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端午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端午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平板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用聚光灯效果出示粽子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
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五原跳江这天成为端午节!2、观看划龙舟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图标超链接出现视频动画)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划龙舟)总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二、学习儿歌1、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跟端午有关的儿歌,老师这里有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端午习俗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师: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端午习俗)对,端午习俗。
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习俗呢?(老师请小朋随机点击四个粽子图片,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动画)。
2、平板操作包粽子师:老师给你们准备粽叶子,现在先请小朋友添加米,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么材料。
(平板中出现粽子食材,小朋友选择性拖入食材)3、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
师:咦,刚刚的儿歌里面,小朋友有没有听出哪些音比较像呢?师:有的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和囊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源自我国是不争的事实。
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挂艾叶、菖蒲,佩带香包以及吃粽子等习俗的由来与传说。
活动准备:1、将屈原、黄巢的传说编成故事。
2、发动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1、结合时事开展讨论:端午节起源于那里?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4、欣赏黄巢的故事,了解挂艾叶、菖蒲的来历。
5、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
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
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3篇)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端午班会课教案5篇

端午班会课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实习报告、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稿、作文大全、申请书、自我鉴定、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application forms,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端午班会课教案5篇教案的灵活性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教案应该有明确的时间安排,以确保教学进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班会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3篇 )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
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3篇)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1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知识)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
(技能)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
(创造性)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难点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准备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粽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入活动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粽,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粽,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关于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关于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一、设计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三教室四、活动时间:5月28日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端午节班会教案(精选7篇)

端午节班会教案端午节班会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班会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快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
活动准备: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形状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活动过程:1、猜猜摸摸今天老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幼儿吃粽子A、每位幼儿拿一个小粽子,自己来剥,剥下的粽叶放在盘子里。
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吗?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吃粽子的时候先把什么解开。
(绳子)然后剥开什么?(粽叶)——你刚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呢?——原来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会有什么活动呢?(迁移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写王字挂香袋4、拓展游戏——QQ粽子店环境创设: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端午节班会教案2设计思考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了解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一些资料,用于在班会课上交流。
活动过程:
1、学生交流对端午节的认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 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端午节的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3、端午节举行的一些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4、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XX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XX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XX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
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XX县端午又名“朱门”。
XX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5、总结端午节最有意义地方在于她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而缘起并延续至今的节日,并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大家知道,新中国以后的法定节假日不用说了,都是以政治意义为背景的,即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气候节令的变化,其次是神话传说和地方鬼神祭祀,唯一这个传统大节端午节却是缘于并用来纪念一位南方的浪漫主义诗人的。
在中国,一些着名人物,几乎全是一些政治人物死后,被民间奉为神灵而设龛祭祀的也不乏其例,但都还没达到以全国范围的节日活动来进行纪念的程度,而为什么战国时代的偏居南方经济落后地区的楚国的一位非主流(从当时和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的以方言写作的诗人得以当此殊荣呢而且请注意,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不是战国侠士般的慷慨悲歌、引颈自戕,而是更忧怨地、更阴柔地投水自尽。
中国的生命哲学里除了关乎荣誉、气节的危急关头,似乎对自杀的举动向来是争议多过理解的,一个推崇或“死谏”或“忍辱负重”的民族,为什么会对一个自杀的失意政治人物兼诗人的死倾注了如此多的同情和关爱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
节日是由民间自发兴起的。
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有的。
能被民间自发纪念而生成节日的,几乎全与宗教有关,至于纪念一些伟大政治领袖或公益人物的节日则大都与政府或国际组织行为有关,如华盛顿、马丁路德金、南丁珂尔等。
为什么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能够由民间自发地与一个节日紧紧地联系起来了呢
附送:“争做时代合格中学生”演讲稿
“争做时代合格中学生”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区实验中学初一四班的衡敏。
洪战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曾用他那瘦小的臂膀和坚强的意志使无数人感动。
下面,我为大家讲一讲他的故事洪战辉是XX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父亲突患间歇性精神病后,摔死了一岁大的女儿,却把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捡回家,母亲不堪家庭重负,弃家出走。
从十二岁起,洪战辉就支撑着一个父亲生病、母亲出走、弟弟上学、捡来的小妹妹要人照顾的家。
1997年,洪战辉考上了XX省重点中学,他开始带着三岁的妹妹上高中;xx年考入怀化学院,他又带着妹妹上大学,十多年来,靠做小生意和打工赚来的钱维持生活、供妹妹上学。
他说:“一个人能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尽管生活拮据,他却从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也不接受任何捐款。
洪战辉肩负家庭重担、携妹求学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挑战困难,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展现了自
强自立,奋发学习的奋斗精神;展现了对家庭对亲人对社会敢于负责的传统美德。
听完了他的故事,相信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他是万千大学生的代表,更是千万中学生的楷模。
我们是21世纪的新主人,我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这样做:在学校,我们要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丰富课内外文化生活;在家,我们要孝敬父母,主动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社会,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乐于助人。
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称得上是时代合格的中学生。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中学生牢记我们的责任。
为争做时代合格的中学生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