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道路工程

班级: 2014级5班

学生姓名:周治勇

学号: p141914394

指导教师:王睿老师

一、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1、设计资料

a、甘肃定西地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中液限

粘土,路基填土高度1.2m,地下水位距路床2.3m,属中湿状态;多年最大道路冻深160cm。

b、经过OD调查及论证2012年底的交通组成情况如下表:

C、该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道路横断面为双向两车道。经OD调查:该公路自2013年通车后前五年交通量增长率为4.5%,其后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增长率为6%。

车道系数: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在0.6~0.7,取0.7 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

车道数:2车道

设计速度:60km/h

路基宽度:10m

车道宽度:3.5m

γ=0.05375

2、确定交通等级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1)、计算标准轴载累计计算交通量Ne

A.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35

.4

1

2 1

∑=

?

?

?

?

?

=

K

i

i

i P

P

n

C

C

N

式中:

N——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一一标准轴载(KN) ;

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

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 6.4,四轮组为 0.38;

K一一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米时,双轴或

多轴的轴载系数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C1=1+1.2(m-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

计算公式:累计当量轴次:ηN r

r Ne t 365

]1)1[(?-+=

试中: 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 ——设计年限

N ——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N ——车道系数

通过计算软件得到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γ

γ

η

,属中度交通等级;

B.以弯拉应力为指标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式中:′—以弯拉应力为指标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n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 —标准轴载(KN);

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轴数系数;

′—轮组系数,单轮组18.5,双轮组1,四轮组,0.09;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进行计算,此时轴数为m=1;当轴间距小于3m时,按双轴或多轴进行计算,轴数系数为:

式中:m —轴数

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压力为设计指标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γ

η== 7412135 (次),属中度交通等级。

γ

二、沥青路面结构推荐与选择(确定面层类型)

根据交通等级和已有经验和规范推荐的路面结构,拟定几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

方案一:双层式沥青面层,上面层选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厚度为60m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厚度为100mm;基层用石灰土稳定碎石,厚度为250mm;底基层选用石灰粉煤灰砂砾,厚度待定

方案二:双层式沥青面层,上层选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厚度50mm;下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厚度为80mm;基层采用二灰碎石,厚度为250m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厚度待定

三、路面结构厚度验算

1、土基回弹模量的计算

该路段位于Ⅲ3区,当地冻深 1.6m,土质为中液限粘土。由规范JTG-D50可得稠度为

1.10-0.95,取1.05。查表“土击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36.5MPa。

2.路面结构厚度的确定

初拟路面结构层及力学计算表如下:由规范JTG-D50 附录E查

各基层的模量比推荐范围由规范JTG-D50 4.2.2

1.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模量比宜在1.5-3之间;

2.基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不宜大于3.0:;

3.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模量比宜在2.5-12.5之间。

各基层的模量比验算

方案一:1)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模量比为:1.84满足规范;

2)基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比为: 0.69 满足规范。

方案二:1)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模量比为:1.88满足规范;

2)基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比为:1.1满足规范。

a设计弯沉值的计算:

Ld=600Ne-0.2AcAsAb 单位0.01mm

Ac——公路等级系数

As——面层类型系数

Ab——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计算弯沉值(路表弯沉值):

Ls=1000*2po/E1*ac*F

P、o——标准车轴载轮胎接地压力和当量圆半径

F——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ac——理论弯沉系数

本公路为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为1.1;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为1.0;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类型系数为1.0。

即:Ld=600*1.1*1.0*1.0*1.07*10(-0.2*7)=26.7(mm)

方案一:

由软件计算可得:ls=19.3(mm)

因为:19.3mm≤26.7mm

即:ls≤ld

故满足要求

方案二:

由软件计算可得:ls=18(mm)

因为:18mm≤26.7mm

即:ls≤ld

故满足要求

b确定待定层厚度

通过程序设计计算得到,石灰土的厚度为19.4cm,实际路面结构的路表实测弯沉值为26.7mm,沥青面层的层底均受压应力,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109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 -0.074MPa ,石灰土稳定碎石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018MPa,石灰粉煤灰砂砾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215MPa 。上述设计结果满足指标要求,故石灰粉煤灰砂砾厚度为20cm。

方案二:

通过程序设计计算得到,水泥稳定砂砾土的厚度为23.7cm,实际路面结构的路表实测弯沉值为26.7mm,沥青面层的层底均受压应力,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为-0.142MPa,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093MPa ,二灰碎石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 0.058MPa,二灰土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199MPa。上述设计结果满足指标要求,故二灰土层厚度为24cm。

2、防冻层厚度验算

Or=Osp/Ks

Or——容许拉应力

Osp——极限抗拉强度

Ks——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Ks=0.09Ne0.22/Ac ——沥青混凝土面层

Ks=0.35Ne0.11/Ac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

Ks=0.45Ne0.11/Ac ——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基层

Ks=0.25Ne0.05/Ac ——贫混凝土基层

方案一:

(1)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σR=σsp/(0.09*Ne-0.22*Ac)=0.36MPa

σm=-0.109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2)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σR=σsp/(0.09*Ne-0.22*Ac)=0.29MPa

σm=-0.074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3)石灰土稳定碎石:

σR=σsp/(0.35*Ne-0.11*Ac)= 0.22MPa

σm=0.018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4)石灰粉煤灰砂砾:

σR=σsp/(0.35*Ne-0.11*Ac)=0.22MPa

σm=0.215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方案二:

(1)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σR=σsp/(0.09*Ne-0.22*Ac)=0.5MPa

σm=-0.142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2)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σR=σsp/(0.09*Ne-0.22*Ac)=0.29MPa

σm=-0.093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3)二灰碎石:

σR=σsp/(0.35*Ne-0.11*Ac)= 0.28MPa

σm=0.058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4)二灰土:

σR=σsp/(0.35*Ne-0.11*Ac)=0.23MPa

σm=0.199MPa 即:σm≤σR 满足要求。

设计资料汇总表

方案一:

方案一沥青层厚度16cm,总厚度61cm。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最小防冻层厚度为40~50cm,故符合要求。

方案二沥青层厚度13cm,总厚度62cm。根据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最小防冻层厚度为40~50cm,故符合要求。

四、方案比选

五、计算图纸的绘制

六、路面工程数量计算

1、土基填挖方量的计算

2、道路基层和垫层工程量的计算

3、道路面层工程量的计算

七、参考资料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黄晓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3;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完整版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道路二班 姓名:黄叶松 指导教师:但汉成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3) (二)设计内容 (3) (三)设计资料 (3)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 车辆换算荷载 (4) 2. 主动土压力计算 (5) 3. 设计挡土墙截面 (9) 4. 绘制挡土墙纵横截面(附图1) (30) 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2) 2. 轴载分析 (12) 3.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 (16) 4. 各材料层参数 (16) 5. 设计指标确定 (17) 6. 确定设计层厚度 (18) 7. 底层弯拉应力验算 (21) 8. 防冻层厚度验算 (29) 9. 方案可行性判定 (29) 10. 绘制路面结构图 (31)

一、重力式挡土墙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加深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及全部设计计算图表编好目录,装订成册。 (二)设计内容 ①车辆荷载换算; ②土压力计算; ③挡土墙截面尺寸设计; ④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资料 1.墙身构造 拟采用细粒水泥混凝土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如草图1),墙高H =?m ,墙顶宽1b =?m ,填土高度2.4m ,填土边坡1:1.5,墙背仰斜,1:0.25(α=—14°02′),基底倾斜1:5(0α=—11°18′),墙身等厚,0b =7.0 m 。 2.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Ⅰ、Ⅱ,路基宽度33.5m ,路肩宽度0.75m 。 3.土壤工程地质情况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一、定义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配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一、彩色路面工程 1、改性彩色沥青路面:采用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燃料、相同色系的石料、特色添加剂等,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色彩鲜艳不退,路面经久耐用。 2、高弹性彩色沥青广(操)场:采用特别改性的高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颜料、特种添加剂、特殊的矿料级配,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其高弹性来自工程的整体结构而非塑胶工程的表面,是塑胶广(操)场的换代产品。 3、反光彩色沥青路面:在彩色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专用设备向表层加入反光材料。铺筑的路面在灯光照射下呈现鲜艳的彩色,不仅为夜行提供方便,更是一道独特的夜间风光。 二、彩色沥青材料: 1、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各种不同标号的胶结料供用户选用,也可按用户要求的标号生产胶结料。由专用设备运输,直接与用户的拌和站对接供料。 2、矿物颜料,按用户采购的石料情况,经试验确定颜料用量,可按用户要求提供颜料。 3、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较近距离范围内可由生产基地直接提供热拌料。 三、沥青设备制造 1、各种储量、产量的导热油快热节能沥青库、灌。 2、各种储量、产量的直热式快热节能沥青库、灌。 3、彩色沥青设备;沥青改性、沥青乳化设备;冷、热沥青撒布罐 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2)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能耐77℃ 的高温和-23℃的低温,维护方便。 (3)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压缩产生强大的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 (4)具有良好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 三、彩色沥青与黑色沥青的区别 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石油树脂(浅色沥青)以及在混合料中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彩色沥青所使用的为浅色(或无色)胶结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它是采用现代石油化工产品,如芳香油、聚合物、树脂等调配出与普通沥青性能相当的结合料,再加入某种颜料,使之呈现出某种色彩。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不同类型的色彩,达到要求的美感以及使用功能。而黑色沥青主要使用道路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由于沥青中的所含的沥青质是黑色无定型物质,其含量为2%-15%,所以显现出来的为黑色。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例题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例题

4.2.1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1)设计资料: ① 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公路-Ⅱ级。 ② 填土内摩擦角:42°,填土容重:17.8kN/m 3,地基土容重:17.7kN/m 3,基底摩擦系数:0.43,地基容许承载力:[σ]=810kPa 。 ③ 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2)挡土墙平面、立面布置 图4.1 挡土墙横断面布置及墙型示意图(尺寸单 位:m ) 路段为填方路段时,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少占地拆迁,应当设置路堤挡土墙,拟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3)挡土墙横断面布置,拟定断面尺寸 具体布置如上图所示。 (4)主动土压力计算 ①车辆荷载换算 当H ≤2m 时,q=20.0kPa;当H ≥10m 时,q=10.0kPa 此处挡土墙的高度H=10m ,故q=10.0 kPa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010 0.6m 17.8 q h γ = = = ②主动土压力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 破裂角θ:

由14α=-?,42φ=?,42212 2 φ δ? = = =? 得:42142149ψφαδ=++=?-?+?=? 0011 (2)()(31020.6)(310)92.322A a H h a H =+++=?++??+= 00011 ()(22)tan 2211 3 4.5(4.5 1.5)0.610(102320.6)tan(14)2231.8B ab b d h H H a h α= ++-++=??++?-??+?+?-?= 00tan tan (cot tan )tan 31.8tan 49(cot 42tan 49)tan 4992.30.68834.5B A θψφψψθ?? =-+++ ? ???? =-?+?+?+? ??? ==? 验核破裂面位置: 堤顶破裂面至墙踵:()tan (103)tan34.58.93m H a θ+=+?= 荷载内缘至墙踵:()tan 4.510tan14 1.58.49m b H d α+-+=+??+= 荷载外缘至墙踵:()0tan 4.510tan14 1.5715.49m b H d l α+-++=+??++= 由于破裂面至墙踵的距离大于荷载内缘至墙踵的距离并且小于荷载外缘至墙踵的距离抗滑稳定性验算,所以破裂面交于路基荷载中部的假设成立。并且直线形仰斜墙背,且墙背倾角α较小,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主动土压力系数K 和K 1 [] cos()cos(34.542) (tan tan )tan 34.5tan(14)sin()sin(34.549) 0.10a K θ?θαθψ+?+?= +=??+-?+?+?= 1tan 4.53tan 34.5 5.57m tan tan tan 34.5tan(14) b a h θθα--?? = ==+?+-? 2 1.5 3.43m tan tan tan 3 4.5tan(14) d h θα= ==+?+-? 31210 5.57 3.431m h H h h =--=--=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沥青路面设计 1.轴载换算 (1)以弯沉值及沥青层的层底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表一 车型 )(KN P i 1C 2C i n (次) 35.421)(P P n C C i i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300 60.48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1 6.4 200 57.49 后轴 101.60 1 1 200 214.30 黄河JN162 前轴 59.50 1 6.4 50 33.44 后轴 115.00 1 1 50 91.83 交通141 前轴 25.55 1 6.4 250 4.23 后轴 55.10 1 1 250 18.70 长征CZ361 前轴 47.60 1 6.4 70 17.74 后轴 90.70 2.2 1 70 100.72 延安SX161 前轴 54.64 1 6.4 60 27.70 后轴 91.20 2.2 1 60 88.42 北京BJ130 后轴 27.20 1 1 50 0.17 跃进NJ130 后轴 38.30 1 1 60 0.92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k i i i P P n C C N 1 35 .42114.716)( (2)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表二 车型 )(KN P i '1C '2C i n (次) 8' 2'1)( P P n C C i i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300 15.78 黄河JN150 后轴 101.60 1 1 200 227.08 黄河JN162 前轴 59.5 1 18.5 50 14.53 后轴 115.00 1 1 50 91.83 交通141 后轴 55.10 1 1 250 2.12 长征CZ361 后轴 90.70 3 1 70 96.18 延安SX161 前轴 54.64 1 18.5 60 8.82 后轴 91.20 3 1 60 86.15 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k i i i P P n C C N 1 35 .4/ 2'149.542)( 已知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8=r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道路工程 班级:2014级5班学生:周治勇 学号:p141914394 指导教师:王睿老师

一、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1、设计资料 a、地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路 基填土高度1.2m,地下水位距路床2.3m,属中湿状态;多年最大道路冻深160cm。 b、经过OD调查及论证2012年底的交通组成情况如下表: 2013年通车后前五年交通量增长率为4.5%,其后设计年限交通量增长率为6%。 车道系数: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在0.6~0.7,取0.7 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 车道数:2车道 设计速度:60km/h 路基宽度:10m 车道宽度:3.5m γ=0.05375

2、确定交通等级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1)、计算标准轴载累计计算交通量Ne A.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35 .4 1 2 1 ∑= ? ? ? ? ? = K i i i P P n C C N 式中: N——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一一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

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 6.4,四轮组为 0.38; K 一一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米时,双轴或 多轴的轴载系数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C1=1+1.2(m-1) 设计年限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 计算公式:累计当量轴次:ηN r r Ne t 365 ]1)1[(?-+= 试中: r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 ——设计年限 N ——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N ——车道系数 车型 P i (KN) C 1 C2 n i (辆/日)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1 6.4 820 235.69 后轴 101.60 1 1 878.62 解放CA10B 前轴 19.40 1 6.4 1500 7.66 后轴 60.85 1 1 172.83 长征CA160 前轴 45.20 1 6.4 380 76.88 后轴 83.70 1 1 175.24 耶 尔 奇 315MD3 前轴 57 1 6.4 160 75.01 后轴 107 1 1 196.83 标准轴载BZZ100 前轴 0 1 6.4 200 后轴 100. 1 1 200 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2013.1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

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 课程设计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指导教师:

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设计参数 (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 ;路基宽度26m ,路肩宽度3.0m ; (2)基底倾斜角0α:tan 0α=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 (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 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 (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γ=183/m kN ,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 τ=o 5.18;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 承载力[0σ]=250a kP ; (5)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 γ=223/m kN ,容许压应力a a kP 600][=σ,容许剪应力a j kP 100][][==στ,容许拉应力 a L kP 60][=σ (6)墙后砂性土填料的内摩擦角o 37=φ,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坡度1:0.27(=0115'o ),墙高H=5m ,墙顶填土高a =4m 。 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02403703180115'=+'+'-=++=o o o o a φτψ 因为o 90<ω

a h H H a h H H h a h a H H h d b ab B tan )2(2 1 tan )2(2 1 )00(0tan )22(21)(21000000+-=+-++=++-++= )2(2 1 ))(2(21000h H H H a h H a A +=+++=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 711.0)tan )( tan (cot tan tan 0 =+++-=ψψφψθA B 5235'=o θ (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破裂砌体长度:m a H L 21..2)27.0711.0(5)tan (tan 0=-?=+=θ 车辆荷载分布宽度:m d m N Nb L 5.36.03.18.12)1(=++?=+-+= 所以L L <0,即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符合设计。 3.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 墙高5m ,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m q h 78.018 14 0== = γ 4.土压力计算 4.16)50)(78.0250(21 ))(2(2100=+?++=+++= H a h H a A a h a H H h d b ab B tan )22(2 1 )(21000++-++= 43.4)0115tan()78.0205(521 00='-??++??-+=o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压力计算公式

彩色沥青路面设计要求

我们常常在沥青路面你上行走,包括景区常简单彩色沥青。这些路面的铺设都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尤其是彩色沥青路面。 一、路面色彩设计 1、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功能设计和色彩设计。 2、彩色沥青混凝土面层应作为表面功能层,其以下路面结构应由普通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3、彩色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应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设计,彩色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彩色开级配沥青磨耗层路面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 4、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指标、路面结构层的计算、路面设计参数、材料设计参数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的有关规定。 二、功能设计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久的性能要求,并应具有抗高温车辙、低温开裂的能力和良好的水稳定性 2、彩色沥青混合料类型应符合。非机动车道路面混合料宜选择5型或10型彩色密级配沥青混合料、10型彩色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等。机动车道路面混合料宜选择13型彩色密级配沥青混合料、13型彩色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等。 三、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应美观、醒目,并具有抗滑、耐久的性能要求, 2、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压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痕深度不应大于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宜为20mm~40mm。 (2)压痕宽度宜为5mm~15mm。 (3)在美观的基础上应选择模具易加工的压痕图案。 3、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涂层厚度宜为1mm~2mm。 四、色彩设计 1、色彩设计应包括确定设计色彩(色调H、明度V、彩度C)、设计色彩max、 设计色彩min,选择设计色彩卡标样、设计色彩max色卡标样和色彩min 色卡标样等。 2、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色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 方案一: (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 1 三菱T653B 29.3 48 1 双轮组2000 2 日野KB222 50.2 104. 3 1 双轮组1000 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2000 4 解放CA10B 19.4 60.8 5 1 双轮组1000 5 黄河JN163 58. 6 114 1 双轮组1000 设计年限12 车道系数 1 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 1 5 6 % 2 4 5 % 3 3 4 %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606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745796E+07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71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811967E+07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8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 .21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8 .3 4 天然砂砾 (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4 标准轴载: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10 (cm)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1.2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0 .8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900 900 .4 4 天然砂砾? 250 250 5 土基32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LD= 21.5 (0.01mm) H( 4 )= 80 cm LS= 22.2 (0.01mm) H( 4 )= 85 cm LS= 21.5 (0.01mm) 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85 cm(第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85 cm(第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85 cm(第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 H( 4 )= 8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cm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cm 天然砂砾85 cm 土基 (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4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计算应力

土木工程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水泥路面工程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 三、路基挡土墙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指导书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对路基路面工程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设计环节把本课程相关的知识较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初步的应用,培养同学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对相关《设计规范》有所了解并初步应用。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挡土墙断面尺寸的确定;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挡土墙排水设计;绘制挡土墙平面、立面、断面图。(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的验算;分析各结构 层厚度变化时对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绘制路面结构图。要求至少拟定 2个方案进行计算。 (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层底拉应力的验算;确定水泥混凝土 路面板尺寸及板间连接形式;绘制水泥混凝土纵、横缝平面布置图和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图。 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挡土墙设计资料 丹通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K28+156~ K28+260段拟修建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采用浆砌片石,重度为22kN/m3。墙背填土为砂性土,重度为18kN/m3。地基为岩石地基,基底摩擦系数为0.5。结合地形确定挡土墙墙高(H)5m (K28+250),墙后填土高度(a)6m,边坡坡度1:1.5,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为Φ=32o,墙背与填土摩擦角δ=Φ/2。 (1)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资料 1)交通量资料:据调查,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见表;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4车道;预计交通量增长率前5年为7%,之后5年为为6.5%,最后5年为4%;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5 2)自然地理条件:公路地处V3区,设计段土质为粘质土,填方路基 高3m,地下水位距路床3.5m。 润交通组成及其他资料 车型分类代表车型数量(辆/天) 小客车桑塔娜2000 2400 中客车江淮AL6600 330 大客车黄海DD680 460 轻型货车北京BJ130 530 中型货车东风EQ140 780 重型货车太脱拉111 900 铰接挂车东风SP9250 180 4.设计参考资料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彩色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问:彩色沥青施工工艺是怎么样的? 答: 彩色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 彩色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指用彩色沥青胶结料作粘结材料,与矿质材料和着色剂按一定比例经加热、拌合、压实而形成的路面。 1.1 原材料要求 1.1.1胶结料 彩色沥青胶结料是由石油化工产品加工而成的无色或浅色的可供添加着色剂形成具有道路沥青性能的粘结材料。彩色沥青胶结料是彩色沥青混合料的胶结组分,对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彩色沥青胶结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1.1.2 粗集料

粗集料应选用表面清洁、粗糙而富有棱角、质地坚硬、颗粒成立方体而少针片形的轧制碎石,其颜色应与路面颜色相近。 粗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1.1.3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与路面色彩相近的石料轧制而成的机制砂或石屑。 细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1.1.4 填料 填料采用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矿粉必须存放于室内干燥地方,在使用时必须保证干燥,不结团。 矿粉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1.5 着色剂 着色剂是与胶结料、矿物质材料混合,反应各种颜色的彩色沥青混凝土专用颜料。彩色沥青混合料中的着色组分,拌和过程中替代部分矿粉添加进混合料。因此,彩色沥青专用着色剂不但要具有色彩持久稳定、在混合料中分散均匀,还应具备矿粉的基本性能。彩色沥青路面着色剂应在长期紫外线照射下不褪色,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易于在胶结料中分散,并具有优良耐候性。 1.2配合比设计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必须要根据配合比试验来确定,其中着色剂可根据实际要求的彩色路面颜色来确定,一般建议在2~3%。低于2%着色剂的遮盖力不够;高于3%颜色变化不大,造成资源浪费。在确定配合比时,着色剂部分作为部分填料来计算,不足部分再用矿粉来补充。建议对于条件许可的地方,采用和彩色沥青同色或颜色接近的石料(必须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在满足混合料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大骨料的比例,空隙率应该比黑沥青路面大一些。均匀的大骨料能够增加沥青面层的美观度,适当大的空隙率可以对颜色有一定的保证。作为路面,无法绝对避免面层的磨损,通过表面的大空隙率和大骨料,可以在保证路用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量的增加其表面颜色的保持。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及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a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 一、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流程 (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考本地区的经验和规范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如不满足要求,应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或调整材料配合比,提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再重新计算。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6)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路面结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结构组合设计后进行厚度计算,厚度计算应采用专业设计程序。有关公路新建及改建路面设计方法、程序及相关要求详见《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二、计算示例 (一)基本资料 1.自然地理条件 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地处Ⅱ2区,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图设计,填方路基高1.8m,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地下水位距路床表面2.4m,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 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该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0MPa。 3.预测交通量 预测竣工年初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9-11.预测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

(二)根据交通量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 ,根据公路等级、面层、基层类型及Ne 计算设计弯沉值。 解:1.计算累计标准当量轴次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公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主要以中客车、大客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铰链挂车等的数量与轴重进行预测设计交通量,即除桑塔纳2000外均应进行换算。计算公司为: 35.4121)(∑==n i i i P P n C C N 对于北京BJ130型轻型货车 前轴:C1=1,C2=6.4,Pi=13.4KN ,ni=260 N=C1×C2×ni ×(Pi/P )4.35=1×6.4×260×(13.4/100)4.35=0.3(次/d) 后轴:C1=1,C2=1,Pi=27.4KN ,P=100KN,ni=260 N=C1×C2×ni ×(Pi/P )4.35=1×1×260×(27.4/100)4.35 =0.9(次/d) 对于东风EQ140型中型货车 前轴:N=7.9(次/d) 后轴:N=133.9(次/d) 对于东风SP9250型铰接挂车 前轴:N=110(次/d) 后轴:N=1704.3(次/d) 对于黄海DD680型大客车 前轴:N=129.3(次/d) 后轴:N=305.8(次/d) 对于黄河JN163型重型货车 前轴:543.3(次/d) 后轴:N=1534.8(次/d) 对于江淮AL6600型中客车 前轴:N=0.6(次/d) 后轴:N=0.7(次/d) 合计:N=4471.8(次/d) 累计标准当量轴次Ne 。 沥青路面高速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以15年计,车道系数η=0.45,则累计当量轴次为:

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加强版)

1、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用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2、半刚性基层:主要使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做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3、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走向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强背的抗力称为被动如压力。 5、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6、车辙: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7、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8、当量轴次: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9、当量土柱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相等压力等效替代车辆设计荷载的土层厚度。 10、当量高度: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表示。 11、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12、陡坡路堤:修筑于地面横坡度大于1:2.0的陡峻山坡上的路堤。 13、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4、堤岸防护:针对沿河滨海,河滩路堤挤水泽路堤而采取的防止水流破坏和加固堤岸的防护措施。 15、第二破裂面:当挡土墙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的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16、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17、翻浆:春融时,路基上层的土首先化冻,应水分过多而变得极为湿软,在行车作用下泥浆就沿路面裂缝冒出,形成翻浆。 18、高路堤:填土高度高于18m的土质路堤和大于20m的石质路堤。 19、刚性基层: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筑基层混凝土板而形成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20、刚性路面:主要只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21、工程地质法:对照当地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而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天然山坡和人工边坡的情况,据以推断路基的设计断面是否稳定。 22、公路自然区划:将自然条件大致相近并且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考者划分为同一区划。 23、工程地质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不同的土质类别及其所处状态下的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实际工程边坡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值作为设计值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24、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25、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26、化学加固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加固目的。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计 算 书 学号: 姓名: 班级: 成绩: 日期:2014年9月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A、基本情况 某地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省道,路线总长21km,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为16m,该地属公路自然区划IV区,路基为低液限粘土土质,填方路基最大高度2.1m,路床顶距地下水位平均高度1.4m,属中湿状态,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50MPa,年降雨量1200mm,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0℃。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规范规定,查表得其设计使用期12年。 B、交通荷载情况 根据区域交通分析预测近期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如表1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 表1 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 要求:试根据交通荷载等级,选择相应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并根据进行沥青路面厚度设计计算,编制计算书(计算书格式及编目示例附后)。

一、基本设计条件与参数 依题意得,基本设计条件如下:新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16m ,公路自然区划IV 区,低液限粘土土质,填方路基最大高度2.1m ,路床顶距地下水位平均高度1.4m ,中湿状态,年降雨量1200mm ,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0℃。 基本参数如下:土基回弹模量50MPa ,设计使用期12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 二、交通量分析 本设计的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1. 当设计弯沉值为指标时,当量轴次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如下: 4.35 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查《规范》得该公路车道系数为0.4,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如下: ()[]()[] (次)6 12 10835.84.0418.402704 .0365104.0136511?=???-+=?-+= ηN r r N t e 属于中等交通。 2. 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计算当量轴次

彩色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项目 彩色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XX绿地园林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 20XX年12月

彩色沥青铺装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及依据 1.1 道路等级:市政园林道路 1.2 设计规范 1.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1.2.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3自然气候:园区气象特征表 2.彩色沥青铺装方案及材料 2.1彩色沥青铺装结构设计 路面行车道铺装层厚度考虑功能要求的不同,分多层设计,但

考虑到为非机动车道,彩色沥青的性能能够满足。 防水粘结层在路面铺装结构中除了具有防水效果之外,还应具有:良好层间结合力;一定的低温抗裂性和随从变形能力等,经过技术人员讨论,采用GS-I作为防水粘结层,能达到上述要求。 2.2 彩色沥青铺装方案设计 本路段全部采用AC-10铺装,路面颜色为红色,在铺装施工中,对路缘石,排水井,井盖的处理如下: 收缩缝的处理 防水卷材具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即使在上层沥青混凝土破坏的情况下仍能起到防水封闭的作用。 2.3铺装材料、混合料组成及性能要求 2.3.1防水粘结层 GS-I性能指标见表2.1。 表2.1 GS-I技术要求

2.3.2彩色沥青铺装层 2.3.2.1沥青结合料 彩色沥青其性能技术要求见表2.2 表2.2 彩色性沥青技术要求

2.3.2.2集料及矿粉 集料采用耐磨的玄武岩破碎,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技术指标见表2.3、2.4、2.5,集料分级规格见表2.6。 表2.3 粗集料技术性能指标 表2.4 细集料技术性能指标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实例(新)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东北某地(II4)拟建二级公路,全长40km(K0~k40),除由于K31+150~k33+350路段纵坡较大(一般为5%左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均采用沥青类路面,其中K15+600~k22+440路段为老路改造,采用补强措施,有关资料如下: 1.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路面宽度为9.0m。 2.交通状况,经调查交通量为4100辆/日,交通组成如表2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 4.9%。 交通组成表1 汽车参数表2 3.路基土质为粘性土,干湿状态为潮湿,道路冻深为160cm。 4.K15+600~K22+440路段原路面为沥青路面,沥青面层厚度h=3cm,路面实测弯沉值分别为:72、81、78、64、66、65、68、75、72、71、66、73、68、77、74、74、81、82、78、79(0.01mm)等共20测点,弯沉测定采用标准轴载,测定时路表温度为27.5℃,前5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5℃(注:季节影响系数以k l=1.08,温度影响系数K2=1.0)。 二、设计要求 1.交通分析; 2.拟定路面结构,并说明选用该种路面结构的原因;确定材料参数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平面设计; 3.计算或验算路面结构层厚度;

①沥青路面可采用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计算两种方式之一,并分析其结果以及说明理由; ②拟定几种沥青路面厚度,采用计算机计算,分析沥青面层变化对基层厚度的影响,基层厚度变化对底基层厚度的影响; ③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手工计算; 4.绘制路面结构图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布置图,接缝构造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提交的设计文件 1.路面结构图; 2.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布置图,接缝构造图; 3.设计计算说明书。 路面课程设计计划书 第一步,根据设计题目,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专业资料,如设计规范、教材等;第二步,根据设计指导书及老师的现场答疑指导进行各部分的设计计算;第三步,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并将其提交给指导老师检查认可;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内容上要求条理清晰,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外观上要求字体工整,纸张和封面统一。 具体要求如下: (1)初步掌握路面工程设计的内容、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 (2)能够比较全面地收集和查询有关技术资料; (3)合理拟定路面的设计方案; (4)独立完成路面结构设计的计算和验算; (5)能够分析路面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第二步,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 (1)布置设计任务。教师提供路基路面课程设计的基本资料,并交待课程设计的目的、方法、要求等。0.5天 (2)路面设计资料分析、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1.5天

彩色沥青施工方法

彩色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混合料的拌合 拌合前应将搅拌站的拌合缸和沥青输送管道等清洗干净,防止污染。原材料符合配合比设计时的要求。对各种材料加热必须到达规范要求的温度,计量设备准备完好。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超过190℃予以废弃,因为过高的温度将对沥青混合料的色泽,尤其颜料的颜色会有一定的影响,拌合温度应控制在160℃-180℃之间,拌合时间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10s,出料应随时检查粒料和颜色是否均匀。 2、彩色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由于彩色沥青作为铺装罩面层用,一般设计厚度都较薄,本工程彩色沥青路面厚度为2cm,这就要求沥青出料温度要符合要求,同时在施工现场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丧失不致影响碾压效果。由于沥青结构层厚度较薄,温度丧失快,若不及时跟紧碾压,复压将会非常困难,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平整度也很难控制,所以,调整压路机碾压进度,在初始温度到130℃附近尽快碾压,保持与摊铺机有2-3米的距离即可,将混合料的温度封住,为后期复压和终压创造有利条件。 3、混合料的运输 保证沥青砼运输车辆和拌合与摊铺能力均有富余,摊铺开始时摊铺机前有1台以上运料车等待,沥青混合料采用18-20t自卸汽车运输,施工前对驾驶员进行交底,避免运料途中出现异常情况致使混合物料受影响。车辆底部及两侧运输前均应清扫干净,并涂油水混合液,清除可见

余液,不让多余的混合液聚积在车厢底部,每辆车都备有覆盖混合料的篷布,篷布应覆盖整个运料车 4、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扫与冲洗,将污染的杂物洗刷干净。 运输车辆到达现场严禁急刹车,以减少粗细料的离析。运料车靠近离摊铺机10-30cm左右时停车,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挂空挡,靠摊铺机向前推动,不得撞击摊铺机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摊铺机以路缘石为行走导向线,在人行道与路缘石之间半幅摊铺机一次摊铺成型,摊铺厚度采用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控制。 由于非机动车道宽度和场地限制,后八轮自卸汽车无法直接进入非机动车道进行摊铺,经过现场对比试验,先用后八轮自卸汽车将彩色沥青运至施工现场,再用两台Z50行轮胎式装载机倒料至摊铺机料斗中,进行非机动车道上面层彩色沥青摊铺。 5.混合料碾压 施工的彩色沥青位于非机动车道上,区间标准段仅限2.5m宽,压路机碾压只能使用一台双轮振动压路机快压,根据宽幅碾压3遍,消除轮迹痕迹,在钢轮碾压前和过程中应使用两台小平板夯进行两侧石边碾压,最后用压路机收光,碾压工序实行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 6、色泽美观度保证控制措施 彩色沥青不同于黑色沥青,尤其在同时产生黑色沥青又需要生产彩色沥青的同一拌合站,需要对拌合站进行一些相应改装调试,需进行处理后方可拌合彩色沥青,否则会由于黑色沥青的污染,使得彩色沥青颜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1章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 1.1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 (1) 1.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 1. 3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 (2) 1.4土压力计算 (2) 1.6基地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4) 1.7 墙身截面强度计算 (5) 1.8设计图纸 (6) 第2章沥青路面设计 (7) 2.1基本设计资料 (7) 2.2轴载分析 (7) 2.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10) 2.4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10) 2.5 设计指标的确定 (10) 2.6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11) 2.7 防冻层厚度检验 (12) 2.8沥青路面结构图 (12) 第3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3) 3.1 交通量分析 (13) 3.2 初拟路面结构 (14) 3.3 确定材料参数 (14) 3.4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15) 3.5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16) 3.6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 (16) 3.7混凝土路面结构结构图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A HPDS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果 (19)

1章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1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 1.1.1墙身构造 墙高5m ,墙背仰斜坡度:1:0.25(=14°),墙身分段长度20m ,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1.1示; 1.1.2土质情况 墙背填土容重γ=18kN/m 3,内摩擦角032φ=;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16°;地基为石灰岩地基,容许承载力[σ]=480kPa ,基地摩擦系数0.5μ=; 1.1.3墙身材料: 5号砂浆,30号片石,砌体容重γ=22kN/m3, 砌体容许压应力[σ]=610kPa ,容许剪应力[τ]=110kPa ,容许压应力[]65l MPa σ=。 图1. 1初始拟采用挡土墙尺寸图 1.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2.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14163234ψαδφ++-++ ===,90ω< 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