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doc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来历的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来历的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来历的神话传说作者木瓜临潼骊山人祖庙的西北方,有一平面巨石碑,上面刻有12种动物形象,名叫十二像石据说,这十二生肖像石碑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命仓颉刻勒的呢!相传远古的时候,在仓颉创造文字后,黄帝就发明了天干地支历法。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搭配起来轮转一圈为六十年。

这种历法在当时来说是很科学的,因此,一直到今日还有人沿用。

可是,这种计算年月时辰的方法毕竟太复杂,太难记了。

连一些跟随仓颉习字的人都难以记清,广大不认字的群民就更记不住了。

黄帝为了让各部落所有的群民,包括老人和小孩都能看懂,记住,决定选十二种动物图像搭配上去。

这样人们一看到图像,便知道是啥年头了。

这年年底,黄帝命仓颉传一道圣旨,邀请天下的动物在正月初一清早到宫殿门口等待挑选,谁来的早选谁,只选前十二名。

大年三十夜里,老牛自忖自己性蔫腿慢,半夜就赶紧到宫殿门口,排了头一名。

夜行晓宿的老虎在天朦朦亮赶到,抢到个第二。

接着,玉兔,仓龙,青蛇,白马,山羊,精猴,公鸡,黑狗,懒猪,黄猫等动物也都相继赶到。

老鼠因为夜里偷油时,推翻了酒罐子,乘机喝起酒来,结果喝醉了,来得最晚,排在了其它动物之后。

它想反正是选不上了!也罢,既然来了就不能空着肚子回去,再说牙齿也该磨磨了。

于是它钻进仓库里寻东西吃。

突然,它发现了一对大蜡烛,就咬了几个大窟窿。

肚子吃饱了,它也累了,便缩在墙角里睡了。

这时,天已亮了,黄帝吩咐点蜡上香,准备开宫门选拔上像动物。

谁知去仓库取红蜡烛的人却空着手回来了,回禀说蚩尤送来的那对大红蜡烛被老鼠咬破,蜡烛里面填满了火药!原来,蚩尤打不过黄帝,便假意归顺,送来这一对大红蜡作为礼物,企图在黄帝上香时炸死黄帝,以便以他统治天下臣民。

幸亏大红蜡烛被老鼠提前咬破,使蚩尤的罪恶阴谋暴露无遗。

黄帝想,老鼠立了大功,不但救了——我和群臣之命,而且使挑选动物属相的大事能够顺利进行。

12生肖的神话传说

12生肖的神话传说

12生肖的神话传说关于生肖的故事,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为什么会有12生肖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12生肖的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用!12生肖的神话传说篇1据说,古时候,人们是没有生肖的。

十二生肖是后来玉帝给排定的。

玉帝为了给人们排定生肖,决定在天廷里召开一个上肖大会。

他给各种动物发了道开会的圣旨。

那时候,猫和老鼠是很要好的朋友。

它们生活在一起,像兄弟一样。

开上肖大会的圣旨送到了猫和老鼠那里,它们都很高兴,决定一起去参加。

猫很会打瞌睡,它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开会前一天,就预先和老鼠打了招呼。

“鼠弟!你知道我是很会打瞌睡的。

”猫大爷客气地说,“明天去上肖的时候,倘使我睡着了,你叫我一下好不好?”老鼠拍着胸脯说:“你放心睡好啦!到时候我会叫醒你的!”猫大爷说了声“谢谢你。

”就抹抹胡子,放心睡着了。

可是,第二天早晨,老鼠很早起来,吃过早饭,独个儿上天廷去了。

对正在熟睡的猫,它一声也没有叫。

住在清水潭里的龙哥哥,这天也得到了开上肖大会的通知。

龙是生得很威武的:浑身有亮晶晶的鳞甲,加上一个大鼻子和一把又粗又长的大胡子。

它想:这一次选生肖,自己非被选上不可。

但是龙哥哥有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头上光秃秃的,缺少一对美丽的角。

它想:如果我再有一对美丽的角,那该有多好啊!想呀想的,它就打定主意,决心要借一对角来戴上。

正巧!它从清水潭里钻出来一看,就看见一只大公鸡,挺着胸脯,在岸边踱方步。

那时候,公鸡头上是有一对大角的。

龙哥哥一见,高兴极了,连忙游过去,向公鸡扫呼:“鸡公公!明天我要上肖去,把你的角借我戴一戴好吗?”鸡公公回答说:“啊呀,龙哥哥!真对不起,明天我也要上肖去呢!”龙哥哥说:“鸡公公,你的头太小了,戴上这么一对大角,实在很不相称,还是借给我戴吧!你看我这个光头,多么需要一对像你一样的角啊!”就在这时候,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一条蜈蚣。

蜈蚣是很爱管闲事的。

它听了龙哥哥的话,插嘴说:“鸡公公!你就把角借给龙哥哥用一回吧。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

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

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

清朝赵翼所著《陔余从考》也指出这一史实。

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

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等对此都作了解释。

另外佛经《大集经》记有十二生肖轮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无虎而有狮子,因此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以虎代狮,可能与中原不产狮有关。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

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

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

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

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

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

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

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

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

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源传说5篇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源传说5篇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源传说5篇大家知道十二生肖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中国十二生肖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中国十二生肖的故事篇一我们国家的年历和其他国家很不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习惯用十二生肖来代表年份,从排头位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到最后的猪,一种动物代表一个年份,一共有十二种动物做代表。

我问妈妈:“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有老鼠而没有猫呢?”妈妈就给我讲了个很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人们说要选十二只动物,一年由一种动物作为人类的生肖。

但是天下那么多动物,怎么选呢?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定下一个日子,动物们来报名,选先到的十二只动物做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

猫说:“我们明天一起去报名吧!可我总是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不要紧!明天我一早起床,再叫你起床不就行了吗?”第二天,老鼠起了个大早,就跑去报名了,忘了叫猫起床。

结果老鼠当了十二生肖的第一位,而猫睡醒后跑到现场时,十二只动物的位置已经满了,猫没被选上,很生气。

从此以后猫和老鼠就成了冤家。

嘻嘻!怪不得猫要捉老鼠了!中国十二生肖的故事篇二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

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 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其实,民间一直流传着这麽一个故事:话说当年,佛陀召集了所有的动物出席群兽大会,最早到的十二头野兽将作为十二个年号群兽大会当天,老鼠最早到,所以兽年中它排行最大,接着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

猪最后一个才到,因此十二年兽中它排行最后.这个故事的另外一章讲述的是猫鼠为何成仇人。

当时,猫和鼠原是好朋友,在赴群众大会前,它们一起睡并约好谁先醒就叫醒谁. 岂知,老鼠第二天起得早,竟然静悄悄地独自赴会,不理会猫。

等猫醒来赶赴大会时,佛陀已经将十二年号分配好了。

十二生肖的故事和传说

十二生肖的故事和传说

十二生肖的故事和传说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传说。

以下是十二生肖的故事和传说:1. 鼠:据说,老鼠是第一个生肖,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首位。

老鼠之所以成为生肖,是因为它聪明、灵活,善于钻营和繁殖。

2. 牛:牛是勤劳、朴实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次席。

牛的故事传说有很多,其中一则讲述了牛牺牲自己,为人类换取了粮食的故事。

3. 虎:虎是强壮、勇敢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

虎的故事传说讲述了老虎在山林中称霸的故事,以及老虎与人类之间的友情。

4. 兔:兔是温和、善良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四。

兔的故事传说讲述了兔子善良、聪明、灵巧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友谊。

5. 龙:龙是尊贵、权威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位。

龙的故事传说讲述了龙的传说和它在天地间的重要地位。

6. 蛇:蛇是神秘、诡异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五位。

蛇的故事传说讲述了蛇与人类之间的友情,以及蛇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人类信任的故事。

7. 马:马是奔腾、奔跑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六位。

马的故事传说讲述了马为人类运输货物,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友情。

8. 羊:羊是温顺、温和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羊的故事传说讲述了羊牺牲自己,为人类换取了食物的故事。

9. 猴:猴是机智、灵活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八位。

猴的故事传说讲述了猴子聪明、机智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友谊。

10. 鸡:鸡是勤劳、准时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

鸡的故事传说讲述了鸡为人类提供食物,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友情。

11. 狗:狗是忠诚、友善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位。

狗的故事传说讲述了狗为人类看家护院,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友情。

12. 猪:猪是憨厚、可爱的象征,它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一位。

猪的故事传说讲述了猪为人类提供食物,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友情。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故事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故事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故事十二生肖的来历传说【版本1】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

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

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

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黑狸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首领,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

"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

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

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

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

"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

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

众动物忙向龙和虎朝拜,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渔中之王,统管天下。

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

12生肖传说汇总

12生肖传说汇总

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1]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

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印象。

[15]鼠老鼠偷吃粮食,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

清代方叡颐《梦园丛说》记载粤东一种“钱鼠”玩具,叫声好像数钱。

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

旧时湖北等地以此声为吉祥之兆。

浙江一带却认为“前半夜主得财,后半夜主散财”,而崇明一带则认为此声预示祸灾祸。

[16]鼠的繁殖能力极强,民间常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

子女居群的母亲戏称为“鼠胎”或“鼠肚”。

清末画家任预《十二生肖图册》,其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而“籽”与“子”音同,表达多子意味。

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

[17]东北煤矿工人尊鼠为“鼠仙”,忌讳捕鼠,在井下吃饭分饭菜喂老鼠。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传说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传说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传说我们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些,那他们的起源是什么,又为什么用这十二个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呢,今天就来看看这方面的知识。

占卜用的《日书》,书中作者根据盗贼所肖动物描绘了其相貌特征。

它是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关于生肖的较完整的记载。

其中十二地支记载齐全,除了辰一项漏抄生肖外,其余十一地支均记有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猪这五种生肖和今天的相同;而对“巳为虫,申为环,酉为水",也可做出巳蛇、申猴、酉鸡的解释;书中记“午为鹿、未为马、戌为老羊",不同于一般说法,或许反映了当年楚地十二生肖的情况。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东汉《论衡》视为最早最完整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马也.子,鼠也。

酉,鸡也。

卯,兔也。

亥,猪也。

未,羊也。

丑,牛也。

巳,蛇也。

申,猴也。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

后来,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

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轩辕黄帝是我国中原各民族的祖先. 黄帝统治中原地区后事物繁多, 为便于管理,他命史官仓颉造字,令负责天文地理的巫官制定干支纪年法,即将天干与地支相配合,六十年一轮回,称为“一个甲子"。

天干地支纪年法比较复杂,在民间不易流行,于是有人建议以十二种动物为名,得到了黄帝的同意,并命仓颉办这件事.仓颉下令所有动物于正月初一到帝宫前候选.牛知道自己腿脚慢,便在大年三十晚上提前动身.结果牛第一个到达,接着是虎,下面依次为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猫是第十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你了解多少呢,和春节有关的十二生肖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十二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马也。

子,鼠刀。

酉,鸡也。

卯,兔也。

……亥,豕也。

未,羊也。

丑,牛也。

……巳,蛇也。

申,猴也。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

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

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

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

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

’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

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乾地刊,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

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

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

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

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

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

”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

”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

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猪。

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

鼠,耗虫也。

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

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

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犯者,日出之候。

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

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

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面三刀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

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

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十二生肖的传说1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

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

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

清朝赵翼所著《陔余从考》也指出这一史实。

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

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等对此都作了解释。

另外佛经《大集经》记有十二生肖轮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无虎而有狮子,因此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以虎代狮,可能与中原不产狮有关。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

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

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

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

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

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

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

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

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

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

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

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

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

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

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

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

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

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对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还有一类似的说法。

据说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

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

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

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

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

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

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

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

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

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

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

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经》言十二生肖由来曰:“阎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

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

”又云:“其所以分配之义,则《旸谷漫录》言之颇详。

据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阳,故取相属之奇数以为名的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故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的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

”据此,十二种动物按足趾奇偶排列为:牛四趾,为偶;虎五趾,为奇;兔四趾,为偶;龙五趾,为奇;蛇无趾却两舌,为偶;马一趾(单蹄),为奇;羊四趾,为偶;猴五趾,为奇;鸡四趾,为偶;狗五趾,为奇;猪四趾,为偶;十二种动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为四趾,为偶;后足五趾,为奇。

这样,原是奇、偶全占,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种动物首位了。

在陕西省临潼骊山人祖庙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的形象,被称为“十二像石”。

这块“十二像石”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古时候,先有天干与地支配合的“干支纪年法”。

在实践中,我们的先祖觉得干支纪年法比较复杂,不易在民间流行。

于是,有人建议以十二生肖来纪年,这一建议得到了黄帝的首肯并命仓颉具体承办此事。

这年正月初一,即召令天下所有动物到黄帝宫殿前候选。

动物们获悉此讯,个个欢呼雀跃,纷纷争先恐后准备赴会。

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脚迟缓,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离家动身,结果赶了个第一名。

第二个赶到是虎,第三个是兔,第四是龙,后边排着是蛇、马、羊、猴、鸡、狗、猪、鼠。

龙本来生得威风凛凛,浑身鳞甲,闪光发亮;双目溜圆,宛若明灯;银髯金须,随风飘拂;虎蹄鹰爪,驾雾腾云。

美中不足的是头顶光秃秃的,似乎缺了点什么。

当龙刚从潭中跃出水面时,一眼发现了大公鸡。

只见大公鸡不仅羽毛漂亮,而且头上还长着一对美丽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动,上前向大公鸡借头上的角。

大公鸡摇了摇头说:“不成,我明天还要参加生肖竞选大会呢!”龙说:“你的角长在头上也是多余,就凭你那一身五彩斑斓的彩衣,就准能入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