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市场(定)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国际贸易教案

国际贸易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际贸易》教案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湖北经济学院教案专用页。
世界市场

按商品种类: 按商品种类: 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制成品市场:机器设备,机床, 制成品市场:机器设备,机床,工具等 原料半成品市场:石油,煤炭, 原料半成品市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中间半成品市场: 中间半成品市场:零部件等 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 生活必须消费品市场:食品, 生活必须消费品市场:食品,衣服等 耐用消费品市场:家具,电视机, 耐用消费品市场:家具,电视机,汽车等
商品特点: 商品特点: 品质不易标准化, 品质不易标准化,易腐不耐储存以及试销 商品.例如原毛,毛皮,鬃毛,茶叶,烟草, 商品.例如原毛,毛皮,鬃毛,茶叶,烟草, 香料,花卉,蔬菜,水果,观赏鱼类,牲畜, 香料,花卉,蔬菜,水果,观赏鱼类,牲畜, 热带木材等. 热带木材等. 拍卖方式是国际市场上销售毛皮,原毛, 拍卖方式是国际市场上销售毛皮,原毛, 茶叶和烟草最重要的方式. 茶叶和烟草最重要的方式.如毛皮占美国和加 拿大总出售额的70%,占瑞典和挪威的95%. 拿大总出售额的70%,占瑞典和挪威的95%. 70% 95%
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国际商品拍卖 国际商品拍卖 概念: 概念: 指经过专门组织的,在一定地点定 指经过专门组织的, 期举行的现货交易.在这种市场上,通 期举行的现货交易.在这种市场上, 过公开竟购的方式, 过公开竟购的方式,在事先规定的时间 和专门指定的地点销售商品. 和专门指定的地点销售商品.
交易的种类: 交易的种类: 实物交易: 实物交易: 是进行实际商品的买卖活动, 是进行实际商品的买卖活动 , 合同 的执行以卖方交货,买方收货付款来进 的执行以卖方交货 , 可以是现货交易, 行 . 可以是现货交易 , 也可以是未来交 货 ( 指对正在运输途中或需经过一定时 间后才能装运的货物进行的交易) 间后才能装运的货物进行的交易).
4月《世界市场行情》复习提纲新

《世界市场(shìjièshìchǎng)行情》复习提纲(红色部分(bù fen)是重点内容,需要重点记忆)(先通看一遍,然后再重点(zhòngdiǎn)记忆)第一章总论(zǒnɡ lùn)1、广义(guǎngyì)的行情概念是指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它既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2、狭义的行情概念就是指商品的价格动态;3、行情研究的范围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经济行情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是个别商品部门再生产的发展变化;它们的研究重点都要放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服务;4、就其研究内容和程序而言,分为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正确的分析是预测的前提,预测是分析的结论;5、行情波动的特征主要包括: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1、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经济周期理论是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分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顺序不能颠倒;2、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次危机开始叫做一个周期;经济危机一方面破坏了生产力,另一方面暂时性地解决了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3、资本主义经济:既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更是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性(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两个表现就是:一方面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危机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4、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经济危机会反复出现,出现的时间间隔是相对固定的,自由竞争时期是1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缩短的趋势;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的物质基础;5、长周期又叫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年-60年);中长周期又叫库兹涅茨周期(17-20年,建筑周期);主周期也叫朱古拉周期(10年,固定资本周期);短周期又叫基钦周期(40个月,库存周期);6、危机阶段的表现:商品销售困难,存货增加,商品价格下跌,信贷关系紧张,利率上升,工业生产缩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缩减等;7、萧条阶段的表现:商品存货消散,信贷(xìndài)关系趋向缓和,利率水平低,工业生产在低水平徘徊,表现为停滞不振的状态;复苏阶段生产逐渐回升,固定资本投资逐渐增加,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商业逐渐活跃;高涨阶段工业生产比较多,超过危机前的高点,商业活动旺盛,投机(tóujī)活跃,信贷关系扩展,利率上升,整个经济出现繁荣景象;8、经济(jīngjì)行情变化(biànhuà)与周期(zhōuqī)变化的的关系:1)经济行情的波动与经济周期间存在密切的有机联系,行情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总是表现为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周期性变动,在趋势和主流上,二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行情的变化比经济周期的变化更加错综复杂,其一行情的发展是极其不规则的,其二行情不仅受经济周期的制约,还受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9、影响行情的非周期因素有很多,按作用时间来分:1)长期因素;2)季节性因素;3)偶然性因素;10、长期因素是指那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出现持续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1)政治局势的变化;2)科学技术的发展;3)经济结构的变化;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11、经济结构出现了如下变化:1)农业的比重在下降;2)新兴工业在上升,传统工业在下降;3)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在下降,服务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产值在上升;1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行情产生了以下影响:1)农业比重的下降,使农业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降低;2)新兴工业的上升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3)产业结构出现了轻型化的特征,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物耗都在下降;4)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增,产业结构出现了软化的特点;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其政策措施有三点:财政政策(包括预算支出和所得税率政策)、货币政策(包括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14、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南椎体共同市场;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15、季节性因素是指每年固定的季节中,能够引起生产和消费出现有规律变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是指短期内出现的难以估计的对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等;第三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的五个阶段:1)战后恢复阶段(战后-50年代初期);2)高速增长阶段(50-70年代初期);3)滞涨阶段(70-80年代初期);4)动荡与调整阶段(80-90年代初期);5)中低速增长阶段(90年代初期-2001年);2、战后产生了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指的是: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滞涨阶段出现的两高一低现象指的是:高失业率、高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的现象;其导火索是第一次石油危机;2、经济动荡的主要表现为: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贸易严重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外汇和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南北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出现债务危机;3、战后出现8次经济危机(jīngjì wēi jī)的国家有:英、美、日三国;7次的有:德国和意大利;6次的是法国;其中有4次是世界性的:57-58年、74-75年、79-82年(最长)、90-91年;4、战后(zhàn hòu)经济周期的特点:1)危机(wēijī)造成的冲击减弱,危机的程度不像战前那样严重; 2)周期各阶段的转变不同于战前,主要是没有明显的萧条阶段;战前周期形态呈U型,战后(zhàn hòu)周期形态呈V型或者W型;3)某些经济指标的表现也不同于战前:物价(wùjià)、利率、库存三个指标;a.物价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通货膨胀;b.危机期间利率并不上升,有时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战后的经济危机一般不伴有信贷危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在危机期间降低贴现率继而压低市场利率以利于经济复苏;c.危机期间库存无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4)战后危机是否频繁,周期是否缩短成为有争议的问题;5、90-91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小国;90-91年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进一步趋缓,危机的时间变短,但是萧条的时间拉长;2)严重打击了第三产业;3)就业状况严重恶化,第三产业和白领阶层的失业程度加深;4)这次经济危机受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第四章西方商业循环理论的评介1、经济波动的类型:1)长期趋势;2)商业循环;3)季节性波动;4)偶然性波动(也叫意外波动、不规则波动);2、商业循环的定义和特征:人们把商业活动或者总体经济活动出现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运动现象称之为商业循环;根据伯恩斯和米契尔的定义,商业循环的三个特征是:1)商业循环指的不是一两个经济部门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2)商业循环包括扩张、衰退、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可反复出现,但是无固定的时间规律,可以2年也可以是12年;3)一个划定的周期不能再分割成更短的周期;3、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有两点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1)周期的时间长度上不具有规律性;2)对经济危机的描述上,多用比较缓和的词语,比如用衰退来表示危机;4、古典商业循环理论注重的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商业循环理论,认为市场调节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无危机的发展;萨伊是少有的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商业循环的古典经济学家,他认为:每一个供给都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萨伊定律);其他商业循环理论有:杰文斯的日斑论、庇古的心理论、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霍特里的纯货币论、哈耶克的货币过度投资论、比较有影响的是熊彼特的创新论(企业家引进的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5、凯恩斯有关商业循环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通论》一书中;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总是处于不能充分就业的状态,不能避免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出现,原因是总需求不足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心理上的资本边际效率这三大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消费倾向指的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灵活偏好指的是以货币形式保持财富的愿望;资本的边际效率指的是资本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预期得到的利润,即预期利润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将导致消费不足,灵活偏好增加会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阻碍投资需求,预期利润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因此这三个心理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影响总需求,而总需求不足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失业和生产过剩;在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是商业循环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他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6、60年代(niándài)中期以后滞涨的出现(chūxiàn)是凯恩斯主义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的挑战(tiǎo zhàn)加速了这一进程;货币学派提出通过控制(kòngzhì)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要稳定经济,首先要稳定货币,经济波动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稳定造成的,这就要求政府应该(yīnggāi)将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控制一个固定的比率上,即要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7、合理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合理预期学派有两个假设和一个结论,这两个假设就是:1)价格和工资是可以自由调整的;2)人们的预期是合理的;一个结论就是:预期到的政府政策不能影响生产,能够影响生产的是那些未预期到的政策变动;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信息不充分,特别是政府政策信息的不充分所导致的预期失误,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8、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认为是生产的变动引起了货币的变动;9、新凯恩斯主义3点修正:1)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工资为何调整缓慢;2)解释了产品市场上物价为什么呈刚性;3)强调了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的波动;第五章行情研究的指标体系1、经济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变动的统计资料,它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量的变化和质的关系,并能提供经济情况和周期变化的具体概念;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指标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指标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NBER美国经济研究局建立的领先-同步-落后指标体系;2、领先指标又叫预兆性指标,一般领先于总体经济情况变化,主要用于行情预测,比如:股票价格指数和新收订单等;同步指标也叫重合指标,一般与总体经济活动趋于一致,主要用来分析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指数等;落后指标也叫滞后指标,一般往往落后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化,比如长期失业和未清偿债务等;在行情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中主要使用领先指标和同步指标;3、经济指标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1)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分析和研究,描述行情的状态;2)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的变化来衡量行情变动的幅度;3)可以通过对指标的分析预测行情变动的趋势;4、资料的来源:各类出版物,包括联合国及其机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企业及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发表的资料;5、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般有两种:案头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通过案头调查法获得的资料一般是二手资料(次级资料),通过实地调查法获取的资料是原始资料也叫第一手资料;6、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该考虑四个原则:1)时间性;2)代表性;3)一致性;4)可靠性;第六章总体(zǒngtǐ)经济指标与行情研究1、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账户(zhànɡ hù)又叫国民账户体系,目前(mùqián)各国广泛采用的有4个总量指标(zhǐbiāo):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民(guómín)生产总值GNP;3)国民生产净值NNP;4)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国民原则)=国内生产总值(国土原则)+要素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2、1)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在众多的经济统计中,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反映经济动态的最富有综合性的指标;2)计值方法有两种:按市场价格计算(含间接税)(大些)和按要素成本(含津贴)(小些)计算;3)编制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用得广些);4)按当时价格计算的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叫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的关系: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消价指数×100;5)进口(出口)贸易依存度=进口值(出口值)÷国内生产总值;3、在行情研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动态的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2)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3)也可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的主要指标;4、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四个:1)各个项目中有重复计算的部分;2)宜用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3)季度实际国内总值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变化;4)无法全面反映效率、福利等指标;5)无法反映非市场交易;5、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国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6、国民生产净值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费(固定资本折旧)之后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而狭义的国民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7、在大部分国家(guójiā),工业生产部门(bùmén)按部门(bùmén)分类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三个部门;在新加波仅指制造业一个部门;在瑞典、瑞士(ruì shì)、南非指采矿业和制造业两部门;在英国还包含建筑业四个部门;按市场分类分为最终(zuì zhōnɡ)产品、中间产品、原材料;8、在众多反映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中,应当以工业生产总指数作为主要指标:1)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应该以工业生产总指数为主要标志;2)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危机的深度和经济高涨的强度;3)还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注意两个问题:1)工业生产总指数分年度、季度、月份指数;2)无论是季度指数还是月份指数都有调整季节因素和未调整季节因素的两种指数;9、在按部门分类的工业生产中,制造业最为重要,占的比重最大,在周期变化过程中,制造业生产的动态与工业生产动态大致同步;第七章知识点1、新收订单、未交货订单、交货期限、保证生产期限这四个指标都是具有预兆意义的指标;当经济情况恶化时,新收订单会迅速减少,未交货订单也不断减少,交货期限缩短;当经济情况较好时,新收订单会不断增加,未交货订单也会越积越多,交货期限也会越来越长;未交货订单也称为手头订单;2、生产资本按其周转特点来说,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美国发布的“非农业部门的新厂房和新设备支出”指的就是固定资本投资;3、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行情的关系:1)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危机周期运动的物质基础;2)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和减少不仅关系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缩减,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3)固定资本投资一般滞后于工业生产;4)刺激私人投资或者增加国有化企业的投资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4、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以上工资和薪金的获得者;联合国称之为经济活动人口,美国叫民用劳动力;英国就叫劳动人口;通常分为就业者和失业者;5、劳动力的参加率是指民用劳动力占16岁以上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比例;6、就业结构包括部门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三个结构;7、失业指标除了包括失业总人数和失业率两个主要指标,还有平均工作周(每周工作的小时数,领先指标)和平均失业周(失业的平均时间长度。
国际贸易辅导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4.代理人一般不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者签订合同。
代理人只居间介绍生意,招揽生意,但不承担履行合 同的责任。
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在信 贷的基础上进口机器设备,然后用机器设备生 产的产品或其它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机器设 备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二、贸易条件的类型
1.净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 格指数之比。其计算方法是: N=(PX/PM)×100
公式中的N为净贸易条件,PX为出口 价格指数,PM进口价格指数。
2.收入贸易条件或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或购买 力贸易条件指数的基础上,把贸易量 指数加进来。计算方法是: I=(PX/PM)×QX
2.设备进口与产品出口相联系。设备供应方 必须同时承诺回购设备进口方产品或劳务。
3.设备出口方供应技术、设备并取得补偿产 品,设备进口方提供补偿产品取得设备的使用 权和所有权,双方是买卖关系。
第三节 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世界市场在波动中空前扩大 二、参加世界市场的国家类型日益广泛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价值规律。
计算:
1.假定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80, 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40,计算 该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
第六章 国际服务贸易
1、领会《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 2、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3、了解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领会其发展 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世界市场是由十分复杂的相互联系又相互 区别的部分所组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 世界市场进行分类。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第四章 宏观经济行情分析一(2013)

BACK
(一)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与 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
经济统计学按照考察领域可以分为: 微观统计:对企业单位的统计 中观统计:对行业部门的统计 宏观统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 国民经济 从横向看,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企业、事业、居 民、政府等)分门别类后形成的国民经济部门 从纵向看,指上述各经济单位和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 (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支分配、消费投资等) 国民经济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 观经济运行过程。
1.核算范围 SNA依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 和提供劳务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凡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公私 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列入生产部门,一切生产部门活动的成 果都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总量是物质产品价值和服务活动 价值之和。
2.部门分类 SNA把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分为三大类: ①第一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一产业或初级生产。它以农业为主,包括林业、 渔业、狩猎业等。 ②第二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二产业或次级生产。它以 制造业为主,包括采矿业、建筑业等。③第三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三产业 或第三级产业。它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商业、交通运输、教育、卫生以及 公共行政和国防等。各国三次产业的分类基本一致,具体划分不尽相同。 如有的把采矿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将其划入第一产业;有的把电力、 自来水、煤气公用事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将其划入第三产业。 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目录》则是直接按九个产业部门 分类,即分为:①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②采矿和采石业,③制造 业,④电、煤气和水,⑤建筑业,⑥批发和零售商业及餐馆和旅馆,⑦运 输、仓储和通讯,⑧ 金融、保险、不动产和商业服务,⑨政府、社会和 个人服务等。没有把九个部门分别归类为三次产业。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

第四章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的本质内容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不等价交换的含义及成因。
一、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民价值(国别价值)(一)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国民价值合乎逻辑的发展形态。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使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商品交换成为世界性交换,社会劳动变成国际性的劳动,国民价值也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国际价值。
(二)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异性商品的国别(国民)价值和国际价值一样,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结晶,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量的规定性上两者又有着原则的区别……商品的国别价值是商品在一国范围内的社会价值,国别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世界范围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其价值量大小并不取决于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决定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个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由此可见,同一种商品在一国的国内市场上和在世界市场上就具有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
一是国内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民价值(国别价值、国内价值),二是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际价值。
商品在国内交换时以国内价值作为衡量的尺度,而在国际交换中则以国际价值作为衡量的尺度。
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国际价值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和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一)劳动强度对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影响,P78所谓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和繁重程度(或说复杂程度),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消耗程度。
《世界经济概论》第4章思考题答案_3824

第四章思虑题答案1、简述市场经济系统多样性的原由。
因为不一样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组成市场经济系统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也就不一样 ,从而使市场经济系统体现出多样性。
详细来说 ,造成市场经济系统多样性的原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时候 ,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易形态也就必定体现出很大差异和多样性。
第二 ,经济制度的差异。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经济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全部制构造的差异。
不一样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 ,生产资料全部制构造就不一样 ,经济制度也就不一样 ,这类差异必定要经过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系统反应出来 , 由此决定了不一样国家市场经济系统的特色和差异 ,决定了市场经济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上层建筑其实不是齐整划一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异,各国的上层建筑的形态各不同样,这就决定了各国成立的市场经济系统也拥有各自的特色 ,相互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四 ,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
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都对市场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参加者的行为发挥侧重要的规范和调理作用。
不一样的社会存在着不一样的社会文化传统,鉴于这类不一样的文化传统成立的市场经济系统也就体现很大差异。
市场经济系统的多样性意味着市场经济系统其实不存在独一的模式,成立市场经济系统不可以简单地模拟和移植别国模式,一定从本国实质出发,探究和成立切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政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市场经济系统 ,只有这样 ,所成立的市场经济系统才能富裕生命力 ,才能很好地发挥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作用。
2、试述全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 ,致使了全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形成 ,为经济全世界化深入发展供应了重要的系统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作用 世界市场的形式 世界市场价格
2018/5/27
世界市场的含义
1、广义的世界市场包括:世界商品市场、世界服 务市场和世界金融市场。
2、世界商品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 场所。
3、世界商品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主体,世界服务市 场和世界金融市场是为商品市场发展服务的。 4、本章重点考查的内容是世界商品市场。
三、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1、世界市场的规模大大增加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4、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给世界市场以巨大 影响 5、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联系在加 强
2018/5/27
第二节
一、世界市场的分类
世界市场的形式
1、按地区划分:欧洲市场、北美市场、东南亚市场等;
★全球较著名的从事期货商品期货交易的交易所有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芝加哥商业交易 所(CME),纽约期货交易所(NYMAX),纽约商 品期货交易所(COMEX),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等。
★最大的交易所贸易中心是纽约和伦敦。
2018/5/27
1、商品交易所(exchange)—各种商品交 易所贸易的主要中心
2018/5/27
加工贸易的方式
※来件装配指由一方提供装配所需有关元件、零 件,由另一方装配为成品后交货。 ★来料加工和来料装配业务包括两个贸易进程, 一是进口原料,二是产品出口。但这两个过程 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笔交易。 原材料的提供者和产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业 ,交易双方不存在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加工关 系,加工一方赚取的是劳务费,因而这类贸易 属于劳务贸易范畴。
2018/5/27
制造业外包(代工)主要模式:
※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自主品 牌商。
★指承接外包的厂商经过前两个阶段后,整体的 学习、组织与运营能力大大增强,并得以建立 自己的渠道,经营自己的品牌,从获取加工费 转向赚取品牌收益,产业升级得以完成 。
2018/5/27
2018/5/27
第一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作用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1、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
包括16、17和18世纪的大部分年份。这个 时期是资本主义准备时期。地理大发现使世界 市场进入萌芽时期。
2018/5/27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2、世界市场的迅速发展时期 从 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结 束。这个时期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机器大工业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 立,并成为统治性的生产方式,使世界市场进 入迅速发展时期。
2018/5/27
制造业外包(代工)主要模式:
★在亚洲,日本企业最早采用国际OEM的生产贸易形式。 ★台湾早已成为全球PC机最大的OEM基地; ★印度亦是通过OEM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 口国; ★在IT业甚至有人称:OEM造就整个IT产业! ★美国耐克公司,其年销售收入高达20亿美元,自己却 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只专注研究、设计及行销,产品 全部采用OEM方式,成为目前世界上OEM经营的成功典 范。
★商品交易所是根据货样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 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 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 。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 条例进行的。
2018/5/27
1、商品交易所(exchange)
★中国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大 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2018/5/27
2、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
(1)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 。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 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2018/5/27
补偿贸易的方式:
※回购(返销)—在补偿贸易中,用进口的设备或其他物 资生产的产品偿还货款。一般适用于设备和技术贸易, 在国际上有人称之为“工业补偿”。在我国,一般称之 为直接补偿。 ※互购—买方不用上述商品而是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或 劳务偿付货款。在发达国家有人称之为“商业性”补 偿贸易。在我国一般称之为间接补偿贸易。 ※多边补偿—这种形式比较复杂。由第三国替代首次进 口的一方承担或提供补偿产品的义务。
2018/5/27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4、当代世界市场发展时期 从二战后至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 市场的贸易内容和贸易形成发生多样化的变化 。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和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 发达程度取决于参与国际交换的国家数量、商 品总额、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分工的广 度和深度。
2018/5/27
制造业外包(代工)主要模式:
ODM的厂商设计方案供应方式: ★买断方式:品牌拥有方买断ODM厂商现成的某型号产品 的设计,或品牌拥有方单独要求ODM厂商为自己设计产 品方案。 ★不买断方式:品牌拥有方不买断ODM厂商某型号产品的 设计,ODM厂商可将同型号产品的设计采取不买断的方 式同时卖给其它品牌。当这两个或多个品牌共享一个 设计时,两个品牌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外观。
2018/5/27
加工贸易的方式
※来料加工 —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 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 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已收取加工费。有 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 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此 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 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
2018/5/27
3、工商业博览会和展览会
★工商业展览会不同于博览会,是不定期举行的 ,其目的是展示一个国家或不同的国家在生产 、科学和技术中所取得的成就,促成会后交易 。 ★分为短期展览会、流动展览会、长期样品展览 会、贸易中心和贸易周。
2018/5/27
(二)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1、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 2、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
2018/5/27
二、世界市场的作用
世界市场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市场一直在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上买卖 的商品种类大大增加;
2、世界贸易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 率; 3、外贸的高速增长使得世界出口系数,即世界 出口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2018/5/27
2018/5/27
2、国际商品拍卖(auction)
★国际商品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
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进行拍卖的商品一般都有自己的拍卖中心
2018/5/27
世界主要商品拍卖中心
水貂皮: 纽约、蒙特利尔、 伦敦、哥本哈根、 奥斯陆、斯德哥尔 摩、圣彼得堡 花卉: 阿姆斯特丹 羊羔皮: 羊毛: 茶叶:
2018/5/27
二、世界市场的作用
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性 命攸关的大事。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不可或缺的商品销 售场所和原料来源;
2、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重要,还在 于它有助于缓和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 展的不平衡; 3、世界市场是资本扩张的结果和条件。
2018/5/27
加工贸易的方式
※进料加工
—指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 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 场。这类业务中,经营的企业以买主的身份与国 外签订购买原材料的合同,又以卖主的身份签订 成品的出口合同。两个合同体现为两笔交易,它 们都是以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货物买卖。
(1)补偿贸易
(2)加工贸易
(3)租赁贸易
2018/5/27
1、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
★概念:是指买卖双方不通过固定的市场进行单 纯买卖。
★原则: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对商品的 规格、数量、价格以及付款条件进行谈判,谈 判方式有面谈、电话与电报、互联网等。
★这种方式是世界市场最通行的购销形式。
2018/5/27
2018/5/27
制造业外包(代工)主要模式:
※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s ) :原始 设备制造商亦称定牌或贴牌 ★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 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 ,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 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 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在国际贸易中是以商品为载体 的劳务出口。
2018/5/27
补偿贸易的特点
※ 它不是用货币而是用产品作为支付手段; ※ 货款偿付是分次的,因而要经过多次才能完 成买卖行为,历程较长,业务复杂; ※ 整个外贸活动过程始终与生产活动结合在一 起,并通过产品出口来实现交换的目的。
2018/5/27
(2)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 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 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 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
2018/5/27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3、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 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 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竞争,发生了第二次产 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资本输出成为夺取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资本主义以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 开始瓜分世界市场,一系列标志使世界市场正 式形成。
伦敦、圣彼 伦敦、利物浦 伦敦、加尔各 得堡 、开普敦、墨 答、科伦坡、 尔本、悉尼 科钦 蔬菜和水果 马匹: : 多维尔、伦敦 安特卫普、 、莫斯科 阿姆斯特丹 烟草: 纽约、阿姆斯 特丹、不莱梅 、卢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