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形态构成

合集下载

《形态构成》PPT课件

《形态构成》PPT课件

ppt课件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4.3.1 单元类
以相同或相似的形或结构作为造型的基本单元, 重复运用它们而形成新的形态。
a) 骨架法
形的基本单元按照“骨架”所限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 新形。“骨架”是结构方式。
1、规律性骨架 2、非规律性骨架 3、作用性骨架 4、非作用性骨架 5、可见骨架 6、不可见骨架 7、重复骨架
第四章 形态构成
ppt课件
概述 第一节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造型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第五节 学习方法和实践
Page ▪ 2
ppt课件
概述
形态的概念: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 成关系,包括形态和情态两个方面。
形态构成的要素:形态包括二维形和三维形,形态构成 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地与肌理
Page ▪ 7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感与造型
Page ▪ 8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色彩
Page ▪ 9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具有具体的形状、 大小(面积、体积)、色彩、肌理。
Page ▪ 10
4.1.1 形的基本要素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 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
在抽象、分解后,将建筑形态分解为:概念要素、视觉要素。 概念要素:点、线、面、体
点线

点、线、面、 体可互相转化,它 们的划分是根据人 们对形的主观感受 而决定的。

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thanks
(二)累积构造
把硬线材一层层堆积起来,且可以任意改变的构造称累积构造。与框架构造不同的是, 其节点是松动的滑节,材料之间只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体。累积构造能承受上面的 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三)线层结构
线层结构是指将硬线材按一定方向、层次有序排列而形成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 空间立体形态。在线层结构中,线材可以在大小、方向、位置上进行渐变,其造型变 化多端。
(二)软线材
软线材构成的立体看似轻巧却有较强的紧张感,如自然界中典型的软线材形态— 蜘蛛网。
二、线材的构成形式
(一)连续构成
(二)累积构造
(三)线层结构
(四)框架结构
(五)拉伸结构
(六)线织面结构
(七)编结结构
(一)连续构成
线材的连续构成分为限定构成和自由构成两种形式。限定构成是由控制点运动的 范围来确定其形态;自由构成是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连续 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五)拉伸结构
拉伸结构是指利用线材产生强反抗力的原理来制作立体造型的。使用拉伸结构时, 支架和底座要牢固,能承受拉伸的力量,不会变形和晃动。拉伸结构具有较强的视觉 力度感和形态美感。
(六)线织面结构
线织面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其中,构成 曲面的直线称为母线。以基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 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
2.几何多面体的变异加工 在几何多面体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加工方法对多面体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对多面体 进行顶角加工、凹凸加工、表面切割和边缘处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第四节 块材立体构成
一、单体构造 二、块体的积聚构成

第四章 包装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 包装的构成要素

色彩
色彩对于包装设计来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色彩比形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在五彩斑斓的 商业包装上,色彩不仅关系到商品的陈列效果 ,而且还直接影响着顾客的情绪。
色彩的功能
1.美化功能
色彩的功能
2.识别功能
色彩的情感性
人们对特定颜色的反应能力一般是与生俱来,而 非理性的。包装的色彩设计要求能够体现出某些 情感,色彩包括暖色系和冷色系,沉静色和活泼 色,用于描述色彩的词汇通常与情感有联系。
4.电子产品包装色彩定位 电子产品包装宜用同一色系,突出高科技 感。
包装设计编排
1.视觉秩序设计 包装视觉秩序设计是利用人的视觉焦距,按照 视觉先后的习惯,有计划地安排包装设计各视 觉元素的主次以及各包装面视觉焦点的顺序, 使整个包装设计富有内在逻辑性,使各个元素
之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它主要设计包装的
合式。
结构构成原则是整体性、协调性、生动性。
构图要素
一、包装设计中的平衡构图原则
平衡构图是指在左右或上下等量而不等形的构
图形式,它能给人以活泼的感觉,平衡的结构
形式主要是掌握重心,重在人的心里感觉。
在包装设计中,包装设计的三元素图形、色彩、 文字之间相互影响,才能使包装的构图处于平 衡之中。
第四讲 包装的构成要素
材料要素
材料要素是商品包 装所用材料表面的 纹理和质感。运用 不同材料,并妥善 地加以组合配置, 可给消费者以新奇、 怀旧或豪华等不同 的感觉。
在包装材料上,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丰富特征, 体现在材料的原料种类、形态结构、质地肌理和 互相之间的组合对比上。运用变形、镂空、组合 等处理手法来丰富材料的外观,赋予材料新的形 象。
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经理性规划或自由构成设计得到的非具象 图形。

形态构成知识点总结初中

形态构成知识点总结初中

形态构成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是指一种事物或现象的外在形态、结构、形状等构成要素。

形态构成是对事物形态的组成、构造、组织、组合等特征的描述和分析。

1.1 形态构成的概念形态构成是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的组织方式、组合形式、构成元素的数量和形态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等方面的总称。

1.2 形态构成的特征形态构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层次性、趋向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1.3 形态构成的分类形态构成可以分为生物的形态构成、地貌的形态构成和社会的形态构成等。

二、生物的形态构成生物的形态构成是指生物个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

生物的形态构成包括形态特征、器官结构、形态类型和形态适应等。

2.1 形态特征生物的形态特征是指生物身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纹路、花纹等外在特征。

2.2 器官结构生物的器官结构是指生物身体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组成。

2.3 形态类型生物的形态类型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属于哪种类型。

2.4 形态适应生物的形态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而表现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

三、地貌的形态构成地貌的形态构成是指地表的形态特征和地形结构组成。

地貌的形态构成包括地貌特征、地形结构、地貌类型和地貌形成等。

3.1 地貌特征地貌的特征是指地表的起伏、平缓、坡度、高低差、凹凸、峰丛、壁峰等特征。

3.2 地形结构地形结构是指地表的地势形态和地形特征的形成结构。

3.3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是指地表地貌的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岛屿等。

3.4 地貌形成地貌的形成是指地表地貌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四、社会的形态构成社会的形态构成是指社会的形态结构和组织方式构成。

社会的形态构成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等。

4.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组成成分、社会的层次结构和社会的组织形式。

4.2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社会制度的构成和运作方式。

4.3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如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学校组织、社团组织等。

形态构成中的平衡法则讲义(ppt 27页)

形态构成中的平衡法则讲义(ppt 27页)

2.平面构成的形式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 格式、弧线 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 -形状的渐变 -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 -色彩的渐变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

• 等量不等形(例图)
而相对对称则可以允许有更多的变化, 如等形不等量(例图)
二、 韵律与节奏
与上面对称、平衡的原理相双,韵律与节奏更富有浪漫色彩。
在学这一原理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美学原理进行融会贯通,因为韵律与节奏,本 来就是音乐的词汇。
其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一不蕴含着美的因素,而这些美的因素其本质都是相 同的。我们可以把一幅美丽的风景看成油画,为什么就不能把一幅美丽的油画看 成是动人的音乐呢?
什么是对称呢?这很好理解,就是以中心点或者中心线,在点的四周或者线的两 边,出现相等、相同或者相似的画面内容(如下图所示)。
对称的设计是非常常见的,但并不是说只要对称就完全一样,对称有绝对对称与 相对对称。
绝对对称是完全一样,古典的对称方式大凡如此(如下图所示)。
绝对对称的方式看起来非常匀称,自然也会觉得漂亮。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 2) (以圆形、方形、三角 3) 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 4) 分别以连接、重合、重 5) 叠、透叠等形式,构成 6) 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重合
并列
相遇 重叠
透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叠
减缺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 (训练设计者灵活的 造型能力)。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 (形体间相互重合、添 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 的造型)。
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一骨骼的概念,性质,作用..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

..骨骼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

..骨骼既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

..骨骼单位靠骨骼线界定。

..骨骼线的移动和变化产生新的骨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规律性骨格:是以严谨数学方式构成的。

如重复骨格、渐变骨格、放射骨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重复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等距离划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

..重复骨格多为正方形单位空间,因对重复构成有利,可以较多的组合成新的形态;且正方形骨骼单位所承纳的基本形状是最多的。

..重复骨骼是所有骨骼中最基本的一种。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渐变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划分单位面积的水平、垂直线所组成的网格。

..渐变骨骼一般可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博那基数列、调合数列来划分的。

..渐变骨骼的变化不能太大,相互变化的形与形之间,只允许一定量的变化,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变化过大,失去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而变成突变。

..渐变骨骼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放射骨格..放射骨骼是由一个发射中心点向外发射或者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运行的骨格。

..放射骨格也可用渐变骨格的原理进行。

..放射骨骼由中心点有渐变变化的发射能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形态构成文档

形态构成文档

形态构成1. 引言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形态构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形态是指一事物的外在形状、结构以及组成部分所呈现的特征。

形态构成是指通过内在的排列、组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物体和事物的过程。

形态构成不仅包括生物界的生物形态构成,还包括物质界的结晶形态构成、文化界的人类形态构成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形态构成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事物产生的影响。

2. 形态构成的原因形态构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生物学因素生物界的形态构成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每个生物体都拥有独特的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形态构成。

例如,气候、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形态。

2.2 物理化学因素物质界的形态构成主要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物质的形态构成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密切相关。

物质的形态构成可以通过物理改变(如加热、冷却等)和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等)来实现。

2.3 文化社会因素人类社会的形态构成主要受到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

文化因素包括传统、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这些因素对人类的行为和行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人类的形态构成。

人类社会的形态构成也受到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3. 形态构成的过程形态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1 生物形态构成过程生物形态构成过程可以分为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两个主要阶段。

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形态。

细胞分化是指由未分化的细胞逐渐分化为特定类型细胞的过程,即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3.2 物质形态构成过程物质形态构成过程主要是通过物质的组织和结构排列来实现。

例如,晶体的形态构成是由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决定的。

在物质形态构成过程中,物质的组织和结构通常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3.3 人类形态构成过程人类的形态构成过程主要受到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一、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

基本形,就是点、线、面、体基本元素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元形象。

当我们运用一种基本形象来构成设计对象时,这些形象就是基本形。

二、形象的组合关系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

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的组合关系。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相遇(相接):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上下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相交在一起,相交部分为透明感觉,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联合:形与形之间结合在一起,组成为一个较大的新形象。

6.减缺:形与形之间下下重叠,上面图形减下面图形,得到一个新的形象。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交重叠,重叠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形象。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三、打散重构(一)打散重构的定义打散重构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打破原有的组合规律,破坏其排列关系,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

▲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剖事物,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分,用这些抽象的成分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经常使用这一方法。

(二)基础几何打散重构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几何形体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的图形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图形。

▲练习时要注意不要分得太多、太乱。

重组时不能重叠在一起。

(三)特殊打散重构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律,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好的图形全部用上,缺一不可,使其重新组合(重组时不能重叠一起)。

得到新的图新。

▲练习时要注意分割的图形形状,可用弧线分割、直线分割等,不同的分割方式能组成不同的形象。

如,把一个圆分成六分,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

四、正负形(一)认识正负形(图与底)形体与空间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视觉要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方向、材质
形状:形的轮廓外表,包括方、圆、三角…… 色彩:红、黄、蓝、灰…… 肌理:粗糙、光滑、平坦、起伏…… 位置:上、下、左、右…… 方向:东、西、南、北、中…… 材质:金、木、土、石…… 材性:弹性、塑性、刚性、柔性、黏性……
第四章 形态构成
第四章形态构成
概述 第一节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造型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第五节 学习方法和实践
Page ▪ 2
第四章形态构成
概述
形态的概念: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 成关系,包括形态和情态两个方面。
形态构成的要素:形态包括二维形和三维形,形态构成 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4.3.1 单元类
以相同或相似的形或结构作为造型的基本单元, 重复运用它们而形成新的形态。
a) 骨架法
形的基本单元按照“骨架”所限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 新形。“骨架”是结构方式。
1、规律性骨架 2、非规律性骨架 3、作用性骨架 4、非作用性骨架 5、可见骨架 6、不可见骨架 7、重复骨架
自由曲面: 动感
长方形: 方向感
封闭曲面: 同样的面
稳定感
深色的重
力感较强
充实的体 呈现坚实感
虚空较多 的体呈现轻盈感
Page ▪ 16
第四章形态构成
4.2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4.2.1 基本形 4.2.2 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Page ▪ 17
第四章形态构成
基本形体: ① 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正多面体、锥体 ② 面:方、圆、三角、椭圆…… ③ 线:直线、曲线
Page ▪ 30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分割类
a) 等形分割
形状一样,切分时对图形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出现对比。这样, 形式会比较严谨,也会在一种统一的形态下呈现合谐的美。
Page ▪ 10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线 任何形的长宽比较大时,就可以视为线。线与面、体的区别是由其
相对的比例关系决定的。
线的形态:
实线
虚线
面化的线
线的长宽比 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 体化的线
线的形状
Page ▪ 11
第四章形态构体成 化的线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面 面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当一个体较薄时就被看做是面)。 面可视为线移动的轨迹或围合体的界面,面有直面和曲面两种。
Page ▪ 20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规律性、非规律性骨架
单元类
Page ▪ 21
第四章形态构成
非规律性骨架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Page ▪ 22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可见、不可见骨架
单元类
可见骨架 重复骨架
不可见骨架
暗含的骨架
Page ▪ 23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骨架的具体形式:网格式、线形式
4.1.1 形的基本要素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 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
在抽象、分解后,将建筑形态分解为:概念要素、视觉要素。 概念要素:点、线、面、体
点线

点、线、面、 体可互相转化,它 们的划分是根据人 们对形的主观感受 而决定的。
Page ▪ 5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1、向心——发散式
骨格线和基本形呈发散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散式构成。此类的 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 式相叠而组成的。
自由型
Page ▪ 27
向心
第四章形态构成
规律型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2、集中式(聚集式) 如树状结构。集中式取决于树干的结构,而非个别叶片的形状。
集中式
Page ▪ 28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Page ▪ 29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分割类
4.3.2 分割类 通过对原形进行分割及分割后的处理,分割产生的部分称
为子形,子形重新组合后形成新形。可以看作骨骼的另一种概 念。
a) 等形分割 b) 等量分割 c) 比例——数列分割 d) 自由分割
Page ▪ 6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地与肌理
Page ▪ 7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感与造型
Page ▪ 8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色彩
Page ▪ 9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具有具体的形状、 大小(面积、体积)、色彩、肌理。
面的形态: 实面 虚面 线化的面 体化的面
Page ▪ 12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体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大都是体块。相对于二维的点、线、面,可划分为块 体、线体、面体。
体的形态: 实体 点化的体 线化的体 面化的体
Page ▪ 1结:基本形态的转化关系
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① 分离 ② 接触 ③ 覆盖 ④ 透叠 ⑤ 联合 ⑥ 减缺 ⑦ 差叠 ⑧ 重合
Page ▪ 18
第四章形态构成
4.3 造型的基本方法
将形的基本要素(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进行有 目的的组合。
4.3.1 单元类 4.3.2 分割类 4.3.3 空间法 4.3.4 变形类
Page ▪ 19
单元类
平面网格
空间网格
直线式
曲线式
Page ▪ 24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Page ▪ 25
第四章形态构成
整齐的骨骼效果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b) 聚集法
形的基本单元通过聚集,以它们形式的相同或相似联系起来 ,形成新形。 1、向心——发散式
2、集中式(聚集式)
Page ▪ 26
第四章形态构成
Page ▪ 14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4.1.2 形的心理感受特征 1)点的心理感受
2)线的心理感受
直线 平衡感 重力感 运动感
曲线 张力感 运动感 封闭感
点位于中心——稳定感、静止感 点偏移中心——动感、方向感
Page ▪ 15
第四章形态构成
3)面的心理感受
4)体的心理感受
正方形: 平稳感
形态构成的目的: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是运用平面构成 和立体构成的方法把各造型要素组织起来,使之符合形 态构成的规律,创造美的建筑形式。
Page ▪ 3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4.1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4.1.1 形的基本要素 4.1.2 形的心理感受特征
Page ▪ 4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