电路中的任何故障,例如接地故障、短路等;(7)当船舶要离港时,打开辅机引擎,调节船舶发电机使其与岸电电源并网同步;(8)当负载从岸电电源转移到船舶发电机后,切断岸电电源。
并保证岸电电源的接地系统正常接地,以确保安全;(9)断开岸电电源的连接电缆和控制电缆,船舶准备离港。
2.1.3同步并网分类现代的船舶基本上均采用了交流船舶电站,且由于船舶本身对电站的大功率、可靠性和连续运行的要求,一般的船舶电站均安装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发电机组本小节从船舶电站的角度分析并网的分类,即发电机组之间或者发电机与船舶电网间同步并网。
同步并网可以分成两类:自同期并网法和准同期法。
自同期并网是指将在没有加励磁的情况下把待并网发电机的转速升至发电机机组的同步转速,然后把待并网发电机并入系统,随即供给励磁电流,依靠机组之间的自整步作用将待并网发电机拉入同步。
自同期并网法的优点是合间迅速、操作简单。
自同期一般只需要几分钟既可以完成同步,在系统紧急需要额外功率的情况下,有利于系统的快速稳定。
由于在没有励磁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准同期并网的一些条件,易于实现自动化。
但是采用自动同期并网的方法也有较大的危害,在合闸的瞬间发电机的定子能够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合闹时候电压大幅降低。
准同期并网法在发电机与电网的并网中运用广泛。
准同期方式并网是当待并网发电机组完全符合并网条件后,把发电机与电网同歩并车。
采用这种方式的所产生的冲击电流下,对电网和发电机组均不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同时对用电设备也不产生大的冲击。
准同期并网的操作方法是:在待并网的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之前,调节发电机转速,使其产生的电压频率与电网同步;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产生的电压与电网电压同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