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事多音乐---吴筱菊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妙事多教案

妙事多教案

课题:与我同舞一、围圈圈及问好环节活动目标: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宝宝创设社会性交往情境。

动准备:木沙铃活动过程: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组织宝宝和家长拉手围圈,引导宝宝和家长根据歌词当中的内容转换动作。

当转圈1—2圈以后,请大家坐下来。

然后教师要为每一个宝宝演唱欢迎歌,每一次演唱完欢迎歌以后教师会用木琴滑击音阶的方式欢迎宝宝和家长的到来歌曲: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一走,我们坐下说hello欢迎歌曲:《Sing hello》Sing hello to XX XX,Sing hello to XX XX;Sing hello to XX XX,Sing hello to XX XX.二、弹跳游戏活动目标:在音乐背景下增强宝宝及家长对于音乐的感知,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为宝宝提高节拍认知。

活动过程:成人坐在地上伸直双腿并让小朋友坐在伸直的双腿上,教师唱歌并随着歌曲的节拍让小朋友上下弹跳。

歌曲:《骑着我的小白马》我骑着我的小白马,踢踏踢踏踢踏,我跑过原野跳过栅栏,又去小河边;踢踏踢踏踢踏踢踏,跑过原野跳栅栏,踢踏踢踏踢踏踢踏,又去了小河边。

三、手指游戏——《绕花园》活动目标:在音乐游戏中,增强宝宝手指运动的灵活性。

活动过程:教师朗诵歌词家长牵起小朋友的手并用自己的手指在他的手掌上绕圈。

唱到“一步,两步”是开始爬上小朋友的手臂,然后在他的下巴或胳肢窝下瘙痒。

备注歌曲:《绕花园》围着围着花园,小猫绕圈圈,一步,两步,胳肢你笑一笑。

围着围着草垛,小老鼠绕圈圈,一步,两步,跑进了老鼠窝。

四、使用乐器——《数鸭子》活动目标:帮助宝宝感知乐器,增强宝宝对于音乐当中变化音的感受。

活动准备:木沙铃活动过程:教师出示乐器筐,分发给每个宝宝人手一个木沙铃,然后跟着教师一同进行音乐律动。

即:家长帮助宝宝跟随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拍打自己的小腿,当听到音乐当中的变化音出现的时候,家长则要帮助宝宝抬高双手,进行晃动手中的木沙铃。

妙事多音乐教案详细

妙事多音乐教案详细

妙事多音乐教案详细教案标题:妙事多音乐教案详细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妙事多音乐教材,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的能力。

教案将分为三个部分: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

每个部分将包含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

一、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曲目的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听音乐:选择不同风格和曲目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提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分析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并解释它们对音乐的影响。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评估方法:1. 学生书面记录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二、音乐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教学步骤:1. 选择曲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曲目。

2. 练习:分配不同的乐器和声部给学生,进行个别和集体练习。

3. 排练:组织学生进行整体排练,注重音乐的协调性和表演的细节。

4. 表演:安排学生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评估方法:1. 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和技巧。

2. 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三、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引导问题,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创作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个音乐创作的主题,如季节、情感等。

3. 创作过程:指导学生选择乐器、编写旋律和和声,并加入节奏和动态元素。

4.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

妙事多音乐教案

妙事多音乐教案

妙事多音乐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妙事多音乐教学方法,以创新、趣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元素、节奏、旋律、音高等。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听辨和演唱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音乐活动促进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音乐元素的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音高、音色、音响等–通过听觉和视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2.节奏感的培养–利用乐器或身体韵律,教授不同的节奏模式和节拍–练习学生的节奏感和击掌的准确性3.旋律的演唱和表达–学习和演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流行歌曲–教授音高和音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表达方式4.音乐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展示和分享学生的作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四、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 平时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创造力等方面 - 课堂小组合作表现评价 - 每节课结束时的集体演唱评价五、教学资源准备1.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设备2.不同乐器,如节拍器、小鼓等3.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和乐谱4.音乐创作绘本和作曲工具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3.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水平和音乐兴趣进行个别指导。

七、教学延伸活动1.组织音乐比赛,让学生展示个人技能与团队合作。

2.邀请专业音乐人士进行音乐欣赏和知识讲座。

3.制作音乐作品集,让学生记录并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成果。

以上是《妙事多音乐教案》的教学设计,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趣味的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教案对广大音乐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妙事多课程设计

妙事多课程设计

妙事多课程设计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妙事多遵循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课程的设计基础是培养幼儿的自我学习,自主、主动和自信,以及培养幼儿自小开始的自我规律,所有的教学技巧和上课模式都是以这些目的为目标的。

音乐的教案和教学环节是目的也是我们的教学手段。

1、适龄特点:适合幼儿的年纪发展的一套适龄教材。

幼儿三岁才会的东西就不适合在2岁就教给她,同样的,幼儿2岁时就会的技能,我们就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在他3岁的时候再教。

2、适发展:依个人互动及认知发展的程度,一、歌曲及活动的示范1、欢迎歌小朋友的名字是他身份的代表。

以称呼名字的方式跟一个小朋友打招呼,不只是一种让他格外高兴的亲切的招呼的方式,也是肯定小朋友个体存在的一种方式。

将每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唱出来,不但能够辨认每一个小朋友,并且也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同时也肯定了他在音乐环境的存在。

小朋友不但会非常期盼在歌唱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也想听到其他小朋友,欢迎自己的打招呼的方式。

每次上课都应该以唱出小朋友的名字的活动来时活动。

欢迎歌是孩子都很喜欢的曲子,每个孩子的名字被唱出来欢迎他,如果孩子是在唱完欢迎歌才进来的,也应该在当时正在进行的歌曲活动结束之后,唱他的名字欢迎他。

二、歌曲活动1、邀请父母主动经常地在歌唱及活动中参与老师。

中国的父母通常都比较害羞或保守,所以需要不断的激励他们。

如果父母都不跟老师一起唱或者哼曲子时,老师应该通过提醒及手势来邀请父母参与唱歌及活动。

2、在示范歌曲活动时,维持正确的音高及音准是非常重要的。

3、为了父母亲的缘故,建议在第一次唱一首新曲子时,用中速速度唱,在第一次唱完歌曲后,可以用啦啦啦来哼唱曲子。

一首有歌词的完整曲子也会建议在第一次就用原来的速度,所以孩子能够在第一次听见时,就能听到一个正确的版本。

唱第二次跟第三次时,可用慢速或快速的速度做变化。

4、一首曲子或活动中的拍子及节奏必须在唱的时候就去强调它们。

一首曲子中不同的拍子通常是为了去强调曲子的戏剧效果。

妙事多音乐教案

妙事多音乐教案

妙事多音乐教案妙事多音乐教案第一张CD 与我同唱11.跳起来2.十个手指扭一扭3.舞曲:文艺复兴舞曲4,听力训练:婴儿发出的呀声5.听力训练:婴儿发出的笑声6.当我是个小baby7.跟着我8.器乐曲,在码头9.以色列舞曲10.洗洗小手11.泰迪熊12,听力训练:刷牙声13.听力训练:洗澡声14.睡呀,宝宝睡15.麻雀打食16.舞曲:西风17.问好18.舞曲:斯文卡马利舞曲19.听力训练:猫叫声20.听力训练:猫低沉呼噜声21.听力训练:老鼠叫声22.小猫咪与小手套23.老鼠与猫24.金色美梦第二张CD与我同唱-21.跑步真快乐2.修鞋匠3.舞曲:阿拉巴斯特马祖卡舞曲4.听力训练:切菜声5.听力训练:搅拌汤汤6.听力训练:吹热汤声7.萧(新编紫竹调)8.二只眼睛9.唐僧骑马咚咚咚10.小小马儿11.听力训练:马跑步声蹄声12.听力训练:马嘶鸣声13.向前跑14.舞曲:随波舞动15.梦中小马16.赏月舞17.明明来敲敲钟18.听力训练:钟声19.流浪20.小星星21.听力训练:狗叫声22.早安23.妮娜娜娜24.舞曲:花儿圆舞曲第三张CD与我同舞-11.骑着我的小白马2.舞曲:在森林中--法国波卡舞曲3.跟我拍4.跟着我做5.听力训练:牛叫声6.听力训练:绵羊叫声7.到村庄8.笑一笑9.一根扁担10.听力训练:母鸡叫声11.听力训练:公鸡叫声12.公鸡13.月亮歌14.蒙族牧歌15.舞曲:动物狂欢节的水族馆16.德国摇篮曲17.听力训练:青蛙叫声18.五只小青蛙19.夸山羊20.彩色的纱巾21.听力训练:知更鸟叫声22.小鸟唱歌第四张CD与我同舞-21.舞曲:维基萨克舞曲2.以色列摇篮曲3.围圈圈4.我们大家一起来5.听力训练:锤打声6.听力训练:锯木声7.听力训练:钻孔声8.在工厂9.我爱小猫10.好梦陪你到明天11.国王大军12.我看见你了13.听力训练:猫叫声14.听力训练:猫呼声15.高高兴兴跳起来16.舞曲:康佐曼诙谐曲17.摇篮曲和晚安18.旋转木马19.听力训练:蒸气风琴20.舞曲:进行曲第五张CD与我同拍手-11拍拍拍2汉朋的歌3来上山4小马摇篮曲5圣徒进行曲6门铃声7敲门声8是谁9康定情歌10韦伯《小提琴嬉游曲》11看我怎么跳12猪鼾声13三只小猪14放马山歌15美丽的女孩16东北摇篮曲17拿昆乐器曲18乌鸦声19乌鸦的歌20捻手指21火车汽笛声22蒸汽引擎声23火车轰隆隆第六张CD与我同拍手-21诺亚方舟2巴托克:《苍蝇日记》3扬基组曲4凯瑟内塔5回声6谁在那里7印第安摇篮曲8柴可夫斯基:《花儿圆舞曲》《胡桃夹组曲》9我的家在日喀则10叮铃铃11莫扎特:《40号交响曲》12小姑娘在哪里13低语声14藏猫猫15大叫声16我不想走17玛丽18桑巴舞曲19下雨组曲/小雨滴嗒20舒伯特:《军队进行曲》第七张CD与我同奏-11圆啤酒桶2碰碰玩3乔西的歌4宝贝小心肝5美妙世界转一转6鼓7小竖琴8马鲁序卡舞曲9苏拉鲁拉10凤阳歌11舒曼:《重要节庆》12伦敦桥13直笛14布谷鸟15宾果16摩洛哥民谣17那巴西亚特18海螺19三角铁20船歌21手拉手转圈22茉莉花第八张CD与我同奏-21斑鸠调2追松鼠3享德尔小步舞曲:《水上音乐》4刮胡5扭扭虫6黑格:《麻雀协奏曲》7孩子的歌8木鱼9健壮的小马10野马11克劳斯特波尔卡12葡萄牙舞曲13二胡14天黑黑15快和慢16我的小乌龟17吉他18马来儿歌19咕咕藏起来20斯特劳斯:《皇帝圆舞曲》21铜镶22睡吧,宝宝23以色列民谣24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教案范例参考:《音乐魔盒》(妙事*)第一部分第一周一、围圈圈及问好环节活动目标: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宝宝创设社会性交往情境。

妙事多 (2)1

妙事多 (2)1

一:妙事多音乐课1.妙事多教育设计2.音乐能力的发展:(歌唱、舞蹈、乐器、听力)3.课程教育设计:渐进的过程4.妙事多音乐课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孩子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5.让孩子在听说、大小肌肉中学习唱歌和身体律动6.遵导幼儿动作参与学习的规律,在基础上寻找规律7:尊重幼儿动作和鼓励幼儿的个性成长和发展8:丰富的课教材,多期教学,内容丰富。

9:会根据孩子的情况,重复课程内容,(同舞、同奏、同语、同唱、同拍手)幼儿学习是天性,强调过程不是表现。

二:关于妙事多课程和介绍和设计1.培养音乐知识(幼儿园强调单一音乐能力的训练。

比如唱一首或者一个拍和歌唱游戏让孩子快乐,传统识谱。

2.妙事多是培养音乐兴趣和思考能力音乐创作能力3.妙事多知识是能看到耳朵能听到的,能听到你眼睛能看到的。

4.入住中国已经十年了5.音感。

结构感明显增强、语言、词汇、表达力与同龄增强,专注力比同龄较强、三:课程大纲的内容:歌唱、律动、聆听、乐器演奏、音乐概念教学。

幼儿游戏性教育,教育辅助、家长给孩子配合带动。

包括高品质,永续价值的音乐(儿歌、民谣、古典音乐以及以及来自不同文化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团体形式。

增强孩子的人际关系。

五大因素:妙事多幼儿环节音调模型(大调模型,小调模型)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能力,给予适合发展的教学。

(0--15个月亲子宝宝的过程,15个月--3岁半的幼儿班)(3--6岁四级成长班)国外(家庭儿童教材)教学目标,不但培养音乐能力、更是幼儿认知、情商、人际关系、感官统合。

语言发展、说话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声调表达。

自信能力、自尊、自信、沉着、情商。

发展目标:听力、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设立目标、专注力、记忆力、肢体、肌肉能力、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互动音乐方面:增强自我音乐创造家庭发面、全家参与。

妙事多音乐课程手册(一)

妙事多音乐课程手册(一)

(米其儿音乐花园)课程模块介绍第一部分问候歌和名字歌——小朋友的名字是他的身份的代表。

以称呼的名字的方式跟一个小朋友打招呼,不只是一种让他格外高兴的亲切的招呼方式,也是肯定小朋友个体的一种方式。

将每个小朋友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唱出来,不但能够辨认那一个小朋友,并且也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同时也肯定了他在音乐妙境中的存在。

小朋友们不但会引起期盼在歌唱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也想听到其它他们成为“我的朋友”的小朋友们受到欢迎的招呼。

每次的音乐课都会以唱出每个朋友的名字来开始,每个小朋友在音乐环境中稳定下来以后,都需要这种能用歌声做出自己反应的机会,因为这对于他们的嗓音的发展非常重要。

弹跃歌曲一一弹跃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活动。

面对面,小手拉大手,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动,弹跳就变成了小朋友和大人之间的一种共同分享的互动,非常好玩。

弹跃活动让小朋友觉得快活、有趣,好玩过后他们的表情会变得更加活跃、生动。

借着弹跃活动,大人可以让小朋友的全身体验到一种稳定的节拍感。

在生活中,成人与小朋友会有很多时间静静地坐着不动,而这种充满节奏的动感体验对儿童特别重要。

当小朋友坐在父母的双腿上,随着韵律节奏,上下弹跃做动作,他们的全身都会感到惊人的震撼。

这种动作同时也可强化内耳感应身体位置、动作、平衡与速度的功能。

当学步的小朋友可以拉着爸妈的手,尽情地体会身体肌肉对不同的动作所产生的反应时,他们就会觉得充满自信。

运动神经系统分布在我们的身体肌肉、关节和肌腱里,当动作发生时,它自然会传达信息、动作使人产生感觉。

跳起来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小朋友会觉得身阵突然变得轻飘飘的,那是会刺激脑能量的发展的。

而悦耳的声音,则可以激励和加强节奏性弹跃所引起的快感。

手指游戏——手指游戏主要是让小朋友学习如何辨识自己的十个手指头和两只手,并且给她们机会体现手指与双手的各种动作。

小朋友们喜欢身体运动的每一个动作,尤其是有节奏的,又配合着押韵上口的歌谣。

活动中触碰手指头,并同时说出手指头的名称,更具有强化认知的功能。

妙事多音乐教案

妙事多音乐教案

妙事多音乐教案背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成为学校教学中的一份子,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妙事多音乐教案应运而生。

妙事多音乐教案的优势妙事多音乐教案是一套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教案,不仅贴近学生的兴趣,更突出了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系统性。

丰富的课程设置妙事多音乐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几乎涵盖了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所有音乐教育内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声乐、器乐、合唱、音乐欣赏等方面。

合理的教学举措妙事多音乐教案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教学举措得当。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案中融入了游戏、歌曲、乐器演奏、节奏训练等大量互动性强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愉悦地学习音乐,也能促进孩子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个性化教学教学过程中,妙事多音乐教案更注重给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不断提高音乐感觉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音乐特长。

妙事多音乐教案的实际运用由于妙事多音乐教案的贴近学生,实用性强,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在很多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妙事多音乐教案成为了必备的参考资料和课程设计方案。

据统计,已有许多学校的教师在妙事多音乐教案的基础上改编,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音乐课程的组织和推进工作。

同时,学校还会定时组织音乐比赛、音乐晚会、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结语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妙事多音乐教案的存在及应用给学生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

相信,随着教育生态的不断完善和音乐技术的不断进步,妙事多音乐教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凝聚更多的教师、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推动音乐教育不断提高和蓬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柯达伊教学体系
• 1、立足本族音乐; • 2、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手段; • 3、以首调唱名作为音乐能力培养
的方法; • 4、以全民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目标; • 5、以实践作为音乐教育的科学方
法。
蒙式教学体系
• 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医学 女博士,教育家。最初研究缺 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她 认为儿童是个发育着的机体和 发展着的心灵。学步的小朋友 懂得整理、安排、归纳和分类 一些发生在他们周围世界的事 物,如此他们才可以在这个环 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秩 序帮助小朋友建立可靠安全的 生活基石。
• 注意力也是一种习惯,类似一种技术。“坚持每天 短时间的练习,并不断反复地进行的话,注意力也会成为 渗透到体内的一种自然习惯。”

铃木教学体系
• 3、“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一般分为:肌 肉力量、运动神经(反射神经)以及持久力这三种。 可以说对所有的能力而言,孩提时代最重要的应属 运动神经。要练就运动能力等,儿童时代是最适龄 的。
铃木教学体系
• 1、“记忆的发展——通过背诵徘句(日本的诗句) 来训练”。铃木认为,为了培养记忆的所有能力,这是 很有必要的手段。
• 2、“注意力的养成——用铅笔训练”。铃木说: “注意力集中了,一件事就得以彻底完成。只要彻底 完成了一件事就自然会产生出自信。这种自信在幼儿 时期培植与否。对一个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完全不同 的成长形态。”
铃木教学体系
• 铃木教学法主要是以幼儿为对象,通过孩子 们的直觉与听觉以及每天的反复练习形成习 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所进行的一种训练。 铃木认为才能是人们在后天通过教育环境所 刺激、培养而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
• 铃木用极其简练的方法,从记忆力、注意力、 运动能力、表现力四个方面展开了能力的开 发
早期教育主流课程体系
主讲人:
吴筱菊 许昌因之杰教育机构园长 北京金色雨林授权测评师。 爱,需要学习,幼儿教育也是爱的教育。
早期教育主流课程体系
• 一、音乐课程
• 1.妙事多音乐花园 • 2.奥尔夫音乐
• 二、亲子课程 • 三、感统课程 • 四、其他特色课
妙事多课程是什么
• 定义:妙事多MusikGarten 为一套来自德国,针对0岁至 五岁幼儿设计的、根据蒙特梭 利等教育理念和方法设置的幼 儿音乐课程及教材。
融合了以下教学体系
• 1、达尔克洛兹教学体系; • 2、柯达伊教学体系; • 3、蒙式教学体系; • 4、奥尔夫教学体系; • 5、铃木教学体系。
达尔克洛兹教学体系
• 达尔克洛兹: 瑞士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是体态律动的创始人
• 1、体态律动不是舞蹈, 不要求动作统一, 不以训练有美感的姿态为目 的而是以身体为 乐器,训练学生有效地利 用 听觉去感受和 体验音乐。
• 教育核心:自小培育儿童的语 言、肢体动作,认识、人际关 系获得创造力和自信。
妙事多课程是什么
• 妙事多的课程设计 歌唱 肢体运动 乐器 听力 音乐模式 等五大领域
妙事多教育法的成果
• 把音乐训练为身体感官 的一部分。
• 让宝宝从年幼开始培养 音准、节拍感,心唱能 力。
• 为未来音乐学习奠下基 础,也是他一辈子音乐 学习及欣赏能力的培养。
摆歌曲
8、原地动作
• 9、认识身体
10、玩奏乐器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1、弹跃歌曲:
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面对面,小手拉 大手,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动,弹跃就变成小朋 友和大人之间一种共同分享的互动。借着弹跃 活动,大人可以让小朋友的全身体验到一种稳 定的节拍感。当小朋友坐在父母亲的双腿上, 随着韵律节奏,上下弹跃做动作,他们的全身 都会感受到惊人的震撼,这种动作同时也可强 化内耳感应身体位置、动作、平衡与速度的功 能。
铃木教学体系
• 铃木教学法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在日本 由铃木镇一创作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小 提琴家、教育学家、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 .
• 才能不是天生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方法培 养得很出色的,而不是生来就优秀的。”他 认为人类唯一的天赋就是学习的本能,如果 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铃木还认为音 乐和语言一样,都是人与人沟通的手段,他 强调让孩子先听音乐,无论旋律多么简单, 都要反复听录音
体态律动主要训练的
是人对音乐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节拍、 节奏、乐句、乐段、 调式、调性、旋律、 复调、速度、情绪等教学体系
•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20世纪国际上享 有盛誉的匈牙理作曲家、民族理论家、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创立的。
• 主要特点,以本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 立足点,他认为即使最好的个人创作也 不能代替传统。在传统的民间歌曲中, 人民数百年的情感永恒地保存在一个久 经锤炼的完美形式中,民间歌曲是培养 好的艺术趣味的学校。
• 2、体态律动不是音乐技巧,它是以身体诠 释音乐的肌肉运动。因此训练 时要使用大腿、 手臂、躯干等大肌肉,追求 大肌高度的协调 动作,挥舞、奔跑、跳跃、 迈步等运动训练, 提到肢体展现音乐的自 由和协调性。
达尔克洛兹教学体系
• 动作必须是自发的, 源自音乐的,排除 一切抑制、害羞心 理与音乐融为一体。
• 4、“表现力的发展——用‘说’与‘听’的方式 训练”。所谓“说”就是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听” 就是听指导者(教师或父母))的语言。孩子们语言
发展最直接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母亲本身。
妙事多基本元素
• 1、弹跃歌曲
2、手指游戏
• 3、游走动作
4、问候歌和名字歌5、
问答与呼应歌曲 6、歌唱游戏与舞曲7、摇
奥尔夫教学体系
•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 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
•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即兴创 作和表演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在音乐、舞蹈 和表演中,以节奏为基础要素进行训练的一 种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即一种从原始 的简单的自然的、质朴的音乐入手而进行训 练的元素性音乐教育。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 2、手指游戏:
• 主要是让小朋友学习如何辨识自己的十个手指 头和两只手,并且给他们机会体验手指与双手 的各种动作。小朋友喜爱身体运动的每一个动 作,尤其是有节奏的,又配合着押韵上口的歌 谣。活动中触碰手指头,并同时说出手指头的 名称,更具有强化认知的功能,通过动作和语 言,会让小朋友认识双手并是双手更加灵活。 通过帮助小朋友倾听某些有趣味又押韵的字词, 来增加他们的词汇积累,也非常有益于小朋友 早期的听力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