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共31页

合集下载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1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1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 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监督和 皇帝 检举京师百 司隶校尉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中央)
⑵加强监察,建立刺史制度, 设立司隶校尉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地 方
君权神授 史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矣。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从史料分析中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 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
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
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 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
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 明在哪里?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推恩令的作用使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 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
思考以下问题: 1、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有何必要性?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对皇族的监督 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官员的名称叫什么?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官员的名称叫刺史。 3、他们的主要职责上什么? 监察地官吏和地方诸侯,向中央反映情况。 4、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

833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833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你知道汉族、汉 语言、汉文化、汉人 等说法的由来吗?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 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 始于汉朝。汉朝存在四百多年,与周边 少数民族以及中亚,西亚,东亚,南海 诸国交往中声名远播。在对外交往中, 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人被 称为“汉人”。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势 最为强盛。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 国势最强盛
但是
……
秦朝
郡县制
西周 分封制 刘邦共封了 七个异姓王和九 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 免吏,自征租赋, 自铸钱币,自集 军队。
西汉前期 郡国制 西汉
王国诸侯的奢侈生活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2498片,金线1100克)
光武中兴
东汉统治前后经历了近两百年。 光武帝刘秀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 统治黑暗。 最后,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 存实亡。
东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影响
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 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消极影响: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 化专制的一种表现。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代讲学图
儒家经典五经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⑴、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 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⑵、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 权。 ⑶、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⑴、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 四年一个年号。 ⑵ 、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 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⑶ 、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 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⑷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图》, ⑸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 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⑹ 、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⑺ 、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⑻ 、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 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 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

人教版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人教版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汉武帝时代的 大一统格局
BC202
BC180
BC157 BC141
高祖
文帝
景帝
武帝
文景之治
汉兴七十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 则人给家足,都鄙(京城、边邑)廪庾( lǐn yǔ 粮仓、 仓库)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繁荣
(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毛色一 样),而将相或乘牛羊。
统一铸币
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在经济上促进了大一统。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 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匈 奴
秦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汉
商 夏 战国 春秋 战国 西周
尝试总结,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大一统”
推恩令 强化监察 制度 盐铁专营,统一铸币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太学 官学 司隶校尉 刺史
朝堂之上
主父偃:陛下,臣以为,如今诸侯王的子弟大多已有十 几人,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 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自己的封国,那么皇上的仁 爱孝亲之道无法体现,陛下何不令诸侯王推广恩德,把 他们的土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这些子弟必然 会感沐皇恩,拥护陛下的旨意。 汉武帝:爱卿此计甚妙,朕即日拟旨昭告天下,实施 “推恩令”
你赞成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一分为二
长安街
盐商甲:唉(看着一大堆铜币),想我经营食盐的生意 十年有余,每每碰到结算账目之时,总是很麻烦……你 说,我们堂堂大汉朝怎么会有如此多大小、轻重、成色 不一致的铜币,民间私铸货币问题很严重啊! 盐商乙:就是就是,生意难做还不说,万一收到假的, 那就是亏本买卖,唉…… 盐商甲:掌柜的说笑了不是,你可是大盐商,光在这长 安城就有多处房产。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2014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2014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 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影响:
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经济上
(1)措施: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 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2)作用: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1.这是什么?
五铢钱
2.谁在位的时候发行? 汉武帝
3.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高祖
封 王
汉文帝
汉景帝
削 藩
汉武帝
推 恩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政治上 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
1、颁布“推恩令”,削弱了侯王的势力
(1)背景:①汉初,汉高祖大量分封同姓子弟和功
臣为王侯。 ②诸侯王的势力迅速膨胀,逐渐成为中 央政权的隐患。在汉景帝时还发生了 “七国之乱”。
2. 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 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作业本P28 结合材料说说汉武帝的 做法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 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 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的一种表现。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凡 是与儒家思想不符的各家思想都 被禁绝。
2、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 优秀的学生经考核后可以直接做官。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矣。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从史料分析中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罢黜百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拓展延伸:
为什么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 唐宗宋祖, 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只识弯弓射大雕。
2.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几位汉初统治 者( ) ①汉文帝②汉武帝③汉高祖④汉景帝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3.使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董仲舒 4.汉武帝时,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 儒学教育,必须到( ) A.洛阳B.咸阳 C.长安 D.成都 5.《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 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 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 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在政治上继续消弱诸侯,强化对地 方的监督,经济上控制了货币铸造与盐铁产 销,思想上推行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得到空 前加强,汉朝的大一统走向全盛。)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汉武帝(前157年—前87)年, 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景帝刘启 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 汉高祖刘邦的曾孙。7岁时被册立 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 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西汉王 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使汉朝成为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因此 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1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1页)

汉武帝
主父偃
诸侯国土
封土分封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
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
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封土再分
一、“推恩令”的实施
为什么景帝直接削藩引起七国之乱,武帝“推恩”实际 上是削弱了诸侯的实力,而诸侯还感觉“皇恩浩荡”呢?
抓住人心, 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推恩令”的实施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汉王朝日益强盛,同时面临诸多棘手 问题亟待解决,当时,诸子百家的各派人 物还很活跃,汉武帝心想……
我用哪种 思想来治 理国家最 好呢?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历史话剧
汉武帝
汉武帝会采用哪家学说来治国呢?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解决措施: 1.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导入新课
万岁
普通百姓举 杯欢庆时歌 颂和祝福的
词语
皇帝的专属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雄才大略,中华帝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壹 引航篇 —— 重温大一统盛世 贰 共进篇 —— 推进大一统格局 叁 认知篇 —— 承接大一统伟业
引航篇 —— 重温大一统盛世
——《史记·平准书》 乡间的豪强地主,财货充足而骄横,甚至有想到兼并的,他 们仗其财势,在乡里横行霸道。
刺史制度
皇帝
一、“推恩令”的实施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方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刺 刺 刺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优)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优)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经济上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由 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这是什么? 五铢钱
谁在位的时候发行?
汉武帝
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很不 一致。民间私铸行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武帝时开始 铸造一种标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值重量一致, 汉武帝还把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 都是五铢,故称之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行 了七百多年。 收入,在经济上促进了大一统。
汉代讲学图
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 汉武帝时建的太学礼堂
在地方上设立官学
大力推行儒学教 育,儒家思想成为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鼓励和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 会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方面确立了儒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导地位;另一方面, 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 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 想的做法,对学术发 展非常不利。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 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 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 响,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1.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时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2.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 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 ) A.设立司隶校尉 B.北击匈奴 C.“罢黜百家” D.实行“推恩令”

【精品历史课件】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

【精品历史课件】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刘邦共封了七 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 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 币,自集军队。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 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 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二)目标 (三)史料的分类 (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 (五)运用史料的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研究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孤证不立,搜集更多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