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的管理效应

合集下载

保龄球比赛中的球场运营与管理经验

保龄球比赛中的球场运营与管理经验

保龄球比赛中的球场运营与管理经验现代保龄球已经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休闲运动,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参与其中。

作为保龄球运动的核心场地,球场的运营与管理对于比赛的顺利进行以及提供良好的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保龄球比赛中的球场运营与管理经验,并提供一些重要的考虑事项。

一、球道维护与保养保龄球比赛的球道是比赛的核心组成部分,球道的维护与保养对于比赛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球场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球道的清洁,确保球道表面的平整和光滑。

同时,定期检查并修复球道的损坏,如磨损、裂纹等,以保证球道材质的完好和球道的使用寿命。

此外,定期对球道进行打蜡是必不可少的。

打蜡可以提高球道的光滑度和球球的反弹效果,从而提高比赛的品质。

球场管理人员应注意使用高质量的蜡剂,并按照推荐的频率进行打蜡,以确保球道的最佳状态。

二、设备维护与更新保龄球比赛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如球、球鞋、球洞机等。

球场管理人员应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作,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对于球,应检查球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同时,定期清洗球道和球洞机,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提供一致的球洞条件。

此外,球场管理人员还应关注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

例如,引入自动计分系统可以提高比赛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定期更新和维护设备,球场可以提供更好的比赛体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三、员工培训与服务质量球场的员工是保龄球比赛中关键的支持者和服务提供者。

球场管理人员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并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提供优质的服务。

首先,员工应熟悉比赛规则和操作流程,能够有效地组织比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其次,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技巧,能够与参赛选手和观众建立积极的互动与关系。

另外,员工应熟悉球场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比赛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通过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提供优质的服务,球场可以赢得参赛选手和观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比赛的口碑和影响力。

四、活动策划与推广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赛选手和观众,球场管理人员应注重活动策划和推广。

保龄球效应与学生教育

保龄球效应与学生教育

大 家都 常说 :好孩 子是夸 出来的 。” “ 而希 望得 到他人 的肯 定、
赞赏, 不是 只针对 小孩 子 的, 它是每一 个人的 正常心理 需要 在 面
对指 责 时, 自觉地 为 自己辩 护 . 不 也是 正常的 心理防 卫机 制 。学生 的积极性 、 自信 心很 大程度上 来 自于外界 给 予的鼓励 和 支持 , 要
赞 扬很 受 鼓舞 , 心里 想 , 次一 定 再加 把 劲 , 剩 下 的 3只 也 打 下 把
倒 。教 练 乙则对他 的 队 员说 : 怎 么搞 的 !还 有 3只没 打倒 。” “ 队
已经尽 了最 大努力 , 况且 事情 已经发 生 , 于是 , 就尽 量 看其值得 称 赞 的一 面 , 以他 反 而 向爱德 华 致谢 , 所 因为他 幸 而保 全 了他 6 %的投 0 资。洛克 菲勒说 : 我们 不可能 事事都 不出错 。” “
【 声】 I 纵 l 心 百家 横
保龄球效应 与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
●王 保 军 行 为科 学 中有一 个 著名 的 “ 保龄 球 效 应 ” 两名 保龄 球 教 练 :
分 别训练 各 自的队 员 。 他们 的队 员都是 一球 打倒 了 7只瓶 。 教练 甲对 自己的 队 员说 :很 好 !打 到 了 7只。” 的 队 员听 了教 练 的 “ 他 洛 克菲勒 也是运 用 了这个 成功秘 诀 。一次 , 当洛 克菲勒 的伙伴 爱德 华在 南 美做 错 了一桩 买卖,使公 司损 失一 百万块钱 的 时候 , 他 本 可 以大发一番 火 。 斥对方一 顿 , 训 但他 没有这样 做 。他知道 爱德华
别人 的赞 赏 中获得 自 。 美国钢铁 大王 安德鲁 ・ 耐基选拔 的 第一 信 卡 任 总裁 查 尔斯 - 史考伯说 ,我 认 为 ,我 那能够使 员工鼓舞起 来 的能 “ 力, 是我 所拥有 的最 大资产 。而使 一个人 发挥 最大能 力的方法 , 赞 是

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效应

• 1.一般积分 • 如第一轮,第一球击倒7个球,第二球没有击倒球, 第一轮得7分。没有放大分数 • 2.第二轮。第一球击倒8个球,第二球击倒剩余俩 球,为补中。第一轮得分为10加第三轮第一球所 击倒瓶数。10+9=19分.前一轮较优秀,后一轮一 般。放大约二倍分数 • 3第四轮。第一球全中,得分为10加第五轮俩球 的得分。10+8+0=18。前一轮优秀后一轮一般放 大约2倍
• 4第六轮全中,得分为10加第七轮得分,第 七轮也全中。第六轮得分为10+20=30分。 由于前后轮都优秀,把优秀放大三倍。 • 5.十轮都得9分,那么总分为9X10=90分。 • 6.十轮都全中得分为300分。每一轮都是30 分。 • 7.每轮的9分的比每轮得1分。总分放大9倍 • 8.十轮都全中得分为300分是每轮得1分总 分10分的30倍。是十轮都得9分,总分为90 分的3.3倍
保龄球记录表格
第一回合:7 0 0 + 7 + 0 = 7 第二回合:8 / 7 + 10 + 9 = 26 第三回合:9 / 26 + 10 + 10 = 46 第四回合:X 46 + 10 + 8 = 64 第五回合:8 0 64 + 8 + 0 = 72 第六回合:X 72 + 10 + 20 = 102 第七回合:X 102 + 10 + 18 = 130 第八回合:X 130 + 10 + 10 = 150 第九回合:8 / 150 + 10 + 9 = 169 第十回合:9 / 8 169 + 10 + 8 = 187 计分规则: 全中(X) 除自身的10分外 + 之后两次击球倒瓶数。 补中(/) 除自身的10分外 + 之后一次击球倒瓶数。

保龄球效应:别说“还有3只瓶没打倒”

保龄球效应:别说“还有3只瓶没打倒”

保龄球效应:别说“还有3只瓶没打倒”作者:许亮生来源:《财会信报》2018年第13期在训练中,保龄球队员甲能够一球打倒7只瓶,甲的教练就会说:“很好!打倒了7只。

”使他深受鼓舞;同样练球,保龄球队员乙一球也打倒7只瓶,乙的教练却总是埋怨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瓶没打倒。

”让他焦躁不安。

随着训练进展,队员甲的球艺不断长进,队员乙打球却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

“保龄球效应”主要说明的就是“激励”的重要性:一共10只保龄球瓶,能够一球全部打倒的情况也有,但毕竟是少数,能击倒7只瓶,教练应该予以肯定,若看不到队员优点,一叶障目,老是盯着队员缺点不放,求全责备,打倒7只却说成“还有3只瓶没打倒。

”则可能构成心理打击,不利于队员成长。

不论是保龄球队员,还是公司员工,求进向上的心理基本上是一样的:人们做事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如果做事受到各种过分的指责,做事的人往往会气馁,本能地开启心理防卫机制,替自己辩护。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并非不能指出员工的缺点、短处,而是要一分为二、全面考察,既看到员工的不足,又看到员工的长处与成绩,侧重于对长处、成绩的肯定和鼓励,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往往会使下属一蹶不振。

本田,是二战后日本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创建起的摩托车品牌,随着持续向全球扩张,如今的本田早已从单一的摩托车领域伸延到汽车领域,形成多品种系列的摩托车、汽车而闻名于世。

1954年,因受到当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也处于困境。

此时,本田公司却有人要报名参加世界TT摩托车大赛,引起社会的嘲笑,认为这是在以卵击石、愚蠢至极、丢人现眼。

的确,当年许多欧洲国家的摩托车水准都很高,而美国的哈雷摩托车更是闻名于世,在世界TT大赛中屡获大奖。

本田轻便型摩托才刚刚进入美国市场,第一年只卖出了167辆,在美国摩托车专家们眼里,日本摩托车简直就是玩具。

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效应[编辑]保龄球效应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

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

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

"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

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

"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

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编辑]操作实务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

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

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

[编辑]经典案例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

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

……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

因此我乐于称赞,而讨厌挑错。

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这就是史考伯做法。

史考伯说:"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大人物,还没有发现任何人--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的。

"史考伯的信条同安德鲁•卡耐基于出一辙。

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他的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

【管理定律】保龄球效应

【管理定律】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提出者:
点评: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

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

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

”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

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

”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

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

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

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但是,一头暴怒的狮子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呢?
用好赞赏的技巧,关键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别老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

要相信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长处、优点,只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你就会看到神奇的效力。

保龄球比赛中的竞争心理与压力管理

保龄球比赛中的竞争心理与压力管理

保龄球比赛中的竞争心理与压力管理保龄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也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

参与保龄球比赛的选手们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外,还需要具备一种良好的竞争心理和有效的压力管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保龄球比赛中的竞争心理以及如何管理比赛中的压力。

一、竞争心理在保龄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在保龄球比赛中,竞争心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竞争心理可以激发选手的斗志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比赛的挑战。

保龄球比赛不仅仅是技术对决,也是心理对决。

竞争心理可以帮助选手保持专注、自信和积极的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比赛水平。

在保龄球比赛中,选手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竞争心理使选手具备了适应不同情况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他们需要面对对手的威胁和压力,同时在团队比赛中要与队友合作,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以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

二、竞争心理的培养与发展1.建立明确的目标:选手在比赛中需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争取前三名,实现个人最好成绩等。

目标的设定可以激发选手的斗志和动力,使他们对比赛更加投入,更加专注。

2.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保龄球比赛中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

选手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多次训练提高技术实力,积累比赛经验,并通过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使自信心得到加强。

3.控制情绪:保龄球比赛中,情绪的波动会对选手的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选手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

在比赛中,选手有时会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比如连续扔出糟糕的球,这时如果过于激动或者沮丧,就会进一步影响到后续的发挥。

选手需要学会放下过去的失误,专注于眼前的每一球。

三、压力管理在保龄球比赛中的应用压力是保龄球比赛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压力会削弱选手的竞技能力,影响他们的表现。

以下是一些压力管理的方法:1.深呼吸和放松技巧:选手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和焦虑,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保龄球比赛中的球权管理如何合理分配球权以提高得分机会

保龄球比赛中的球权管理如何合理分配球权以提高得分机会

保龄球比赛中的球权管理如何合理分配球权以提高得分机会保龄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其规则和策略对于球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比赛中,球权管理是决定得分机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分配球权可以帮助球员最大化他们的得分潜力。

本文将探讨保龄球比赛中球权管理的策略,通过合理分配球权来提高得分机会。

一、理解球权管理球权管理是指在保龄球比赛中,决定哪名球员有权进行投球的决策过程。

球权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每位球员都有平等的得分机会,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合理的球权分配可以提高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二、根据实力确定先后手一个常见的策略是根据球员的实力确定先后手。

通常,实力较强的球员应该在比赛开始时拥有先手发球的权利。

这样的分配可以让实力较强的球员有更多的机会打出高分,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根据实力来确定先后手还可以提高参赛选手之间的竞争性,并激发球员的斗志。

三、轮流发球在比赛中,保持球权的轮转是另一种常见的球权管理策略。

轮流发球可以确保每位球员都有均等的得分机会。

这种策略可以减少实力较强球员的优势,并激发实力较弱球员的竞争潜力。

通过轮流发球,每位球员都能够参与到比赛中,增加得分的机会。

四、根据上一局成绩分配球权一种相对公平的球权管理策略是根据上一局的成绩来分配球权。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较好的球员会失去球权,而表现较差的球员则会获得球权。

这种策略可以在比赛中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加每个人的得分机会。

同时,这也可以提高比赛的悬念和紧张感,使整个比赛更具吸引力。

五、根据局数分配球权除了根据上一局的成绩,还可以根据局数来分配球权。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第一局的球权由抛硬币或随机选择决定,之后的局数则交替分配球权。

这样的分配方式可以确保每名球员都有相同数量的得分机会,并使比赛更加公平和有趣。

六、考虑球员的状态和气质在球权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球员的状态和气质。

有时球员可能经历连续失误或失去信心,此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发球机会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恢复竞技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龄球的管理效应
保龄球运动的管理效应: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

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

教练甲对自
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

"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

教练乙则
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

"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

结果,
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
一次。

积分规则
保龄球投掷的对象是十个瓶子,一个球砸倒九个瓶子看起来和砸倒十个瓶子似乎差异不大。

但是,如果你每次砸到九个瓶子,你的
最终得分是九十分;而你如果每次都砸倒10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
将是240分。

社会的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每次比别人稍微优
秀一点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可能赢得更多机会。

这种机会叠加
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操作实务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

相反,专爱挑
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

原理解释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主要指制裁)之间具有不对称性。

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
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

常常有这样的议论:“干工作越
多错误越多。

”潜台词就是:为了避免错误,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工作。

这就是批评、处罚等“消极鼓励”的后果。

而“积极鼓励”
则是一项开发宝藏的工作。

受到积极鼓励的行为会逐渐占去越来越
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导致一种自然的演变过程,员工身上的一个
闪光点会放大成为耀眼的光辉,同时还会“挤掉”不良行为。

打保龄球的四大好处
保龄球健身运动充分显示了现代人休闲观念的一种变化:从感官娱乐转向体育文化的身心锻炼。

保龄球对人体的心肺、四肢功能的健身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对喜爱健身运动的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它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的
协调性,打保龄球只要姿势正确,全身200多块肌肉都能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玩保龄球有一种竞技的快感。

另外,它不受天气影响,
兴之所至可以随时娱乐。

除此之外,它同时还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作用:
1、缓解、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2、不分年龄、性别,男女老少均能参与,可充分体现人与人之
间的平等竞争。

3、不管身体的强弱,只要通过努力均可获得高分,因此可培养
和增强人的自信心。

4、弥补日常生活中和工作重负下的运动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